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水溶性蛋白与加工技术的关系(续一)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荣和 《大豆通报》 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
本文结合科技研究与生产实践 ,对大豆水溶性蛋白与加工技术的关系进行了科学试验 ,全面叙述和综合总结 ,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豆 水溶牲蛋白 加工技术 原料 豆制食品 高频电场降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水溶性蛋白与加工技术的关系(续二)
2
作者 李荣和 《大豆通报》 2004年第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水溶性蛋白 加工技术 高频电场 氨基氮 场强 溶解性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总甾醇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蕾 陈星 +1 位作者 李晓丽 邱炳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7,共3页
采用改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总甾醇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回收率,精密度标准偏差S=0.0018,变异系数CV=1.41%,样品回收率在97.3%~101.9%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9.5%,样品的呈色反应明显,呈色稳定时间1h。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醇含量 大豆 平均回收率 测定结果 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稳定时间 精密度 样品 呈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和大豆短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与还原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丹 李晓磊 李荣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73,共3页
为了比较高纯度大豆短肽和玉米短肽的体外生物活性,本研究在分析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等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测定了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玉米短肽和大豆短肽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4... 为了比较高纯度大豆短肽和玉米短肽的体外生物活性,本研究在分析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等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测定了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玉米短肽和大豆短肽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411.33和423.57左右,含量最多的必须氨基酸亮氨酸在10%以上;玉米短肽和大豆短肽使0.2mmol/L的DPPH·减少50%时的浓度SC50分别是29.48mg/mL和52.59mg/mL,小于抗坏血酸的1/2500;在2.73-27.3mg/mL浓度范围内,玉米短肽的还原能力略高于大豆短肽。结论:玉米短肽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大豆短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短肽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大豆蛋白增溶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5
作者 梁歧 李荣和 +2 位作者 齐斌 刘蕾 陈进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为了提高大豆深加工产品的得率和蛋白质含量 ,利用超声波处理大豆经湿磨后的浆渣混合液态物 ,产生超声空化效应 ,提高大豆蛋白的溶出率 ,减少大豆蛋白在豆渣中的残留。试验表明 :超声提取技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溶出率 ,从而使豆乳蛋白含... 为了提高大豆深加工产品的得率和蛋白质含量 ,利用超声波处理大豆经湿磨后的浆渣混合液态物 ,产生超声空化效应 ,提高大豆蛋白的溶出率 ,减少大豆蛋白在豆渣中的残留。试验表明 :超声提取技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溶出率 ,从而使豆乳蛋白含量相对提高 6.6% ,豆乳干物质重量相对提高 11.6%。该技术对于传统大豆制品及现代大豆加工新产品如豆奶、速溶豆粉及分离蛋白、浓缩蛋白等产品的生产均具有提高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大豆蛋白 溶出率 增溶作用 超声空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振兴中国大豆加工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荣和 姜浩奎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10期80-84,102,共6页
