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渣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累积的影响
1
作者 崔格格 张耀中 +6 位作者 杨天杰 王世梅 黄艺烁 高阳 韦中 徐阳春 沈其荣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4-1184,共11页
菌渣是抗生素合成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能具有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传播的风险。目前,堆肥化处理方法具有无害化和资源化等特点,已成为菌渣处理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探究菌渣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土... 菌渣是抗生素合成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能具有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传播的风险。目前,堆肥化处理方法具有无害化和资源化等特点,已成为菌渣处理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探究菌渣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土壤ARGs累积的影响,以评估菌渣有机肥的生态风险。以经济作物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以菌渣为原料制备的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对番茄生理指标、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及ARGs的多样性和丰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渣有机肥可提升田间番茄地上部干物质量,连续两季施用可增加番茄维生素C含量,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菌渣有机肥处理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变化,但与常规施肥相比,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升高,绿湾菌门丰度显著降低。施用菌渣有机肥后番茄土壤中ARGs种类多样性无显著变化,但氨基糖苷类抗性基因aada1、磺胺类抗性基因sul(II)显著高于常规复合肥处理。藤黄单胞菌(Luteimonas)丰度与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抗性基因丰度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施用菌渣有机肥番茄根际土壤中未富集β-内酰胺类ARGs,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ARGs在根际微生物中积累的风险有待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有机肥 番茄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菜粕有机肥筛选番茄青枯病高效生防菌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韦中 胡洁 +3 位作者 董月 杨天杰 沈其荣 徐阳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430,共7页
[目的]菜粕有机肥(简称RC)是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常用的营养载体,本研究旨在以RC为营养源筛选可高效抑制番茄青枯病致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青枯菌)的生防菌株材料,以提高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青枯病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营养琼脂(... [目的]菜粕有机肥(简称RC)是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常用的营养载体,本研究旨在以RC为营养源筛选可高效抑制番茄青枯病致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青枯菌)的生防菌株材料,以提高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青枯病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营养琼脂(NA)和RC培养基,从番茄根际土中分离和筛选青枯菌拮抗菌株,并于温室条件下测定拮抗菌与RC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用NA分离的菌株中NA-5在NA平板上对青枯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29.0 mm),但在RC平板上抑菌能力微弱;而用RC分离的菌株RC-14在RC平板上对青枯菌的抑菌圈直径较大(24.0mm)。施用NA-5和RC-14与RC二次发酵制成的生物有机肥BOF5和BOF14的生防效果显著高于单施拮抗菌,BOF14的生防效率达75.9%,显著高于BOF5。BOF14处理根际青枯菌的数量比BOF5低1个数量级。通过形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RC-14菌株为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 sp.)。[结论]菌株RC-14可能通过利用RC中营养物质产生大量拮抗物质进而抑制番茄根际青枯菌的生长,降低了青枯病发病率。目前尚无Geobacillus sp.菌用于防治青枯病的报道,说明基于营养载体的筛菌思路可以获得新的生防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生物防治 土芽孢杆菌属 菜粕 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解羽毛粉研制生物有机肥及其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刁春武 曹亮亮 +5 位作者 黄忠阳 王东升 周晓平 王蓓 李荣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1-667,共7页
