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EST-SSR标记开发及与Genomic-SSR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常玮 赵雪 +4 位作者 李侠 邱波 韩英鹏 縢伟丽 李文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对458 220条大豆EST序列进行SSR搜索,共检测出EST-SSR序列39 989条,经拼接得到无冗余EST-SSR序列8 190条,包括357种重复基元。其中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居多,分别占无冗余EST总数的11.13%和16%,统计得到二核苷酸重复类型12种,三核... 对458 220条大豆EST序列进行SSR搜索,共检测出EST-SSR序列39 989条,经拼接得到无冗余EST-SSR序列8 190条,包括357种重复基元。其中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居多,分别占无冗余EST总数的11.13%和16%,统计得到二核苷酸重复类型12种,三核苷酸重复类型60种。以含有简单重复序列的无冗余EST序列设计200对引物,其中148对引物有清晰且单一条带扩增产物,以30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引物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31对。以21份大豆不同基因型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选取30对显示多态性的大豆EST-SSR引物和30对大豆基因组SSR引物进行扩增,带型统计结果显示:大豆EST-SSR与基因组SSR在供试基因型间多态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55和0.44,二者揭示的多态性水平差异不大。从而说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基于大豆EST开发SSR标记是切实可行的,大豆EST-SSR可以用于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是大豆DNA分子标记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EST—SSR 生物信息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对SMV抗性鉴定的SSR辅助选择 被引量:21
2
作者 滕卫丽 李文滨 +3 位作者 韩英鹏 邱丽娟 常汝镇 关荣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对7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并利用抗性相关的SSR标记验证抗病毒分子辅助选择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SMV1和SMV3,选出双抗种质17份;单抗种质9份;双感种质44份。利用与抗SMV3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和Satt362进行检测,抗病... 对7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并利用抗性相关的SSR标记验证抗病毒分子辅助选择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SMV1和SMV3,选出双抗种质17份;单抗种质9份;双感种质44份。利用与抗SMV3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和Satt362进行检测,抗病毒资源筛选的准确率分别达到82.4%和68.8%;利用与抗SMV1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Satt362、HSP176、Satt510、Satt334和Sct_033进行检测,HSP176标记达82.8%,Satt114、Satt510和Satt334标记均达70%以上,可以用作抗病毒分子辅助育种的选择标记。70份大豆种质资源经聚类可划分为两大类群,Ⅰ类群为感病群,Ⅱ类群为抗病群,分组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 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SMV3号株系抗病基因的SSR标记 被引量:18
3
作者 滕卫丽 李文滨 +4 位作者 邱丽娟 韩英鹏 赵桂云 关荣霞 常汝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4-249,共6页
运用简单序列重复技术(SSR技术),采用改良的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BSA法),对大豆品系中选95-5117(R)×HB1(S)的F5代重组自交系群体接种SMV 3号株系鉴定抗性,并进行抗病基因的分子定位。结果表明:中选95-5117对SMV 3号株系的抗性受一... 运用简单序列重复技术(SSR技术),采用改良的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BSA法),对大豆品系中选95-5117(R)×HB1(S)的F5代重组自交系群体接种SMV 3号株系鉴定抗性,并进行抗病基因的分子定位。结果表明:中选95-5117对SMV 3号株系的抗性受一对基因控制。用Mapmaker/Exp3.0b进行连锁分析,该基因位于大豆染色体组的F连锁群上,并获得了与SMV3号株系抗病基因连锁的2个SSR标记Satt114和Satt362,遗传距离分别为2.3cM和8.6cM。标记与抗病基因间的排列顺序和距离为:Satt114-2.3 cM-RSMV3-8.6 cM-Satt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抗病基因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曾国良 王继安 +5 位作者 韩英鹏 张彬彬 姜振峰 滕卫丽 罗秋兰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中豆27(♀)×九农20(♂)重组自交系的异黄酮含量。结果显示重组自交系间异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分析了异黄酮含量同主要农艺性状和化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异黄酮含量与蛋白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脂...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中豆27(♀)×九农20(♂)重组自交系的异黄酮含量。结果显示重组自交系间异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分析了异黄酮含量同主要农艺性状和化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异黄酮含量与蛋白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脂肪总含量、分枝数、单株产量、总荚数、主茎荚数和分枝荚数呈现负相关,其中与蛋白含量和蛋白脂肪总含量相关都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同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呈正相关趋势,并进一步估算了各异黄酮的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农艺性状 化学品质性状 相关性 通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子叶节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李淼 田星星 +3 位作者 单志慧 沙爱华 李文滨 周新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3,共7页
