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与改进 被引量:8
1
作者 陶一寒 崔辰州 +10 位作者 张彦霞 许允飞 樊东卫 韩叙 韩军 李长华 何勃亮 李珊珊 米琳莹 杨涵溪 杨丝丝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8-188,共21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天文学研究也不甘落后,涌现出一大批应用深度学习进行数据分析的工作。总结了深度学习在天文中的应用情况和趋势、天文数据类型和机器学习任务、天文中常... 近年来,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天文学研究也不甘落后,涌现出一大批应用深度学习进行数据分析的工作。总结了深度学习在天文中的应用情况和趋势、天文数据类型和机器学习任务、天文中常用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和方法,以及深度学习在天文研究中的代表性应用和进展,并探讨和提出了其未来在天文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数据分析处理 深度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虚拟天文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 Lac的光学多普勒因子估算
2
作者 黄家伟 潘树蓉 +3 位作者 吴健 叶旭鸿 曹健鸿 樊军辉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共8页
蝎虎天体(BL Lacertae object,BL Lac)是一类特殊的活动星系核,表现出极端的观测特征,如高光度和偏振、快速光变、超光速运动、射电核主导、极高能辐射等,极端观测特性可能都与喷流效应有关,而表征喷流效应的物理量是多普勒因子(Doppler... 蝎虎天体(BL Lacertae object,BL Lac)是一类特殊的活动星系核,表现出极端的观测特征,如高光度和偏振、快速光变、超光速运动、射电核主导、极高能辐射等,极端观测特性可能都与喷流效应有关,而表征喷流效应的物理量是多普勒因子(Doppler factor).多普勒因子有助于了解BL Lac的辐射物理和本征特性.基于BL Lac和Fanaroff-Riley typeⅠ/Fanaroff-Riley typeⅡ(G)的统一模型思路,提出BL Lac的本征视星等与红移(哈勃图)的分布应该与FRⅠ/FRⅡ(G)的观测视星等与红移的分布相似,并提出了估算BL Lac的光学多普勒因子的方法.该方法所估算的多普勒因子与前人的光学多普勒因子比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该光学波段估算BL Lac多普勒因子的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虎天体:普通 星系:活动 星系:距离和红移 星系: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件的大规模星表高效索引与融合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琦乾 樊东卫 崔辰州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9-447,共19页
大规模星表的快速检索是交叉证认、多波段数据融合、暂现源搜寻等任务实现的基础,尤其是大视场暂现源搜寻需要在一个曝光周期内完成观测结果与大规模星表的检索与交叉证认,以发现正在变化的天体。现有的大规模星表通常包含数十亿天体,... 大规模星表的快速检索是交叉证认、多波段数据融合、暂现源搜寻等任务实现的基础,尤其是大视场暂现源搜寻需要在一个曝光周期内完成观测结果与大规模星表的检索与交叉证认,以发现正在变化的天体。现有的大规模星表通常包含数十亿天体,为了在有限内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快速检索,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基于HEALPix的多分辨率动态划分算法,能够将星表按照不同天区天体密度切分成大小合适且均匀的星表文件;进而在开源序列化组件Protocol Buffers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针对星表的序列化方案,作为星表切分和检索时的中间存储介质,以尽可能提高检索时的速度。还尝试应用Peano-Hilbert编号代替HEALPix原有Z型编号顺序遍历星表,提高了缓存命中率,实现了对大规模星表的高效融合,方便对数据的后续利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表 HEALPix 交叉证认 虚拟天文台 天文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夜光遥感的深圳西涌暗夜保护社区光污染控制有效性评估
4
作者 李熙 布布莉·叶尔勒克 +1 位作者 郑建川 梅林 《热带地理》 2025年第8期1373-1387,共15页
2023年深圳市西涌社区成功获得国际暗夜社区认证,成为中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地区。系统评估西涌社区光污染控制的有效性,对中国暗夜保护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的高分辨率夜光遥感影像,通过随机... 2023年深圳市西涌社区成功获得国际暗夜社区认证,成为中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地区。系统评估西涌社区光污染控制的有效性,对中国暗夜保护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的高分辨率夜光遥感影像,通过随机森林回归算法进行辐射一致性校正,评估了西涌社区近3年的光污染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近3年西涌社区全域夜间灯光亮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且沙滩观星区、道路系统及各村落光污染管控效果显著。结合感兴趣区(POI)数据分析,各类型POI的亮度系数整体降幅介于27.68%~74.45%。其中,住宿服务设施仍是西涌社区最主要的夜间光污染来源。高分辨率夜光影像能有效监测和评估城市区域的光污染状况,为后续暗夜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遥感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 国际暗夜保护社区 光污染控制 深圳市西涌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