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芳香族氨基酸的分离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鲁晨辉 张毅 +2 位作者 苏宇杰 王文龙 冯永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86-693,共8页
苯丙酮尿症等代谢病患者因基因缺陷无法正常代谢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 amino acids,AAA),常规饮食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生理损伤,低AAA肽是其重要的蛋白质等同物来源。AAA分离分析技术对低AAA肽的制备和检测至关重要。该领域研究... 苯丙酮尿症等代谢病患者因基因缺陷无法正常代谢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 amino acids,AAA),常规饮食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生理损伤,低AAA肽是其重要的蛋白质等同物来源。AAA分离分析技术对低AAA肽的制备和检测至关重要。该领域研究者探索了多种高效的吸附、分离材料,从复杂的蛋白质水解液中选择性吸附脱除AAA以制备符合特定氨基酸限量的低AAA肽类食品,或者建立对AAA特异性提取富集的分离分析策略。该文分析了AAA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总结了近年来基于活性炭、树脂等吸附材料脱除AAA的技术进展,并从样品前处理、手性分离和吸附-传感3个维度综述了二维纳米材料、分子印迹、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等材料在AAA分离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探讨各类技术的优缺点,为AAA吸附脱除和分离分析技术的进步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氨基酸 吸附 脱除 分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苯丙酮尿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鲁晨辉 何永熙 +4 位作者 魏皓东 冯永巍 高辉 史学丽 张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13-420,共8页
苯丙酮尿症患者因基因缺陷导致无法正常代谢苯丙氨酸而必须终生严格限制苯丙氨酸或其结构类似物的摄入,因此,研究和开发适用于苯丙酮尿症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对于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提升生活品质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苯丙酮尿症患者的... 苯丙酮尿症患者因基因缺陷导致无法正常代谢苯丙氨酸而必须终生严格限制苯丙氨酸或其结构类似物的摄入,因此,研究和开发适用于苯丙酮尿症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对于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提升生活品质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苯丙酮尿症患者的饮食方案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特殊低蛋白食品、低苯丙肽类食品及基于糖巨肽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详述了上述食品的来源或制备技术、功能特性,同时针对目前该领域中存在的产品形态单一、适口性差等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以期为苯丙酮尿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低蛋白 糖巨肽 低苯丙肽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酶水解结合分散式固相萃取提高大豆异黄酮活性总量测定的准确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文 黎晨曼 +3 位作者 孙震 庞月红 冯永巍 沈晓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通过碱性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结合杏仁来源β-葡萄糖苷酶水解及聚酰胺分散式固相萃取步骤,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异黄酮活性总量的方法。样品中的丙二酰及乙酰类大豆异黄酮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基本型苷,并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通过碱性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结合杏仁来源β-葡萄糖苷酶水解及聚酰胺分散式固相萃取步骤,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异黄酮活性总量的方法。样品中的丙二酰及乙酰类大豆异黄酮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基本型苷,并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脱去糖基转变为相应的苷元。样品中12种不同形式的大豆异黄酮转变为仅含3种大豆异黄酮苷元(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后,以聚酰胺粉进行分散式固相萃取,C_(18)反相色谱柱(2.1 mm i.d.×50 mm,1.8μm)分离。结果显示,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及染料木素在3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3种异黄酮苷元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总异黄酮的回收率为94.3%~102%,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5.0%,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通过检测样品中的全部苷元来计算异黄酮总量,有助于降低异黄酮检测在分离度、准确度及检测成本上带来的挑战;考虑异黄酮在体内的转化吸收机制和生理效应,以苷元总量计能更科学地反映实际的异黄酮活性水平,避免因通过苷和苷元的简单加和而造成对异黄酮含量水平的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聚酰胺(PA) 分散式固相萃取(d-SPE) Β-葡萄糖苷酶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铁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薛庆海 董刘敏 +3 位作者 王成军 沈海丽 黄丽俊 冯永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5-158,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的铁含量。结果表明:采用在线内标和碰撞反应池模式,铁在0~5.0 mg/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6 mg/kg和2.0 mg/kg。在低、... 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的铁含量。