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院剖宫产手术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练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4,共3页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作为世界上剖宫产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一系列的措施下我国的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生育政策的调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人群增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也带来产后出血等相关...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作为世界上剖宫产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一系列的措施下我国的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生育政策的调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人群增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也带来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增加。随着产科疾病谱的变化,分娩方式的决策更为复杂。因此,剖宫产术的规范化应用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指南解读 剖宫产率 剖宫产手术 相关并发症 规范化应用 产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脊髓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及临床咨询
2
作者 阴凯丽 郝娜 蒋宇林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9-363,共5页
胎儿脊髓发育异常是由于胚胎或胎儿期神经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疾病,这些异常可能与神经管的闭合不全、脊柱发育异常或脊髓结构发育障碍等因素有关,常见的病种包括脊髓膨出、脊柱裂等。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轻微的脊柱裂到... 胎儿脊髓发育异常是由于胚胎或胎儿期神经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疾病,这些异常可能与神经管的闭合不全、脊柱发育异常或脊髓结构发育障碍等因素有关,常见的病种包括脊髓膨出、脊柱裂等。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轻微的脊柱裂到严重的脊髓脊膜膨出,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咨询 神经管发育异常 产前诊断 胎儿脊髓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新辅助治疗再讨论
3
作者 杨洁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新辅助治疗最早来源于Frei在1982年提出的综合治疗的概念,在治疗无法直接手术切除的晚期恶性肿瘤时,先应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降低肿瘤负荷,达到能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1]。NACT最早应用于妇科肿瘤的卵巢癌晚期... 新辅助治疗最早来源于Frei在1982年提出的综合治疗的概念,在治疗无法直接手术切除的晚期恶性肿瘤时,先应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降低肿瘤负荷,达到能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1]。NACT最早应用于妇科肿瘤的卵巢癌晚期患者中,在手术前对经活检确认且无法切除的肿瘤进行3~6个周期的化疗,再进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近二十年来相关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陆续浮现,总体来说,NACT可以减少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可行性和肿瘤的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妇科肿瘤 临床研究结果 肿瘤细胞减灭术 新辅助化疗 肿瘤体积 晚期恶性肿瘤 CHEMOTHERA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耀东 李佳林 +2 位作者 娄艳茹 徐慧玉 杨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764,共7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理和生殖功能的复杂内分泌疾病,已成为育龄期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征为闭经或月经稀发、低雌激素或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POI的...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理和生殖功能的复杂内分泌疾病,已成为育龄期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征为闭经或月经稀发、低雌激素或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PO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针对POI的常规治疗方法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卵巢功能和解决生育问题。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已成为POI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外泌体也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细胞治疗”方法而备受关注。多项动物研究显示,MSCs及其外泌体通过调控颗粒细胞增殖与凋亡、促进卵巢血管新生、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卵巢组织纤维化、促进卵泡发育与成熟以及调节卵巢局部免疫微环境等多重机制,发挥对POI的治疗作用。此外,相关临床研究也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对MSCs及其外泌体治疗POI的相关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旨在为POI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转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后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再次活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葛逸盟 杨硕 李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7-263,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新鲜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后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再次活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新...