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开发产学研系统工程
1
作者 孙可伟 赵焱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8年第1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产学研结合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建立行业技术创新体系
2
作者 干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1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在进入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正进入经济建设中新老技术更新换代的转折时期。但科技和生产脱节仍然是制约我国经... 1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在进入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正进入经济建设中新老技术更新换代的转折时期。但科技和生产脱节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国家的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行业技术创新 研究中心建设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3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4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加工 技术创新 技术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交界面温度场研究——以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冻结联络通道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 王磊 +3 位作者 崔灏 陈红蕾 孙长松 杨哲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60,共9页
为研究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中的交界面温度场,以及冻结管非循环段长度等因素对土体与管片交界面冻结壁厚度的影响,以北京东六环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盾构段联络通道冻结施工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土体与管... 为研究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中的交界面温度场,以及冻结管非循环段长度等因素对土体与管片交界面冻结壁厚度的影响,以北京东六环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盾构段联络通道冻结施工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土体与管片交界面温度场及交界面冻结壁厚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冻结过程中冻结管前部的非循环段长度会显著影响交界面处的冻结效果,交界面冻结壁厚度随非循环段长度增加而减小;在北京东六环工况下,冻结管间距为1 m时,非循环段长度达到450 mm冻结壁无法在56 d内闭合。2)单排管叠加冻结能显著提高交界面的冻结壁厚度及冻结管容许最大非循环段长度,而等管距的环形单圈冻结同直线单排管冻结无明显差距。3)冻结交界面为弧形时,交界面冻结壁厚度较管片为平面时有显著增加;非循环段长度为300 mm时,上壁厚度比平面管片增加了15%,下壁和侧壁则增加了35%,可以认为管片弧度对交界面冻结有利。4)冻结壁与隧道管片交界面是冻结壁的薄弱位置,在冻结施工中应尽量减小非循环段长度,并重点关注交界面处的温度变化,积极冻结及开挖过程中应对交界面位置做好保温,防止施工过程中交界面位置化冻引起地下水击穿冻结壁,造成涌水涌砂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法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 界面温度场 联络通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触探贯入成层土界面效应研究及工程应用
5
作者 马鹏程 陈则连 +1 位作者 刘润 李国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4,共8页
静力触探因具有数据获取较连续、勘察速度快、数据已考虑土体真实应力水平等优势在工程勘察设计中广泛应用,经验证基于静力触探数据的土层划分较为准确。静力触探贯入在成层土界面常表现有超前滞后效应,目前有关该界面效应的研究不足。... 静力触探因具有数据获取较连续、勘察速度快、数据已考虑土体真实应力水平等优势在工程勘察设计中广泛应用,经验证基于静力触探数据的土层划分较为准确。静力触探贯入在成层土界面常表现有超前滞后效应,目前有关该界面效应的研究不足。针对该问题,采用经过铁路工程实测数据验证的大变形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成层土中静力触探超前滞后效应,研究静力触探的超前滞后深度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铁路工程触探数据分析中。研究表明:上黏下砂中贯入阻力滞后效应受砂-黏强度差异、静力触探探头-土摩擦影响较小,滞后深度约为1.12倍触探直径;上砂下黏中砂-黏强度差异越大、静力触探探头-土摩擦越大,贯入阻力的超前、滞后效应越强。土层判定时,黏-砂分界宜选择贯入阻力明显增大的深度处,砂-黏分界宜选择贯入阻力减小的深度区间中点处,通过静力触探数据分析表明基于简化判定方法的土层判别准确率约89%,为基于深层静力触探的土层精细化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原位测试 静力触探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成层土 界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加工图的AZ31与GW83镁合金热加工可成形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健 董帅 +3 位作者 王锋华 王甫霖 靳丽 董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4,共8页