为提升生物有机肥料中功能微生物的数量,腐熟堆肥中添加外源氨基酸固态发酵功能菌是研制生物有机肥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外源添加氨基酸菜粕的高成本严重阻碍了生物有机肥产业的发展。本试验通过研究酸解羽毛粉作为外源添加蛋白对固态... 为提升生物有机肥料中功能微生物的数量,腐熟堆肥中添加外源氨基酸固态发酵功能菌是研制生物有机肥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外源添加氨基酸菜粕的高成本严重阻碍了生物有机肥产业的发展。本试验通过研究酸解羽毛粉作为外源添加蛋白对固态发酵功能菌的影响及其所研制生物有机肥的促生效果,以开发生物有机肥新的原料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腐熟堆肥中,随着酸解羽毛粉添加量的增加,所研制生物有机肥中功能菌的数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为促进功能菌的增殖,酸解羽毛粉最优添加量为50 g/kg;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酸解羽毛粉作为外源蛋白添加制成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茄子和番茄株高、茎粗和SPAD值,移栽20天时,相比于对照,茄子分别增加19.02%、29.02%和4.80%;移栽50天时,番茄分别增加14.74%、18.70%和4.74%。研究结果表明,酸解羽毛粉作为外源蛋白添加剂能够有效增殖固体发酵过程中的功能菌,研制的低成本生物有机肥具有优异的促生效果,研究结果能够为生物有机肥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解羽毛粉 生物有机肥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巩子毓 高旭 +3 位作者 黄炎 李荣 王东升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7-783,共7页
[目的]评估田间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的促生效果,以期为有效改善施肥模式和提高设施黄瓜产量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连续3季施用化肥、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产量、生物量、品质及病原菌数量的影响。[... [目的]评估田间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的促生效果,以期为有效改善施肥模式和提高设施黄瓜产量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连续3季施用化肥、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产量、生物量、品质及病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相比于化肥(CF)处理、有机肥(OF)处理和空白对照(CK),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BIO,含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的每一季均增加了植株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第1季增产幅度分别达11.06%、9.41%和18.60%,第2季分别达30.63%、3.67%和75.44%,第3季分别达9.63%、7.44%和69.95%,且第1季和第2季BIO处理产量显著高于CF处理和对照;同时生物有机肥的施用也明显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了黄瓜品质;连续2季施用BIO后,根际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最低且显著低于CF处理和对照;连续施用3季后,BIO处理根际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结论]连续施用含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的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并且可以降低土体和根际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生物有机肥 产量 果实品质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死动物源氨基酸研制的生物有机肥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白国新 刘珊珊 +4 位作者 郑宇 邵铖 王东升 李荣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0-276,共7页
废弃动物尸体酸解为氨基酸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动物尸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利用此类病死动物资源水解的的氨基酸研制生物有机肥,以期在研制出低成本高品质生物有机肥的同时推进新型氨基酸的利用。本文首先比较了根际功能菌Bac... 废弃动物尸体酸解为氨基酸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动物尸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利用此类病死动物资源水解的的氨基酸研制生物有机肥,以期在研制出低成本高品质生物有机肥的同时推进新型氨基酸的利用。本文首先比较了根际功能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在添加不同浓度酸解氨基酸液有机肥中的固体发酵效果及不同浓度酸解氨基酸水解液发酵的生物有机肥盆栽促生效果,进而确立了生物有机肥的氨基酸添加浓度。再进一步通过黄瓜、辣椒和玉米盆栽试验,评估了所研制新型生物有机肥的促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酸解氨基酸水解液添加量为20%时,所研制生物有机肥中功能菌数量最高,达到2.25×10~8CFU/g,是未添加氨基酸对照的3倍。黄瓜盆栽促生试验表明,氨基酸添加量为20%所发酵的生物有机肥促生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株高、茎粗、叶绿素、鲜重和干重值均为最高,根围土壤中功能菌的数量达2.51×10~5CFU/g。不同作物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氨基酸研制的含菌株SQR9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促生效果优于添加化肥研制的含菌株SQR9生物有机肥、有机肥直接接种菌株SQR9研制的生物有机肥、普通有机肥和添加氨基酸的普通有机肥处理,同时施用含SQR9菌株的肥料促生效果优于施用不含功能菌的相同配方制造的有机肥处理,表明,利用菌株SQR9研制的生物有机肥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相比于化肥,添加氨基酸固体发酵功能菌后更加有益于功能菌促生功能的发挥。在各种作物根围土壤中的微生物涂布试验中,添加氨基酸研制的含菌株SQR9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功能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添加20%的氨基酸水解液能够有效促进功能微生物在有机肥中的繁殖,固体发酵形成的生物有机肥具有优异的促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 氨基酸水解液 病死动物尸体 生物有机肥 促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含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的肥效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云峰 许航 +5 位作者 段华泰 梅新兰 李荣 管晓进 张楠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3-909,共7页
