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肉制品中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 被引量:4
1
作者 鞠香 陈克云 +6 位作者 李海霞 李洁 王艳丽 李芳芳 张卉 刘艳明 汪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79-187,共9页
目的基于分子印迹特异性净化及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时检测肉制品中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加入氘代同位素内标,经正己烷-二氯甲烷(7:3,V:V)混合溶液提取,特异性分子印迹柱净化,采用DB-EUPAH色谱... 目的基于分子印迹特异性净化及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时检测肉制品中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加入氘代同位素内标,经正己烷-二氯甲烷(7:3,V:V)混合溶液提取,特异性分子印迹柱净化,采用DB-EUPAH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下采集,内标法定量。结果为降低基质效应,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定量方法。在0.2~200.0 ng/mL范围内,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0,在1.0、5.0、10.0μg/kg3个浓度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实验,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的回收率在85.9%~11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4%~6.6%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10μg/kg,定量限为0.10~0.30μg/kg。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便高效、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同时实现肉制品中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优控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同位素稀释 分子印迹柱 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钡处理-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芳芳 梁秀清 +6 位作者 王艳丽 陈倩倩 鞠香 陈克云 李洁 田其燕 刘艳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4,共8页
目的建立氢氧化钡碱溶液-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spectrometry,GC-MS/MS)同时测定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肉制品样品在80℃水浴中经氢氧化钡碱溶液皂化,去除油脂干... 目的建立氢氧化钡碱溶液-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spectrometry,GC-MS/MS)同时测定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肉制品样品在80℃水浴中经氢氧化钡碱溶液皂化,去除油脂干扰,进一步将N-亚硝胺提取到水溶液中,再加入甲醇(分散剂)和二氯甲烷(萃取剂)进行高效萃取富集,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分析,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考察,如样品提取步骤中的皂化条件,无机盐、萃取剂和分散剂的种类及体积等。通过优化色谱、质谱参数和前处理条件,获得最佳检测结果。结果除了N-亚硝基二甲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的线性范围为2.5~50.0 ng,其他8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1.0~50.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相关系数(r2)范围为0.9954~0.99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2μg/kg和0.2~0.5μg/kg。在火腿、五香鸡肉和牛肉样品中分别进行0.5、5.0μg/kg浓度水平的加标实验,所有分析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8.2%~120.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为1.3%~11.2%。结论该方法样品使用量少,前处理操作简单,不需要长时间蒸馏提取,并且有机试剂的使用量也较低,对环境绿色友好。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可为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的同时测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液处理 分散液液微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肉制品 N-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水性低共熔溶剂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及肉制品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芳芳 田其燕 +6 位作者 陈克云 鞠香 梁秀清 李霞 陈倩倩 王艳丽 刘艳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679-5687,共9页
目的建立疏水性低共熔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测定肉及肉制品中9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先经乙腈进行提取,提取液加入微量由DL-薄荷醇与... 目的建立疏水性低共熔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测定肉及肉制品中9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先经乙腈进行提取,提取液加入微量由DL-薄荷醇与正辛醇(物质的量比为1:3)合成的疏水性低共熔溶剂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如样品提取条件、萃取剂种类及体积、氯化钠浓度等进行了考察。结果所有目标物在0.002~0.5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64~0.9990,检出限为0.5~2.0μg/kg,定量限为2.0~6.0μg/kg,目标物回收率为72.5%~101.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为1.2%~6.0%。结论该方法环保、准确、灵敏,适用于肉及肉制品中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低共熔溶剂 分散液液微萃取 拟除虫菊酯农药 肉及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生物胺形成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车明秀 王琳 +4 位作者 董新玲 泮秋立 刘睿 孙嵛林 胡明燕 《肉类研究》 2022年第8期66-70,共5页
生物胺是一类含氮的脂肪族胺、芳香族胺或杂环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通过微生物分泌的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产生。肉制品中生物胺降低产品质量、缩短货架期,同时,过量的生物胺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本文综述原料肉、工艺条件... 生物胺是一类含氮的脂肪族胺、芳香族胺或杂环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通过微生物分泌的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产生。肉制品中生物胺降低产品质量、缩短货架期,同时,过量的生物胺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本文综述原料肉、工艺条件、微生物等主要影响肉制品生物胺形成的因素,归纳肉制品中生物胺的相关控制措施,提出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优势互补的方式,有助于形成肉制品中整个产业链的防控体系,切实解决肉制品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生物胺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肉制品中7种己二酸酯类物质残留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克云 鞠香 +4 位作者 梁秀清 王艳丽 李海霞 沈祥震 刘艳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26,共7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7种己二酸酯类物质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对肉制品中7种己二酸酯类物质进行筛查。