为了研究传统商业牌号镁合金与稀土镁合金在热加工可成形性上的差异性,以传统商业牌号AZ31镁合金和高强韧GW83稀土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压缩温度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开展了热压缩实验,得到了两种合金的真应力-... 为了研究传统商业牌号镁合金与稀土镁合金在热加工可成形性上的差异性,以传统商业牌号AZ31镁合金和高强韧GW83稀土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压缩温度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开展了热压缩实验,得到了两种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关系曲线,对比分析了两种合金的热压缩变形特性。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失稳判据,分别建立了两种合金的三维加工图,预测了相应的安全区间和失稳区间,对比了两种合金的热加工可成形性。最后,以两种合金为原料,采用3组不同的工艺参数分别开展了针对同一规格薄壁管的反挤压成形实验。结果表明:与AZ31相比,GW83合金的安全区间较窄,失稳区间较宽,可成形性较差。以AZ31为原料反挤压成形的薄壁管外形较好且组织为细小的再结晶晶粒;而GW83合金在反挤压过程中成形困难,各组已成形薄壁管的边缘均发生了碎裂且组织中含有大量孪晶。验证了基于三维加工图实现不同材料可成形性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热加工 三维加工图 可成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提升再制造产业技术水平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滨士 梁秀兵 +2 位作者 张伟 杨庆东 陈永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9-104,共6页
再制造是中国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亮点。文中综述了机械产品再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采取的以"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为特色的再制造模式与国外的差别。为弥补再制造产业化发展在技术体系、... 再制造是中国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亮点。文中综述了机械产品再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采取的以"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为特色的再制造模式与国外的差别。为弥补再制造产业化发展在技术体系、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先期采取的企业试点模式存在分散化运作、产业示范能力不够强的风险,文中提出了建设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再制造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平台的发展模式,并阐述了该工程中心的定位、发展方向以及4大技术平台建设情况,以提升我国再制造产业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机械产品 工程研究中心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透明件表面Silicone/TiO_(2)一维光子晶体紫外防护膜层研究
8
作者 韩健 吕艳 +5 位作者 席圣杰 张军利 祝林 袁旗 刘春太 申长雨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为提升PC透明件的抗辐照性能,选用柔韧性有机硅为低折射率材料,二氧化钛(TiO_(2))为高折射率材料,结合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法,在PC表面成功制备了表面无裂纹的一维光子晶体纳米多层膜。通过调节溶胶浓度及旋涂速度,4周期Silicone/TiO_(2)1D... 为提升PC透明件的抗辐照性能,选用柔韧性有机硅为低折射率材料,二氧化钛(TiO_(2))为高折射率材料,结合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法,在PC表面成功制备了表面无裂纹的一维光子晶体纳米多层膜。通过调节溶胶浓度及旋涂速度,4周期Silicone/TiO_(2)1DPhC/PC在紫外波段(波长328 nm处)反射率达到86%,同时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达到85%以上。经胶带剥离和摩擦测试后,Silicone/TiO_(2)1DPhC/PC表现出良好的耐刮擦性及力学稳定性。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实验表明,Silicone/TiO_(2)一维光子晶体紫外反射膜层可以为PC基材提供有效的紫外辐照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紫外防护 一维光子晶体 多层膜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素替换构筑环亮氨酸冠醚型超分子相变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娜 胡宏志 +2 位作者 余炳德 刘洋 刘尊奇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813,共15页
