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基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莎 李嘉源 +1 位作者 况秀林 白洁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瓶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设灵活开放、包容共享的人机协同环境,引导学生自组织学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为破解上述困境提供新的契机。鉴于此,该文构建了基于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提出面向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GAiSOLEs教学模式,并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开展准实验研究,验证GAiSOLEs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GAiSOLEs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以及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维度水平,但对信息社会责任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应该重视技术伦理安全,构建可控教育大模型,关注学生数字知识技能发展,避免陷入认知陷阱,并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人机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智慧化生态构建研究——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平行会议为背景
2
作者 钟正 黄镜彬 周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32,共10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推动着职业教育生态的智慧化重构。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平行会议为主线,系统梳理国际组织与多国政府在职业教育智慧化生态构建中的动向与共识,全面剖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结构性短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推动着职业教育生态的智慧化重构。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平行会议为主线,系统梳理国际组织与多国政府在职业教育智慧化生态构建中的动向与共识,全面剖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结构性短板,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在课堂重塑、教师转型、校企协同、智慧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旨在展现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进路与全球价值,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智慧化生态 智能时代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以及如何实施信息科技课程:教育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新思考 被引量:9
3
作者 吴砥 郭庆 朱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已经进入深水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肩负着促进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使命。文章深入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的问题,挖掘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典型层面...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已经进入深水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肩负着促进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使命。文章深入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的问题,挖掘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典型层面:制度层面的创新、物质层面的升级以及人的素养的提升。进一步地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怎么“转”的问题,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系统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科技课程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系统中的制度耦合价值、物质统整价值、素养发展价值。随后,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系统中,审慎分析并指出当前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困境:在制度层面,政策理解与师资队伍发展不足;在物质层面,数字化软硬件设施与资源建设不完善;在人的层面,数字化教育实践意识与能力薄弱。最后,针对当前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的困境,提出了针对性的实践策略:强化培训深度与广度,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教师培育机制;加快新教材建设步伐,完善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源体系;重塑信息科技教育价值观,变革教学模式与方法;重视人机协同的教学实践,促进人机融合创新发展;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关注师生数字素养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信息科技 课程实施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分析技术规范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紫琴 彭娴 吴砥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1,共9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深入,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然而,目前各类学习系统或平台在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展示方面都有其专有形式,通用化程度低,不利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 随着大数据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深入,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然而,目前各类学习系统或平台在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展示方面都有其专有形式,通用化程度低,不利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应对这一问题,适时开展学习分析技术规范的国际比较研究,充分掌握现有规范的特点和不足,进而制定我国的自有标准,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从学习分析的概念界定入手,介绍与学习分析相关的分析模型、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重点分析ADL、IMS和ISO/IEC三大标准组织制定的学习分析技术规范,并从学习数据记录存储流程、学习活动模型以及传输机制等方面剖析学习分析技术规范的内涵,然后从数据模型、服务接口与安全传输机制、标准间的映射关系、应用系统范畴四方面对当前国际主流的Caliper Analytics和xAPI两个学习分析技术规范进行比较,解析两者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文章最后从促进教育变革、助力学习者全面发展、基本数据与技术规范统一、制度保障等角度阐述学习分析技术对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影响以及促进学习分析应用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学习分析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PI CALIPER ANALYTICS 学习分析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的两次重大转折与学习研究的工程转向:基于学术思想史的考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三女牙 周子荷 +1 位作者 郑旭东 李卿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
