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项目和水利项目征收土地有关政策和费用标准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穆家朝 周陈超 李敬茹 《水利经济》 2012年第6期65-68,72,共4页
针对公路建设和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征收土地的特点、征收土地补偿补助政策和有关费用,以案例形式分析两者在费用上的区别,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在土地补偿补助标准和税费标准方面应执行相同政策、提高大中型水利工程土地补偿补助标... 针对公路建设和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征收土地的特点、征收土地补偿补助政策和有关费用,以案例形式分析两者在费用上的区别,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在土地补偿补助标准和税费标准方面应执行相同政策、提高大中型水利工程土地补偿补助标准、降低耕地占用税标准的建议,供征地拆迁补偿政策修订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土地补偿补助标准 有关税费 公路项目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天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7-90,共4页
在阐述目标成本管理的背景和主要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提出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方案,包括建立成本管理系统、营销阶段的成本控制及其相关工作、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项目前期成本策划和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成本分析和... 在阐述目标成本管理的背景和主要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提出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方案,包括建立成本管理系统、营销阶段的成本控制及其相关工作、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项目前期成本策划和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内容。在结论中,简述了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后取得的显著效果,主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施工企业 工程项目 目标成本 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近10a地表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嵇晓燕 孙宗光 +2 位作者 聂学军 姚志鹏 陈亚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102,共4页
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2006—2015年的数据,对黄河流域近10 a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水污染防治主要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年平均值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黄河干流水... 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2006—2015年的数据,对黄河流域近10 a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水污染防治主要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年平均值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黄河干流水质一直保持优良,主要支流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沿黄各省(区)除了甘肃和内蒙古的化学需氧量有所升高外,其余各省(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年均浓度值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污染物排放量的逐年递减和地表水资源量的增加是黄河流域近10 a地表水质改善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水质 污染 化学需氧量 氨氮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淮河流域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嵇晓燕 聂学军 +2 位作者 李文攀 孙宗光 陈亚男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5-88,93,共5页
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2006-2015年的数据,对淮河流域近十年地表水主要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水质优于主要支流和沂沭泗水系。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的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呈现... 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2006-2015年的数据,对淮河流域近十年地表水主要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水质优于主要支流和沂沭泗水系。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的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呈现波动变化,氨氮年均浓度则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沂沭泗水系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浓度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淮河干流、主要支流和沂沭泗水系的化学需氧量浓度年内变化和季节没有特别明显的相关性;氨氮浓度年内变化则呈现出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丰水期浓度低于枯水期浓度。污染物排放量的逐年递减是淮河流域近十年地表水质改善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化学需氧量 氨氮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入海水沙通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左书华 杨春松 +1 位作者 付桂 谢华亮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6-64,共9页
基于大通站1960−2020年长系列的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研究了长江口入海水、沙通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趋势性,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多年长江口入海平均径流量为8906亿m^(3),各年的平均径流量值围绕着多年平均值上下摆动... 基于大通站1960−2020年长系列的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研究了长江口入海水、沙通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趋势性,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多年长江口入海平均径流量为8906亿m^(3),各年的平均径流量值围绕着多年平均值上下摆动,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入海径流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每年的5−10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70.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3.35亿t,输沙量过程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长江口入海水沙通量变化受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和水库建设等因素影响明显,其中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通站输沙量与之前相比减少了62.8%;受长江流域来沙锐减的影响,长江口河势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河口含沙量明显减小、河口总体上由淤积环境向冲刷环境转化、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前缘大面积冲刷河口拦门沙及水下三角洲泥沙补给出现“源汇转化”的结构性变化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大通站 径流量 输沙量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的复合河流系统健康概念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嵇晓燕 宫正宇 聂学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1,共7页