结果表明:采用在线内标和碰撞反应池模式,铁在0~5.0 mg/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6 mg/kg和2.0 mg/kg。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铁的加标回收率在88.3%~110.1%,相对标准偏差在0.8%~3.2%。对市售的4种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的铁含量进行了检测,检测值与标签值均接近。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良好,适用于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铁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山水蜜桃非靶标代谢组学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顾晔 周宇 +2 位作者 张爽 陈慧敏 金唯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7-244,共8页
目的: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探究阳山水蜜桃与常州、南汇、新沂水蜜桃代谢产物的差异性。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通过主成分分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差异性分析对阳山水蜜桃的代谢组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共... 目的: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探究阳山水蜜桃与常州、南汇、新沂水蜜桃代谢产物的差异性。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通过主成分分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差异性分析对阳山水蜜桃的代谢组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共检测出74种代谢产物,其中代谢物新绿原酸、绿原酸、花青素B2、表儿茶素、儿茶素、L-苹果酸在水蜜桃的果肉中占主导地位。分别成功筛选出阳山水蜜桃与常州、南汇、新沂水蜜桃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常州水蜜桃有羟基积雪草酸等10种,南汇水蜜桃有原花青素B3等13种,新沂水蜜桃有原花青素C1等15种,可以作为区分阳山水蜜桃与其他3种鲜桃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通路分析共发现11条差异代谢通路,来自不同产地的水蜜桃中槲皮素等植物多酚类、顺乌头酸等有机酸类、缬氨酸等氨基酸类的代谢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对鲜桃的抗氧化性、甜度及香气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对鲜桃的鉴别具有可行性,可以为阳山水蜜桃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对保护阳山水蜜桃特色产业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的5种中国鲜桃代谢产物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顾晔 杨成 +2 位作者 唐朝 郇宇 缪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272,共11页
目的: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中国油桃、蟠桃、黄桃、阳山水蜜桃与新沂水蜜桃代谢产物的差异性。方法:以250份成熟度相当的鲜桃为试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鲜桃果肉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 目的: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中国油桃、蟠桃、黄桃、阳山水蜜桃与新沂水蜜桃代谢产物的差异性。方法:以250份成熟度相当的鲜桃为试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鲜桃果肉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代谢物差异性分析对不同品种鲜桃的代谢物进行研究。结果:共检测出74种代谢产物,主要为酚酸类、黄烷醇类、黄酮醇类、花色苷类、氨基酸类、糖苷类、环烯醚萜苷类、B族维生素等。PCA分析发现相比于其他4种鲜桃,阳山水蜜桃中7-羟基香豆素、乔松素、绿原酸、新绿原酸、表儿茶素、原花青素A_(2)、隐绿原酸、车前子苷、原花青素B_(2)含量较高,而维生素B_(2)、山奈酚、芦丁含量较低。根据OPLS-DA分析分别筛选出4种鲜桃与阳山水蜜桃的差异代谢物,油桃有原花青素B3等18种,蟠桃有原花青素B_(2)等12种、黄桃有原花青素A_(2)等18种、新沂水蜜桃有原花青素C_(1)等15种,可以作为区分阳山水蜜桃与其他4种鲜桃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发现5种鲜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植物多酚类化合物,绿原酸与原花青素类代谢物在阳山水蜜桃中含量高,是关键差异代谢物。结论: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能有效地将5种鲜桃区分开,对鉴别鲜桃的品种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对鲜桃及鲜桃深加工品的辅助定性鉴别,可作为鉴别真假阳山水蜜桃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保护阳山水蜜桃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桃 代谢组学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袋式纤维分析仪连续检测饲料中纤维成分的探讨
7
作者 黄丽俊 王文娟 +4 位作者 金惠萍 李忠田 李冰琪 董刘敏 华佳淼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48-152,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连续检测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0.49%~3.97%、1.29%~6.53%和3.08%~9.50%之间,质控样中性洗涤纤维... 试验旨在建立连续检测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0.49%~3.97%、1.29%~6.53%和3.08%~9.50%之间,质控样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回收率分别为97.49%~101.65%、93.48%~103.41%和97.21%~104.34%。与过滤法比较,滤袋法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滤袋式纤维分析仪可连续测定饲料原料及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该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袋式纤维分析仪 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木质素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