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用Sin Ch ERS-General柱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曲线外标法定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7种己二酸酯类物质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对肉制品中7种己二酸酯类物质进行筛查。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用Sin Ch ERS-General柱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定量的方法降低了基质效应,满足定量分析要求。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7种己二酸酯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0.01~0.40 mg/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在0.04、0.10、0.20mg/kg3个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7种己二酸酯类物质的回收率为73.5%~117.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为0.8%~8.2%。方法检出限为0.01 mg/kg,方法定量限为0.03 mg/kg。对59份肉制品中的7种己二酸酯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有6份样品检出,其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检出浓度为0.071~5.930 mg/kg,双(1-丁基戊基)己二酸酯的检出浓度为0.056~0.480 mg/kg,其他己二酸酯类物质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实现了肉制品中7种己二酸酯类物质残留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己二酸酯类物质 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肉制品中6种新型柠檬酸酯类物质残留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克云 鞠香 +6 位作者 李芳芳 王艳丽 李海霞 李霞 申中兰 刘艳明 胡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709-5715,共7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肉制品中6种新型柠檬酸酯类物质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硅胶(silica)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离子监测(selected ion monitori...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肉制品中6种新型柠檬酸酯类物质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硅胶(silica)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离子监测(selected ion monitoring,SIM)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定量的方法降低了基质效应,满足定量要求。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6种柠檬酸酯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0.05~2.00 mg/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在0.1、0.2、0.5 mg/kg 3个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6种柠檬酸酯类物质的回收率为93.0%~115.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n=6)为1.3%~9.4%。方法检出限为0.01~0.02mg/kg,方法定量限为0.03~0.05mg/kg。结论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实现了肉制品中6种新型柠檬酸酯类物质残留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柠檬酸酯类物质 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水解法快速测定肉和肉制品中脂肪
7
作者 吴鸿敏 田洪芸 孙栋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10期31-34,共4页
建立酸水解法快速测定富含结合态脂肪的肉及肉制品中脂肪含量的方法。样品与盐酸一同在75℃水浴中加热进行水解,结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可游离出来,然后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3次,除去溶剂即得样品中总脂肪含量。该方法测定结果同食品安... 建立酸水解法快速测定富含结合态脂肪的肉及肉制品中脂肪含量的方法。样品与盐酸一同在75℃水浴中加热进行水解,结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可游离出来,然后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3次,除去溶剂即得样品中总脂肪含量。该方法测定结果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5009.6—2016规定方法相比无显著差异,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8%(n=20),测定时间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5009.6—2016方法的13h缩短至4h,且不需要专门的索氏抽提仪器。该方法适用于肉及肉制品中脂肪的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水解法 酸水解-索氏抽提法 肉及肉制品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霉利快检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进展
8
作者 泮秋立 黄小静 +2 位作者 万宇平 吴小胜 王骏 《食品与药品》 2025年第1期I0027-I0031,共5页
腐霉利是一种杀菌剂,对防治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灰霉病、菌核病等有良好的效果。近年,腐霉利在蔬菜、水果种植过程中应用广泛,因此成为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的种类之一。腐霉利残留在果蔬中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 腐霉利是一种杀菌剂,对防治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灰霉病、菌核病等有良好的效果。近年,腐霉利在蔬菜、水果种植过程中应用广泛,因此成为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的种类之一。腐霉利残留在果蔬中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农产品中腐霉利残留进行快速筛查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腐霉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应用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腐霉利 杀菌剂 快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物料平衡法监管模型的建立
9
作者 郭颖慧 胡梅 +2 位作者 程玲云 王勇 张然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2-256,共5页
为进一步解决食醋生产企业掺伪的问题,实现对食醋生产企业的有效监管,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对物料平衡进行概念阐释;介绍食醋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主要工序的作用及物料平衡核算要素;描述生产过程中主要物料进出货平衡与发酵过程中碳的生... 为进一步解决食醋生产企业掺伪的问题,实现对食醋生产企业的有效监管,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对物料平衡进行概念阐释;介绍食醋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主要工序的作用及物料平衡核算要素;描述生产过程中主要物料进出货平衡与发酵过程中碳的生化反应平衡,抽象总碳转化率公式;以企业自查与监管部门现场检查为主要场景,构建食醋生产企业物料平衡法质量安全监管模型,以期为食醋生产过程中追溯体系的建立、监管新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物料平衡 监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实验建立改进的乙酰氯甲醇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脂肪酸
10
作者 李洁 田其燕 +8 位作者 刘艳明 王艳丽 李海霞 张卉 梁秀清 李芳芳 鞠香 王骏 胡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200,共7页
