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宗淡水鱼加工前处理技术和装备的研究现状及方向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玲 宗力 +1 位作者 王玖玖 程世俊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6,71,共5页
大宗淡水鱼的前处理是淡水鱼类加工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前处理的效率和得率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能力和资源利用率。本文从淡水鱼前处理中的分级、定向整理、去头、去鳞、去内脏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大宗淡水鱼前处理加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大宗淡水鱼的前处理是淡水鱼类加工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前处理的效率和得率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能力和资源利用率。本文从淡水鱼前处理中的分级、定向整理、去头、去鳞、去内脏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大宗淡水鱼前处理加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大宗淡水鱼工业化生产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前处理 技术 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淡水鱼品种快速鉴别 被引量:36
2
作者 徐文杰 刘茹 +1 位作者 洪响声 熊善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261,共9页
为探索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方法,该文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7种淡水鱼品种的判别分类进行了研究。采集了青、草、鲢、鳙、鲤、鲫、鲂等7种淡水鱼,共665个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经过多元散射校正(mult... 为探索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方法,该文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7种淡水鱼品种的判别分类进行了研究。采集了青、草、鲢、鳙、鲤、鲫、鲂等7种淡水鱼,共665个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经过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 OSC)、数据标准化(standardization,S)等20种方法预处理,在1000~1799 nm范围内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7种淡水鱼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了鉴别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和 BP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的淡水鱼品种鉴别模型最优,模型的鉴别准确率达96.4%,对未知样本的鉴别准确率达95.5%。模型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采用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快速地鉴别出淡水鱼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 人工神经网络 品种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淡水鱼品种在线识别装置设计 被引量:31
3
作者 万鹏 潘海兵 +1 位作者 龙长江 陈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4-167,共4页
研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淡水鱼品种在线识别装置。采用CCD彩色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光电开关、数据采集卡、输送机、照明箱等部件组成在线识别装置的硬件部分;基于Visual C++6.0平台编写具备淡水鱼图像采集、图像分析、鱼体特征提取、... 研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淡水鱼品种在线识别装置。采用CCD彩色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光电开关、数据采集卡、输送机、照明箱等部件组成在线识别装置的硬件部分;基于Visual C++6.0平台编写具备淡水鱼图像采集、图像分析、鱼体特征提取、品种识别等功能模块的在线识别软件程序。利用本装置对鲤鱼、鲫鱼、草鱼、鳊鱼等4种大宗淡水鱼进行品种在线识别。结果表明,以BP神经网络作为识别模型,该装置对4种淡水鱼进行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2.50%,检测所需时间平均为1.3s,该装置可以用于淡水鱼品种的在线、快速、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技术 淡水鱼 品种 在线识别装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现状、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熊善柏 《养殖与饲料》 2012年第9期1-4,共4页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淡水鱼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层面和科技层面的问题,分析了产业化发展、产品创新、科技开发思路和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并提出了从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推进养殖、加工与贮运(物流)业同...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淡水鱼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层面和科技层面的问题,分析了产业化发展、产品创新、科技开发思路和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并提出了从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推进养殖、加工与贮运(物流)业同步发展;增加科技和产业投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构建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等3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加工 现状 发展思路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淡水鱼肉的质构特性及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5
5
作者 胡芬 李小定 +5 位作者 熊善柏 付娜 王红梅 杨晓波 杜伟光 倪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9-73,共5页