研究叶面喷施含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在辣椒和白菜上的应用效果,以期开发出根际有益微生物新的应用模式和新的叶面肥产品。以辣椒和白菜为供试材料,设以下6个处理评估肥料效果:喷施清水处理(CK)、喷施与... 研究叶面喷施含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在辣椒和白菜上的应用效果,以期开发出根际有益微生物新的应用模式和新的叶面肥产品。以辣椒和白菜为供试材料,设以下6个处理评估肥料效果:喷施清水处理(CK)、喷施与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等养分的化肥处理(CF)、喷施含化肥+氨基酸+糖蜜的水溶肥处理(T1)、喷施含化肥+氨基酸+糖蜜+微量元素的水溶肥处理(T2)、喷施含化肥+氨基酸+糖蜜+SQR9的水溶肥处理(T3)和喷施含化肥+氨基酸+糖蜜+微量元素+SQR9的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处理(T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5个处理(CK、CF、T1、T2、T3)相比,T4处理在各项促生指标上虽未全部达到显著性差异,但其更能够促进辣椒和白菜的生长,提高其生物学性状。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上,新型含菌株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的喷施,增加了叶际芽孢杆菌的数量;与喷施清水对照(CK)和与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等养分的化肥处理(CF)相比,其他4个处理(T1、T2、T3、T4)对辣椒和白菜叶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影响更大,而喷施含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T4)的影响更为明显。叶面喷施含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可有效促进辣椒和白菜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 微量元素 叶面喷施 玉米 白菜 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有益菌联合高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婧璇 薛娇 +4 位作者 王世梅 杨天杰 韦中 徐阳春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0-487,共8页
将有益菌引入土壤或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但防控效果常不稳定。为了提升有益菌防控土传病害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有益解淀粉芽孢杆菌QL-18和皮氏罗尔斯顿菌QL-A6为研究对象,将含有菌株QL-18的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菌株QL... 将有益菌引入土壤或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但防控效果常不稳定。为了提升有益菌防控土传病害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有益解淀粉芽孢杆菌QL-18和皮氏罗尔斯顿菌QL-A6为研究对象,将含有菌株QL-18的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菌株QL-A6两种防控方式相结合,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与春季和秋季田间试验,探究了二者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效果,并通过比较根际与茎部样品中有益菌芽孢杆菌和皮氏罗尔斯顿菌与病原青枯菌的数量比揭示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温室试验中联合防控处理的生防率为80.79%,春季田间试验中为71.88%,秋季田间试验中为81.47%,均显著高于单一防控处理。单独使用茎部防控和根际防控分别在春季和秋季的田间试验中防效下降。并且联合防控处理的番茄根际中芽孢杆菌与青枯菌和番茄茎部皮氏罗尔斯顿菌与青枯菌的数量比均高于单一防控处理。因此,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联用可作为提高土传青枯病生物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茎部注射 生物防控 土传青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及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天杰 王玉鑫 +4 位作者 王佳宁 韦中 董彩霞 沈其荣 徐阳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1-968,共8页
利用功能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配合不同原料的有机肥制备不同生物有机肥,研究其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以及促生的效果,并考察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响应,以获得能够有效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本研究以解淀粉芽孢杆菌T-5为功能菌株... 利用功能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配合不同原料的有机肥制备不同生物有机肥,研究其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以及促生的效果,并考察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响应,以获得能够有效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本研究以解淀粉芽孢杆菌T-5为功能菌株,分别配合秸秆有机肥及鸡粪有机肥,经二次发酵分别制得秸秆生物有机肥(BIO1)和鸡粪生物有机肥(BIO2),并于江苏省南京市一处青枯病多发的番茄大棚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显著降低番茄土传青枯病的发病率,且BIO1处理的防控效果最佳,使发病率降低了94.45%;两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增加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并提高产量,但对于番茄果实品质并无显著提升;BIO1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BIO2处理则显著提高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番茄发病率呈负相关,与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根际细菌多样性,同时改变细菌群落结构;防控效果最好的BIO1处理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最低,土壤硝态氮和pH与这两个门水平的细菌类群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见,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功能菌株、秸秆为原料制备的秸秆生物有机肥可有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效果优于鸡粪生物有机肥。该生物有机肥还可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及产量提升,并通过调控根际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土壤抑病能力,减少土传青枯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防控 土传青枯病 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稻麦轮作系统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77