本文通过Cl/Br卤素替换,选用客体环亮氨酸和主体18-冠醚-6设计并构筑两种冠醚型包合物(C_(7)H_(14)NO_(2))^(+)(18-crown-6)[FeCl_(4)]^(-)(1)和(C_(7)H_(14)NO_(2))^(+)(18-crown-6)[FeBr_(4)]^(-)(2)。并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单... 本文通过Cl/Br卤素替换,选用客体环亮氨酸和主体18-冠醚-6设计并构筑两种冠醚型包合物(C_(7)H_(14)NO_(2))^(+)(18-crown-6)[FeCl_(4)]^(-)(1)和(C_(7)H_(14)NO_(2))^(+)(18-crown-6)[FeBr_(4)]^(-)(2)。并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重(TG)、赫什菲尔德曲面分析(Hirshfeld surface analysis)、介电以及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其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构解析显示在低温(100 K)和室温(293 K)条件下,化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材料内甲酯化环亮氨酸阳离子与18-冠醚-6分子呈现分子内转子-定子结构。卤素原子替换导致无机阴离子无序、18-冠醚-6分子无序-有序运动及甲酯化环亮氨酸阳离子分子动态摆动,引起材料呈现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尤其化合物2在230 K和250 K附近表现出良好的连续可逆热能相变及连续可逆介电异常,显示其为新型具有电催化-介电循环可逆型多功能晶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素替换 甲酯化环亮氨酸 18-冠醚-6 相变材料 介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丝多糖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许秀颖 文连奎 +1 位作者 贺阳 于雷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215,共9页
玉米花丝是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部分,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和功能食品原料。多糖作为玉米花丝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等功效。文章对玉米花丝多糖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提取方法的工... 玉米花丝是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部分,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和功能食品原料。多糖作为玉米花丝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等功效。文章对玉米花丝多糖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提取方法的工艺参数、优缺点,玉米花丝多糖的生物活性,以及作为研究热点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丝 多糖 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浮力正态分布的盾构管片上浮变形半解析方法研究
11
作者 刘维正 师嘉文 +2 位作者 谭际鸣 董军 豆小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9-1052,共14页
针对盾构管片上浮计算中上浮力变化的假设形式与实际存在差异,导致上浮量计算不准确,从而引发管片错台、渗水等工程问题,建立三维管片上浮数值模型,基于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提出一种符合实际的上浮力正态分布函数,并将上浮力作... 针对盾构管片上浮计算中上浮力变化的假设形式与实际存在差异,导致上浮量计算不准确,从而引发管片错台、渗水等工程问题,建立三维管片上浮数值模型,基于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提出一种符合实际的上浮力正态分布函数,并将上浮力作用范围视为置信水平为99.7%的置信区间。假设盾构隧道为置于Pasternak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考虑土体剪切变形,建立基于上浮力正态分布的管片上浮变形半解析方法,将解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及已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并采用该方法分析地层参数、浆液参数对管片上浮及内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次注浆作用下,瞬时上浮量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距盾尾21m处,弯矩最大值出现在盾尾处;剪力先增大后减小,在距盾尾9m处达到最大;在持续注浆作用下,累计上浮量、弯矩及剪力不断增大,距盾尾54m处上浮量达到最大值并趋于稳定,弯矩与剪力分别在距盾尾36m、54m处达到最大值;管片上浮量随埋深h、地层等效弹性模量Es增大而减小,随浆液初凝时间t延长呈非线性增大,随注浆压力P的变化呈线性变化;增大h与Es、减小P与t能有效减小管片上浮量、上浮范围及内力;距离盾尾36m至54m为管片最易发生错台区域,Es、t增大会使错台区域首端更接近盾尾。研究成果可为盾构隧道施工参数选取及管片上浮预测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分布 上浮力 盾构隧道 管片上浮 半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圆捆机压捆机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
作者 张姬 付海 +3 位作者 宋占华 李法德 杨庆璐 孙振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4-210,共7页
为适应牧草秸秆青贮饲料化的应用需求,提高牧草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作物经济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牧草秸秆回收储存机械化程度。根据国内外主要青贮圆捆机的应用现状,对不同机型的技术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为适应牧草秸秆青贮饲料化的应用需求,提高牧草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作物经济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牧草秸秆回收储存机械化程度。根据国内外主要青贮圆捆机的应用现状,对不同机型的技术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目前青贮圆捆机普遍存在草料压捆密度不高、操作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增加草料与钢辊、皮带间的摩擦力及前后仓之间的闭合压力以提高草捆密度,将远程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技术、液压控制技术等运用到圆捆机的研发当中以提高其智能化程度等未来青贮圆捆机压捆机构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青贮圆捆机 压捆机构 智能化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食品供应链跨域追溯监管数据共享方法研究