该文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出发,提出自学习科学创建以来,学习研究在三十年间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向。第一次是让学习研究“立地”的“方法学转向”,以“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提出为标志,缓解了百余年来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学习研... 该文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出发,提出自学习科学创建以来,学习研究在三十年间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向。第一次是让学习研究“立地”的“方法学转向”,以“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提出为标志,缓解了百余年来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学习研究走向统一提供了一个“脚手架”;第二次是让学习研究“顶天”的“基础研究转向”,以教育与认知神经科学崛起为标志,向基础研究下沉,并对实践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现在即将迎来第三次重大转折——学习研究的“工程转向”与学习工程的崛起。该研究提出,要从前两次重大转折中把握学习研究的未来走向,推动学习工程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既要基于“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工程隐喻,实现科学思维向工程思维的转换,促进学习研究中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体化发展,又要直面学习研究从基础科学向应用实践转化面临的挑战与伦理问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予的力量跨越二者之间“过于遥远的桥”,从而缓解“顶天”与“立地”之间重新浮现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基于设计的研究 教育与认知神经科学 学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与变革——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钟正 黄镜彬 +1 位作者 靳帅贞 王琳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在全球数字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教育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与系统性重构,数字教育以其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解答教育服务现代化、成就全人发展等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围绕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核... 在全球数字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教育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与系统性重构,数字教育以其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解答教育服务现代化、成就全人发展等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围绕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核心议题,系统探讨数字教育在教、学、管、评、研等方面的创新进展,深度审思全球数字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 教师角色转型 智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当代学习研究中三种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子荷 刘三女牙 +1 位作者 李卿 郑旭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该文使用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这一学科文化的人类学隐喻作为概念框架,对当代学习研究的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进行了分析,鉴别了其中存在的三种文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提出学习科学的文化是认知的文化,学习技术的文化是认知造物的文化,学习... 该文使用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这一学科文化的人类学隐喻作为概念框架,对当代学习研究的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进行了分析,鉴别了其中存在的三种文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提出学习科学的文化是认知的文化,学习技术的文化是认知造物的文化,学习工程的文化是造物的文化。以此为基础,对当代学习研究中三种文化的对立产生的历史后果及其超越进行了探讨,为此需构建科学—技术—工程的文化连续统,建立学习研究的“生态学隐喻”,改变学术部落中的学术实践,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具内在统一性的学习研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部落 文化 认知 认知造物 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教育新阶段的政策重点、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回顾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8
作者 吴砥 冯倩怡 尉小荣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6,共8页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重塑知识生产,元宇宙课堂打破时空壁垒,数字技术为教育变革与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部成功举办三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并发布一系列务实成果,2025大会上发布的《中国...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重塑知识生产,元宇宙课堂打破时空壁垒,数字技术为教育变革与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部成功举办三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并发布一系列务实成果,2025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明确提出,数字教育发展进入智慧教育这一新阶段。在新阶段,政策逐渐开始关注生态优化、教育教学应用、个性化服务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数据治理、伦理安全、全球共建共享等方面,并呈现出教学支持工具迭代加快、教育活动流程智能升级、教学时空边界消融显著、教育文化观念转型深入的典型特征。未来数字教育将助力构建人人终身可学、优质公平、个性化和开放灵活的教育,让教育变革成果惠及全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育 智慧教育 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抽取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变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凯利 陶成煦 吴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3,160,共14页
[目的/意义]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明确政策的优化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设计/方法]综合官方发布的权威分类文件、业界发布的研究报告、学术领域刊登的相关文章确定政策检索词。采用政策编码... [目的/意义]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明确政策的优化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设计/方法]综合官方发布的权威分类文件、业界发布的研究报告、学术领域刊登的相关文章确定政策检索词。采用政策编码、文本分析、BERT及其扩展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政策的外部属性、文本主题变迁以及工具结构变迁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经历了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政策内容由基础扶持性政策过渡到高端要素性政策,再到转型提质性政策。政策工具结构呈现以环境型工具为主、供给型其次、需求型最少的非均衡性分布。未来,各级政府应协调各类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落实政策要求,加大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支持。[创新/价值]从外部属性和内容属性维度开展政策量化研究,通过多方法实现不同政策特征的自动抽取,厘清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关注类型,系统梳理了产业政策的变迁特征,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政策变迁 特征抽取 政策主题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吴永和 许秋璇 王珠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5,共11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革新因素,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的评估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要点之一。成熟度模型为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评估难题提供新方法,有助于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落地。本研究基于...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革新因素,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的评估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要点之一。成熟度模型为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评估难题提供新方法,有助于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落地。本研究基于成熟度模型理论及基本结构,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现有数字化成熟度模型,通过政策分析提炼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构成要素;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级别划分和行为特征,结合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特点,构建了包含5个关键过程域、18个子关键域和5个成熟度等级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框架;基于“宏观—中观—微观”系统性推进数字化创变的思路,从国家、区域和学校三个层面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框架的关键应用场景,以期为探寻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的评价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成熟度模型 评价框架 应用场景 国际比较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政策工具组合对城市合作创新影响的仿真研究