以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GUS瞬时表达的方法,对适合于大豆子叶节和胚尖转化的基因型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适合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品种为东农50,适合胚尖转化的品种为黑农41。在子叶节转化系统中,摸索了农杆菌侵染浓度与侵染时间的最佳配比... 以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GUS瞬时表达的方法,对适合于大豆子叶节和胚尖转化的基因型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适合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品种为东农50,适合胚尖转化的品种为黑农41。在子叶节转化系统中,摸索了农杆菌侵染浓度与侵染时间的最佳配比组合、乙酰丁香酮浓度和超声波辅助处理对大豆转化效率的影响。优化后的条件为:农杆菌侵染的浓度OD600=0.6,侵染时间30~40 min,乙酰丁香酮浓度200μmol.L-1,超声波辅助转化时间5 s。在上述条件下,成功获得了转基因植株,转化效率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叶节 胚尖 基因型 侵染浓度 侵染时间 乙酰丁香酮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孙艳梅 张永忠 +1 位作者 许晶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试验进行了黑曲霉生产β-葡萄糖苷酶研究;该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50℃加热2h后酶活力减少为原来的92%。确立了该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反应最佳方案;通过与酸水解和苦杏仁β-葡萄糖苷酶水解效率比较,... 试验进行了黑曲霉生产β-葡萄糖苷酶研究;该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50℃加热2h后酶活力减少为原来的92%。确立了该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反应最佳方案;通过与酸水解和苦杏仁β-葡萄糖苷酶水解效率比较,发现该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Β-葡萄糖苷酶 大豆异黄酮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在暗诱导条件下差异表达cDNA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琳 罗秋兰 +2 位作者 杨春亮 韩英鹏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139,共6页
大豆属于短日照植物,其生长发育对光周期反应非常敏感,这一特性严重阻碍大豆品种的适应性,是制约大豆单产提高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从基因差异表达的角度研究短日照光周期诱导开花和衰老过程中基因转录物丰度的变... 大豆属于短日照植物,其生长发育对光周期反应非常敏感,这一特性严重阻碍大豆品种的适应性,是制约大豆单产提高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从基因差异表达的角度研究短日照光周期诱导开花和衰老过程中基因转录物丰度的变化,从而探索大豆叶片感受日长变化诱导开花和衰老的复杂机制。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成功构建了短日照诱导的大豆光周期敏感品种‘东农L13’叶片中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从文库中一共筛选到738个克隆,通过反向Northern杂交,从中得到148个克隆并测序,它们代表76个不同基因的非重复序列ESTs。利用BLAST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与植物的转录、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的调控,解毒和防卫,大分子降解细胞壁修饰的合成代谢等多种植物的生理生化功能相关。本研究为揭示短日照诱导大豆开花和加速衰老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SSH 短日照 光周期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7S球蛋白亚基相对含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珊珊 王志坤 +4 位作者 葛玉君 刁桂珠 田福东 高丽辉 李文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4-289,共6页
以7S球蛋白亚基组成各异的稀有大豆种质为试材,系统分析了7S球蛋白三个主要亚基(α′-、α-和β-亚基)的相对含量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蛋白质总量呈显著负相关;α′-与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氨基酸... 以7S球蛋白亚基组成各异的稀有大豆种质为试材,系统分析了7S球蛋白三个主要亚基(α′-、α-和β-亚基)的相对含量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蛋白质总量呈显著负相关;α′-与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氨基酸组份间的负相关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β-亚基的相对含量与蛋氨酸、胱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苏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2)脂肪含量与α′-、β-亚基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α-亚基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亚麻酸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棕榈酸呈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亚基组成表现分别为(α′+α)-亚基缺失和α′-亚基缺失的日B-1和日A-5是具有较大育种潜力的优异种质。(4)通过遗传学的手段调整亚基含量,是选育"双高"(高蛋白、高脂肪)品种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7S球蛋白 亚基含量 品质性状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7S球蛋白亚基组成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珊珊 田福东 +4 位作者 高丽辉 王志坤 葛玉君 刁桂珠 李文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9-913,共5页
以7S球蛋白亚基组成各异的稀有大豆种质为试材,分析大豆7S球蛋白亚基组成对大豆营养品质性状的影响,探索优质大豆品种选育的新思路。结果表明,大豆7S球蛋白亚基组成对蛋白质、脂肪、蛋脂总量以及除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外的15种氨基酸和5种... 以7S球蛋白亚基组成各异的稀有大豆种质为试材,分析大豆7S球蛋白亚基组成对大豆营养品质性状的影响,探索优质大豆品种选育的新思路。结果表明,大豆7S球蛋白亚基组成对蛋白质、脂肪、蛋脂总量以及除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外的15种氨基酸和5种脂肪酸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大豆籽粒内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另外,各种亚基缺失型大豆材料的油酸、亚油酸和硬脂酸含量与该系统内正常型大豆材料的相应指标间的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7S球蛋白 亚基含量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靳立梅 徐鹏飞 +12 位作者 吴俊江 李文滨 邱丽娟 常汝镇 陈维元 于安亮 王金生 南海洋 陈晨 韩英鹏 陈艳秋 丁广洲 张淑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抗病育种,而抗性资源筛选又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本研究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用黑龙江省的大豆疫霉菌的1号优势生理小种对来自全国19个... 