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开放大学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向旭 范贤睿 +3 位作者 王迎 和震 白滨 黄丽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0-78,共9页
我国开放大学的学科建设底子薄、起步晚,要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开放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采取发挥特色优势,进行重点突破的策略。作为主要面向在职成人举办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大学,成人教育学理应成为我国开放大学重... 我国开放大学的学科建设底子薄、起步晚,要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开放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采取发挥特色优势,进行重点突破的策略。作为主要面向在职成人举办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大学,成人教育学理应成为我国开放大学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脉络和现实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研究发现,建设成人教育学学科既是我国开放大学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成人学习者和成人教育从业者的急迫需要。我国开放大学的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应遵循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研创新的内在规律,高标准严要求,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成人教育学 学科建设 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大学教师角色认同建构个案研究——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视角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遐 朱志勇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81,共14页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转型要求开放大学教师实现角色转型。基于对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境遇、认同抉择及专业发展的现实关照,本研究从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理论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选取国家开放大学四位教师...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转型要求开放大学教师实现角色转型。基于对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境遇、认同抉择及专业发展的现实关照,本研究从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理论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选取国家开放大学四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认同特征、建构过程,及其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和开放大学的影响。通过综合运用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法,对资料进行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对个案进行跨个案分析,本研究发现四位研究对象建构的显要性角色认同分别是精于面授的学科教学专家、在线辅导及教学设计专家、在线教学专家及研究者、学术共同体中立足的学科研究专家;三位教师处于角色充分参与状态,有职业成就感、幸福感,一位教师处于边缘性角色参与状态、较失落和困惑;两位教师的角色认同水平持续走高,一位教师持续在较低水平,另一位教师呈下降趋势;四位教师的角色认知集中在角色环境、角色职责与素养、角色价值与前景等方面。研究揭示了他们在与开放大学及实践共同体的互动中,协商"主持教师"角色定位及职责,协商多重角色身份,抉择边界性实践,协商"主体性与被物化、专业性和复合性、平等性和受制性、身份固化和身份流变性"等符号意义,从而建构角色认同的过程;讨论了角色认同建构中的社会结构性和主体性因素;提出政府和开放大学完善教师管理、促进教师角色认同建构和专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教师 角色认同 专业发展 实践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教师角色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以中国开放大学青年教师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遐 朱志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9,32,共7页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及教师角色的转型。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开放大学教师为例,研究我国在线教师角色认同的现状、角色认同建构的结构性因素、主体性因素和建构过程,角色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揭示其...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及教师角色的转型。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开放大学教师为例,研究我国在线教师角色认同的现状、角色认同建构的结构性因素、主体性因素和建构过程,角色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揭示其专业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在线教师 开放大学 角色认同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解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海平 蒋亦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根据对“开放教育”一词来源和发展的考证,发现最早的界定指学校中以儿童自由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或方法,后来转向面向大众、没有入学门槛的“无围墙”教育。已有研究从理念、资源、平台、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开放”的含义及特征,在此... 根据对“开放教育”一词来源和发展的考证,发现最早的界定指学校中以儿童自由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或方法,后来转向面向大众、没有入学门槛的“无围墙”教育。已有研究从理念、资源、平台、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开放”的含义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尝试以“教育”为逻辑起点,从机构、行动、内容、产品四个要素角度界定开放教育。指出开放教育由专门从事开放教育的教育机构或附设开放教育职能的教育文化机构举办,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提供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时空便利、个性化、自适应的学习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学习障碍,满足特定群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学习型社会,同时剖析了开放教育人的开放、教学时空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育观念开放四个特征,并阐述了开放教育与远程教育、终身教育、开放学习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概念 内涵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教育权力的边界——斯宾塞同等自由视域下的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明 邢永富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共6页
