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HP方案治疗风湿性疾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玉香 陈秋奇 +3 位作者 余鑫鑫 詹森林 张培泽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06-910,共5页
目的:评价3HP方案(异烟肼联合利福喷丁;各0.9 g/次,1次/周,共12次)预防性治疗风湿性疾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患者的安全性与完成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6—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8例风湿性疾病合并结核分... 目的:评价3HP方案(异烟肼联合利福喷丁;各0.9 g/次,1次/周,共12次)预防性治疗风湿性疾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患者的安全性与完成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6—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8例风湿性疾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患者,使用3HP方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完成率,并随访2年观察活动性结核病发生情况。结果:使用3HP方案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6/38),其中,消化道反应者2例(5.3%),失眠、头晕、皮疹、药物性肝损伤者各1例(2.6%);药物性肝损伤者中断治疗1例,治疗完成率为97.4%(37/38);随访2年均未观察到活动性结核病发生。结论:3HP方案预防性治疗风湿性疾病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安全性好,完成率高,预防活动性结核病的效能仍有待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感染 风湿性疾病 临床方案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疾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激活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文琪 钟剑球 +2 位作者 何娟 邓国防 王庆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54-959,共6页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自身免疫与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免疫系统的紊乱。同时,随着各种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机体的免疫状态大大改变,从而使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激活的风险增加。为更好地了解风湿性疾病患者结核分...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自身免疫与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免疫系统的紊乱。同时,随着各种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机体的免疫状态大大改变,从而使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激活的风险增加。为更好地了解风湿性疾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激活的机制,以期进一步降低结核病的发生率和患者病亡率,笔者从结核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风湿性疾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激活的机制、增加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激活风险的治疗药物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风湿性疾病合并结核感染的多学科诊治
3
作者 邓国防 王庆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865-868,共4页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作为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上经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或小分子靶向药物等。这些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因此,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也往往导致风湿性疾病患...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作为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上经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或小分子靶向药物等。这些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因此,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也往往导致风湿性疾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以及增加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被激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结核 共病现象 诊断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临床干预及随访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倩 邓国防 王庆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294-1302,共9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干预及随访情况,为SLE患者的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11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486例SLE患...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干预及随访情况,为SLE患者的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11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486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于SLE确诊后均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影像学检查等,且连续随访2年以上。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SLE病程、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药物治疗情况等,分析SLE患者结核感染情况、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随访结果。结果:486例研究对象结核感染发生率为20.8%(101/486),其中,活动性结核病者15例(3.1%);非活动性结核病者86例(17.7%);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74例(15.2%),陈旧性结核病者12例(2.5%)。经随访2年及以上,活动性结核病组均行规范抗结核治疗,13例(86.7%)治愈;非活动性结核病组中LTBI未行抗结核预防性治疗者中有2例(2.3%)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LTBI者中未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者占87.8%(65/74),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者占12.2%(9/74)。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组的SLE病程[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08.0(84.0,180.0)个月,明显长于非活动性结核病组[54.0(13.5,108.0)个月];使用激素冲击治疗[33.3%(5/15)]、来氟米特治疗[20.0%(3/15)]和环磷酰胺治疗[40.0%(6/15)]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活动性结核病组[分别为7.0%(6/86)、1.2%(1/86)和19.8%(1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51,P=0.002;χ^(2)=9.142,P=0.010;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0;χ^(2)=10.815,P=0.002)。