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抽检数据的河南省食品安全状况分析及监管建议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欣欣 周永辉 +2 位作者 智文莉 袁利杰 陶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54-263,共10页
本文汇总研究了2021年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从食品类别、不合格项目、抽样地、包装类型、时间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查找食品安全风险,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抽检的73918批次食品中检出不合... 本文汇总研究了2021年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从食品类别、不合格项目、抽样地、包装类型、时间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查找食品安全风险,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抽检的73918批次食品中检出不合格样品1417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08%。抽检覆盖32个食品类别,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冷冻饮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方便食品等10个类别合格率低于总体合格率。主要风险指标为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合格、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累计占不合格项次总数的88.08%。四季度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前三季度。散装食品的不合格率高于预包装食品。2021年河南省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良好,但一些品种、指标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建议对高风险品种和项目指标、问题多发的企业加强监管,强化源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督抽检 风险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黄曲霉毒素B_(1)快速检测的胶体金试剂盒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尹玉云 陶健 +3 位作者 焦强 任梦柯 闫瑛楠 魏晓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7,共8页
为评估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性能,对6个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以大豆油为基质,通过人为加入标准物质的方法制备盲样,对6个生产厂家的试剂盒组成、前处理过程、显... 为评估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性能,对6个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以大豆油为基质,通过人为加入标准物质的方法制备盲样,对6个生产厂家的试剂盒组成、前处理过程、显色情况、性能指标、检测时间等进行评价,并将其用于国家及河南省抽检食用油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6个生产厂家的试剂盒组成完整,前处理快速,易操作,检测时间短(均在25 min以内),但合格率仅50%,有3个生产厂家的试剂盒因较高的假阴性率而不达标。由此可知,质量优良的快速检测试剂盒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样品检测需求,但目前市场上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整体质量还有待提升,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研发和生产,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 质量评价 假阴性率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学校餐饮中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3
3
作者 焦强 陈万胜 +2 位作者 周楠 张庆发 刘智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71-377,共7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一种适合学校餐饮中快速鉴别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选择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rfb... 目的:本文研究了一种适合学校餐饮中快速鉴别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选择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rfbE基因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prf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菌液灵敏度、特异性、最短增菌时间、最低含菌量检出限等指标;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4-2016、GB/T 4789.30-2016、GB/T 4789.36-2016)为参考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该方法对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菌液灵敏度分别为2.14×10^(3)、2.79×10^(3)和3.62×10^(3)CFU/mL;特异性高达100%;人工污染最短的增菌时间分别为6、8和8 h;最低含菌量检出限分别为2.14、2.79和3.62 CFU/25 g;74例食品样本的IMSA法结果与国标法一致性达100%。结论:IMSA技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食品中三种致病菌的检测,适合于学校餐饮中致病菌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NM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婴幼儿辅助食品中胡萝卜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牛会敏 蒋静 +1 位作者 户瀚文 王静怡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4-99,共6页
为建立婴幼儿辅助食品中胡萝卜成分的恒温实时荧光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胡萝卜ITS1-5.8SRNA-ITS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恒温实时荧光法(LAMP)的特异性引物,以常见农产品及不同胡萝卜质量分数的白萝卜DNA分别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选取不同... 为建立婴幼儿辅助食品中胡萝卜成分的恒温实时荧光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胡萝卜ITS1-5.8SRNA-ITS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恒温实时荧光法(LAMP)的特异性引物,以常见农产品及不同胡萝卜质量分数的白萝卜DNA分别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选取不同品系胡萝卜种子验证方法的适用范围,并通过预包装食品检测其实用性。结果表明:所建方法与其他物种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能在1 h内检测低至质量分数为0.01%的胡萝卜成分,灵敏度高,适用于不同品系胡萝卜的检测。适用范围广,通过实际样本的检测验证,结果快速、准确。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数据智能判读实时同步、结果准确快速,可用于婴幼儿辅助食品中胡萝卜成分的快速检测,为婴幼儿食品标签管理及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恒温实时荧光法 过敏原 婴幼儿辅助食品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报告三级审核制度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赛楠 陈卓 +2 位作者 高天蓝星 智文莉 陈欣欣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8期92-95,共4页