斯宾塞认为同等自由是个人权利的基础,他主张用同等自由的原则划定国家的教育权力边界。根据同等原则,个人的自由是不被国家权力过度干涉的自由,教育是个人自主选择、自我负责、自由发展的过程,公民具有确立教育权威、目的、掌握教育资... 斯宾塞认为同等自由是个人权利的基础,他主张用同等自由的原则划定国家的教育权力边界。根据同等原则,个人的自由是不被国家权力过度干涉的自由,教育是个人自主选择、自我负责、自由发展的过程,公民具有确立教育权威、目的、掌握教育资源的权利,国家的教育权力应以保障个体机会平等、自主权利和机体发展为界。没有人能否认国家权力在公共教育中的合法性,但过犹不及,国家教育权力的过度扩张必然危及个人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等自由 公共教育 教育权力 个人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家学分银行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然 陈凤英 安涛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特征,它能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突破以往从理论上论证区块链技术服务于学分银行建设的可行性,以国家开放大学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实践为依托,系统介绍了区块链+学分银行的应用案...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特征,它能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突破以往从理论上论证区块链技术服务于学分银行建设的可行性,以国家开放大学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实践为依托,系统介绍了区块链+学分银行的应用案例。同时,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家学分银行系统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学分银行 区块链 学习成果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的框架设计与实现路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曙光 王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99,共7页
在技术迭代、政策赋能的背景下,开放大学实施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在数字经济时代生存发展的必经改革之路。在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梳理开放大学独特属性的基础上,得出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框架设... 在技术迭代、政策赋能的背景下,开放大学实施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在数字经济时代生存发展的必经改革之路。在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梳理开放大学独特属性的基础上,得出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框架设计和实现路径。研究认为,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框架包括数据建设(数据可用性与数据价值性)、价值体系(公平维度和质量维度)、能力发展(组织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教师数字素养)、生态系统(数据量化业务和数据服务业务)四个一级维度和八个二级维度。以上框架不仅是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概念内涵的具体表现,也是实践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路径的参照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的价值构成——基于Nvivo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海平 郑霁鹏 马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通过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中央及地方重要终身教育政策文本评价性话语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我国终身教育政策的价值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对终身教育的界定、对终身教育目标的描述、对终身教育对象的规定、对终身教育原则的厘定四个方面;并... 通过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中央及地方重要终身教育政策文本评价性话语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我国终身教育政策的价值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对终身教育的界定、对终身教育目标的描述、对终身教育对象的规定、对终身教育原则的厘定四个方面;并以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分界点,发现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均发生了变迁。进一步分析发现,终身教育政策价值构成背后的逻辑基础为从工具理性转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其社会基础为我国政府、市场与教育关系的变革和世界范围内终身教育理念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政策 价值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变迁的空间分析——基于文本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平 郑霁鹏 马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21,共7页
利用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终身教育政策文本中空间话语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政策中对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突出中心空间到中心与边缘空间融合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对物理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强调学校、工作单位到学校... 利用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终身教育政策文本中空间话语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政策中对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突出中心空间到中心与边缘空间融合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对物理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强调学校、工作单位到学校、工作单位、生活场所、网络并重的转变;对构想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着重强调职业素养到职业素养与生活素养并重的转变;对体验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着重强调精英化的青壮年从业者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转变。借助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分析进一步发现,社会空间从抽象到流动的变迁形塑了终身教育政策空间规划;历史、社会与空间的辩证统一为完善终身教育政策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政策 变迁 空间 列斐伏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认同理论及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遐 朱志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51-58,共8页
国内外逐步有从社会学视角开展教师角色认同研究,但多集中于对新任教师、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等群体,较少针对远程教育机构教师开展角色认同研究。我国对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认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学科视角不甚明晰,较多围绕"... 国内外逐步有从社会学视角开展教师角色认同研究,但多集中于对新任教师、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等群体,较少针对远程教育机构教师开展角色认同研究。我国对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认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学科视角不甚明晰,较多围绕"远程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责、远程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网络师生互动与教师角色行为、信息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等相关话题开展研究,较少开展远程教师角色认同现状、特征及变迁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放眼国际,社会学视角下教师角色认同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较丰富,综合运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和解释学派认同理论"等理论视角,对"角色认同型塑、危机与建构"等开展研究;针对远程教育从业者,有学者专门从技术社会学视角、网络社会认同理论出发,研究信息技术、网络社会对认同型塑、选择与解放的影响。这些研究综合运用量化分析以及质性研究的民族志、自我民族志、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话语分析等研究策略。这些理论视角和研究策略为开展我国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认同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师 角色认同 网络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工到整合: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政策的话语演变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海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4-48,共5页