为了分析鱼体体质量和季节对鱼肌肉组织特性的影响,以及质构特性与基本营养成分的关系,以湖北最常见的5种淡水鱼(草鱼、鲫鱼、鲢鱼、鲤鱼、武昌鱼)为对象,对其基本营养成分和质构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种淡水鱼肌肉硬度大小为:草鱼... 为了分析鱼体体质量和季节对鱼肌肉组织特性的影响,以及质构特性与基本营养成分的关系,以湖北最常见的5种淡水鱼(草鱼、鲫鱼、鲢鱼、鲤鱼、武昌鱼)为对象,对其基本营养成分和质构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种淡水鱼肌肉硬度大小为:草鱼>鲤鱼>鲫鱼>武昌鱼>鲢鱼,随季节不同肌肉硬度值有所增减。随着鱼体的生长,体质量的增加,肌肉硬度、弹性、胶着度和咀嚼度均有增加,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春季鱼的肌肉质构指标值大于夏季和冬季。对7个质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62%,其中硬度和弹性是影响鱼肉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质构分析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KPCA-SVM鉴别淡水鱼肉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娇娇 徐文杰 +2 位作者 许竞 尤娟 熊善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104,共7页
为实现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7种淡水鱼鲜肉的快速鉴别模型。试验采集了鲢、草鱼、乌鳢、鲫、鲤、青鱼、鳙7种淡水鱼共772个鲜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考察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ized variate,S... 为实现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7种淡水鱼鲜肉的快速鉴别模型。试验采集了鲢、草鱼、乌鳢、鲫、鲤、青鱼、鳙7种淡水鱼共772个鲜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考察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ized variate,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的预处理方法及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特征提取方法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判别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经SNV预处理和KPCA提取特征变量后,对未知样品的整体正确判别率达到92.68%。因此,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所建SVM模型可以实现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特征提取方法 淡水鱼肉 水产品品质 支持向量机 鉴别 正确判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蒸馏/4-氨基安替比林法检测淡水鱼体内挥发酚的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红梅 李小定 +2 位作者 熊善柏 付娜 胡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确定对淡水鱼中挥发酚进行提取、检测的最优条件,并得出一种能准确检测鱼体中挥发酚含量的可靠方法。采用蒸馏水代替无酚水,用硬脂酸做消泡剂,采用100g/LNaOH溶液固定鱼样品中的挥发酚,用硫酸酸化再用直接蒸馏法提取鱼体中挥发酚,并用4... 确定对淡水鱼中挥发酚进行提取、检测的最优条件,并得出一种能准确检测鱼体中挥发酚含量的可靠方法。采用蒸馏水代替无酚水,用硬脂酸做消泡剂,采用100g/LNaOH溶液固定鱼样品中的挥发酚,用硫酸酸化再用直接蒸馏法提取鱼体中挥发酚,并用4-氨基安替比林染色法检测鱼体中挥发酚。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2~6mg/L,检出限为0.05mg/kg,回收率为98.4%~107.0%。与传统检测方法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省时节能,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酚 淡水鱼 蒸馏 萃取 4-氨基安替比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体质量在线检测及分级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坤殿 万鹏 +1 位作者 谭鹤群 宗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设计一种用于淡水鱼体质量在线检测并按质量进行分级的系统,采用电子称质量的方式对鱼体进行质量在线检测并分级。该系统工作原理:当淡水鱼输送到称质量装置时,鱼体在称质量输送机上移动,质量传感器采集鱼体的质量信号,经调理电路... 设计一种用于淡水鱼体质量在线检测并按质量进行分级的系统,采用电子称质量的方式对鱼体进行质量在线检测并分级。该系统工作原理:当淡水鱼输送到称质量装置时,鱼体在称质量输送机上移动,质量传感器采集鱼体的质量信号,经调理电路处理后传送控制芯片进行储存、分析,计算鱼体的质量及等级;鱼体进入分级段鱼体输送机后,光电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鱼体位置信号传送至控制芯片,控制系统根据鱼体质量等级以及鱼体位置触发分拨机构工作并执行鱼体分级操作。采用不同质量的砝码组对系统称质量装置的称量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称质量输送机的运行速度设置为0.16~0.24m/s时,称质量系统的误差范围小于±0.73%;通过试验对系统的分级速率和分级正确率进行验证,当称质量输送机速率设定为0.20m/s,分级装置鱼体输送机速度设定为0.20~0.25m/s时,系统对质量范围为300~3000g的淡水鱼鱼体设置分为4级,平均分级速率可达到26条/min,分级正确率为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体质量 在线检测 质量分级 系统设计 淡水鱼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活淡水鱼运输环节质量安全潜在风险分析与防范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洋莹 陈浩 +3 位作者 杨眉 徐国栋 党美琪 熊善柏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5期51-57,共7页