13
作者 孙传恒 孙甄真 +4 位作者 罗娜 邢斌 王少华 高官岳 杨信廷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6,共14页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能够降低监管部门信息获取成本,提升监管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倒逼企业提高安全意识,主动进行风险控制。然而,由于不同食品监管部门技术和管理的原因,食品供应链中的监管数据分散、各监管域之间缺乏信任...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能够降低监管部门信息获取成本,提升监管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倒逼企业提高安全意识,主动进行风险控制。然而,由于不同食品监管部门技术和管理的原因,食品供应链中的监管数据分散、各监管域之间缺乏信任、数据难共享。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在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方面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优势,提出了一种面向食品供应链的跨信任域监管数据共享方法。首先通过引入Schnorr签名算法实现跨域身份认证,其次在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ABAC)基础上加入属性映射机制,实现食品供应链追溯监管数据的动态细粒度访问控制,最后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开发食品供应链跨域安全传输原型系统,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交易负载数为300条时,跨域监管数据共享方法中的策略写入最小时延为0.56 s,最大吞吐量为113个/s;当交易负载数为600条时,策略决策最小时延为0.01 s,最大吞吐量为414个/s。本研究提出的食品供应链跨域监管数据共享方法性能良好,为实现食品供应链监管数据跨域共享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供应链 跨域 区块链 身份认证 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维地震数据的深层煤层气微尺度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张雷 徐凤银 +13 位作者 童姜楠 张枫 王峰 侯伟 常益行 侯淞译 裴向兵 曹振义 陈彤 李雪峰 周科 李永洲 甄怀宾 曾文婷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9,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吉区块深层煤层气规模开发采用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的过程中,在采用相似压裂工艺以及技术参数的条件下,部分井出现了压裂窜扰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压裂改造和产气效果。前期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区块断层不发育,...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吉区块深层煤层气规模开发采用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的过程中,在采用相似压裂工艺以及技术参数的条件下,部分井出现了压裂窜扰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压裂改造和产气效果。前期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区块断层不发育,推测局部微尺度裂缝发育可能是水平井压裂发生窜扰的重要因素。在深层煤层气领域,以研究区深层8号煤为目的层,依托研究区“两宽一高”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OVT(Offset Vector Tile)域处理获得了包含时间、空间(三维坐标)、偏移距(或炮检距)和方位角的五维地震数据,首次采用方位统计法开展了微尺度裂缝发育程度、方位和发育期次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微尺度裂缝整体较为发育,发育5个规模较大的裂缝带,南部相比北部微尺度裂缝发育程度更高;裂缝发育受控于区域2期构造活动,呈现出2组不同的平面展布方向,其中燕山期构造活动形成近东西向与北西向裂缝,喜山期构造活动形成近南北向与北东向裂缝。结合区域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野外露头、成像测井、阵列声波测井等成果资料,验证了本次裂缝发育程度和方向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应用上述微裂缝预测成果指导了后期研究区水平井压裂方案的优化和实施,窜扰比例明显下降,窜扰比例从2023年的14.58%大幅下降为5.23%,同时经统计2023年投产井平均日产气量为6.7×10^(4)m^(3),2024年投产井平均日产气量为7.5×10^(4)m^(3),表明压窜影响显著降低,开发效果持续向好。该预测方法可为相同地质条件区块深层煤层气微尺度裂缝预测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吉区块 深层8号煤 煤层气 微尺度裂缝预测 OVT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氙混合工质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与性能研究