对重要政策文本中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话语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在承担机构和配套制度方面发生了变化。在承担机构方面,从强调学校与工作单位主导到强调学校、工作单位、社区并重。在配套制度方面,从强调岗位与职业培训制度... 对重要政策文本中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话语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在承担机构和配套制度方面发生了变化。在承担机构方面,从强调学校与工作单位主导到强调学校、工作单位、社区并重。在配套制度方面,从强调岗位与职业培训制度建设到强调岗位与培训制度、社区教育制度、学习成果衔接制度协同建设。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涂尔干理论相契合,政策话语演变背后遵循从分工、失范到整合的社会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体系建设 政策话语变迁 学分银行 资历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的政策话语演变——基于Nvivo的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海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22-26,共5页
以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为研究工具,对1957年至2016年58部有关校内外教育结合的政策文本进行编码与分析,对有关校内外教育结合政策话语的演变轨迹和社会基础进行探究表明:在政策话语表达中,校内外教育结合主体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演变,... 以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为研究工具,对1957年至2016年58部有关校内外教育结合的政策文本进行编码与分析,对有关校内外教育结合政策话语的演变轨迹和社会基础进行探究表明:在政策话语表达中,校内外教育结合主体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演变,结合方式经历了从活动到制度的演变,结合程度经历了从关联到整合的演变,演变的社会根源在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以及政府、市场与教育关系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外教育结合 政策文本 话语演变 从一元到多元 从活动到制度 从关联到整合 Nvi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政策的嵌入性——教育政策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方式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海平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70,共8页
回顾20世纪4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教育政策社会学文献,从思想史角度研究教育政策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方式的思想渊源、研究取向以及内在理论张力,可以看出教育政策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式为嵌入性,即教育政策的制定、文本的表达、政策... 回顾20世纪4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教育政策社会学文献,从思想史角度研究教育政策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方式的思想渊源、研究取向以及内在理论张力,可以看出教育政策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式为嵌入性,即教育政策的制定、文本的表达、政策的实施等均嵌入社会结构与能动性相互作用的脉络之中,既受社会结构的影响,也作用于社会结构。嵌入性分析方式源于社会科学传统,韦伯和曼海姆的理论指出了教育政策嵌入性思考的方向,福柯、布迪厄、伯恩斯坦等人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概念工具。嵌入性分析方式的研究取向包含教育政策网络研究、过程研究、批判研究三个方面。嵌入性分析方式在结构与能动性之间、微观与宏观之间、研究者与研究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 分析方式 教育政策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课程在线学习活动分析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松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88,共4页
提高质量是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部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进步,丰富了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如何提高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各方关切。课程是保障教育质量... 提高质量是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部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进步,丰富了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如何提高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各方关切。课程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学习活动是其基本形式,不同类型、层次教育的对象不同,群体需求与特征不同,因此,其学习活动设计思想与表现形式都会不同。研究通过选择16所开办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普通高校,综合考虑学科门类,对课程的在线学习活动、任务,以及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分析,从促进学习者学习发生的角度,针对现代高等远程教育的学习者群体提出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 在线学习活动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制度的问题、成因与行动策略研究——基于制度失范的视角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凤英 李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89,共8页
在类型教育定位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管理工具主义的狭隘表达、对“双师型”教师职业的片面认识和层次定位的制度逻辑起点的多重逻辑下,仍面临着制度价值理念失落、制度规则体系失序和制度保... 在类型教育定位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管理工具主义的狭隘表达、对“双师型”教师职业的片面认识和层次定位的制度逻辑起点的多重逻辑下,仍面临着制度价值理念失落、制度规则体系失序和制度保障系统失效等失范问题。可以构建由行动理念、行动规则与行动机制组成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制度建设行动策略系统,从规范取向下的制度行动理念向发展取向转变,建立和完善职前培养、入职资格和职后培训制度,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制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制度 制度失范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发展:价值、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凤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49-56,共8页