食品监督抽检报告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执法的重要证明性文件,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都有很大影响,如何出具准确的检验报告是各检验机构的工作重点。三级审核是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的特殊规定,分析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报告常见问题、... 食品监督抽检报告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执法的重要证明性文件,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都有很大影响,如何出具准确的检验报告是各检验机构的工作重点。三级审核是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的特殊规定,分析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报告常见问题、产生原因,阐述了三级审核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三级审核的具体实施过程,提出加强人员管理、建立完善机制、强化质量监督3项措施以提高三级审核有效性,以确保检验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督抽检 报告 三级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GC-MS/MS检测大米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量的方法建立
6
作者 彭星星 高海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2,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大米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量。【方法】大米样品加水混匀,经乙腈醋酸溶液提取、PSA和C18固相萃取净化、氮吹浓缩定容后,使用G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 【目的】建立一种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大米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量。【方法】大米样品加水混匀,经乙腈醋酸溶液提取、PSA和C18固相萃取净化、氮吹浓缩定容后,使用G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4种六六六和4种滴滴涕在质量浓度为6.25~100.00 ng/mL时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02~0.0005 mg/kg,定量限为0.0005~0.0020 mg/kg;基质加标回收率为92.27%~98.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4%~1.88%;质控样品测试值均在真值范围内,考核样品的比对结果均为满意。【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准确性好,适用于大米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六六 滴滴涕 QUECHERS GC-MS/MS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13种β-受体阻滞剂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彤辉 冯峰 +1 位作者 申一鸣 张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30-1037,共8页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13种β-受体阻滞剂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对质谱条件、色谱条件、提取溶剂及基质效应等进行了详细探究,使用甲醇对样品进行稀释提取,...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13种β-受体阻滞剂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对质谱条件、色谱条件、提取溶剂及基质效应等进行了详细探究,使用甲醇对样品进行稀释提取,高速离心、超声处理,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乙腈和01%(v/v)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数据采集使用一级母离子全扫描和数据依赖的二级离子扫描(Full MS/dd-MS2)模式,在10 min内实现了保健食品中13种β-受体阻滞剂的分离和高精度一级、二级扫描,得到准确的质量数和准确碎片离子信息。通过方法学验证,13种β-受体阻滞剂在05~1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12,检出限为1~10μg/kg。空白加标样品中13种β-受体阻滞剂的平均回收率为753%~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09%~100%(n=6)。用本方法对市售的30批次保健食品进行筛查,均未检出13种β-受体阻滞剂。该方法检测速度快,准确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保健食品中β-受体阻滞剂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 Β-受体阻滞剂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击-去点击化学反应的Hg^(2+)荧光探针检测体系构建
8
作者 陶健 成婕 +7 位作者 孙志远 尹玉云 杨晶晶 张汝凡 孙朋娟 蔡硕 屈凌波 杨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5-261,共7页
基于杂化罗丹明与巯基化合物之间的点击化学反应及巯基化合物与金属汞离子的配位反应导致的去点击化学反应机理,构建香豆素杂化罗丹明探针-1,3,5-苯三硫酚-Hg^(2+)的三元荧光检测体系。在该体系中,探针能够与1,3,5-苯三硫酚中的巯基基... 基于杂化罗丹明与巯基化合物之间的点击化学反应及巯基化合物与金属汞离子的配位反应导致的去点击化学反应机理,构建香豆素杂化罗丹明探针-1,3,5-苯三硫酚-Hg^(2+)的三元荧光检测体系。在该体系中,探针能够与1,3,5-苯三硫酚中的巯基基团发生加成反应,破坏探针的共轭结构,从而导致探针的红色荧光猝灭。加入Hg^(2+)后,Hg^(2+)与1,3,5-苯三硫酚通过配位作用结合,使其从探针结构上离去,探针的共轭结构及红色荧光恢复。体系的荧光强度与Hg^(2+)在5×10^(-9)~1×10^(-8)、1×10^(-8)~1.1×10^(-7)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0^(-9)mol/L,等倍量的常见重金属离子对Hg^(2+)的特异性识别无干扰。应用于实际饮用水样品中Hg^(2+)含量检测,回收率可达到86.7%~1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荧光检测体系 荧光探针 Hg^(2+)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小麦粉及其制品与小麦粉添加剂中的乙酰氧肟酸 被引量:1
9
作者 宁亚萍 武文凯 +3 位作者 石璐 刘璐 李彤辉 谷瑞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3,共6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小麦粉及其制品与小麦粉添加剂中非法添加物乙酰氧肟酸(AHA)的分析方法。以小麦粉、小麦粉添加剂、面皮、面条、馒头为研究基质,优化了色谱条件,并通过向5种空白基质进行加标回收实验优化前处理方法。... 建立了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小麦粉及其制品与小麦粉添加剂中非法添加物乙酰氧肟酸(AHA)的分析方法。以小麦粉、小麦粉添加剂、面皮、面条、馒头为研究基质,优化了色谱条件,并通过向5种空白基质进行加标回收实验优化前处理方法。样品经无水乙醇超声和涡旋振荡提取,高速离心、过滤,采用DB-WAX(60 m×0.32 mm,0.25μm)色谱柱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AHA溶剂和基质标准曲线在0.60~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2 mg/kg,定量限为6 mg/kg;加标回收率为86.19%~109.22%,相对标准偏差(n=6)为1.47%~7.89%。方法适用于小麦粉及其制品与小麦粉添加剂中AH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乙酰氧肟酸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洲猪瘟病毒B646 L和I177L基因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ASFV-G-ΔI177 L疫苗株的检测方法