11
作者 王凯利 郭贞呈 吴江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25,共14页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政策对促进知识流动、刺激城市合作创新具有深远影响。以智能体仿真方法分析政策工具组合的投入策略,弥补了已有研究侧重定性分析的不足,对辅助政策制定、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加速城市合作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政策对促进知识流动、刺激城市合作创新具有深远影响。以智能体仿真方法分析政策工具组合的投入策略,弥补了已有研究侧重定性分析的不足,对辅助政策制定、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加速城市合作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从人工智能政策工具组合视角出发,在政策工具自动抽取的基础上,设置合作网络连接规则、政策投入与收益规则、合作意愿更新规则,模拟资金支持、法律法规、应用推广3种政策工具投入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探究最优状态下的政策工具组合策略,并分析政策投入随发展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政策工具组合对城市合作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促进效果前期增长明显,后期增长慢;在最优策略下,前期法律法规的政策投入占比最多,资金投入次之,后期则主要以应用推广政策工具为主;在政策影响下,城市合作创新网络的密度和聚集系数逐渐增大,并不断催生出除头部节点外的次级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政策 政策工具组合 城市合作创新 智能体仿真 政策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C论坛互动中学习者情绪特征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刘智 杨重阳 +3 位作者 彭晛 刘三 粟柱 章广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10,共9页
SPOC论坛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反馈载体,往往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业情绪信息,且情绪类型复杂多样。相关研究已表明学习者的在线学业情绪对学习过程及成效具有一定影响。为了深入剖析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该文将困惑纳入在线学业情绪范畴... SPOC论坛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反馈载体,往往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业情绪信息,且情绪类型复杂多样。相关研究已表明学习者的在线学业情绪对学习过程及成效具有一定影响。为了深入剖析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该文将困惑纳入在线学业情绪范畴,以华中师范大学云课堂平台中三个学期的课程论坛发帖为研究对象,基于情绪词典的特征匹配及情绪密度计算方法调查学习者情绪的表达特征及群体情绪的演化趋势,验证不同学业成就学习者的情绪差异性及情绪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积极情绪特征词表达学习感受与意见,且积极情绪密度显著高于困惑及消极情绪密度。高、低成就组及中、低成就组间的困惑与消极情绪差异显著。在特定学习进程中,学习者的积极、困惑情绪与学习效果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在整体学习进程中,学习者的消极情绪与学习效果呈显著负相关。对论坛中群体情绪的动态追踪可帮助教师及时获取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诉求,并实施精准化的教学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情绪密度 学习效果 差异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SPOC环境下学习者行为序列的差异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智 王亚妮 +3 位作者 郑年亨 刘三 孙建文 杨重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94,106,共8页
由于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学习的可控性,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在高等教育学府教学实践中备受欢迎,而目前针对高校SPOC环境下学习行为模式和规律的研究还甚少。该文以华中师范大学自主开发的SPOC平台Sta... 由于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学习的可控性,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在高等教育学府教学实践中备受欢迎,而目前针对高校SPOC环境下学习行为模式和规律的研究还甚少。该文以华中师范大学自主开发的SPOC平台Star C中12517名在校大学生在一学年内的学习行为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学习行为进行了实证观察、编码与分析。首先邀请两名专家对行为数据进行编码,提取学生学习行为的二阶转移序列,然后对编码数据采用频率统计分析和二阶序列分析以发现高校SPOC教学中学生行为序列的概率分布和状态转移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Lag Sequential Analysis,LSA)提取每个年级学生最显著的行为模式,据此发现不同年级群体行为操作的规律性,并对不同年级下学生行为模式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评估了学习平台的可操作性、可扩展性与局限性并为今后SPOC环境下学习行为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行为 二阶序列分析 转移序列 SPOC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教育场域中的学习者建模研究趋向 被引量:57
14
作者 黄涛 王一岩 +1 位作者 张浩 杨华利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60,共11页
在智能教育时代下,个性化学习者模型的构建是变革智能教育服务模式、破解教育公平问题、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关键。从学习者模型构建的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推动智能教育场域中学习者建模发展的核心要素,能够在极大程度... 在智能教育时代下,个性化学习者模型的构建是变革智能教育服务模式、破解教育公平问题、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关键。从学习者模型构建的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推动智能教育场域中学习者建模发展的核心要素,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习者建模的研究进程。通过对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学习者建模研究的理论趋向、目标趋向、数据趋向、特征趋向、技术趋向加以系统阐述,发现智能教育时代学习者模型的构建,需要以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经典学习理论为指导,实现面向学习者的多层次、全方位建模分析;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基于多模态感知的全时空多维度数据采集;需要构建时空融合的建模分析方法,对学习者“知识、认知、情感、交互”等潜在特征进行深入挖掘,实现对学习者知识建构模式、认知发展规律、情感发生机制的深层解析。在智能教育场域中,学习者模型的构建,对智能化的资源供给、个性化的教学干预、精准化的教育治理、智慧化的评价体系、科学化的教育研究的开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学习者建模 量化学习 情感计算 场景感知 教育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万力勇 赵呈领 +1 位作者 廖伟伟 疏凤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58,68,共6页
