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褶皱凹陷管道抗弯能力试验及屈曲失效预测
被引量:
2
1
作者
帅义
张俊杰
+6 位作者
王俊强
曹胜
张晓兵
林楠
刘哲
陈乐蓓
高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161,共11页
凹陷是油气管道的典型缺陷之一,会对管道的完整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对弯矩载荷作用下的含皱褶(弯折)凹陷缺陷管道的屈曲行为及极限抗弯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含皱褶凹陷全尺寸管道四点弯曲试验,测试了管道屈曲失效过程中...
凹陷是油气管道的典型缺陷之一,会对管道的完整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对弯矩载荷作用下的含皱褶(弯折)凹陷缺陷管道的屈曲行为及极限抗弯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含皱褶凹陷全尺寸管道四点弯曲试验,测试了管道屈曲失效过程中屈曲临界载荷及应变响应规律。然后,建立了弯矩载荷作用下含皱褶凹陷管道屈曲失效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基于大量有限元数值仿真算例结果,开发了一种含皱褶凹陷管道极限抗弯能力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皱褶凹陷的存在能够削弱管道的抗弯曲能力,尤其是深度较大的皱褶凹陷。②管道屈曲过程中凹陷底部中心位置产生了相当大的压缩应变,远高于完好管道该对应位置的应变值;而凹陷轴向两侧端部位置的应变由弯曲初始阶段的压缩应变逐渐转变成屈曲失效后的拉伸应变。③随着管道凹陷深度的增加,管道抗弯曲能力迅速降低;管道径厚比越小,含褶皱凹陷管道抗弯性能越强;内压的增高在一定程度能够改善管道的弯曲性能,进而避免屈曲的发生;含褶皱凹陷管道的抗弯能力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增强幅度有限。结论认为:①屈曲失效预测模型最大预测误差为10.87%,平均误差仅为3.59%,在工程中,可以用于评估15%D深度以下的皱褶凹陷管道的极限弯曲能力;②建立的模型可以定量评估含褶皱凹陷管道的临界弯矩,可用于含褶皱凹陷管道屈曲稳定性失效的评价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凹陷
屈曲
建模研究
失效分析
完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IMU数据的应变解析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仁洋
刘艳贺
+3 位作者
王海涛
罗艳龙
李仕力
崔忠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83-2689,共7页
长输埋地油气管线在严重的地灾作用下会引发管道变形,如果变形的管段存在缺陷,将极易导致管道失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准确地获取管道的变形情况并进行安全评价能够为保障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IMU检测数据...
长输埋地油气管线在严重的地灾作用下会引发管道变形,如果变形的管段存在缺陷,将极易导致管道失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准确地获取管道的变形情况并进行安全评价能够为保障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IMU检测数据,通过小波变换降噪和油气管道设计规范进行特征识别的应变解析算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管线上的热偎弯管、冷弯管、弹性敷设段和重点关注段。该算法计算的管段弯曲拉伸应变值将结合ExxonMobil提出的拉伸应变容量预测模型对环焊缝进行基于应变的安全评价。在基于应变设计的高钢级油气管道已在国内油气运输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可以参考该评价方法开展高钢级管道环焊缝的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埋地油气管线
高钢级
惯性测量单元
小波变换
环焊缝
拉伸应变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压储罐底板泄漏声发射检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十
都亮
赵彦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57-164,共8页
为解决常压储罐泄漏检测中容易出现的信号漏采、定位不精准等问题,基于声发射泄漏检测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储罐底板泄漏检测的液位多级变化工况下声发射检测及验证方法,并规定具体的工艺流程。以某石化公司储罐为例,分析不同液位时采集...
为解决常压储罐泄漏检测中容易出现的信号漏采、定位不精准等问题,基于声发射泄漏检测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储罐底板泄漏检测的液位多级变化工况下声发射检测及验证方法,并规定具体的工艺流程。以某石化公司储罐为例,分析不同液位时采集得到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同时利用声发射技术对储罐底板泄漏进行区域定位,并采用开罐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发现随着液位的增加,信号活性先增大后减小,储罐底板泄漏声发射检测结果与开罐检测高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级液位下采集储罐底板泄漏声发射信号,可提高泄漏源定位精度,有效避免漏检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储罐
底板泄漏
声发射
开罐检测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TN模型在环焊缝极限载荷预测上的应用
4
作者
刘艳贺
周少坤
+4 位作者
王海涛
何仁洋
罗艳龙
张新军
崔忠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4期10228-10237,共10页
管道环焊缝是油气输送管道的最薄弱环节,中国的管道敷设环境复杂,管道在附加外载和工作内压的共同作用下将导致环焊缝区域产生应力集中,极易导致管道失效。目前行业内预测管道环焊缝极限载荷的主要手段是标准反演法,该方法预测的结果相...
