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地方智能交通系统(ITS)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可 齐彤岩 +5 位作者 金凌 刘浩 沈鸿飞 刘冬梅 陆毅 王春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科技部和江苏省交通厅的共同资助下,完成了《江苏省ITS体系框架研究》.该项目作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支持系统及技术跟踪”的研究专题和配套项目,在中国国家IT...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科技部和江苏省交通厅的共同资助下,完成了《江苏省ITS体系框架研究》.该项目作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支持系统及技术跟踪”的研究专题和配套项目,在中国国家ITS体系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江苏省交通运输对于ITS的特色需求,编制了江苏省地方ITS体系框架。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并完成省级层面(直辖市除外)地方ITS体系框架的研究.本文概要介绍了该项研究的主要成果,明确提出了地方ITS体系框架的概念和开发方法,概要介绍了江苏省ITS用户服务、逻辑框架、物理框架和应用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 体系框架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ITS)体系框架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可 齐彤岩 +3 位作者 刘冬梅 王春燕 贺瑞华 刘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5期6-11,共6页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及支持系统开发》,目前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本文通过对该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系统介绍了中国ITS体系框架研究的最新进展.一是中国ITS...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及支持系统开发》,目前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本文通过对该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系统介绍了中国ITS体系框架研究的最新进展.一是中国ITS体系框架(第二版)的修订情况,包括体系框架开发理论与方法的完善、中国ITS用户服务的更新、国家框架内容的全面修订等;二是支持体系框架编制全过程的软件系统(ITSA-CASS)的开发和应用情况;三是地方ITS体系框架的编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ITS) 体系框架 中国ITS体系框架第二版 ITSA-CAS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王笑京 沈鸿飞 汪林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4期9-12,共4页
概要地介绍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该研究站在全局的高度,围绕国家综合交通的发展目标,深入地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的需求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客观评价了国际和国内智能... 概要地介绍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该研究站在全局的高度,围绕国家综合交通的发展目标,深入地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的需求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客观评价了国际和国内智能交通的发展水平以及我国的差距,提出未来10~15年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各阶段的重点战略目标及保障措施和建议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编制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 智能交通系统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研究和建设 被引量:19
4
作者 郭继孚 温慧敏 +1 位作者 张可 王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4年第3期7-9,20,共4页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保障北京市ITS协调、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本文根据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组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的基本定位、建设目标、用户服务、系统框架和项目研究...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保障北京市ITS协调、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本文根据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组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的基本定位、建设目标、用户服务、系统框架和项目研究、建设的进展情况等。其中,作为十五“科技奥运”示范工程,该项目在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上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 系统功能 交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缩微车的智能交通半实物仿真平台 被引量:6
5
作者 苏致远 马育林 +1 位作者 李建市 周晶晶 《兵工自动化》 2016年第8期5-8,共4页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现实环境中的人、车、路等交通要素及相关的交通设施,解决交通安全与拥堵等问题,提出一种缩微尺度下智能交通半实物仿真平台。介绍了半实物仿真平台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架构,进行车载系统、道路及路侧系统设计,详细说明此...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现实环境中的人、车、路等交通要素及相关的交通设施,解决交通安全与拥堵等问题,提出一种缩微尺度下智能交通半实物仿真平台。介绍了半实物仿真平台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架构,进行车载系统、道路及路侧系统设计,详细说明此平台在车辆自主驾驶与多车交互驾驶、三维构图与定位和基于事件驱动的车联网集群混成控制3个方面的应用,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使缩微智能车实现完全模拟真车在真实道路环境下的驾驶行为,为交通系统仿真与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实物仿真 缩微智能车 智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秦玲 张剑飞 +1 位作者 郭鹏 齐彤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了推动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沟通交流和推广应用,本文在概括总结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基于浮动车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旅行时间和平均速度估计及预测、拥堵状态判断的核心流程,介绍了国家智能交... 