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成 袁静文 黄顺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92-93,共2页
银行信贷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协整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东向西依次递减。对此,建议采取维持信贷规模、采取差异性的货币政策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其他融资渠道... 银行信贷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协整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东向西依次递减。对此,建议采取维持信贷规模、采取差异性的货币政策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其他融资渠道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差异 银行信贷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升学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9-80,共2页
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难点是如何把握授权的度,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规范内部控制工作和提高控制人员的熟练程度。加强银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要从制度上规范、流程上管理,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努力。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财务会计 金融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盯住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效率损失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金娟 黄顺绪 李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38-43,共6页
"三元悖论"揭示了我国一直以来的盯住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对外开放的加深,这一影响越来越明显。文章认为,在资本存在流动的情况下,一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最优点处于"三元悖论"... "三元悖论"揭示了我国一直以来的盯住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对外开放的加深,这一影响越来越明显。文章认为,在资本存在流动的情况下,一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最优点处于"三元悖论"的中间地带。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得知,我国货币政策、汇率制度冲突的协调应当寻求"三元悖论"的中间位置,从而降低盯住汇率制度导致的货币政策效率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盯住汇率 三元悖论 货币政策 效率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阳 梁邦海 +1 位作者 黄顺绪 刘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55-59,共5页
文章运用协整模型分析各因素的变动对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从而划分出影响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准确定位商品出口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 文章运用协整模型分析各因素的变动对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从而划分出影响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准确定位商品出口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对中西部地区提供资源补偿和环境补偿;深化对西部资源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动力 区域差异 经济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与调控效应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成 李一帆 +1 位作者 刘子扣 韩笑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5,共11页
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内涵和功能,基于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的视角阐释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逻辑,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的改进机制,并运用月度数据构建SVAR模型,通... 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内涵和功能,基于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的视角阐释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逻辑,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的改进机制,并运用月度数据构建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类检验具体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的调控效应,研究发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传统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拓展货币政策调控的边际效应与有效性边界,具备"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功能,兼具"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调控特征;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引导市场利率下降,其中中期工具相较短期工具引导利率下降的效果更优;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有效刺激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但是欠缺长期影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经济周期 总量管理 结构优化 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涨跌周期、涨跌幅限制的阈值确定——基于沪市样本股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阳 赵会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文章选取沪市42家上市公司1997~2008年的日交易数据,运用随机过程的阈值确立方法计算股票的平均涨跌周期。文章发现,在放宽考察的期限之后,发现我国沪市股票市场的涨跌周期在2.2天。在既定10%涨跌幅的限制之下,除事件对上市公司带来的... 文章选取沪市42家上市公司1997~2008年的日交易数据,运用随机过程的阈值确立方法计算股票的平均涨跌周期。文章发现,在放宽考察的期限之后,发现我国沪市股票市场的涨跌周期在2.2天。在既定10%涨跌幅的限制之下,除事件对上市公司带来的股价冲击外,7~10%区间内的频率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跌周期 涨跌幅限制 阈值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在服务质量测评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葛晨霞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4年第2期59-61,89,共4页
用户满意度指数(CSI)是评价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模糊评价法对用户满意度进行测量和评价,衡量某软件公司的服务质量水平。通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发现软件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
关键词 用户满意度指数 模糊评价法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信用风险模型的监管审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奋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100,共3页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评估信用风险以提取资本准备,但内部评级法必须满足监管审查的要求。基于新资本协议的这一要求,从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建立信用风险模型监管审查框架,讨论了银行建立内部信用风险模型时,为确保...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评估信用风险以提取资本准备,但内部评级法必须满足监管审查的要求。基于新资本协议的这一要求,从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建立信用风险模型监管审查框架,讨论了银行建立内部信用风险模型时,为确保其合理性需要满足的条件与要求,从而为我国的监管机构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资本协议 信用风险模型 内部评级法 监管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模式创新对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荣生 刘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60-164,共5页
在科学界定科技型小微企业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融资困境及成因,总结了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3种集群发展模式及相应的批发融资模式,最后提出通过建设金融市场、采取批发贷款模式系统化解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型小微企业 融资困境 贷款模式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