15
作者 王辉 刘海旭 +1 位作者 张春梅 姜玉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3-1339,共7页
空间闭式布雷顿循环采用的氦氙工质与传统空气工质物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循环中关键部件离心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本文首先对氦氙物性的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离心压气机数值模型,并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气动性能进行分析。结... 空间闭式布雷顿循环采用的氦氙工质与传统空气工质物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循环中关键部件离心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本文首先对氦氙物性的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离心压气机数值模型,并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气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氦氙分子量为40 g/mol时最适合作为循环工质,氦氙离心压气机喘振裕度较高达到29.8%,叶尖泄漏涡经历“生成-发展-扩散”的一系列过程,内部漩涡结构占通道比例随流向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氙混合工质 离心压气机 工质分析 气动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走滑断层隧道柔性接头抗错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粟威 陶伟明 +4 位作者 匡亮 张熙 申玉生 曹彧 胡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以西部高烈度地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大型模型试验,对左旋走滑断层运动下隧道结构的变形模式、受力特征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穿越断层破碎带整体式隧道结构,采用节段式衬砌和柔性接头连接下隧道结构的应变响应... 以西部高烈度地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大型模型试验,对左旋走滑断层运动下隧道结构的变形模式、受力特征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穿越断层破碎带整体式隧道结构,采用节段式衬砌和柔性接头连接下隧道结构的应变响应、位移形式、内力分布和破坏模式,旨在探究断层强制位移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响应规律,得出铰接设计对隧道结构抗错断性能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断层破碎带内设置15 cm长度衬砌节段,并以30 cm长度节段向两侧过渡,衬砌节段之间采用柔性接头连接形式,能够有效减小断层破裂面附近隧道结构的拉、压应变峰值,其中左拱腰处应变峰值降幅达到84.6%;柔性接头可通过剪切、扭转变形承担围岩传递至隧道结构的位错,隧道结构的位移曲线在柔性接头处出现不连续现象;断层走滑错动作用下断层带与活动盘交界面隧道结构受弯最严重,隧道拱腰和拱脚处弯矩最大,采用抗错断措施之后拱腰弯矩降幅最大达到87.1%;柔性接头能够避免衬砌大范围开裂和损伤,仅出现衬砌局部拉、压破坏,显著提升隧道结构的抗错断性能。为高烈度地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的抗错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走滑断层 柔性接头 节段衬砌 抗错断性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腺肿瘤诊治研究进展
17
作者 俞光岩 彭歆 +7 位作者 高敏 叶鹏 葛娜 贾梦琪 李炳雨 唐祖南 胡耒豪 章文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唾液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之一,根据国内7所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科的统计资料,在6990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中唾液腺上皮性肿瘤有23010例,占32.9%[1]。唾液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长期以来一直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临床特色项目,作者曾... 唾液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之一,根据国内7所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科的统计资料,在6990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中唾液腺上皮性肿瘤有23010例,占32.9%[1]。唾液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长期以来一直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临床特色项目,作者曾于2015年在本刊发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唾液腺肿瘤研究50年回顾》一文,对2012年前的50年唾液腺肿瘤研究工作做了系统性总结[2],本文介绍近10年本课题组唾液腺肿瘤诊治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肿瘤 诊断 治疗 发病率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模块单元承插式柱-柱节点弯剪承载力研究
18
作者 周凌宇 魏宏远 +5 位作者 陈浩 王其良 张明亮 彭琳娜 王关朝 贺学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7,共15页