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新鲜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后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再次活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新鲜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后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并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有妊娠意愿及尝试的患者术后6年内的妊娠结局。根据后续是否获得活产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再次活产的影响因素。结果188例纳入研究,其中术后6年获得活产110例,活产率58.5%(110/188)。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变量(年龄、不孕时间、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后取卵次数、子宫内膜厚度、盆腔粘连情况及输卵管伞端形态)以及活产周期或最后一次移植周期基线窦卵泡数(P=0.205)这一可能影响再次妊娠结局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单一部位及多部位致密粘连是影响再次获得活产的独立预后因素(OR=0.185,95%CI:0.046~0.736,P=0.017;OR=0.124,95%CI:0.024~0.640,P=0.013)。结论新鲜胚胎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后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术中盆腔粘连情况影响后续妊娠结局,盆腔粘连对术后活产有不利影响且是患者术后6年内获得活产的独立预后因素。积极改善盆腔粘连、预防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对患者术后生育力恢复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盆腔炎性病变 妊娠结局 活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畸形病因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翟怡 陈娜 朱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0-453,共4页
女性生殖道畸形疾病是一类主要由苗勒管(Müllerian duct),又称副中肾管或中肾旁管(paramesonephric duct)先天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子宫体、子宫颈、阴道等结构异常的疾病,总体人群发病率约5%[1],部分严重的女性生殖道畸形疾病可严重... 女性生殖道畸形疾病是一类主要由苗勒管(Müllerian duct),又称副中肾管或中肾旁管(paramesonephric duct)先天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子宫体、子宫颈、阴道等结构异常的疾病,总体人群发病率约5%[1],部分严重的女性生殖道畸形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个人的性生活、生育能力和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女性生殖道畸形按解剖结构异常的具体部位可分为外阴畸形、阴道畸形、子宫颈畸形和子宫畸形4种常见类型,输卵管畸形较为罕见。部分患者在生殖道畸形以外还伴发泌尿、骨骼、心脏等其他系统畸形[2]。病因明确可以有效地筛查和干预,但目前女性生殖道畸形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把近期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畸形 苗勒管 先天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性发育异常疾病的早期识别及诊断
7
作者 丁蕾蕾 田秦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1-444,共4页
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是一类先天性异常,表现为性染色体、性腺或性激素性别的不典型或不一致[1]。该疾病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胚胎学、儿科、妇产科、内分泌科、整形科、遗传学和心理学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是一类先天性异常,表现为性染色体、性腺或性激素性别的不典型或不一致[1]。该疾病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胚胎学、儿科、妇产科、内分泌科、整形科、遗传学和心理学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因也较为繁杂,且相对较为罕见。此外,DSD的高度异质性、年龄分布的广泛性、就诊科室的分散性以及相关科室之间诊疗衔接的不足等因素,均加大了其早期识别与诊断的难度。尽管一些患者因外生殖器模糊在出生时就可被识别,但许多患者直到青春期出现发育延迟、原发性闭经或不孕等问题时才就诊,这与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原则相悖。延迟诊断不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早期识别和治疗DSD,并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女性DSD各年龄阶段的早期识别要点和诊断策略,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性染色体 女性 妇产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曾帅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3-626,共4页
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PAS)是一组由于滋养细胞异常侵袭进入子宫深肌层,甚至穿透浆膜层的妊娠期疾病。随着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人群增加,PAS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具有较高的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子宫切除等... 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PAS)是一组由于滋养细胞异常侵袭进入子宫深肌层,甚至穿透浆膜层的妊娠期疾病。随着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人群增加,PAS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具有较高的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子宫切除等风险。术后病理样本中发现绒毛侵袭子宫肌层是PAS的诊断金标准,但子宫肌层样本获取困难常导致PAS的病理诊断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 滋养细胞 胎盘植入性疾病 子宫深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与全球早发女性乳腺癌的疾病负担和归因风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黄丹琪 杨敏 +4 位作者 熊巍 刘婧一 陈万青 翟静波 李江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7-784,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与全球早发女性乳腺癌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归因风险因素。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数据库提取1990—2021年中国与全球早发女性乳腺癌(诊断年龄<50岁)的发病、死亡和伤残调...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与全球早发女性乳腺癌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归因风险因素。