9
作者 赵军 李勇 +3 位作者 冉炜 张瑞福 沈标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4-602,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稻麦轮作系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找到合适的施肥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培育高产土壤微生物区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金坛市的长期肥料试验点为研究对象,设置6...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稻麦轮作系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找到合适的施肥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培育高产土壤微生物区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金坛市的长期肥料试验点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常规氮、磷、钾化肥(NPK),3 000 kg·hm^(-2)猪粪有机肥替代3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1),6 000 kg·hm^(-2)猪粪有机肥替代5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2),1 800 kg·hm^(-2)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替代5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OI1),3 600 kg·hm^(-2)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替代7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OI2)。测定水稻、小麦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并利用氯仿熏蒸-硫酸钾浸提法和高通量测序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与NPK处理相比,猪粪有机肥(NPKM1、NPKM2)和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NPKMOI1、NPKMOI2)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无显著降低,且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NPKMOI1和NPKMOI2处理能够增加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改变土壤细菌区系,且这种改变随着化肥替代量的增加而变大。[结论]3 600 kg·hm^(-2)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替代70%常规化肥施用量处理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是一种具有培育高产土壤微生物区系潜力的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猪粪有机肥 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 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牛粪堆肥复配瓜果类蔬菜育苗基质配方筛选 被引量:46
10
作者 浩折霞 黄大鹏 +3 位作者 顾少华 韦中 徐阳春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7-463,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配比酒糟-牛粪堆肥基质对不同类瓜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合西瓜、黄瓜、番茄生长的育苗基质。[方法]以腐熟的牛粪堆肥、酒糟、蛭石为原料复配不同基质配方,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在蔬菜育苗中的应...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配比酒糟-牛粪堆肥基质对不同类瓜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合西瓜、黄瓜、番茄生长的育苗基质。[方法]以腐熟的牛粪堆肥、酒糟、蛭石为原料复配不同基质配方,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在蔬菜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复配基质的EC、pH值和通气孔隙要比单纯堆肥、酒糟低;酒糟、牛粪堆肥、蛭石的体积比为65∶15∶20(T5处理)与70∶10∶20(T6处理)的复配基质各项理化性质均在瓜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适宜范围内,该基质配方培育的瓜果类蔬菜幼苗根茎体积、百株鲜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总量均高于其他配方。西瓜、黄瓜、番茄幼苗生长指标与基质EC值、碱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与基质中碱解氮含量相关性最高。[结论]根据不同瓜果类蔬菜幼苗的生长状况,T6处理作为西瓜育苗基质的效果较好,T5处理作为黄瓜、番茄育苗基质的效果较好,可作为其穴盘育苗的推荐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配比 穴盘育苗 西瓜 黄瓜 番茄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木霉NJAU4742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瑞霞 陈巍 +3 位作者 蔡枫 赵政 高仁维 隆小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4-472,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贵州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促生作用及其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江苏盐城大丰设施盐土大棚内进行,以‘合作903’番茄和贵州木霉NJAU4742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处理(CK...