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抗病育种,而抗性资源筛选又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本研究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用黑龙江省的大豆疫霉菌的1号优势生理小种对来自全国19个省份的415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抗性鉴定,表现抗病的有96份,占总鉴定资源的23.1%,表现中抗的资源有152份,占36.6%,表现感病的资源有167份,占40.2%。根据野生大豆的来源分析发现,在我国,抗性野生大豆资源分布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 大豆疫霉根腐病 下胚轴伤口接种法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越南大豆种质资源贮藏蛋白亚基组成的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珊珊 刁桂珠 +5 位作者 王志坤 葛玉君 武小霞 高丽辉 田福东 李文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1-513,共3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收集于中国、越南的850份大豆资源贮藏蛋白的亚基组成进行分析。在222份中国栽培大豆品种中检测到14粒7S球蛋白β-亚基少型种子。在黑农35、黑农38和黑农41中筛选到11S球蛋白A3-、A4-亚基缺失或减...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收集于中国、越南的850份大豆资源贮藏蛋白的亚基组成进行分析。在222份中国栽培大豆品种中检测到14粒7S球蛋白β-亚基少型种子。在黑农35、黑农38和黑农41中筛选到11S球蛋白A3-、A4-亚基缺失或减少的类型。另外,利用越南β-少型种质选育到一个‘β-少’品系。两个越南渭公河流域的野生大豆不仅具有α′-及α-亚基的缺失变异特性,还具有根瘤成瘤性高,豆荚抗食心虫的特性,是大豆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贮藏蛋白 亚基组成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淑珍 靳立梅 +5 位作者 徐鹏飞 陈维元 吴俊江 李文滨 邱丽娟 常汝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4-1048,共5页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胁迫下抗感不同野生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疫霉根腐病菌1号生理小种后,抗病野生大豆根和茎中的PAL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比相应对照增加,并且变化的幅...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胁迫下抗感不同野生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疫霉根腐病菌1号生理小种后,抗病野生大豆根和茎中的PAL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比相应对照增加,并且变化的幅度较大,而感病品种相反。抗感野生大豆叶中PAL活性与对照相比变化幅度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野生大豆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活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感反应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淑珍 徐鹏飞 +4 位作者 靳立梅 陈维元 吴俊江 李文滨 陈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共6页
研究对来自我国9个省份的40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优势1号生理小种的抗感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0份野生大豆中,表现抗病的野生大豆资源1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30%;表现中间反应类型的有12份,占... 研究对来自我国9个省份的40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优势1号生理小种的抗感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0份野生大豆中,表现抗病的野生大豆资源1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30%;表现中间反应类型的有1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30%;表现感病的植株有16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40%。30个座位共检测到223个等位变异,平均片断长度在200—2000bp之间,等位变异数目的变化范围是3-11个。平均等位变异数目为7.43个,不同位点的等位变异数表现差异,其中Satt294等位变异数较少,仅3个;Satt409等住变异数最多,有11个。平均相似系数为0.794,变化范围为0.74~0.86,83.35%的野生大豆间的相似系数在0.78~0.83之间,遗传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大豆疫霉根腐病 抗感反应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海燕 武小霞 +1 位作者 韩英鹏 刘淼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以大豆品种北京小黑豆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激素配比、外植体以及芽诱导时间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氯气消毒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在B5+1.0 mg.L-1 6-BA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5 d后,北京小黑豆能获得较高的... 以大豆品种北京小黑豆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激素配比、外植体以及芽诱导时间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氯气消毒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在B5+1.0 mg.L-1 6-BA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5 d后,北京小黑豆能获得较高的植株再生率,每个外植体成苗数在3个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茎失 激素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力类型及15号小种的首次报道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淑珍 吴俊江 +8 位作者 徐鹏飞 李文滨 左豫虎 邱丽娟 常汝镇 陈晨 王金生 于安亮 靳立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佳木斯、黑河、鸡西、双鸭山、宾县、双城、阿城、巴彦、宁安、海伦、绥化、宝清、延寿采集的具有典型病症的262份病株,用病组织法共分离出60个菌株,鉴定出1号、3号、15号、17号4个生理小种,病原菌可以划分为1... 