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数据库提取1990—2021年中国与全球早发女性乳腺癌(诊断年龄<50岁)的发病、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的绝对值和粗率,提取5种风险因素(吸烟、饮酒、低体力活动、高红肉饮食、高空腹血糖)和全部风险因素的DALYs归因占比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分析标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1990—2021年,中国和全球早发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均呈整体上升趋势(中国:AAPC=2.25%;全球:AAPC=0.64%;成对比较,P<0.001),标化死亡率(中国:AAPC=-0.82%;全球:AAPC=-0.26%;成对比较,P<0.001)和标化DALYs率(中国:AAPC=-0.63%;全球:AAPC=-0.18%;成对比较,P=0.004)均呈整体下降趋势。2021年中国和全球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3.49/10万和13.6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9/10万和3.14/10万。中国标化死亡率(APC=0.78%)和标化DALYs率(APC=1.38%)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呈逐渐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13.55%)与全球(11.20%)早发女性乳腺癌DALYs归因于高红肉饮食的比例均相对最高。结论中国早发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增长迅速,正向全球整体水平靠近,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在近十余年均呈上升趋势,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未来应进一步扩大乳腺癌筛查项目的推广范围,优化乳腺癌筛查方案,提高居民癌症防治知识水平,以减轻中国日益增长的早发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女性乳腺癌 疾病负担 归因风险因素 中国 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复发及难治性性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天宇 杨佳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生殖细胞肿瘤常发生于性腺部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由于对化疗高度敏感,生殖细胞肿瘤治愈率较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化疗耐药和疾病进展而死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显著改善了多种实体肿瘤的预后,但在生殖细胞肿瘤中的免疫机制... 生殖细胞肿瘤常发生于性腺部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由于对化疗高度敏感,生殖细胞肿瘤治愈率较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化疗耐药和疾病进展而死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显著改善了多种实体肿瘤的预后,但在生殖细胞肿瘤中的免疫机制和免疫治疗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复发及难治性生殖细胞肿瘤是否能获益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仍需进一步评估。本文通过总结生殖细胞肿瘤中免疫相关机制、免疫治疗病例报道及临床试验结果,评估免疫治疗疗效,为未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肿瘤微环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病例特点与诊治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超 侯征 +2 位作者 李华军 李蓉 乔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5-1479,1486,共6页
背景现行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分型依据仅参照超声影像特点,目前尚缺乏该分型标准下不同类型CSP病例临床特点的分析总结。目的探讨不同类型CSP的病例特点及诊治差异。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2014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CSP患者共... 背景现行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分型依据仅参照超声影像特点,目前尚缺乏该分型标准下不同类型CSP病例临床特点的分析总结。目的探讨不同类型CSP的病例特点及诊治差异。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2014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CSP患者共8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分型标准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组,并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CSP患者中Ⅰ型组占36.5%(315/862),Ⅱ型组占53.1%(458/862),Ⅲ型组占10.3%(89/862)。3组患者的年龄、孕产史、既往宫腔手术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患者中腹痛发生率为24.2%(209/862),阴道出血发生率为65.0%(560/862)。3组CSP患者腹痛及阴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1、0.062)。Ⅲ型组患者诊断时停经时间为55(46,64)d,妊娠物中位径线长29.6(19.1,43.3)mm,术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为60673(17164,122203)mU/mL,需辅助药物杀胚治疗、腹腔镜监视下手术、子宫动脉阻断率分别为27.0%(24/89)、33.7%(30/89)、32.6%(29/89),手术时长101(67,125)min,住院时间4(3,7)d,治疗花费11933.7(8760.7,15250.6)元,术后24 h累计出血量、出血≥200 mL发生率及输血率分别为83(33,178)mL、24.7%(22/89)、7.9%(7/89),均高于其他两组(P<0.001)。所有患者持续性CSP发生率为3.1%(27/862),3组持续性CS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53,P=0.187)。结论不同类型CSP患者的年龄、孕产史、既往宫腔手术史及腹痛、阴道出血等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Ⅰ型和Ⅱ型患者治疗侵入性较小,Ⅲ型患者的医疗资源消耗较多,对多学科团队及个体化管理有较高要求。不同类型患者经规范管理,其治疗预后均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瘢痕妊娠 体征和症状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的筛查与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洁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9-332,共4页