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生态系统。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看,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发展应当以高适应性凸显“三教”各个子系统的生态定位,以紧融合度调适“三教”系统内部的生态结构,以强共生场打造“三教”系统与环... 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生态系统。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看,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发展应当以高适应性凸显“三教”各个子系统的生态定位,以紧融合度调适“三教”系统内部的生态结构,以强共生场打造“三教”系统与环境的生态圈。但从现实来看,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着定位不清、结构失衡与生态割裂的现实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分类发展,明确“三教”各子系统的位置;沟通衔接,完善“三教”系统内部的结构;支持跟进,促进“三教”系统与环境互动的教育生态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 教育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在线深度学习何以发生?——基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京鲁 夏洁 +1 位作者 王宇 张珐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62,79,共7页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在线学习日趋成为成人学习者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为分析成人在线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索有效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在线教学策略,研究构建基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阶段的“成人...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在线学习日趋成为成人学习者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为分析成人在线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索有效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在线教学策略,研究构建基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阶段的“成人在线深度学习发生机制模型”,开发成人在线深度学习测评工具,基于对494名在线学习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学习者需求出发组织真实情境下的教学是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参与程度的关键因素,成人在线课程设计秉持“因需施教”的理念;教师要重视对学习者的“支持—调节”,培养学习者沟通协作、知识建构、问题解决等高阶能力;成人在线教学应提升学习者“在场”体验,引导学习者“学会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因需施教 支持—调节 实践导向 在线临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业使命的结构与养成路径——基于扎根理论视域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凤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8-45,共8页
明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职业使命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理性发展的基础。教师职业使命具有强烈的自觉性与主体性特征,因此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10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围绕“职业使命”主题进行访谈,进而对访... 明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职业使命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理性发展的基础。教师职业使命具有强烈的自觉性与主体性特征,因此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10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围绕“职业使命”主题进行访谈,进而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双师型”教师职业使命“三位一体”模型——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使命、涵养学生专业性情的使命、关照学生职业发展的使命,且不同职业使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应以“双师型”教师的个体自觉为动力、专业素养为基点、工作世界为场景,促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养成职业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职业使命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学习的新常态 被引量:152
19
作者 姜强 赵蔚 +1 位作者 李松 王朋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32,共9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发展,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将成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技术新范式。该文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对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的概念、研究历程以及取得成就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强...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发展,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将成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技术新范式。该文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对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的概念、研究历程以及取得成就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的发展趋向,使其成为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学习的新常态;重点提炼了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的元认知与开放学习者模型、自主学习方式、信息可视化处理和大数据学习分析。大数据时代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新视角可从智能感知、个性化、预知性、动态平衡、智能化评价及实现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可视化等层面审视,研究成果将被应用在MOOC个性化设计、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未来智慧教育发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自适应学习 元认知 开放学习者模型 知识可视化 大数据学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拖延诊断与干预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杨雪 姜强 +2 位作者 赵蔚 李勇帆 李松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57,共7页
"大数据+"教育背景下,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对行为日志数据进行解释与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诊断学生的拖延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教学决策。基于学习分析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拖延情况进行描述,运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诊断拖延... "大数据+"教育背景下,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对行为日志数据进行解释与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诊断学生的拖延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教学决策。基于学习分析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拖延情况进行描述,运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诊断拖延原因。根据聚类分析的拖延结果(积极、中等、消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干预,并采用秩和检验方法和访谈法对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客观验证和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发送电子邮件、学业任务资源推送、电子徽章、弹出窗口及可视化学习过程等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时间管理能力、自我效能与正确认知,维持学习动机,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同伴影响力,进而有效解决学生拖延问题,突出表现在减少了拖延次数与时间,改善了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学习分析 在线学习 学业拖延 诊断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