为了推动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沟通交流和推广应用,本文在概括总结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基于浮动车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旅行时间和平均速度估计及预测、拥堵状态判断的核心流程,介绍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创新性的关键技术,其中主要包括浮动车地图匹配算法和路段旅行时间估计算法等,展望了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车 交通信息采集 数据处理 交通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运输系统哲学层次上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笑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智能运输系统是当前国内外交通运输科技的热点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探讨了智能运输系统的实质以及与交通工程的区别 ,还试图从哲学的角度对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进行描述 ,讨论了智能运输系统与信息系统、管理系统。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 交通工程 新技术应用 信息系统 管理系统 交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通发展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在“2005北京·中国交通论坛”上的发言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笑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6期37-42,共6页
首先分析了智能交通应产生的效益,并以ITS收费系统为例分析了日本实施自动收费后,所产生的效益以及日本在发展VICS系统所取得的效果.而在欧洲、美国ITS效果就不怎么成功,这是与它们运作方式和社会习惯有关.其次,谈到信息化引起交通管理... 首先分析了智能交通应产生的效益,并以ITS收费系统为例分析了日本实施自动收费后,所产生的效益以及日本在发展VICS系统所取得的效果.而在欧洲、美国ITS效果就不怎么成功,这是与它们运作方式和社会习惯有关.其次,谈到信息化引起交通管理的变化,运输工具的信息都是单向作用的,作为运营商,按照线网和能力要求考虑问题,制定了运行时间表,乘客和货主就得按网上安排它们的出行和运送.我们已进入ITS发展时代,就要根据用户需求安排网络,以及对整个管理的影响,这说明现代技术带来的变化.第三,谈到建设智能交通如何节省投资问题,举出了北京二环路和三环路可变交通信息板是全屏显示,投资较大,而上海有一个节省投资的理念,在信息板上,不应该有与交通无关的信息,而且要让人一眼就能把交通信息看出来,这说明观念不一样,就确定了智能交通技术运用的不同、投资也不同.第四,谈到交通与社会的关系、制度和社会形态对技术应用也有影响,如中国一个综合交通管理部门,我们就没有必要再使用综合信息平台这项技术了.最后,谈到对智能交通发展过程能否可用数学描述和找出合适的模型,他认为由于交通与社会的关系复杂,如何才能找出实用的数学描述与模型现在尚未解决,请大家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信息化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交通信息板 数学描述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自动驾驶汽车的多阶城市影响综述
9
作者 钟绍鹏 刘骜 +4 位作者 翟君诺 范美含 李茜瑶 林原 李振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8,共15页
为深入理解共享自动驾驶汽车(SAVs)的引入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围绕SAVs的多阶影响进行了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旨在总结以往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综述结果表明,现有... 为深入理解共享自动驾驶汽车(SAVs)的引入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围绕SAVs的多阶影响进行了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旨在总结以往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综述结果表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SAVs对交通系统的短期影响,包括对居民出行行为与道路交通流等方面的探讨;然而,对于SAVs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城市可达性、环境与能源的研究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尽管已有研究揭示了SAVs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对环境或可达性的潜在不利影响,但鲜有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发展策略。此外,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研究主要依赖定性分析或独立的交通需求模型进行推演和模拟,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应开发土地利用与交通整合模型,并将其与数据驱动的方法相结合,以更精确、全面和系统地刻画SAVs引入对城市土地利用、环境与能源的长期(负面)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以优化SAVs的应用效果,减少其潜在负面影响,推动城市交通系统向高效、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共享自动驾驶汽车 土地利用与交通 城市影响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政府行为型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焱 陈智宏 +2 位作者 杜勇 王刚 张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5期5-8,共4页
国内外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发展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类模式:政府行为型、政府建设-企业运营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型.以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及相关信息服务系统为实例,在分析其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政府行为型发... 国内外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发展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类模式:政府行为型、政府建设-企业运营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型.以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及相关信息服务系统为实例,在分析其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政府行为型发展模式的建设机制、运营机制、服务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优缺点、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建设机制 运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控制算法在过饱和交通干线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娟 徐立鸿 袁长亮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4122-4127,4131,共7页