肿瘤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因而大多数患者发病时为中老年,且随着年龄增长,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妇科的三大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病年龄大多为绝经后,子宫颈癌的发病也随着年龄有所增长。其中预后最差的卵巢癌的平... 肿瘤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因而大多数患者发病时为中老年,且随着年龄增长,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妇科的三大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病年龄大多为绝经后,子宫颈癌的发病也随着年龄有所增长。其中预后最差的卵巢癌的平均诊断年龄为63岁[1],有将近一半(45%)的女性诊断时在64岁以上[2]。子宫内膜癌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而发病高峰年龄在70~74岁[3]。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高峰虽为15~44岁,但70岁后又是第2个发病高峰[4]。此外,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提高,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妇女的比例在未来几十年内将进一步增加。老年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由于老年人行动受限导致肿瘤筛查等不及时,即使出现症状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就医不及时导致诊断延误,加之部分老年患者难以完成当前的标准治疗,这些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要相对差很多。虽然老年医学的综合评估加入到了肿瘤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老年肿瘤患者的预后仍然没有明确的改善。一项欧洲的调查报告显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65~69岁的女性1年的年龄标准相对存活率为57%,70~79岁的女性为43%~45%,80~99岁的女性为25%~33%,普遍低于年轻患者,且随年龄增长降低得更明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肿瘤患者 发病年龄 肿瘤学 绝经后女性 子宫内膜癌 肿瘤筛查 年龄标准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芍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瑞怡 王亚平 +11 位作者 张绍芬 王汝芹 欧阳运薇 谢秀珍 刘红丽 吕淑兰 史惠蓉 张友忠 谢梅青 罗涌 陈蓉 郁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探索香芍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全国11个中心进行,招募处于围绝经期并伴有情绪症状的患者300例,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患者随机进入研究组(香芍颗粒1袋... 目的:探索香芍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全国11个中心进行,招募处于围绝经期并伴有情绪症状的患者300例,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患者随机进入研究组(香芍颗粒1袋,每日3次,150例)和安慰剂组(香芍颗粒类似物1袋,每日3次,150例)治疗8周,并通过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14项焦虑量表(HAMA)和Greene围绝经期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变化。结果:完成至少4周随诊的276例(92.0%)受试者纳入分析,其中研究组136例,安慰剂组140例。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安慰剂组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研究组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与基线比较,HAMD和HAMA的评分减分率在研究组均高于安慰剂组(P<0.05)。研究组抑郁症状治疗总有效率67.6%,安慰剂组抑郁症状治疗总有效率5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症状的治疗总有效率也优于安慰剂组(61.0%vs.44.3%,P<0.01)。治疗8周后,Greene量表评分的减分率及总有效率研究组优于安慰剂组(P<0.05)。两组雌二醇水平、卵泡刺激素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芍颗粒对改善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有效,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绝经 香芍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助产机构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现状和防治能力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慧峰 尹韶华 +5 位作者 吴天晨 陈练 王晓霞 魏瑗 乔杰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严重产后出血(SPPH)发生现状、变化趋势和机构变异,以评估我国助产机构SPPH防治能力。方法:研究利用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CIS)全国助产机构上报的2018~2022年历年医院水平汇总数据。研究纳入上报了2018~2022年... 目的:分析我国严重产后出血(SPPH)发生现状、变化趋势和机构变异,以评估我国助产机构SPPH防治能力。方法:研究利用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CIS)全国助产机构上报的2018~2022年历年医院水平汇总数据。研究纳入上报了2018~2022年产科指标完整数据的助产机构3871、4034、4028、4683和5277家。计算历年全国及不同地区和类别助产机构SPPH(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1000 ml)率、SPPH并输血率、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利用2022年数据,用P 5和P 95之差描述助产机构上述指标发生率在地区和机构间的变异程度。结果:在纳入的助产机构中,SPPH率、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从2018年(0.95%、35.91/10万)到2019年(0.94%、34.18/10万)下降,SPPH并输血率基本平稳(2018年和2019年都为0.62%),但在2020年SPPH率、SPPH并输血率、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0.99%、0.67%、36.34/10万)都上升;随后2021年(0.93%、0.62%、29.00/10万)和2022年(0.90%、0.59%、27.34/10万)3项指标连续两年下降,且都低于2018年水平。2022年数据显示三级(2.86%、1.92%)和二级(2.55%、1.65%)公立综合医院机构间SPPH率、SPPH并输血率变异程度(P 5和P 95之差)最大,西南地区SPPH率(1.30%)、SPPH并输血率(0.73%)、妊娠子宫切除率(39.89/10万)均呈最高水平。结论:我国助产机构SPPH防治能力持续提高,但仍需进一步促进地区和机构间的同质化发展,特别是聚焦西部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未来仍需探索SPPH防治的综合管理策略,并在我国孕产妇死亡从产科直接原因逐渐转为产科间接原因为主之际,实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系统性措施,以保障孕产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 输血率 医疗质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术后胚胎移植活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馨雨 杨硕 +5 位作者 陈茜 宋雪凌 杨艳 张佳佳 马彩虹 李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胚胎移植助孕活产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检查诊断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胚胎移植共643例资料。