针对氨基酸和乳蛋白深度水解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建立改进的乙酰氯甲醇法,实现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亚油酸、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的快速、准确测定... 针对氨基酸和乳蛋白深度水解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建立改进的乙酰氯甲醇法,实现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亚油酸、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的快速、准确测定。结果表明,加入6 mL反应试剂、反应时间为60 min、萃取剂异辛烷为最优的前处理条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8~8.0、0.2~2.0 mg/mL,DHA和ARA的检测线性范围均为0.02~0.40mg/mL,决定系数均≥0.9997,方法的检出限为2 mg/100 g,定量限为5 mg/100 g。方法的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3.3%)、精密度高(RSD≤3.8%)、稳定性好(RSD≤2.6%)、加标回收结果准确可靠(平均回收率93.1%~101.7%)。该方法有效解决了乙酰氯甲醇法在测定氨基酸和乳蛋白深度水解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时样品结块反应不彻底的问题,与传统方法相比,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 氨基酸配方 乳蛋白深度水解 模拟实验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营养强化剂L-苏糖酸镁食品安全标准指标及检测方法的确立
11
作者 田洪芸 刘毅 +5 位作者 王勇 魏可燕 张海红 王文特 王冠群 胡明燕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第8号公告批准L-苏糖酸镁为镁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目前,仅美国、中国允许L-苏糖酸镁在食品中进行使用。为保证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标准制定是在对国内外技术法规收集整理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第8号公告批准L-苏糖酸镁为镁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目前,仅美国、中国允许L-苏糖酸镁在食品中进行使用。为保证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标准制定是在对国内外技术法规收集整理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指标比对分析、危害物质的风险评估、检测方法验证等,最终确定了L-苏糖酸镁含量、L-苏糖酸含量、比旋光度、草酸盐、铅、总砷等指标。经评估,标准各项指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可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营养强化剂 络合滴定 比旋光度 草酸盐 方法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12
作者 吴珍珍 张菲 +1 位作者 杨振东 胡明燕 《食品与药品》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为适应市场现场监管需求,建立食醋中总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食醋样品用活性白土脱色,根据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原理,加入与标示总酸相对应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观察酚酞溶液的颜色。如果酚酞溶液呈红色,表明溶液呈碱性,食醋中... 目的为适应市场现场监管需求,建立食醋中总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食醋样品用活性白土脱色,根据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原理,加入与标示总酸相对应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观察酚酞溶液的颜色。如果酚酞溶液呈红色,表明溶液呈碱性,食醋中总酸含量不合格;如果酚酞溶液呈无色,表明溶液呈酸性或者中性,食醋中总酸含量合格。结果利用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检测7种不同品牌食醋中总酸的含量,只有鸭梨醋中总酸含量不合格,结果与GB 12456-2021第二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食醋中总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可快速判断被测食醋中总酸是否合格。此法无需仪器和滴定,适合现场快速的测定食醋中总酸是否合格,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总酸 含量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毕婷婷 张海红 +2 位作者 田洪芸 魏可燕 王骏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通过考察市售试剂盒的绝对灵敏度和最大稀释比例,选取3种效果最好的快速检测胶体金试剂盒产品,以油炸花生、烘烤花生及花生酱为代表性基质,优化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试剂盒的反应条件,根据《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中性能指标进... 通过考察市售试剂盒的绝对灵敏度和最大稀释比例,选取3种效果最好的快速检测胶体金试剂盒产品,以油炸花生、烘烤花生及花生酱为代表性基质,优化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试剂盒的反应条件,根据《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中性能指标进行统一的技术评价,考察各品牌快检试剂盒的检测限、特异性、灵敏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相对准确度以及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等指标,为制定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快速检测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及其制品 黄曲霉毒素B1 胶体金免疫层析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伊廷存 胡梅 +4 位作者 霍胜楠 孟静 任意婕 翟清燕 孙潇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31,共6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为一种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开发快速准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源性致病菌防控水平的关键措施。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有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为一种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开发快速准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源性致病菌防控水平的关键措施。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和设备简单等优点,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基于此,该文简要介绍了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主要阐述了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上的应用,并总结了目标产物检测技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为食品安全控制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控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 目标产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检验及污染暴露水平 被引量:3
15
作者 傅骏青 高牡丹 +3 位作者 范丽 程月红 杨振东 胡明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65-173,共9页