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贵州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促生作用及其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江苏盐城大丰设施盐土大棚内进行,以‘合作903’番茄和贵州木霉NJAU4742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处理(CK)、农户习惯施肥处理(C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木霉NJAU4742生物有机肥处理(B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普通有机肥处理(O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木霉孢子悬液处理(SS)。[结果]相对于CF处理,BF处理番茄增产15%以上,且番茄果实中蛋白质、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硝酸盐含量降低。接种木霉的BF和SS处理,根际土壤中木霉的数量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BF和O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也显著增加。[结论]减施25%的化肥同时配施功能木霉菌NJAU4742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调控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区系来改善盐土的可耕种性,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木霉 生物有机肥 促生作用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壁”法筛选常温稻秆腐解菌及其降解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韦中 徐春淼 +4 位作者 郑海平 廖汉鹏 王世梅 沈其荣 徐阳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27-2031,共5页
采用"挂壁"法对稻秆高效腐解菌群进行富集,并以稻秆粉为唯一碳源筛选到生长能力强的腐解菌12株,进一步复筛从中获得腐解能力较强的细菌2株和真菌2株,通过16S r DNA、ITS序列分析及菌株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菌株GS2-3、ZJA-6分... 采用"挂壁"法对稻秆高效腐解菌群进行富集,并以稻秆粉为唯一碳源筛选到生长能力强的腐解菌12株,进一步复筛从中获得腐解能力较强的细菌2株和真菌2株,通过16S r DNA、ITS序列分析及菌株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菌株GS2-3、ZJA-6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菌株ZJB-5、ZJC-1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细菌GS2-3、ZJA-6和真菌ZJB-5、ZJC-1均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21.85、13.20、106.48、187.13 U·m L-1,半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960.70、1 879.67、100.64、6 727.30 U·m L-1;液体培养7 d后,菌株GS2-3、ZJA-6、ZJB-5和ZJC-1对稻秆的相对降解率分别为22.78%、34.25%、33.32%和27.99%,显著高于其他降解菌;土培降解试验表明,4株腐解菌均有较强的腐解稻秆能力,处理28 d后菌株ZJC-1、GS2-3、ZJA-6、ZJB-5的腐解率分别达到23.2%、19.2%、17.8%、14.7%。这表明采用"挂壁"法进行优势菌群的富集,为针对性地获得稻秆还田腐解菌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解菌 稻秆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菌群在根际免疫研究中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6
13
作者 韦中 杨天杰 +4 位作者 任鹏 胡洁 李梅 徐阳春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7-603,共7页
由土壤病原菌引起的作物土传病害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威胁粮食安全。根际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抵御土传病原菌入侵的现象和功能被称为根际免疫。根际免疫与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尤其是核心功能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以及植物-... 由土壤病原菌引起的作物土传病害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威胁粮食安全。根际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抵御土传病原菌入侵的现象和功能被称为根际免疫。根际免疫与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尤其是核心功能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生态互作等特征密切相关,但由于自然根际微生物菌群的异质性和复杂性,这3类特征在根际免疫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合成菌群是将具有明确分类地位和功能特性等的不同微生物进行组合,在揭示上述根际免疫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优势。本文首先阐述合成菌群在根际免疫研究中的重要性,探明复杂的根际菌群结构、互作特征和作物健康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为高效防控土传病害的有益菌群构建提供基本的方法和材料。其次,从解析免疫型根际核心微生物组、根际菌群互作、根际菌群-植物互作3个方面总结合成菌群在根际免疫研究中的重要进展。从群落构成、互作关系和稳定性3个角度阐述提升根际免疫的合成菌群的构建原则。最后,总结合成菌群在根际免疫研究中亟待强化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根际健康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菌群 土传病害 根际免疫 微生物生态 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研制复合微生物肥料 被引量:23
14
作者 梁晓琳 孙莉 +5 位作者 张娟 刘小玉 赵买琼 李荣 华正洪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8-563,共6页