提出一种新型承插式柱-柱节点,采用内外套筒作为上下钢管柱的拼接构件,仅通过高强对穿螺栓拼装,可以满足建筑结构装配化的需求.针对其在弯剪作用下的承载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三个足尺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获得了节点的受力特征、破坏模... 提出一种新型承插式柱-柱节点,采用内外套筒作为上下钢管柱的拼接构件,仅通过高强对穿螺栓拼装,可以满足建筑结构装配化的需求.针对其在弯剪作用下的承载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三个足尺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获得了节点的受力特征、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和应变分布等.建立数值模型,在验证数值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对节点进行参数化分析,探讨了套筒灌浆、内套筒厚度、节点长度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内套筒近端板处至第一根竖向螺栓前是节点域传力的关键部位;套筒灌浆和减小节点长度能够延缓节点核心区应变发展,但影响程度有限;当保证节点长度和内外套筒相对抗弯刚度比一定时,套筒灌浆可使连接受力性能更优,极限承载力提高19.3%;控制其他参数相同,节点长度越大,“杠杆效应”越强,抗弯承载力也随之提高,节点长度由300 mm增加至600 mm,极限承载力提高15.1%;内套筒厚度越大,截面承载力的安全储备越高,内套筒厚度由8 mm增加至12 mm,极限承载力提高31.4%.基于“有限塑性发展强度准则”和“杠杆效应”理论提出了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计算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柱节点 静力试验 参数化分析 有限塑性发展强度准则 杠杆效应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变刚度衬砌振动台试验研究
19
作者 申玉生 张熙 +4 位作者 常铭宇 潘笑海 粟威 陶伟明 赵何霖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14,共14页
依托我国西部地区穿越大型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基于“引”和“让”的抗震理念设计穿越断层隧道变刚度衬砌结构,实现结构诱导变形、减小地震损伤范围的目的,并开展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变刚度衬砌振动台试验进行验证。在水平剪切地震动激励... 依托我国西部地区穿越大型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基于“引”和“让”的抗震理念设计穿越断层隧道变刚度衬砌结构,实现结构诱导变形、减小地震损伤范围的目的,并开展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变刚度衬砌振动台试验进行验证。在水平剪切地震动激励下,根据隧道结构的加速度、接触应力、应变响应特征,以及隧道结构整体、局部连接处震害形态,探究强震作用下变刚度衬砌节段的损伤特征和减震抗错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小于0.2g地震动时隧道结构沿轴向加速度放大系数呈断层破碎带中部大、交界面附近小的特点,地震动大于0.2g时分布形式则相反;边际谱幅值放大系数小于1时,表明隧道结构能量耗散、产生损伤,0.2g地震动后断层破碎带内隧道仰拱局部出现损伤,0.8g地震动后上盘与断层交界面隧道边际谱幅值放大系数降至0.3,结构损伤最为严重;交界面附近围岩-衬砌接触应力峰值小于上、下盘,但围岩发生塑性破坏的时机更早;破碎带内隧道仰拱损伤早于上、下盘,但损伤程度更轻;断层交界面附近衬砌开裂、错断最严重,需重点加强抗震设计;断层破碎带中部及上、下盘距交界面较远处由于衬砌变刚度结构和柔性接头的减震、诱导变形功能,震后隧道结构损伤程度较轻、范围较小。文中结论可为高烈度地震区隧道工程抗震与减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断层破碎带 变刚度衬砌 柔性接头 幅值放大系数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时间敏感网络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20
作者 张旭东 温雅 +3 位作者 刘颖群 邹渊 孙文景 吴紫妍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401,411,共12页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快速发展,对车内通信网络的实时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时间敏感网络(TSN)日益成为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IEEE 802.1CB协议,实现了其在车载网络中的应用,填补了现有研究在链路冗余...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快速发展,对车内通信网络的实时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时间敏感网络(TSN)日益成为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IEEE 802.1CB协议,实现了其在车载网络中的应用,填补了现有研究在链路冗余传输与路由规划方面结合使用的空白。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多径路由策略,通过主路径和冗余路径的多路传输,兼顾了网络效率和可靠性。研究核心包括:一种基于NSGA2的主路径路由算法,通过智能路径规划实现了负载均衡与低延迟的双目标;一种改进的Dijkstra冗余路径路由算法,满足了不同优先级信息流的高可靠传输要求。最后,提出了一套软硬件结合的试验方案,试验证明本文所提算法在综合负载均衡度和端到端延时效果上优于其他对比算法18.19%~62.29%,并提升网络可靠性19.18%~4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敏感网络 路由规划 链路冗余传输 NSGA2算法 DIJKSTR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