管道环焊缝是油气输送管道的最薄弱环节,中国的管道敷设环境复杂,管道在附加外载和工作内压的共同作用下将导致环焊缝区域产生应力集中,极易导致管道失效。目前行业内预测管道环焊缝极限载荷的主要手段是标准反演法,该方法预测的结果相对保守,且仅适用于常规工况。为了更准确地预测管道环焊缝的极限载荷,对X80管道环焊缝进行了详细的材料力学试验和基于有限元反向标定法的GTN(Gurson-Tvergaard-Needleman)损伤参数的标定,在此基础上采用GTN损伤模型和子模型技术模拟了含裂纹缺陷的全尺寸管道环焊缝的损伤失效过程,得到了管道环焊缝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最后对仿真过程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预测的极限内压误差为3.1%,裂纹断裂时远端应变值的最大和最小预测误差分别为3.15%和1.10%。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全尺寸管道环焊缝极限载荷预测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环焊缝在复杂载荷状态下的极限载荷,能够应用于管道环焊缝的安全评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焊缝
四点弯曲试验
全尺寸
损伤模型
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褶皱凹陷管道抗弯能力试验及屈曲失效预测
被引量:
2
1
作者
帅义
张俊杰
王俊强
曹胜
张晓兵
林楠
刘哲
陈乐蓓
高唯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安全
与海洋工程学院
应急管理部
油气
生产
安全
与应急
技术
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国家
市场监管
技术创新
中心
(
油气
管道与
储存
设备
安全
领域)·中国特种
设备
检测研究院
国家
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16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于内检大数据的城市燃气管道服役状态综合评价与决策技术研究”(编号:2022YFC30048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入裂尖多尺度拘束效应的X80管道环焊缝断裂评估方法”(编号:5220407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青年学者科学基金项目“高强钢管道环焊缝断裂机理及应变能力研究”(编号:2462023QNXZ006)。
文摘
凹陷是油气管道的典型缺陷之一,会对管道的完整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对弯矩载荷作用下的含皱褶(弯折)凹陷缺陷管道的屈曲行为及极限抗弯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含皱褶凹陷全尺寸管道四点弯曲试验,测试了管道屈曲失效过程中屈曲临界载荷及应变响应规律。然后,建立了弯矩载荷作用下含皱褶凹陷管道屈曲失效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基于大量有限元数值仿真算例结果,开发了一种含皱褶凹陷管道极限抗弯能力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皱褶凹陷的存在能够削弱管道的抗弯曲能力,尤其是深度较大的皱褶凹陷。②管道屈曲过程中凹陷底部中心位置产生了相当大的压缩应变,远高于完好管道该对应位置的应变值;而凹陷轴向两侧端部位置的应变由弯曲初始阶段的压缩应变逐渐转变成屈曲失效后的拉伸应变。③随着管道凹陷深度的增加,管道抗弯曲能力迅速降低;管道径厚比越小,含褶皱凹陷管道抗弯性能越强;内压的增高在一定程度能够改善管道的弯曲性能,进而避免屈曲的发生;含褶皱凹陷管道的抗弯能力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增强幅度有限。结论认为:①屈曲失效预测模型最大预测误差为10.87%,平均误差仅为3.59%,在工程中,可以用于评估15%D深度以下的皱褶凹陷管道的极限弯曲能力;②建立的模型可以定量评估含褶皱凹陷管道的临界弯矩,可用于含褶皱凹陷管道屈曲稳定性失效的评价和预警。
关键词
管道
凹陷
屈曲
建模研究
失效分析
完整性评价
Keywords
Pipeline
Dent
Buckling
Modelling
Failure analysis
Integr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TE97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MU数据的应变解析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仁洋
刘艳贺
王海涛
罗艳龙
李仕力
崔忠浩
机构
国家
市场监管
技术创新
中心
(
油气
管道与
储存
设备
安全
)
中国特种
设备
检测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83-2689,共7页
基金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科研基金(KJYC-2023-03)。
文摘
长输埋地油气管线在严重的地灾作用下会引发管道变形,如果变形的管段存在缺陷,将极易导致管道失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准确地获取管道的变形情况并进行安全评价能够为保障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IMU检测数据,通过小波变换降噪和油气管道设计规范进行特征识别的应变解析算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管线上的热偎弯管、冷弯管、弹性敷设段和重点关注段。该算法计算的管段弯曲拉伸应变值将结合ExxonMobil提出的拉伸应变容量预测模型对环焊缝进行基于应变的安全评价。在基于应变设计的高钢级油气管道已在国内油气运输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可以参考该评价方法开展高钢级管道环焊缝的安全评价。