针对化肥、传统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优缺点,开发集化肥速效、有机肥长效和生物肥增效为一体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鉴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易在逆境中形成芽孢,具有耐盐性好,抗病,广谱促生等特点,利用其通过固... 针对化肥、传统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优缺点,开发集化肥速效、有机肥长效和生物肥增效为一体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鉴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易在逆境中形成芽孢,具有耐盐性好,抗病,广谱促生等特点,利用其通过固态发酵研制的生物有机肥添加一定配比的无机化肥研制"全元"复合微生物肥料。同时通过粉状、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存放试验和田间试验对"全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工艺和肥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粉状和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储存6个月时,功能菌活菌数量均超过国家标准(2×107 cfu/g,干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肥料能明显促进番茄的生长,与等养分有机无机复合肥、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相比,在总养分100 g/kg施肥水平下,番茄增产幅度分别达8.23%、10.26%和37.73%;在总养分140 g/kg施肥水平下,番茄增产幅度分别达7.36%、13.92%和44.77%。因此,利用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能够生产粉状和颗粒状复合微生物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 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 复合微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原生动物——研究方法及其在土传病害防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韦中 宋宇琦 +2 位作者 熊武 徐阳春 沈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2,共9页
原生动物是原生生物的一种,是土壤食物网中的消费者,能捕食细菌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除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物质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外,根际原生动物与细菌、真菌等土壤微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网络屏障,并在抵御土传病原菌入侵作物根系的过程... 原生动物是原生生物的一种,是土壤食物网中的消费者,能捕食细菌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除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物质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外,根际原生动物与细菌、真菌等土壤微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网络屏障,并在抵御土传病原菌入侵作物根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根际有益细菌和有益真菌,国内外关于原生动物防控土传病害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梳理了土壤原生动物在土传病害防控中的效果、作用机制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并对未来原生动物的研究和应用作出了展望。呼吁更多学者关注土壤原生动物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挖掘其在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土传病害 捕食 生态防控 根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青枯菌土壤存活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马超 杨欣润 +3 位作者 江高飞 张勇 周开胜 韦中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9-1367,共9页
土传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病原青枯菌主要从土壤中侵染作物根系,其在土壤中存活能力强,因此防治极为困难。明确病原青枯菌土壤存活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创建高效阻... 土传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病原青枯菌主要从土壤中侵染作物根系,其在土壤中存活能力强,因此防治极为困难。明确病原青枯菌土壤存活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创建高效阻控土传青枯病的技术。国内外学者在青枯菌土壤存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影响青枯菌土壤存活的因素复杂,而相关研究多围绕单一因素展开,缺乏针对青枯菌土壤存活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系统性认识。本文系统梳理了青枯菌的自身特性(基因、行为和代谢产物)及土壤生物、非生物因素对其在土壤中存活的影响,阐明了青枯菌在寄主存在时土体存活、向寄主根表方向运动迁移时根际存活以及入侵寄主根系时根表存活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土传青枯病的高效阻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细菌土壤存活 个体特性 群体特性 土壤生物环境 土壤非生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GPR菌株LZ-8生物育苗基质的研制与促生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文春燕 高琦 +2 位作者 张杨 李荣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417,共4页
