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间市场国债利率风险传导机制研究--中美利差、汇率和通胀因素的时变检验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栋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47,共16页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两国模型,运用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中美利差、汇率预期、通胀指标对银行间国债利率影响的传导机制与时变特征。结果表明:通胀指标对国债利率冲击效应显著强于其他外部指标,但不具有债市周期变化的时变特征;...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两国模型,运用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中美利差、汇率预期、通胀指标对银行间国债利率影响的传导机制与时变特征。结果表明:通胀指标对国债利率冲击效应显著强于其他外部指标,但不具有债市周期变化的时变特征;中美利差冲击效应具有时变特征且强于汇率,是境外风险冲击债市的主要价格传导渠道;"8·11"汇改后,汇率波动性增强,与国债利率冲击的关联性有增强趋势。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建立债市监测体系,为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和应对危机提供参考和预警;跟进债市跨境发展进程,将中美利差、汇率预期作为利率债市场发行和投资的重点关注因素;正确解读指标时变影响,完善债市基础设施,提高利率债市场的有效性,维护基准利率债品种(国债和国开债)的标杆作用,打击恶性做空事件,消除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债 中美利差 时变效应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基准倾斜演变与LPR新机制评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栋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共9页
基于BIS基准标准和国际借鉴,对中国人民银行LPR新机制的基准特征和未来曲线进行展望,得出结论:LPR报价机制选定MLF为利率锚发挥中期政策利率作用,是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优选方案;按照国际基准评测标准具有显著的特征,新基准曲线构建... 基于BIS基准标准和国际借鉴,对中国人民银行LPR新机制的基准特征和未来曲线进行展望,得出结论:LPR报价机制选定MLF为利率锚发挥中期政策利率作用,是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优选方案;按照国际基准评测标准具有显著的特征,新基准曲线构建,有助于实现逆周期政策调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标。主要建议:稳预期,正确解读中期政策利率;推进存量贷款新基准的平稳转换,确立LPR贷款定价中基准地位;规划发展衍生产品市场,构建政策传导机制的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R利率锚 中期政策利率 实体经济 新基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债券定价:发行机制、税收效应和风险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俊桃 田其锋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8,44,共7页
本文对市政债定价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主要介绍了市政债的发展历程及定价发行机制,分析了税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对债券定价水平的影响。同时针对我国自行发债试点以来出现的定价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 本文对市政债定价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主要介绍了市政债的发展历程及定价发行机制,分析了税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对债券定价水平的影响。同时针对我国自行发债试点以来出现的定价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我国市政债定价合理化及市场的长期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债定价 影响因素 发行机制 税收效应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金融学措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汪海东 管严友 何珊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19,共3页
1965年,Schutz首先将贫困概念引入了经济学领域,引发了学术界对贫困根源的思考和研究,并针对贫困形成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的各项缓解措施。在实践中,一些国家也探索通过金融手段,从贫困源头消除和缓解贫困产生的各种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65年,Schutz首先将贫困概念引入了经济学领域,引发了学术界对贫困根源的思考和研究,并针对贫困形成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的各项缓解措施。在实践中,一些国家也探索通过金融手段,从贫困源头消除和缓解贫困产生的各种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经济学 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