核污染水对海洋的污染会随着食物链蔓延,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大且影响深远,监测食品中放射性污染情况对保障公众健康、维护食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制定了主要放射性核素的检验标准和限量标准,基本形成食品放射性... 核污染水对海洋的污染会随着食物链蔓延,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大且影响深远,监测食品中放射性污染情况对保障公众健康、维护食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制定了主要放射性核素的检验标准和限量标准,基本形成食品放射性监测体系。近5年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各地区食品中放射性污染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核设施、核能发电厂、矿山等重点区域周边食品的放射性污染状况均未对人群造成负担,暂未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本文总结了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来源与危害,分析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国内外现行标准限量及检验方法,综述了我国食品中放射性污染现状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放射性核素、制定完善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为核辐射的应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食品污染 暴露水平 食品安全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酸性大红GR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传香 魏莉莉 +5 位作者 薛霞 卢兰香 丁一 高敏 王骏 刘艳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246-253,共8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种食品中非法染料酸性大红GR的分析方法,并对样品的提取溶剂、净化方式及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样品采用1%氨化甲醇溶液提取,PWAX萃取柱净化浓缩,以10 mmol乙酸铵-甲醇为流动相,经Titank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种食品中非法染料酸性大红GR的分析方法,并对样品的提取溶剂、净化方式及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样品采用1%氨化甲醇溶液提取,PWAX萃取柱净化浓缩,以10 mmol乙酸铵-甲醇为流动相,经Titank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结果显示,酸性大红GR在0.040〜10.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5和0.10 mg/kg。在阴性样品中添加0.10、0.20、1.00 mg/kg三水平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0.14%〜102.60%,相对标准偏差为1.08%〜4.29%。通过与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比较,验证了本方法测定辣椒制品、水产制品和饮料中酸性大红GR的准确性,同时对其他食品中酸性大红GR进行测定,结果证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好,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染料 酸性大红GR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种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验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应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爱竹 刘佩 +2 位作者 徐立清 张喜琦 李新玲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4期1-3,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备受瞩目。食品安全与质量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健康与消费体验,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食品检验检测标准及相关法规是落实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进一步维护食品安全...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备受瞩目。食品安全与质量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健康与消费体验,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食品检验检测标准及相关法规是落实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进一步维护食品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阐述了食品检验检测标准与法规相关内容,分析了食品检验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应用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食品检验检测标准与法规发展、落实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 食品检验检测 标准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蜂蜜标准现状及对蜂蜜质量风险的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骏青 谭丽蕊 +3 位作者 王琳 朱晓萌 胡明燕 杨振东 《中国蜂业》 2024年第6期38-41,共4页
蜂蜜质量安全是蜂蜜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蜂蜜的真实性、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问题已成为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健全蜂蜜标准体系对逐步解决蜂蜜的质量安全问题十分重要,也是探索中国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蜂蜜 质量安全风险 标准体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及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佩 徐立清 +1 位作者 王爱竹 于文江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9期38-40,共3页
食品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大众健康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质量控制工作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食品质量控制水平已成为现阶段相关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鉴于此... 食品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大众健康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质量控制工作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食品质量控制水平已成为现阶段相关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食品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加大食品供应链监管力度、切实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推进食品质量控制标准化建设等强化食品质量控制力度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质量控制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曲美他嗪和氯米芬
20
作者 卢兰香 薛霞 +6 位作者 田翠 张艳侠 宿书芳 李新玲 刘艳明 王骏 胡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5-241,共7页
建立反相/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曲美他嗪和氯米芬的分析方法。试样用0.5%甲酸乙腈提取,经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模式固相萃取柱PRiME MCX净化。目标物经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 建立反相/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曲美他嗪和氯米芬的分析方法。试样用0.5%甲酸乙腈提取,经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模式固相萃取柱PRiME MCX净化。目标物经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曲美他嗪与氯米芬在0.3~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回收率范围为93.4%~112.1%,相对标准偏差为0.68%~4.81%(n=6),检出限均为0.1μg/kg,定量限为0.3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实用性强,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曲美他嗪和氯米芬的检测,可为体育赛事中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食源性兴奋剂 曲美他嗪 氯米芬 固相萃取 动物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