关键词
长输埋地油气管线
高钢级
惯性测量单元
小波变换
环焊缝
拉伸应变容量
Keywords
long-distance oil and gas pipelines
high-grade steel
the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wavelet transform
girth weld
tensile strain capacity
分类号
TE8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压储罐底板泄漏声发射检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十
都亮
赵彦修
机构
中国特种
设备
检测研究院
国家
市场监管
技术创新
中心
(
油气
管道与
储存
设备
安全
)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57-16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310700)
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的储罐检测机器人系统应用项目(2019YFB1310705)。
文摘
为解决常压储罐泄漏检测中容易出现的信号漏采、定位不精准等问题,基于声发射泄漏检测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储罐底板泄漏检测的液位多级变化工况下声发射检测及验证方法,并规定具体的工艺流程。以某石化公司储罐为例,分析不同液位时采集得到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同时利用声发射技术对储罐底板泄漏进行区域定位,并采用开罐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发现随着液位的增加,信号活性先增大后减小,储罐底板泄漏声发射检测结果与开罐检测高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级液位下采集储罐底板泄漏声发射信号,可提高泄漏源定位精度,有效避免漏检情况发生。
关键词
常压储罐
底板泄漏
声发射
开罐检测
定位
Keywords
atmospheric storage tank
base plate leakage
acoustic emission
out-of-service detection
location
分类号
X944.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TN模型在环焊缝极限载荷预测上的应用
4
作者
刘艳贺
周少坤
王海涛
何仁洋
罗艳龙
张新军
崔忠浩
机构
国家
市场监管
技术创新
中心
(
油气
管道与
储存
设备
安全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4期10228-10237,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011304)。
文摘
管道环焊缝是油气输送管道的最薄弱环节,中国的管道敷设环境复杂,管道在附加外载和工作内压的共同作用下将导致环焊缝区域产生应力集中,极易导致管道失效。目前行业内预测管道环焊缝极限载荷的主要手段是标准反演法,该方法预测的结果相对保守,且仅适用于常规工况。为了更准确地预测管道环焊缝的极限载荷,对X80管道环焊缝进行了详细的材料力学试验和基于有限元反向标定法的GTN(Gurson-Tvergaard-Needleman)损伤参数的标定,在此基础上采用GTN损伤模型和子模型技术模拟了含裂纹缺陷的全尺寸管道环焊缝的损伤失效过程,得到了管道环焊缝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最后对仿真过程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预测的极限内压误差为3.1%,裂纹断裂时远端应变值的最大和最小预测误差分别为3.15%和1.10%。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全尺寸管道环焊缝极限载荷预测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环焊缝在复杂载荷状态下的极限载荷,能够应用于管道环焊缝的安全评价过程。
关键词
环焊缝
四点弯曲试验
全尺寸
损伤模型
子模型
Keywords
girth weld
four-point bending test
full-scale
damage model
submodel
分类号
TE8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褶皱凹陷管道抗弯能力试验及屈曲失效预测
帅义
张俊杰
王俊强
曹胜
张晓兵
林楠
刘哲
陈乐蓓
高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IMU数据的应变解析技术及其应用
何仁洋
刘艳贺
王海涛
罗艳龙
李仕力
崔忠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常压储罐底板泄漏声发射检测方法及应用
王十
都亮
赵彦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GTN模型在环焊缝极限载荷预测上的应用
刘艳贺
周少坤
王海涛
何仁洋
罗艳龙
张新军
崔忠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