提出一种启发式分层控制算法框架来解决过饱和城市交通干线的控制问题。整个控制器由控制层和协调层组成,在控制层,引入主线延误和次线延误的概念,将控制问题描述为一个冲突的多目标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IPNSGA-Ⅱ遗传算法的多目... 提出一种启发式分层控制算法框架来解决过饱和城市交通干线的控制问题。整个控制器由控制层和协调层组成,在控制层,引入主线延误和次线延误的概念,将控制问题描述为一个冲突的多目标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IPNSGA-Ⅱ遗传算法的多目标相容控制策略来产生相邻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案;在协调层,首先确定需要进行协调的交叉口群,然后以主线延误和次线延误为目标,采用IP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实现交叉口之间的协调。提出的相容控制策略具有鲁棒性、实时性、动态性的特点,能够实现干线交叉口的实时控制。将该分层算法应用于一个七个交叉口组成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交通流仿真系统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单点控制策略能够更有效的缓解网络中的过饱和状态,减小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控制 冲突的多目标 分层控制算法 城市交通干线 过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程时间噪声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浩 张可 汉克.范少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66-71,共6页
车牌照匹配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行程时间样本数据的精确获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夹杂着大量的噪声数据,只有剔除了这些噪声数据,行程时间样本数据才能更好地应用于行程时间分析与服务.本文对噪声... 车牌照匹配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行程时间样本数据的精确获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夹杂着大量的噪声数据,只有剔除了这些噪声数据,行程时间样本数据才能更好地应用于行程时间分析与服务.本文对噪声数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回顾了现有的噪声剔除方法,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噪声剔除的新方法.以荷兰代尔夫特的一条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数据对新方法和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更好地剔除噪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提取计算 车牌照比对 行程时间 噪声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损失的峡谷型路段环境交通阻抗模型
13
作者 王希伟 李铁柱 +2 位作者 汪林 李斌 何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6-200,共5页
运用广义阻抗模型的思想构建峡谷型路段的环境交通阻抗模型.首先给出峡谷型路段底部污染物浓度计算方法.忽略环境因素对污染物垂直分布的影响,运用数值拟合方法,对现有实验数据进行一元非线性拟合,得到峡谷型路段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性... 运用广义阻抗模型的思想构建峡谷型路段的环境交通阻抗模型.首先给出峡谷型路段底部污染物浓度计算方法.忽略环境因素对污染物垂直分布的影响,运用数值拟合方法,对现有实验数据进行一元非线性拟合,得到峡谷型路段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性.运用污染物浓度与健康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C-R)函数,定量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物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支付意愿法,对污染物单位排放量造成的健康损失进行货币化;在传统的BPR路段阻抗函数的基础上构造基于健康损失的峡谷型路段广义阻抗模型.以CO作为污染物建立广义阻抗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基于健康损失的广义阻抗主要贡献来源于健康损失部分,在当量交通量一定但车型比例不同的条件下,由BPR函数确定的狭义阻抗是定值,但是由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不同,广义阻抗会随着车型比例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阻抗模型 健康损失 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模式 C-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可 王刚 +4 位作者 杜勇 李静 许焱 陈智宏 张纪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全面回顾我国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发展历程,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地信息平台建设表现出的差异性,指出目前出现的差异性属于在信息平台统一的功能定位之下,同一事物不同发展过程中和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不同表现形态... 在全面回顾我国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发展历程,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地信息平台建设表现出的差异性,指出目前出现的差异性属于在信息平台统一的功能定位之下,同一事物不同发展过程中和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不同表现形态.具体分析了信息平台统一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三种适合我国当前不同情况的可行的信息平台发展模式:政府行为型、政府建设-企业运营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型,从建设模式、运行模式、服务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三种发展模式,并对比分析了三种发展模式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发展模式 建设模式 运行模式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S/TICS中央数据登记薄标准及其在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笑京 张可 张建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2年第4期5-10,共6页
在我国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满足ITS建设者在数据管理机制和规范方面的需求,ISO提出了中央数据登记薄(Central Data Registry)标准草案(ISO/DIS 1481... 在我国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满足ITS建设者在数据管理机制和规范方面的需求,ISO提出了中央数据登记薄(Central Data Registry)标准草案(ISO/DIS 14817),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机制,以加强各个ITS/TICS部门或应用系统之间共享交通数据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对中央数据登记簿数据管理机制的需求,概括介绍了ISO中央数据登记簿标准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介绍了国外在相关系统建设中应用中央数据登记簿数据管理机制的实例,提出了我国在相关领域应当尽快开展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 TICS 交通共用信息平台 中国 城市交通 交通管理 中央数据登记薄 标准 智能交通系统 数据管理机制 交通信息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客运交通资本存量的估算与分析
16
