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浮游生物电子传递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邦钦 徐宪忠 +1 位作者 王大志 洪华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海洋 浮游生物 电子传递系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近海渔业资源结构及其主要种群生态的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1 位作者 朱进福 颜尤明 《福建水产》 1999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对福建近海主要渔获种类组成与结构的变化和大头狗母鱼、多齿蛇鲻、蓝圆鲹、鲐鱼和竹荚鱼的种群结构及其生态学参数、捕捞死亡系数、开发比率的变化的研究,揭示了近海渔业开发力度的加大对资源衰退及其生态学的影响,旨在为渔业... 本文通过对福建近海主要渔获种类组成与结构的变化和大头狗母鱼、多齿蛇鲻、蓝圆鲹、鲐鱼和竹荚鱼的种群结构及其生态学参数、捕捞死亡系数、开发比率的变化的研究,揭示了近海渔业开发力度的加大对资源衰退及其生态学的影响,旨在为渔业决策部门制定21世纪初期福建近海捕捞渔业持续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结构 种群生态学 开发比率 福建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管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应用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0 .1模式 ,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 ,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 ,最适产量、最适... 应用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0 .1模式 ,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 ,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 ,最适产量、最适捕捞力量 ,并对各模式计算的诸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 ,讨论了渔业管理方案 ,确定了近期适合国情、省情的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经济效益 渔业资源管理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生产量和允许总渔获量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福建水产》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86.14×10~4t,进而以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51.76×10~4t。Gulland和MSY简...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86.14×10~4t,进而以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51.76×10~4t。Gulland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25.00×10~4t和25.88×10~4t。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23.60×10~4t和23.41×10~4t,最大持续捕捞力量分别为1140.41×10~4kw·d和1266.66×10~4kw·d。折算为福建灯光围网渔船分别为424和471组,并从开发现状和种群生态学及捕捞死亡等参数分析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鯵鱼类 资源生产量 允许总渔获量 闽南—台浅渔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管理的探讨
5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福建水产》 1999年第3期30-36,共7页
应用Schacfc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_(0.1)模式,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适产量、最适捕... 应用Schacfc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_(0.1)模式,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适产量、最适捕捞力量,并对各模式计算的诸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讨论了渔业管理方案,确定了近期适合国情、省情的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持续产量 最适产量 最佳经济效益 渔业资源管理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