根据河流健康研究的需要,基于系统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包括河流生态子系统和河流水事活动子系统的复合河流系统。详细论述了复合河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系统环境,并探讨了复合河流系统的进化及其协调机制。基于复合河流系统的分... 根据河流健康研究的需要,基于系统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包括河流生态子系统和河流水事活动子系统的复合河流系统。详细论述了复合河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系统环境,并探讨了复合河流系统的进化及其协调机制。基于复合河流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以复合河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河流健康的定义,从完整的系统要素、稳定的系统结构和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发展机制等系统的内部特征,以及复合河流系统的功能这一可测度的外部特征两方面的融合来定义复合河流系统健康。提出复合河流系统健康的定义:复合河流系统的组成要素完整,结构稳定,要素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复合河流系统的自然生态环境功能和人类社会服务功能完善并保持平衡,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对突发或长期的自然或人为扰动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能维持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够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河流系统 河流生态 河流水事活动 结构 功能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区村台绕流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陈超 原平新 +2 位作者 张权伟 李敬茹 刘沛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3-116,共4页
采用雷诺平均的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来流角、长宽比作用下村台周围的分离区及尾流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村台周围分离区及尾流区的时均流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长宽比和来流角对村台绕流下游尾流... 采用雷诺平均的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来流角、长宽比作用下村台周围的分离区及尾流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村台周围分离区及尾流区的时均流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长宽比和来流角对村台绕流下游尾流区长度、宽度和脱落涡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来流角的变化,村台绕流的分离区及尾流区特征受迎水面宽度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尾流区长度和宽度几乎与迎水面宽度成正比;随着长宽比的增加,村台周围分离区范围增大;村台尾流区的长度、宽度和脱落涡频率,在长宽比K<2.5时随长宽比K的增加略减小,在K=2.5附近达到最小值,然后随长宽比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台绕流 分离区 尾流区 防护范围 黄河下游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植被恢复途径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晶 聂学军 杨伟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88-191,共4页
高海拔工程破坏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缺乏。本文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特殊气候、植被和土壤条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植被恢复途径和方法。利用原有植被移植和植被重建等植被恢复措施,草皮移植措施途径为原生... 高海拔工程破坏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缺乏。本文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特殊气候、植被和土壤条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植被恢复途径和方法。利用原有植被移植和植被重建等植被恢复措施,草皮移植措施途径为原生草皮切割、剥离、移植、保存和保育等,植被重建主要途径为基质配置和改良,先锋物种的筛选和先锋群落的重建,在先锋物种定居的基础上,逐步地引入其它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与系统结构,增加系统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促进生态系统达到最终的植被恢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植被恢复 南水北调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BP网络及其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玉艳 王洪瑞 鲍洁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448,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量子激励粒子群算法优化BP网络的参数方法.该算法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引入量子论思想,克服了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优化效果较差的缺点,最终得到BP网络的最佳参数值.利用优化后的BP网络控制仿生机器马的运动状态,... 提出一种基于量子激励粒子群算法优化BP网络的参数方法.该算法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引入量子论思想,克服了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优化效果较差的缺点,最终得到BP网络的最佳参数值.利用优化后的BP网络控制仿生机器马的运动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 粒子群算法(PSO) 量子论 优化算法 仿生机器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蚁群算法在支持向量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玉艳 鲍洁 王洪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4-146,共3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ACA)来优化支持向量机(SVM)训练参数。该改进算法建立于每只蚂蚁只根据参数β在其前次迭代的最优解附近搜索,可快速减少搜索范围。参数β的提出可以保证蚁群快速地达到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优化SVM... 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ACA)来优化支持向量机(SVM)训练参数。该改进算法建立于每只蚂蚁只根据参数β在其前次迭代的最优解附近搜索,可快速减少搜索范围。参数β的提出可以保证蚁群快速地达到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优化SVM参数可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值,提高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蚁群算法 参数 可行搜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晶 聂学军 +2 位作者 刘飞 杨伟超 喻斌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7期67-69,共3页
在分析三亚市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三亚市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水土保持意识淡薄、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不显著、水土保持管理机构薄弱、科技对水土保持的支撑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在分析三亚市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三亚市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水土保持意识淡薄、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不显著、水土保持管理机构薄弱、科技对水土保持的支撑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具体防治对策是:搞好水土保持规划;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把预防放在首要位置,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开展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问题 防治对策 三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知识流动,知识型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机理、模型与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菁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94,共3页
在罗默、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的国际知识流动增长的基础上加入知识型服务贸易因素,得出知识型服务贸易和国际知识流动结合才能消除重复研发,带来知识流动在各国收益的最大化,促进长期创新率和经济增长率。最后,对在知识型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罗默、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的国际知识流动增长的基础上加入知识型服务贸易因素,得出知识型服务贸易和国际知识流动结合才能消除重复研发,带来知识流动在各国收益的最大化,促进长期创新率和经济增长率。最后,对在知识型服务贸易自由化下我国促进知识型服务贸易和国际知识流动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知识流动 知识型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激励的粒子群优化的BP网络算法
13
