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胸腰弯型脊柱侧凸矫形器修型的量化分析
1
作者 孙亚龙 王磊 +6 位作者 胡泽里龙 王新宇 杨洁萌 张莹莹 赵立伟 都承斐 莫中军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77,共7页
目的研究矫形器修型量对脊柱侧弯矫正效果及支撑界面压力的影响。方法建立脊柱侧弯有限元模型模拟矫形器装配效果。矫形器简化为4个施力区(左肋区、右肋区、左前区和右后区),模拟6种修型工况:模型1、2、3左前、右后区修型量保持20 mm,... 目的研究矫形器修型量对脊柱侧弯矫正效果及支撑界面压力的影响。方法建立脊柱侧弯有限元模型模拟矫形器装配效果。矫形器简化为4个施力区(左肋区、右肋区、左前区和右后区),模拟6种修型工况:模型1、2、3左前、右后区修型量保持20 mm,左、右肋区均分别施加20、25、30 mm位移载荷;模型4、5、6左、右肋区修型量保持25 mm,左前、右后区均分别施加15、20、25 mm位移载荷,计算侧凸脊柱Cobb角、顶椎旋转角度(apical vertebra rotation,AVR)和支撑界面压力。结果模型1、2、3中Cobb角矫正度数分别为8.94°、15.62°、17.91°,AVR矫正度数分别为7.53°、6.69°、5.87°;模型4、5、6 Cobb角矫正度数分别为14.55°、15.62°、16.09°,AVR矫正度数分别为5.25°、6.69°、8.63°。模型6的Cobb角和AVR矫正率分别为45.48%和41.22%,综合矫形效果最明显,其最大支撑界面压力为26.51 kPa。结论修型量对脊柱侧凸Cobb角和AVR的矫正具有积极影响;左、右肋区施力对Cobb角的矫正起主要作用,左前、右后区施力对脊柱去旋转起主要作用;各区域修型量为25 mm可产生较好的矫正效果。本研究可为临床矫形器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矫形 生物力学建模仿真 修型量 COBB角 椎体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不等长对步态影响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宋亮 邢阳辉 +1 位作者 康婷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1-505,512,共6页
目的采用正常人体单侧增高模拟下肢不等长,分析下肢不等长步态特征,研究下肢不等长对步态的影响,为下肢假肢穿戴者因下肢不等长引起的慢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单侧穿鞋增高人为制造下肢不等长,利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和地面反力采... 目的采用正常人体单侧增高模拟下肢不等长,分析下肢不等长步态特征,研究下肢不等长对步态的影响,为下肢假肢穿戴者因下肢不等长引起的慢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单侧穿鞋增高人为制造下肢不等长,利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和地面反力采集设备采集受试者在正常步态和下肢不等长步态下的时空参数、地面反力和关节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下肢不等长步态与正常步态在步长、步长时间和单侧支撑期存在显著差异。下肢不等长步态左右腿足跟着地期垂直方向地面反力均大于正常步态,髋、膝、踝角度存在明显变化。结论下肢不等长是造成行走步态异常的重要原因,可能是下肢假肢穿戴者产生腿部关节疾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不等长 步态分析 下肢截肢者 假肢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评估记录和评价(CARE)量表中文版在脑卒中评定中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海红 张学敏 +5 位作者 张嗣敏 孙爱萍 霍剑菲 冯燕 吴慧楠 毕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5-1227,1254,共4页
目的:应用美国连续性评估记录和评价(the continuity assessment record and evaluation,CARE)量表(住院期间)中文版评定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进行该量表的信度研究。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其中脑出血恢复期7例,脑梗死恢复期23例... 目的:应用美国连续性评估记录和评价(the continuity assessment record and evaluation,CARE)量表(住院期间)中文版评定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进行该量表的信度研究。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其中脑出血恢复期7例,脑梗死恢复期23例,应用CARE量表(住院期间)中文版,分别研究评测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果:评测者间信度方面,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移动能力及膀胱与肠道控制能力的组内相关系数(the intra-group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602-0.997;重测信度方面,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移动能力及膀胱与肠道控制能力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654-1.000。结论:CARE量表(住院期间)中文版评估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各方面的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信度,可帮助康复工作者制定更加实际的康复目标和康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E量表(住院期间)中文版 脑卒中恢复期 信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干梗死环咽肌失弛缓症1例报告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学敏 毕胜 +1 位作者 许亚飞 赵海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6-218,共3页
脑卒中后由于大脑皮质、皮质脊髓束、脑干、延髓的损伤,可出现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障碍、社会交往障碍,甚至威胁生命。脑卒中发病后3d,吞咽障碍会影响42%-67%的患者,而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病率为51%,其中脑干损... 脑卒中后由于大脑皮质、皮质脊髓束、脑干、延髓的损伤,可出现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障碍、社会交往障碍,甚至威胁生命。脑卒中发病后3d,吞咽障碍会影响42%-67%的患者,而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病率为51%,其中脑干损伤引起环咽肌失弛缓症发病率为8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咽肌失弛缓症 脑干梗死 A型肉毒毒素 注射治疗 超声引导 吞咽障碍 脑卒中后 社会交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注射类固醇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海红 霍剑菲 +3 位作者 张学敏 孙爱萍 许亚飞 毕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6,共3页
偏瘫肩痛(hemiplegia shoulder pain,HSP)是临床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21%—72%,可发生在偏瘫的任何时期,严重影响上肢功能的恢复[1—2]。HSP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目前针对不同的病因缓解HSP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 偏瘫肩痛(hemiplegia shoulder pain,HSP)是临床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21%—72%,可发生在偏瘫的任何时期,严重影响上肢功能的恢复[1—2]。HSP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目前针对不同的病因缓解HSP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3]、超短波、肌电生物反馈[1]等,运动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如神经阻滞、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激素[4]和肉毒毒素注射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肩痛 超声引导下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三角肌下滑囊炎 肌骨超声 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 类固醇激素 冈上肌腱 肌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脊柱及四肢关节疼痛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毕胜 赵海红 +5 位作者 许亚飞 张学敏 孙爱萍 霍剑菲 冯燕 吴慧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脊柱及四肢疼痛的经验,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在疼痛康复领域的应用。方法:选择康复门诊脊柱及四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分患者460例,治疗前给予疼痛评分以及肌骨超声检查,并进行超...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脊柱及四肢疼痛的经验,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在疼痛康复领域的应用。方法:选择康复门诊脊柱及四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分患者460例,治疗前给予疼痛评分以及肌骨超声检查,并进行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后1周进行VAS评估。结果:460例患者治疗前VAS值5.93±1.48,治疗后VAS值3.33±1.1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对减轻患者疼痛效果显著,可以成为疼痛康复门诊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超声引导下注射 视觉模拟评分 康复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