本研究论述了鲜活淡水鱼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了在运输经营环节中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和成因。为切实保障并提升鲜活淡水鱼质量安全水平,在技术支撑、组织保障和制度管理层面提出了建立淡水鱼运输过程的应激控制技术;建... 本研究论述了鲜活淡水鱼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了在运输经营环节中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和成因。为切实保障并提升鲜活淡水鱼质量安全水平,在技术支撑、组织保障和制度管理层面提出了建立淡水鱼运输过程的应激控制技术;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等3个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析 淡水鱼 活鱼运输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方式对小龙虾尾及加工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静 张梦圆 +1 位作者 彭方军 杜红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82-189,共8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下小龙虾加工液(汤汁)中重金属积累,及其对可食部位(虾尾)重金属水平的影响。在水煮、油炸及调味三种加工方式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OES)检测虾尾及不同阶段小龙虾加工液中As、Ba、Cd、Cr、Cu、Hg、Mn... 本文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下小龙虾加工液(汤汁)中重金属积累,及其对可食部位(虾尾)重金属水平的影响。在水煮、油炸及调味三种加工方式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OES)检测虾尾及不同阶段小龙虾加工液中As、Ba、Cd、Cr、Cu、Hg、Mn、Ni及Pb九种重金属的水平。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判断虾尾重金属污染程度,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加工液中重金属积累对虾尾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龙虾水煮液中观察到了高浓度的Mn和Cu元素,油炸小龙虾后加工液中有毒元素As和Cr的浓度分别增加了88.8%和80.7%,小龙虾调味液中Mn浓度与空白相比增加了约5.4倍,随着加工复杂程度的深入,加工液中大多数重金属水平都会随加工工序逐渐积累。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工液中重金属与虾尾中某些重金属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在水煮及调味加工过程中虾尾易受Mn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加工方式 重金属污染 加工液 ICP-O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紫苏水提物对调理鲢鱼片气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晗玮 武燕霓 +3 位作者 杨文豪 尤娟 熊善柏 安玥琦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113,共12页
本研究采用含五种产地(重庆梁平、广西南宁、北京大兴、湖南常德、辽宁锦州,分别记为CQ、GX、BJ、HN、LN)紫苏水提物的腌制液对鲢鱼片进行浸渍处理,基于定量感官描述、电子鼻及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等技术评价紫苏产地对调理鲢鱼片感... 本研究采用含五种产地(重庆梁平、广西南宁、北京大兴、湖南常德、辽宁锦州,分别记为CQ、GX、BJ、HN、LN)紫苏水提物的腌制液对鲢鱼片进行浸渍处理,基于定量感官描述、电子鼻及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等技术评价紫苏产地对调理鲢鱼片感官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经紫苏水提物浸渍处理后,鲢鱼片的鱼腥味及泥土味较空白对照组(CK)明显下降,其中CQ及GX组鱼片的气味品质优于BJ、HN、LN组的。六组调理鱼片中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化合物,与CK组相比,CQ、GX组中醛类物质总量分别下降了52.84%、48.24%,萜类物质总量分别升高了1732.15%、2897.04%。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及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CQ、GX组紫苏中富含的紫苏醛、芳樟醇、D-柠檬烯、石竹烯等萜类成分是改善鲢鱼片气味品质的关键成分。综上,CQ、GX等富含紫苏醛的紫苏水提物更适宜用于制备调理鱼片。本研究可为预制调理鱼制品气味品质调控及调理鱼制品专用紫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调理鲢鱼制品 紫苏水提物 挥发性风味成分 气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方式对鱼骨汤营养和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吕广英 丁玉琴 +2 位作者 孔进喜 熊善柏 赵思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以白鲢(Hypohthalmicthyx titrix)鱼骨为原料,检测并比较高压和常压2种加工条件下鱼骨汤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高压条件下熬制的鱼骨汤中总固形物、粗蛋白、水溶性蛋白、钙和灰分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常压条件下熬制的汤... 以白鲢(Hypohthalmicthyx titrix)鱼骨为原料,检测并比较高压和常压2种加工条件下鱼骨汤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高压条件下熬制的鱼骨汤中总固形物、粗蛋白、水溶性蛋白、钙和灰分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常压条件下熬制的汤样;除精氨酸和脯氨酸外,高压条件下熬制的汤样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常压条件下熬制的汤样,高压条件下熬制的汤样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常压条件下熬制的汤样高出14.16%。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鱼骨汤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从高压条件下熬制的鱼骨汤中检测到63种挥发性成分,而常压条件下熬制的鱼骨汤中仅检测到25种挥发性成分。采用高压熬制的加工方式,在温度为110~120℃,原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1~1∶1.5,时间为1.5~3h之间的条件下,可得到风味和营养俱佳的浓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汤 高压熬制 常压熬制 营养 风味 白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草鱼营养成分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文杰 李俊杰 +1 位作者 贾丹 熊善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61-164,共4页