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佳木斯、黑河、鸡西、双鸭山、宾县、双城、阿城、巴彦、宁安、海伦、绥化、宝清、延寿采集的具有典型病症的262份病株,用病组织法共分离出60个菌株,鉴定出1号、3号、15号、17号4个生理小种,病原菌可以划分为16个毒性类型,其中有12种毒力型为中间类型,表明分离到病原菌菌株具有十分复杂的毒性类型。60%的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证明1号小种为黑龙江省的流行优势生理小种,15号生理小种在中国首次被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菌株 15号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种质资源对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鹏飞 吴俊江 +5 位作者 范素杰 陈晨 李宁辉 王金生 李文滨 张淑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5,共4页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用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分离到的大豆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对292份栽培大豆材料(其中农家品种153份、其它大豆栽培品种139份)和236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栽培大豆资源抗病80份,占27.4%,中间类型93...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用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分离到的大豆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对292份栽培大豆材料(其中农家品种153份、其它大豆栽培品种139份)和236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栽培大豆资源抗病80份,占27.4%,中间类型93份,占31.8%,感病119份,占40.8%。153份农家品种中,抗病的有49份,占农家品种的32.0%,表明农家大豆品种资源抗性比例较高。野生大豆资源中抗病的有49份,占20.8%;中间类型55份,占23.3%;感病132份,占55.9%。鉴定的这些高抗资源可为我国大豆抗疫霉根腐病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质资源 大豆疫霉根腐病 3号生理小种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病、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娟 刘淼 +1 位作者 王志坤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5-868,873,共5页
大豆病、虫害不但造成大豆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改良品种的抗性已在许多作物上得到应用。该文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蚜虫、大豆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食心虫抗性转... 大豆病、虫害不但造成大豆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改良品种的抗性已在许多作物上得到应用。该文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蚜虫、大豆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食心虫抗性转基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比较和讨论了各种基因的应用效果及目前抗病、虫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抗病、虫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病虫害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S球蛋白亚基含量变异大豆种质的性状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葛玉君 高丽辉 +4 位作者 田福东 王志坤 刁桂珠 武小霞 刘珊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对从日本引进的5份7S球蛋白亚基组成各异的稀有大豆种质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Enre i(正常型)、日A-5(α′-亚基缺失型)和SF-1(β-亚基极少型)为高蛋白质和高油含量材料;日A-5与SF-1为高蛋白材料;SF-1为高油材料。日A-... 对从日本引进的5份7S球蛋白亚基组成各异的稀有大豆种质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Enre i(正常型)、日A-5(α′-亚基缺失型)和SF-1(β-亚基极少型)为高蛋白质和高油含量材料;日A-5与SF-1为高蛋白材料;SF-1为高油材料。日A-5与SF-1的综合农艺性状好,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优异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7S球蛋白 亚基变异 性状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花叶病毒及耐疫霉根腐病的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双勇 韩英鹏 +1 位作者 滕卫丽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6-750,共5页
抗大豆花叶病毒而感大豆疫霉根腐病亲本东农93-046与感大豆花叶病毒耐大豆疫霉根腐病亲本Conrad及其杂交所得的160个F5RIL群体分别接种SMV N1、SMV N3株系及从佳木斯田间分离得到的疫霉根腐病混合菌种,结果表明:东农93-046对花叶病毒表... 抗大豆花叶病毒而感大豆疫霉根腐病亲本东农93-046与感大豆花叶病毒耐大豆疫霉根腐病亲本Conrad及其杂交所得的160个F5RIL群体分别接种SMV N1、SMV N3株系及从佳木斯田间分离得到的疫霉根腐病混合菌种,结果表明:东农93-046对花叶病毒表现为抗病而对疫霉根腐病表现为感病,Conrad则相对应的表现为感病和耐病;RIL群体中对花叶病毒SMV N1、SMV N3的抗感表现都按1∶1分离(χ2=0.64*,χ2=0.43*),疫霉根腐病病害损失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skew=0.93,kurtosis=0.86)。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群体进行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定位和疫霉根腐病的耐性QTL分析,分别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RN1、RN3定位于F连锁群,其与Satt114的距离分别为5.2 cM和4.9 cM,同时在该连锁群检测到一个与疫霉根腐病耐病性相关的QTL即QPR_1,其与Satt252的距离为4.5 cM,在D1b+W连锁群上检测到两个与疫霉根腐病耐病性相关的QTL即是QPR_2、QPR_3,其与Satt428(Satt579)、Satt274的距离分别为1.05 cM,2.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大豆疫霉根腐病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枪法将GmDREB基因导入大豆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萍 郭永来 +3 位作者 高世庆 马有志 程宪国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5-318,共4页
测定大豆体细胞胚对PPT的基础抗性,用基因枪法将pRdGM-bar质粒转化大豆体细胞胚,得到抗性体细胞胚和抗性植株,经PCR、PCRsouthern检测,证明GmDREB基因转入到大豆中。
关键词 大豆 基因枪GmDREB基因 体细胞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