10
作者 郭瑞 韩小改 +2 位作者 娄亚坤 杨楠 任宝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7,共6页
为建立一种可鉴别非洲猪瘟病毒(ASFV)野毒株与ASFV-G-ΔI177L(I177L基因缺失株)疫苗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针对非洲猪瘟病毒B646L与I177L两种基因保守性高的区域,分别设计了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探针最佳工作浓度筛选和... 为建立一种可鉴别非洲猪瘟病毒(ASFV)野毒株与ASFV-G-ΔI177L(I177L基因缺失株)疫苗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针对非洲猪瘟病毒B646L与I177L两种基因保守性高的区域,分别设计了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探针最佳工作浓度筛选和退火温度优化,建立了一种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对pUC57-B646L和pUC57-I177L质粒标准品最低检出限均为10 copies/μL;与其他常见猪病病原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批内变异系数为0.11%~1.39%,批间变异系数为0.21%~0.96%,均小于1.4%,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一种性能良好的非洲猪瘟病毒B646L与I177L基因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可为临床上非洲猪瘟病毒野毒株和ASFV-G-ΔI177L疫苗株的检测和鉴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B646L基因 I177L基因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验分类编码通用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健 孙志远 +5 位作者 陈欣欣 魏华琳 成婕 周永辉 智文莉 郭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38-447,共10页
为规范食品检验的表征和应用,促进食品检验信息的处理和交换,加快食品检验数据的融合和共享,提升食品检验综合效能,本文对食品检验核心技术要素信息进行结构重塑性整合,采用线分类法与面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创建食品检验项目分类... 为规范食品检验的表征和应用,促进食品检验信息的处理和交换,加快食品检验数据的融合和共享,提升食品检验综合效能,本文对食品检验核心技术要素信息进行结构重塑性整合,采用线分类法与面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创建食品检验项目分类体系和食品检验方法分类体系,采用顺序码、并置码和组合码的编码方法,研制食品检验项目编码方案和食品检验方法编码方案,设计6码段16码位的编码结构,构建具有稳定的逻辑结构特征和开放的数据扩展功能的食品检验分类编码通用系统。通用系统具有高度专业集成性和广泛行业通用性,能够为特定的食品检验事件赋予唯一的十进制阿拉伯数字代码,实现食品检验高效查询。还对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研发基于互联网云端的的食品检验分类编码通用信息系统公共技术服务产品提出设想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分类 编码 通用系统 设计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市售食用植物油中氯丙醇酯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谷瑞丽 宁亚萍 +3 位作者 刘璐 李宝丽 蒋静 王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旨在为河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参考,对河南省市售的205份食用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和2-氯-1,3-丙二醇酯(2-MCPD酯)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5份食用植物油中,3-MCPD酯污染水平高于2-MCPD酯,其中3-MCPD酯... 旨在为河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参考,对河南省市售的205份食用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和2-氯-1,3-丙二醇酯(2-MCPD酯)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5份食用植物油中,3-MCPD酯污染水平高于2-MCPD酯,其中3-MCPD酯检出率为79.0%,均值为1.83 mg/kg,中位值为1.30 mg/kg;大豆油的3-MCPD酯检出率最高,为93.3%,中位值为1.72 mg/kg,其次是花生油,检出率为89.2%,中位值为1.06 mg/kg,橄榄油的3-MCPD酯和2-MCPD酯污染水平最低;2021年食用植物油中3-MCPD酯、2-MCPD酯检出率均高于2020年;城市、农村人群经由食用植物油摄入3-MCPD酯健康风险较低。不同食用植物油氯丙醇酯的污染水平差别较大,虽然居民经食用植物油摄入3-MCPD酯健康风险较低,但需要继续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3-氯-1 2-丙二醇酯 2-氯-1 3-丙二醇酯 污染水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生菜中吗啉胍含量及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彤辉 袁利杰 +1 位作者 尚伟 张培毅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23-129,共7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生菜中吗啉胍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价。样品经提取净化后,通过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生菜中吗啉胍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价。样品经提取净化后,通过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吗啉胍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并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吗啉胍在0.1~2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2)为0.9993,在0.5、5.0和10.0μg/kg这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4.08%~98.06%(n=6),相对标准偏差为3.58%~5.26%(n=6)。样品中吗啉胍含量测定结果为17.5μg/kg时,在95%置信区间下,扩展不确定度为2.84μg/kg(k=2)。该方法前处理快速高效、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及精密度均能达到实验要求,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溶液、标准曲线的建立及样品加标回收引起。实验结果可为UPLC-MS/MS法测定生菜中吗啉胍残留量及不确定度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不确定度 吗啉胍 生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籽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姗 时文六 白天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7-80,111,共5页
以水飞蓟籽油和酪蛋白酸钠为原料,采用超高压微射流制备水飞蓟籽油纳米乳液,研究超高压微射流压力、水飞蓟籽油添加量和酪蛋白酸钠添加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 以水飞蓟籽油和酪蛋白酸钠为原料,采用超高压微射流制备水飞蓟籽油纳米乳液,研究超高压微射流压力、水飞蓟籽油添加量和酪蛋白酸钠添加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超高压微射流压力145 MPa、水飞蓟籽油添加量6.5%(以最终形成的乳液质量计,下同)、酪蛋白酸钠添加量2.5%,在此条件下纳米乳液平均粒径为151.6 nm。在25℃条件下贮存60 d,纳米乳液的酸价、过氧化值较低,平均粒径较小,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籽油 超高压微射流 纳米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