根际促生细菌(PGPR)与普通育苗基质联合形成生物育苗基质,能够有效促进PGPR菌株的根际定殖,从而增强菌株促生效果的发挥。本研究以辣椒和番茄两种经济作物为供试材料,采用拌土的方式向基质中添加PGPR菌株LZ-8发酵液形成生物育苗基质,研... 根际促生细菌(PGPR)与普通育苗基质联合形成生物育苗基质,能够有效促进PGPR菌株的根际定殖,从而增强菌株促生效果的发挥。本研究以辣椒和番茄两种经济作物为供试材料,采用拌土的方式向基质中添加PGPR菌株LZ-8发酵液形成生物育苗基质,研究了该生物基质对这两种作物苗期的促生效果及种苗移栽后大田产量的增加情况。结果表明:含PGPR菌株的生物育苗基质对辣椒和番茄苗期均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其中苗期辣椒和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高出22%、15.9%、33.6%、21.84%、31.25%和26.8%、29.4%、62%、72.7%、83.3%;生物基质所育种苗移栽至大田后显著增加了辣椒和番茄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2%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R菌株 生物基质 促生作用 辣椒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辣椒和豇豆上的肥效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蓓 高旭 +5 位作者 王甜甜 王东升 谢约翰 巩子毓 李荣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2-698,共7页
以辣椒(苏椒5号博士王)和豇豆(夏杰)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利用废弃猪毛研制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辣椒和豇豆上的应用效果。本试验分两季进行,设3个处理:不喷施任何肥料(CK1)、喷施清水(CK2)和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A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以辣椒(苏椒5号博士王)和豇豆(夏杰)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利用废弃猪毛研制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辣椒和豇豆上的应用效果。本试验分两季进行,设3个处理:不喷施任何肥料(CK1)、喷施清水(CK2)和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A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辣椒和豇豆叶片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能有效促进辣椒和豇豆植株的生长,提高辣椒和豇豆果实的品质,同时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还改变了辣椒和豇豆种植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与不喷施、喷施清水处理相比,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显著提高了辣椒和豇豆的产量。从第一季看,辣椒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2.0%和10.8%,豇豆的增幅分别为10.3%和8.9%;从第二季看,辣椒的增幅分别达到13.5%和12.5%,豇豆的增产幅度分别是18.9%和14.7%,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增产幅度有所提升。由此,利用废弃猪毛研制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叶面喷施能够有效促进设施辣椒和豇豆的产量,研究结果可为废弃猪毛的资源化利用和设施蔬菜的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叶面喷施 辣椒 豇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水铁矿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丁秘 康文晶 +3 位作者 冯程龙 余光辉 冉炜 沈其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3,共5页
利用人工合成的水铁矿对水中的铬(Ⅵ)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离子强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水铁矿吸附Cr(Ⅵ)达到吸附平衡用时约120 min,吸附剂水铁矿的最佳投加量为2 g/L;在p H为2~4、离子... 利用人工合成的水铁矿对水中的铬(Ⅵ)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离子强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水铁矿吸附Cr(Ⅵ)达到吸附平衡用时约120 min,吸附剂水铁矿的最佳投加量为2 g/L;在p H为2~4、离子强度为0.01~0.02 mol/L时,Cr(Ⅵ)的去除率较高。水铁矿吸附Cr(Ⅵ)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而吸附平衡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铁矿 六价铬 吸附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莉 宋松 +5 位作者 邓旭辉 孙逸飞 文春燕 吕娜娜 李荣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5-303,共9页
[目的]碳酸氢铵在土壤中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抑菌作用,以期探明碳酸氢铵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土壤培养和平板培养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含量碳酸氢铵、亚硝... [目的]碳酸氢铵在土壤中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抑菌作用,以期探明碳酸氢铵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土壤培养和平板培养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含量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对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以及甜瓜专化型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对碳酸氢铵杀菌作用的影响,最后采用平板培养法分析了培养基pH值的变化对碳酸氢铵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碳酸氢铵和亚硝酸钠均可以有效抑制3种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在平板上的生长和土壤中的数量,且抑制作用随其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硝酸钠则无影响;培养基pH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对尖孢镰刀菌生长产生显著影响,碳酸氢铵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与pH值有关,但不完全取决于pH值;硝化抑制剂对尖孢镰刀菌生长没有影响,但能够抑制碳酸氢铵对尖孢镰刀菌的杀菌作用。[结论]碳酸氢铵中的氨可以杀灭尖孢镰刀菌,并且其转化产物亚硝酸根离子在土壤中也能起到一定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铵 亚硝酸 尖孢镰刀菌 硝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