QQ群作为一种网络学习共同体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学习中。社会互动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之所以存在的最为核心的特征,是共同体内成员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建构的必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社会互动的概念和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的特点,... QQ群作为一种网络学习共同体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学习中。社会互动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之所以存在的最为核心的特征,是共同体内成员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建构的必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社会互动的概念和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的特点,对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从互动频率、互动深度、互动方式和互动信任度等方面对选取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Q群 网络学习共同体 社会互动 互动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学习空间中学习者情绪感知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智 方常丽 +1 位作者 刘三(女牙) 孙建文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4,共12页
在"人—技"协同进化的教育发展态势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交互环境正面临深刻变革,物理学习空间内的学习支持服务亟待重塑。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采用传感器获取学习者的生理行为数据,结合学习分析技术推测其情绪状态,并以... 在"人—技"协同进化的教育发展态势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交互环境正面临深刻变革,物理学习空间内的学习支持服务亟待重塑。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采用传感器获取学习者的生理行为数据,结合学习分析技术推测其情绪状态,并以适当的干预机制来提高积极情绪唤醒度,进而助力于个体学业成功。当前,在物理学习空间中,针对学习者情绪感知的主要手段有人工观察法、自我报告法、基于生理信号、语音信号、面部表情信号以及眼动信号的感知方法;应用研究案例包含智能导师系统、虚拟学习同伴、情绪互动支持、自我调节能力评估、学情分析监控等主题。对物理学习空间中学习者情绪感知的研究,可为未来学习空间的重塑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感知 传感器 可穿戴技术 生理信号 学习分析 智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MOOC课程评论的学习者话题挖掘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刘三女牙 彭晛 +2 位作者 刘智 孙建文 刘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36,共7页
研究以果壳网MOOC学院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为实验对象,通过分析课程评论帖进行学习者话题的挖掘。文章不仅采用了高频词汇分析的定量方法,实现对学习者课程评论内容的整体认识,并且,根据参与评论学习者的课程完成情况,分... 研究以果壳网MOOC学院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为实验对象,通过分析课程评论帖进行学习者话题的挖掘。文章不仅采用了高频词汇分析的定量方法,实现对学习者课程评论内容的整体认识,并且,根据参与评论学习者的课程完成情况,分别对已完成和未完成两种类型的学习者展开定性的学习分析研究,应用非监督学习方法 LDA模型自动挖掘和解析文本评论信息的特征结构和语义内容,并探究和追踪学习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演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学习者认可和赞赏了该门课程,并且尤为关注课程内容以及教师授课形式话题;相比课程完成者,未完成者更倾向于解释其未完成课程的主要原因,表达出更为消极的话题内容,并较少涉及课程本身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文本评论 话题挖掘 L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的学习分析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三女牙 彭晛 +3 位作者 刘智 孙建文 刘林 郑年亨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0,共8页
当前,关于学习分析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主要关注学习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下产生的结构化数据,而伴随学习交互模式的多元化,以文本为主的非结构化数据正在不断生成。近年来,通过对文本数据的挖掘来测评学习者的知识能力以及甄别其心理与行... 当前,关于学习分析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主要关注学习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下产生的结构化数据,而伴随学习交互模式的多元化,以文本为主的非结构化数据正在不断生成。近年来,通过对文本数据的挖掘来测评学习者的知识能力以及甄别其心理与行为已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分析方法。本文首先描述了学习分析、文本挖掘的概念,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采用文本挖掘技术的学习分析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次,介绍了学习分析中文本挖掘的数据来源、方法和工具;最后主要从课程评价支持、学习者知识能力测评、学习共同体分组、学习行为危机预警、学习效果预测和学习状态可视化等6个方面阐述了文本挖掘应用于学习分析中的具体实例,并对未来作了进一步的展望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学习分析 文本挖掘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差异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三女牙 刘智 +1 位作者 高菊 孙建文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7-63,69,共8页
随着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MOOC环境下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为学习行为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本研究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ed X平台上的课程学习数据为样本,从学习者类型、性别、学历、年龄、课程等5个维度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 随着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MOOC环境下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为学习行为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本研究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ed X平台上的课程学习数据为样本,从学习者类型、性别、学历、年龄、课程等5个维度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学习者类型方面,"探索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没完成认证,但也达到了学习目的;在性别方面,女生学习更认真,学习效果更好,在文科课程上的参与度更高,而男生更加自信,在理科课程上的参与度更高;在学历方面,低学历学习者更容易发生重复点击行为,而学历越高论坛参与度越低;在年龄方面,年轻学习者社交属性更明显,而年长学习者更关注学习本身。最后,本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自身的实证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为教学者利用MOOC平台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并帮助MOOC开发者优化平台设计以创建灵活自主的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差异性分析 学习行为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研究要深入学科 被引量:48
20
作者 张景中 葛强 彭翕成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3,共6页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教育软件在教学中应用得也越来越多,但现在有不少人对教学中使用教育软件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由使用教育软件的效果谈起,笔者提出了在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发展深入学科的信息技术,并以数学教育软件为...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教育软件在教学中应用得也越来越多,但现在有不少人对教学中使用教育软件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由使用教育软件的效果谈起,笔者提出了在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发展深入学科的信息技术,并以数学教育软件为具体应用实例,阐述了针对具体学科发展深入学科的教育技术,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育软件 深入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