作者 任玉艳 鲍洁 王洪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5-136,139,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量子激励粒子群算法优化BP网络参数的新方法。该算法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引入量子论思想,克服了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优化效果较差的不足,最终得到BP网络的最佳参数值。将该算法应用于3个典型复杂函数,并与传统BP... 提出一种基于量子激励粒子群算法优化BP网络参数的新方法。该算法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引入量子论思想,克服了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优化效果较差的不足,最终得到BP网络的最佳参数值。将该算法应用于3个典型复杂函数,并与传统BP算法、基于传统的粒子群优化BP网络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训练次数少,模型精度高,性能优于其它两种BP网络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 粒子群优化 量子论 量子粒子群优化 优化算法 权值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晓娟 李东杰 +5 位作者 刘思含 王昊 李小涵 李春林 宗继彪 王宇翔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118,共13页
在全球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中国也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遥感技术有着地域范围广、追溯时期长的特点,因此,遥感可以快速、连续地获得全球碳源/汇空间分布和变化特性,可以在碳汇估算和管理、全球碳排放监测以及方面有着广阔... 在全球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中国也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遥感技术有着地域范围广、追溯时期长的特点,因此,遥感可以快速、连续地获得全球碳源/汇空间分布和变化特性,可以在碳汇估算和管理、全球碳排放监测以及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文章首先综合阐述了陆地碳循环的模式,遥感技术在“双碳”目标实现中可以应用的领域、包括温室气体监测、碳排放源监测、陆地碳循环、遥感定量计算碳通量等。对关键概念进行了解释。然后,分析了遥感技术在遥感定量计算不同碳通量中使用到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遥感监测碳排放和定量估算碳通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陆地碳循环 碳通量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测验技术标准适应性研究成果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友平 段文超 周陈超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14,共3页
水文测验技术标准是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基础、依据和行动指南,是水文测验成果质量的保证,其适应性不仅直接关系到水文测验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成本,而且影响到水文测验方式方法的技术创新。通过对现行标准在测验精度、测验频次等方面的研... 水文测验技术标准是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基础、依据和行动指南,是水文测验成果质量的保证,其适应性不仅直接关系到水文测验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成本,而且影响到水文测验方式方法的技术创新。通过对现行标准在测验精度、测验频次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前的规范修订中,同时对水文测验技术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测验 技术标准 技术创新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的大尺度水流运动三维模拟方法及其GPU并行实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刁伟 程毅 +1 位作者 徐启航 谢春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1-135,共5页
为有效模拟水利工程中大尺度流动现象,引入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单相自由液面模型,将其与大涡模拟方法相结合,建立了用于模拟水利工程中大尺度水流运动的数值模型,并在图形处理器上实现了大规模并行计算。首先,应用所提模型对水坝坝... 为有效模拟水利工程中大尺度流动现象,引入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单相自由液面模型,将其与大涡模拟方法相结合,建立了用于模拟水利工程中大尺度水流运动的数值模型,并在图形处理器上实现了大规模并行计算。首先,应用所提模型对水坝坝体完全溃决、部分溃决后的溃坝波演进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得到与理论公式、试验观测一致的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模拟实际流动问题的有效性;再对某实际拱坝的泄洪现象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下泄水舌的扩散、水面的破碎和融合等过程,并模拟得到了与经验公式一致的泄流系数,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对计算效率的分析表明,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并行方法可使计算网格的演进达到数千万次每秒,相对单核CPU加速超过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单相自由水面 并行计算 溃坝波 大尺度三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水利工程土地补偿补助费调增方法探讨
17
作者 周陈超 穆家朝 张权伟 《水利经济》 2012年第6期62-64,68,共4页
介绍我国大中型水库土地补偿补助政策和特点,对土地补偿补助费确定原则、土地补偿补助费调增采用的指标以及调增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并以某水库移民安置为例,分析土地补偿补助费调增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人均基本耕... 介绍我国大中型水库土地补偿补助政策和特点,对土地补偿补助费确定原则、土地补偿补助费调增采用的指标以及调增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并以某水库移民安置为例,分析土地补偿补助费调增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人均基本耕地占有量以及移民搬迁前人均年种植业、林果业纯收入作为土地补偿补助费调增指标是合理的;调增后的土地补偿补助费应以恢复移民原有生活水平需要的生产安置投资为限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水利工程 征地移民 土地补偿补助费 生产安置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藏寺水利枢纽向下游生态配水效益估算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洪涛 程毅 司舒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5-117,122,共4页
黄藏寺水利枢纽是黑河骨干调蓄工程之一,通过植物生长关键期向黑河中下游合理配水,保障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分水方案,为下游生态的修复和重建创造条件。在生态配水作用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效益、节约调水费用、灌溉效益等方面,测算了黄藏... 黄藏寺水利枢纽是黑河骨干调蓄工程之一,通过植物生长关键期向黑河中下游合理配水,保障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分水方案,为下游生态的修复和重建创造条件。在生态配水作用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效益、节约调水费用、灌溉效益等方面,测算了黄藏寺水利枢纽向中下游生态配水的经济效益。一是每年增加向下游供水量0.47亿m^(3),并尽可能满足下游植被生长关键期用水需求,有利于植被复苏、生长与繁衍,估算生态效益为每年19920万元;二是为黑河水量调度提供工程条件支撑,减轻各级管理机构的协调难度,每年可节省调水费用315万元;三是改善中游灌区引水条件,减少平原水库蒸发渗漏损失0.25亿m^(3),多年平均灌溉效益为472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益 灌溉效益 黄藏寺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矩法在水文测验服务需求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洪刚 张明波 周陈超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1-174,共4页
线性矩法是目前洪水频率分析计算的最新发展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对洪水系列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远没有常规矩那么敏感,因此估计值比常规矩要稳健得多。论文将线性矩法应用于水文测验服务需求研究,根据拟定的误差评定标准,对随机模拟生成的... 线性矩法是目前洪水频率分析计算的最新发展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对洪水系列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远没有常规矩那么敏感,因此估计值比常规矩要稳健得多。论文将线性矩法应用于水文测验服务需求研究,根据拟定的误差评定标准,对随机模拟生成的水文系列进行参数估计,研究了水文测验技术创新对水文分析计算的影响。结论表明,线性矩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稳健性;以武隆站为例,技术创新实施后,该站洪峰流量的允许误差均可适当放宽,从最保守角度估计,标准差可增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测验 技术创新 线性矩法 随机模拟 服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