SLE合并LTBI者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日均剂量[50.0(40.0,60.0)mg]明显高于未预防治疗组[20.0(5.0,47.5)mg],使用环磷酰胺(5/9)和甲氨蝶呤(6/9)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未预防治疗组[分别为18.5%(12/65)和13.8%(9/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51,P=0.003;Fisher精确概率法,P=0.026;Fisher精确概率法,P=0.020)。经随访2年及以上,SLE合并LTBI未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组有2例(3.1%)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而进行抗结核治疗组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1.000)。结论:SLE合并结核感染者中,活动性结核病多见;SLE病程长会导致结核感染概率升高;使用大剂量激素、来氟米特及环磷酰胺治疗会导致SLE患者对结核易感;临床工作中对于SLE合并LTBI者应积极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程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启富 张圣坤 +5 位作者 廖广生 唐忠 詹森林 邓国防 张培泽 初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长程脑室外引流术(long tunnelled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LTEVD)对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长程脑室外引流术(long tunnelled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LTEVD)对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传统脑室外引流术(EVD)治疗(传统EVD组),17例采用LTEVD治疗(LTEVD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7例LTEVD组患者引流时间为16~67 d,平均(28.12±13.86)d;其中,5例(29.4%)拔管后脑积水加重,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26例传统EVD组患者单次引流时间均未超过14 d;其中,16例(61.5%)拔管后脑积水复发,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LTEVD组患者住院时间[30.00(24.00,33.50)d]与传统EVD组[30.50(26.00,39.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7,P=0.397),但引流期间LTEVD组患者脱管频率和脑脊液漏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均为0.0%(0/17)]、置管频率和二次分流手术的实施率[分别为100.0%(17/17)和29.4%(5/17)]均低于传统EVD组[分别为30.8%(8/26)、30.8%(8/26)、26.9%(7/26)、180.8%(47/26)和61.5%(1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26,P=0.014;χ^(2)=6.426,P=0.014;χ^(2)=5.467,P=0.031;χ^(2)=5.932,P=0.000;χ^(2)=4.246,P=0.039)。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2年,其中LTEVD组总有效率为82.4%(14/17),与传统EVD组(69.2%,1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8,P=0.544)。结论:LTEVD治疗结核性脑积水较传统EVD引流时间长、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脑积水 脑室引流术 治疗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3:诊断——结核病检测的快速诊断》第三版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敏 陈锦云 +4 位作者 曾昱芹 马佺 孔星星 蒙建州 卢水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6-1022,共17页
2024年3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3:诊断——结核病检测的快速诊断》(第三版)。指南主要针对3个方面提出建议:耐药结核病的初始诊断检测方法、结核病的初始诊断检测方法(不包括耐药性检测)和结核病确... 2024年3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3:诊断——结核病检测的快速诊断》(第三版)。指南主要针对3个方面提出建议:耐药结核病的初始诊断检测方法、结核病的初始诊断检测方法(不包括耐药性检测)和结核病确诊后的耐药性检测。另外,指南首次增加靶向高通量测序(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tNGS)技术可用于针对结核病确诊后耐药性检测的推荐意见。笔者对第三版指南的编制及内容要点加以解读,以促进该指南更好地实施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指南 结核 药物耐受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4:耐药结核病治疗2022年更新版》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付亮 任坦坦 +1 位作者 张培泽 卢水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36-348,共13页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2年12月15日发布了《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4:耐药结核病治疗2022年更新版》。笔者介绍了更新版指南内容的要点,包括耐药结核病的治疗(重点是一个新的短程方案)、管理、患者关怀,以及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推荐意见,并就该指...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2年12月15日发布了《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4:耐药结核病治疗2022年更新版》。笔者介绍了更新版指南内容的要点,包括耐药结核病的治疗(重点是一个新的短程方案)、管理、患者关怀,以及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推荐意见,并就该指南在中国临床实践的可行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结核 药物疗法 联合 方案评价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影像组学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谍 张晨 王立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165,共4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中间环节。故对肝纤维化无创的、准确的评估能够为及时干预及治疗后评价提供重要的信息。影像组学分析能够提取多种医学图像特征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及评估。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的发...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中间环节。故对肝纤维化无创的、准确的评估能够为及时干预及治疗后评价提供重要的信息。影像组学分析能够提取多种医学图像特征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及评估。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磁共振影像组学分析在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分期中显示出了其突出的价值及应用前景。其中,基于常规磁共振、增强磁共振以及其他功能或定量磁共振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分期性能。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及挑战,包括影像组学分析方法内在的局限性以及肝脏形态和病理状态对分期性能的影响。因此,作者就磁共振影像组学分析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和当下面临的客观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慢性肝脏疾病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