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安、洛阳唐两京出土景教石刻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葛承雍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2006年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幢记》石刻,不仅证明了洛阳景教徒的传教活动,也证明唐代两京景教之间的互相联系与遥相呼应。通过从时代背景、地域空间、中外人名、民族信徒、家族信仰等五个方面,对长安景教与洛阳景教进行多角...
2006年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幢记》石刻,不仅证明了洛阳景教徒的传教活动,也证明唐代两京景教之间的互相联系与遥相呼应。通过从时代背景、地域空间、中外人名、民族信徒、家族信仰等五个方面,对长安景教与洛阳景教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景教在唐代虽是一个外来小宗教,传世文献很少,进入中国后又有所变异,但西安、洛阳都有景教的教区传播中心,这已是确凿无疑的了。长安景教碑和洛阳景教经幢是中国景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出土石刻,尤其是"记"反映的社会内容信息更多,研究的焦点应集中在"记"而不仅仅是"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西安
景教石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名城发展需要不朽文化景观
被引量:
6
2
作者
葛承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鉴于文化景观对历史名城的特殊价值,剖析了当前历史名城景观建设中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认为历史文化“物化”为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已是生产力的表现;特别是针对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坐标的古城如何守护文化遗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
鉴于文化景观对历史名城的特殊价值,剖析了当前历史名城景观建设中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认为历史文化“物化”为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已是生产力的表现;特别是针对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坐标的古城如何守护文化遗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对粗制滥造的“伪历史设计”,呼吁历史名城发展需要建设不朽文化景观,营造一个民族值得记忆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名城
地域标志
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门寺唐“捧真身菩萨”艺术原型再探
3
作者
葛承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F0003,共5页
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被定名为“捧真身菩萨”的鎏金银造像,不仅是造型传神的宗教宝物,也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件文物是佛教宗教仪式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作,甚至被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设计为封面。近年来,对其艺术形...
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被定名为“捧真身菩萨”的鎏金银造像,不仅是造型传神的宗教宝物,也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件文物是佛教宗教仪式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作,甚至被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设计为封面。近年来,对其艺术形象的认识和原型研究虽有涉及,但大多只说鎏金银捧真身菩萨专为供奉佛指舍利而制,简单描述“菩萨”高髻,涂深蓝色,头戴花蔓冠,上身袒露,斜披帛巾,臂装饰钏,下身着羊肠裙,双手捧发愿文金匾荷形盘,双腿左屈右跪于莲花台上(封三,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唐代
菩萨
高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洛阳唐两京出土景教石刻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葛承雍
机构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
教授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文摘
2006年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幢记》石刻,不仅证明了洛阳景教徒的传教活动,也证明唐代两京景教之间的互相联系与遥相呼应。通过从时代背景、地域空间、中外人名、民族信徒、家族信仰等五个方面,对长安景教与洛阳景教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景教在唐代虽是一个外来小宗教,传世文献很少,进入中国后又有所变异,但西安、洛阳都有景教的教区传播中心,这已是确凿无疑的了。长安景教碑和洛阳景教经幢是中国景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出土石刻,尤其是"记"反映的社会内容信息更多,研究的焦点应集中在"记"而不仅仅是"经"。
关键词
洛阳
西安
景教石刻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名城发展需要不朽文化景观
被引量:
6
2
作者
葛承雍
机构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文摘
鉴于文化景观对历史名城的特殊价值,剖析了当前历史名城景观建设中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认为历史文化“物化”为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已是生产力的表现;特别是针对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坐标的古城如何守护文化遗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对粗制滥造的“伪历史设计”,呼吁历史名城发展需要建设不朽文化景观,营造一个民族值得记忆的载体。
关键词
历史名城
地域标志
文化景观
Keywords
Historical cities
Regional mark
Cultural scenery
分类号
K928.7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门寺唐“捧真身菩萨”艺术原型再探
3
作者
葛承雍
机构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F0003,共5页
文摘
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被定名为“捧真身菩萨”的鎏金银造像,不仅是造型传神的宗教宝物,也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件文物是佛教宗教仪式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作,甚至被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设计为封面。近年来,对其艺术形象的认识和原型研究虽有涉及,但大多只说鎏金银捧真身菩萨专为供奉佛指舍利而制,简单描述“菩萨”高髻,涂深蓝色,头戴花蔓冠,上身袒露,斜披帛巾,臂装饰钏,下身着羊肠裙,双手捧发愿文金匾荷形盘,双腿左屈右跪于莲花台上(封三,左)。
关键词
法门寺
唐代
菩萨
高僧
Keywords
Famensi Temple Tang Dynasty Bodlaisattva Eminent Monks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安、洛阳唐两京出土景教石刻比较研究
葛承雍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历史名城发展需要不朽文化景观
葛承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法门寺唐“捧真身菩萨”艺术原型再探
葛承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