比较术后治疗方案及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胚胎移植助孕活产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检查诊断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胚胎移植共643例资料。比较术后治疗方案及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以活产率为主要终点指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活产的因素。结果643例中,宫腔粘连为轻度20.5%(132/643),中度63.6%(409/643),重度15.9%(102/643)。宫腔镜术后至第一周期胚胎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6(73,225)d。临床妊娠率32.7%(210/643),活产率24.7%(159/64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26,95%CI:0.880~0.974,P=0.003)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OR=1.188,95%CI:1.030~1.370,P=0.018)是活产的预后因素。轻度粘连组和中度粘连组中年龄增大活产率显著降低(P=0.004、0.018),重度粘连组随着年龄增加活产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526)。术后雌激素用量、人工周期数目、手术与移植间隔时间、新鲜或冻融胚胎移植、移植的胚胎类型对活产无显著影响。结论年龄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是宫腔粘连术后胚胎移植活产的预后因素。宫腔粘连术后新鲜胚胎移植或冻融胚胎移植、术后至胚胎移植间隔时间对活产结局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活产率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叶酸与活性叶酸补充对于MTHFR 677TT型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红细胞叶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永杰 侯树辰 +1 位作者 常亮 刘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研究普通叶酸与活性叶酸补充对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677TT型不明原因反复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患者红细胞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 目的·研究普通叶酸与活性叶酸补充对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677TT型不明原因反复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患者红细胞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MTHFR 677TT型URPL患者45例。按照叶酸补充方式将其分为3组,包括A组16例(研究开始前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叶酸补充,研究开始后进行活性叶酸补充),B组15例(研究开始前进行过普通叶酸的补充,研究开始后进行活性叶酸补充),以及C组14例(研究开始前进行过普通叶酸的补充,研究开始后进行普通叶酸与活性叶酸联合补充)。分别于入组时(第一次)、入组补充后(第二次)对3组患者的红细胞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THF)浓度进行检测,并开展比较。结果·在3组患者中,任意2组的第一次红细胞5-MTHF浓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第一次红细胞5-MTHF浓度相比,3组患者的第二次红细胞5-MTHF浓度均有提高(均P=0.000),且B组患者的红细胞5-MTHF浓度的增幅高于A组(t=2.373,P=0.049),但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补充普通叶酸相比,补充活性叶酸可以更好地在短时间内提高MTHFR 677TT型URPL患者的红细胞叶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不明原因反复流产 5-甲基四氢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会超 李军 王永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6,共7页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病例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IBD并分娩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按照妊娠前、妊娠期及哺...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病例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IBD并分娩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按照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的疾病状态分为疾病活动组和缓解组,比较两组妊娠前咨询、营养状况、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共纳入妊娠合并IBD 33位,其中7位分娩二胎,共40例分娩,包括自然受孕36例(90.0%)和辅助生殖4例(10.0%)。40例分娩中,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IBD持续处于缓解期21例(52.5%),活动期19例(47.5%),其中8例(42.1%)因自行停用药物或未按医嘱规律服药疾病发生活动。疾病缓解组与活动组相比,妊娠前咨询率更高(57.1%vs. 15.8%,P=0.010),血红蛋白[(112.67±8.53) g/L vs.(102.84±5.23) g/L,P<0.001]、血清总蛋白[(66.58±6.34) g/L vs.(60.83±6.25) g/L,P=0.006]、血清白蛋白[36.4(35.1,38.3) g/L vs. 34.3(31.1,35.6) g/L,P=0.006]、血钙[(2.25±0.10)μmol/L vs.(2.13±0.15)μmol/L,P=0.004]水平更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更低(0 vs. 31.6%,P=0.007)。40例中经阴道分娩27例(67.5%),剖宫产13例(32.5%)。新生儿结局分析结果表明,足月产38例,早产2例;巨大儿1例,小于胎龄儿1例,低出生体重儿1例,出生缺陷3例;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10例,其中新生儿感染4例,新生儿黄疸2例。结论:妊娠前咨询和评估对IBD患者至关重要,经过妊娠期精细管理,大多数病例可以得到良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妊娠结局 疾病管理 妊娠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碘营养与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玉珊 高劲松 +2 位作者 高丽丽 王丽莹 余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3-827,共5页