作者 刘冬梅 齐彤岩 张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4期96-100,共5页
参考永续盘存法,给出客运交通行业资本存量的计算模型,然后以北京市城区为例,分别计算了2000年和2005年北京市城区道路基础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公共交通场站、停车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各客运车辆等资本存量.结果表明,北京市在"... 参考永续盘存法,给出客运交通行业资本存量的计算模型,然后以北京市城区为例,分别计算了2000年和2005年北京市城区道路基础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公共交通场站、停车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各客运车辆等资本存量.结果表明,北京市在"十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车辆资本存量两者增速基本上保持一致,交通基础设施资本储备加大,顶住了车辆保有量增加的压力.同时,本文认为客运交通资本存量,是道路长度、车辆保有量、停车场泊位数等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与车辆供给能力的综合货币表现,可作为了解、评价至某时间、此地区交通供给能力的综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资本存量 供给能力 永续盘存法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的责任与出行者的权利——略论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中的普遍服务
17
作者 王笑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2期16-21,共6页
国内外的普遍服务政策中存在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普遍服务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本文选择了道路交通中的信息服务的几个方面,讨论了在我国当前发展水平下,如何对大多数出行者进行服务和有关政策问题.文中首先对道... 国内外的普遍服务政策中存在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普遍服务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本文选择了道路交通中的信息服务的几个方面,讨论了在我国当前发展水平下,如何对大多数出行者进行服务和有关政策问题.文中首先对道路交通信息服务进行了界定,简要介绍了国内城乡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就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的发展与普遍服务展开了讨论.通过国内外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情况的对比,得出了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发展水平基本相当于发达国家2 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判断.由此提出:由于我国道路交通和运输仍然处在初期,这使得我国在信息化浪潮中面临着“数字鸿沟”和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矛盾;但是民众的出行效率和方便程度是政府的责任,民众有权要求得到方便和便宜的道路交通信息服务.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安排道路交通信息系统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和执政为民的原则,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为大众服务的领域.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出行者提供价格低廉的,甚至是免费的信息服务.最后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提出应该辩证地看待不同的利益和效率,处理好先走一步和公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服务 普遍服务 出行者 政府 责任 20世纪60年代 道路交通 权利 交通信息系统 公共交通工具 发展水平 发展问题 城乡道路 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 数字鸿沟 执政为民 实事求是 动态过程 国内外 信息化 政策 工业化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公交出行路径启发式搜索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艳艳 王东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3期98-102,共5页
城市公交系统包含多种公交模式如地铁、轻轨、公交专用道、地面公交等,不同模式的车辆行驶速度及换乘时间差异很大,同时由于城市公交运行时间的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基于静态分析的路径选择与实际的动态最佳路径常有较大偏离.本文以公交出... 城市公交系统包含多种公交模式如地铁、轻轨、公交专用道、地面公交等,不同模式的车辆行驶速度及换乘时间差异很大,同时由于城市公交运行时间的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基于静态分析的路径选择与实际的动态最佳路径常有较大偏离.本文以公交出行链各环节为边,通过构建包含不同公交模式的多层次网络邻接关系,并对各边进行平均出行时间及时间可靠度的双重赋权,建立考虑出行各环节时间随机波动的多模式公交线网;并以通行时间较短、延误风险较小为路径寻优的双重目标,通过在路径寻优过程中对延误高发线路及换乘点进行启发式规避,实现在出行时间许可范围内有效减少延误风险的可靠路径的快速搜索.文中最后通过实例表明该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多层次 公交 路径搜索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性应急备选路径启发式搜索算法
19
作者 陈艳艳 王东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2-1247,共6页
灾前规划备选路径是减少灾后反应时间、避免灾后次生灾害的有效方法.在路径合理性及共同失效(阻断)的约束条件下,借助路段静态旅行时间的估计及可靠性分析,采用启发式搜索方法进行可部分路段重叠的合理备选路集的构建.通过路径搜索中对... 灾前规划备选路径是减少灾后反应时间、避免灾后次生灾害的有效方法.在路径合理性及共同失效(阻断)的约束条件下,借助路段静态旅行时间的估计及可靠性分析,采用启发式搜索方法进行可部分路段重叠的合理备选路集的构建.通过路径搜索中对高风险路段加权进行有效规避,可得到高可靠性的备选路径集合.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应急 备选路径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高速公路冰雪检测与预警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方明 王刚 +2 位作者 汪林 刘冬梅 衣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8-182,188,共6页
冰雪天气极大困扰寒冷地区高速公路的冬季通行,对公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分析道面冰雪检测与预测的方法,基于公路分层的热传导原理提出冰雪生成模型.通过采集公路物理属性数据(经纬度、公路导热性等)和气象数据(大气温度,降雪量,露... 冰雪天气极大困扰寒冷地区高速公路的冬季通行,对公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分析道面冰雪检测与预测的方法,基于公路分层的热传导原理提出冰雪生成模型.通过采集公路物理属性数据(经纬度、公路导热性等)和气象数据(大气温度,降雪量,露点温度等),模型滚动更新,自动完成公路冰雪状况的检测与预警,预测时长达3-6 h,为交通管制、除冰机械调配及作业范围提供技术支持.以新疆赛果高速为案例,布设气象检测与预警系统,与安全性评价报告(两年前发布)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交通事故发生数量低于预测值,死亡人数远低于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冰雪检测 冰雪预警 生成模型 高速公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