介绍了以我国大豆加工业的最大领域——油脂工业生成的、通常能用作饲料的高温豆粕为原料,提取高纯度大豆低聚肽(蛋白含量≥93%~95%、NSI值=100%、溶解度=100%,灰分≤1.5%)、高纯度大豆异黄酮(异黄酮总含量≥92%、G:D≥8:1)和大... 介绍了以我国大豆加工业的最大领域——油脂工业生成的、通常能用作饲料的高温豆粕为原料,提取高纯度大豆低聚肽(蛋白含量≥93%~95%、NSI值=100%、溶解度=100%,灰分≤1.5%)、高纯度大豆异黄酮(异黄酮总含量≥92%、G:D≥8:1)和大豆复合功能因子自主创新高技术;对我国大豆油脂加工业扭亏为盈,拉动豆农致富,对原料大豆“吃干榨净”,实现资源节约型的大豆加工工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加工 高纯度大豆低聚肽 高纯度大豆异黄酮 大豆复合功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油脚提取大豆甾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星 陈滴 刘蕾 《粮食与油脂》 2007年第9期18-21,共4页
大豆油油脚经皂化、酸解、甲酯化、冷析沉淀、醇洗、结晶后可得到含量为94.8%大豆总甾醇,气质联机分析表明,其中β-谷甾醇44.1%、豆甾醇28.0%、菜油甾醇21.7%。
关键词 大豆油油脚 大豆甾醇 植物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质含量大豆短肽的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丹 李煜馨 李晓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4,共4页
95.5%蛋白质含量的大豆短肽是一种白色、不吸潮、易溶于水和酸性环境、无异味的粉末状混和物。在280nm处表现出蛋白质的特征紫外吸收峰。200~1000u短肽(二肽,三肽和四肽)占总肽含量的73.65%;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17%。大豆短肽使DPPH自... 95.5%蛋白质含量的大豆短肽是一种白色、不吸潮、易溶于水和酸性环境、无异味的粉末状混和物。在280nm处表现出蛋白质的特征紫外吸收峰。200~1000u短肽(二肽,三肽和四肽)占总肽含量的73.65%;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17%。大豆短肽使DPPH自由基减少50%时的半最大清除浓度SC50是30.3043mg/mL,约为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的1/2000。可广泛用于医疗食品、中老年食品、婴幼儿食品及运动员食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短肽 高蛋白质含量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和鉴定大豆油脚中甾醇及副产物成分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星 刘蕾 +1 位作者 刘辉 邱炳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59,共3页
从大豆油脚中提取的粗甾醇,经丙酮洗涤,乙醇反复萃取,抽滤烘干得精制甾醇,再通过结晶,干燥得结晶甾醇。在乙醇萃取过程中分离出大豆甾醇和两种副产物———醇热溶絮状析出物和醇不溶物。经等离子发射光谱和气质联机分析表明,结晶甾醇中... 从大豆油脚中提取的粗甾醇,经丙酮洗涤,乙醇反复萃取,抽滤烘干得精制甾醇,再通过结晶,干燥得结晶甾醇。在乙醇萃取过程中分离出大豆甾醇和两种副产物———醇热溶絮状析出物和醇不溶物。经等离子发射光谱和气质联机分析表明,结晶甾醇中大豆总甾醇含量为94%,其中β-谷甾醇44.1%、豆甾醇28.0%、菜籽甾醇21.7%;精制甾醇中大豆总甾醇含量为85%,其中β-谷甾醇42.3%、豆甾醇18.1%、菜籽甾醇24.5%。醇热溶絮状析出物分离出15种化合物,多数为脂类化合物。醇不溶物中矿物质约占30%,Al、Fe、Ca、Mg、P、Mn、Zn、Sr、Ti等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脚 甾醇 副产物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面制品蛋白营养强化的新型大豆蛋白
10
作者 李荣和 姜浩奎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3期72-74,共3页
采用大豆功效成份连续提取、逆向留存大豆蛋白技术 ,生产新型大豆浓缩蛋白 (纯度≥ 70 % )可将大豆浓缩蛋白成本降至 <0 2 2万元 /t,是国内外同类产品成本的 1/3,在面粉中添加 5 %~ 8%新型大豆浓缩蛋白 ,可使面制主食中大豆蛋白含... 采用大豆功效成份连续提取、逆向留存大豆蛋白技术 ,生产新型大豆浓缩蛋白 (纯度≥ 70 % )可将大豆浓缩蛋白成本降至 <0 2 2万元 /t,是国内外同类产品成本的 1/3,在面粉中添加 5 %~ 8%新型大豆浓缩蛋白 ,可使面制主食中大豆蛋白含量提高 3 5 %~ 5 6 % ,而且可全面改善面制主食的品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制品 蛋白营养强化 大豆蛋白 浓缩蛋白 高变性 营养素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功效成分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荣和 《农产品加工》 2007年第7期16-17,共2页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大豆养育了中华民族".近代科学发现,养育中华民族的大豆功效成分主要存在于豆粕之中,高温豆粕是大豆油脂加工业产量最高的产品,能否将高温豆粕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是振兴中...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大豆养育了中华民族".近代科学发现,养育中华民族的大豆功效成分主要存在于豆粕之中,高温豆粕是大豆油脂加工业产量最高的产品,能否将高温豆粕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是振兴中国大豆油脂加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面粉 高纯度 中华民族 高温豆粕 油脂加工业 染料木苷 中国民族 染料木甙 大豆低聚肽 大豆 大豆异黄酮 低温豆粕 功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