目的:研究孕早期妇女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早期妇女566例。记录其临床一般资料、测定尿碘水平和甲状... 目的:研究孕早期妇女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早期妇女566例。记录其临床一般资料、测定尿碘水平和甲状腺功能,分析孕妇孕早期碘营养状况。根据碘营养水平不同,分为碘缺乏组(尿碘肌酐比<150μg/g)、碘超足量组(250μg/g≤尿碘肌酐比<500μg/g)、碘过量组(尿碘肌酐比≥500μg/g)与碘适量组(150μg/g≤尿碘肌酐比<250μg/g),碘营养异常组(包括碘缺乏、碘超足量、碘过量),对比分析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流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①566例孕早期孕妇的尿碘肌酐比中位数为99μg/g,总体处于碘缺乏水平。碘营养异常率为82.9%(其中碘缺乏73.0%、碘超足量7.4%、碘过量2.5%),碘适量组仅占17.1%。②不同碘营养水平各组间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碘营养异常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于碘适量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3%vs.11.3%,χ^(2)=4.198,P=0.04)。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24 kg/m^(2)、碘营养异常是影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孕早期妇女碘营养异常率超过80%,总体处于碘缺乏状态。碘营养异常是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建议在孕早期监测孕妇碘营养水平,根据碘营养水平不同给予补碘,或低碘饮食,纠正碘营养异常,加强健康教育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营养 尿碘肌酐比 甲状腺功能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轻微细胞学异常发生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晓萍 孔令华 +2 位作者 赵拴政 万茹 王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2-917,共6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中,轻微细胞学异常发生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即时风险和5年累计风险,同时验证2019年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指南的临床处理策略的本地适用性。方法:选择2017年2~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中,轻微细胞学异常发生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即时风险和5年累计风险,同时验证2019年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指南的临床处理策略的本地适用性。方法:选择2017年2~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门诊经Hr-HPV检测阳性,细胞学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并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的患者共565例进行高级别子宫颈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即时风险研究;对组织学为CIN1及以下且有5年随访数据的193例患者进行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5年累计风险研究。结果:①565例患者中,CIN2^(+)和CIN3^(+)的即时发生率分别为32.21%和12.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SIL(35.54%)发生CIN2^(+)的即时风险为ASC-US(28.78%)的1.62倍(95%CI 1.12~2.36,P<0.05);HPV 16/18阳性(45.29%)发生CIN2^(+)的即时风险是Hr-HPV其他型阳性(23.68%)的2.89倍(95%CI 1.99~4.20,P<0.05)。②5年长期随访的193例患者中,CIN2^(+)和CIN3^(+)的5年累计发生率分别为6.2%和2.6%。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的年龄、Hr-HPV感染类型和细胞学结果发生CIN2^(+)和CIN3^(+)的5年累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LSIL较ASC-US患者仅在首次阴道镜活检CIN2^(+)病灶检出率更高;感染HPV 16/18患者发生高级别病变的即时风险显著高于Hr-HPV其他型患者,但阴道镜后的5年长期风险无显著性差异;年龄不是发生高级别病变风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细胞学异常 高级别子宫颈病变 即时风险 5年累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心脏功能异常围产结局预测
20
作者 张晗 魏瑗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7-553,共7页
目的: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心脏功能异常的特点,并基于信息量法选择以超声指标为主的相关评价指标以建立预测MCDA胎儿围产结局的模型。方法:筛选出双胎妊娠孕妇中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异常者104例,根据其绒毛膜性和胎儿心脏... 目的: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心脏功能异常的特点,并基于信息量法选择以超声指标为主的相关评价指标以建立预测MCDA胎儿围产结局的模型。方法:筛选出双胎妊娠孕妇中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异常者104例,根据其绒毛膜性和胎儿心脏异常情况分为:MCDA功能异常组(61例)、MCDA结构异常组(23例)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结构异常组(20例),分析比较3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随访临床结局至产后3年。引入信息量法,选择MCDA功能异常组的全部超声异常指标(7类),再加入3项常见临床指标,纳入信息量模型计算,建立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围产结局预测模型,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预留病例(5例)检验两种方法评估模型预测的有效性。结果:①与MCDA结构异常组比较,MCDA功能异常组双胎特有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分期更重;3组围产结局中活产与未活产所占比率、不同的活产结局间和不同的未活产结局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发现MCDA功能异常组活产儿大部分(22/24)心脏功能自行恢复正常。②信息量模型预测结果示,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不良围产结局或风险(I)划分标准:当I>1.0时,胎儿死亡风险高;当-1.0<I≤1.0时,胎儿死亡风险中等;当I≤-1.0时,胎儿死亡风险低。③ROC曲线验证结果示,AUC为0.864(95%CI 0.767~0.961);预留病例检验验证结果示,与实际临床结局吻合程度较高。结论:基于信息量法的结局预测模型与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有一定关联性,对预测MCDA心脏功能异常胎儿死亡风险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超声心动图 心脏功能异常 信息量模型 单绒毛膜双胎妊娠 围产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