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测定107个草鱼样品鱼肉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含量,并采集各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以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草鱼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107个样品中,草鱼鱼肉蛋白质含量为18.00%~26.00%,粗脂肪含量为2.08%... 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测定107个草鱼样品鱼肉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含量,并采集各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以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草鱼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107个样品中,草鱼鱼肉蛋白质含量为18.00%~26.00%,粗脂肪含量为2.08%~4.36%,水分含量为70.80%~81.20%,数据范围较大,可满足建模要求。比较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确定数据多元散射校正与Savitzky-Golay导数结合适宜分析鱼肉水分含量,而鱼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近红外光谱的最佳预处理方法是数据多元散射校正,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鱼肉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所建立的鱼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6、0.9968和0.9372,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采用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快速地测出草鱼鱼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蛋白质 脂肪 水分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方式对微粒化鱼骨泥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尹涛 石柳 +3 位作者 张晋 熊善柏 尤娟 胡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128,共5页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湿法粉碎的方法制备微粒化鱼骨泥,研究不同的加工方式(常温加冰、低温冷冻和120℃蒸煮)对鱼骨泥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骨泥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钙的含量分别约为35%、...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湿法粉碎的方法制备微粒化鱼骨泥,研究不同的加工方式(常温加冰、低温冷冻和120℃蒸煮)对鱼骨泥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骨泥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钙的含量分别约为35%、20%、32%和9%,加工方式对微粒化鱼骨泥的粗蛋白、粗灰分和矿物盐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鱼骨泥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Ile)。采用常温加冰和低温冷冻加工的鱼骨泥的主要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高温蒸煮加工的鱼骨泥的必需氨基酸比例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P<0.05)高于采用常温加冰和低温冷冻组的;采用高温蒸煮加工的鱼骨泥的钙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常温加冰和低温冷冻加工组的。以上结果说明,采用高温蒸煮加工的鱼骨泥的营养价值高于其他2种加工方式的,但采用高温蒸煮加工的鱼骨泥的脂肪含量和过氧化值相对较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 鱼骨泥 鱼骨 氨基酸组成 矿物质组成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和热加工对鲢肌肉主要滋味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尹涛 刘敬科 +1 位作者 赵思明 熊善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原料,通过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和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2种滋味表征方法,研究冷藏和热加工对鲢肌肉中滋味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鲢肌肉中主要滋味活性...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原料,通过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和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2种滋味表征方法,研究冷藏和热加工对鲢肌肉中滋味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鲢肌肉中主要滋味活性物质是谷氨酸(Glu)、组氨酸(His)、肌苷酸(IMP)、钾和钠。在5℃冷藏过程中,IMP含量迅速下降,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和Glu含量增加,His、K、Na含量基本不变。新鲜鲢肌肉在100℃加热30min后,IMP含量迅速降低,而其他滋味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相对较小。鲜味氨基酸和核苷酸及其降解产物的协同作用对加热后的鲢肌肉的鲜味贡献非常显著,EUC达到0.4g MSG/100g。冷藏不同时间后再加热,鲜味活性物质对鲢肌肉的鲜味贡献程度在冷藏3d内较缓慢下降,在第5天急剧下降。苦味活性物质对加热后的鲢肌肉的苦味贡献程度随冷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味 滋味活性物质 滋味活性值 味精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骨的纳米化加工及其制品的特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亚杰 熊善柏 +3 位作者 尹涛 张晋 尤娟 胡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4,共7页
以鱼骨、猪骨、牛骨和鸡骨为原料,采用高能湿法球磨的方法制备纳米骨液,比较研究4种纳米骨液的特性,以期为纳米骨液的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4种骨的化学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5),鱼骨的灰分含量最高,而鸡骨的脂肪和粗... 以鱼骨、猪骨、牛骨和鸡骨为原料,采用高能湿法球磨的方法制备纳米骨液,比较研究4种纳米骨液的特性,以期为纳米骨液的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4种骨的化学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5),鱼骨的灰分含量最高,而鸡骨的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最高。高温(120℃)预处理后,4种骨的PO43-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位置和强度无显著性差异,鱼骨位于1 450~1 700 cm-1波数范围内的蛋白特征吸收峰与其他3种的显著不同。鱼骨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 h球磨后降低至纳米级别(162 nm),在2 h球磨后为135 nm,而猪骨、牛骨和鸡骨的平均粒径分别在2、2 h和5 h球磨后小于200 nm,4种骨的最小平均粒径依次分别为117、105、89 nm和153 nm。在球磨过程中,骨液的钙释放率呈线性增加,p H值先增加后保持稳定,亮度和白度逐渐增加,游离氨基酸和三氯乙酸可溶性肽含量逐渐增加。与其他3种骨相比,鱼骨的纳米化粉碎效率和制品的白度最高,为加工纳米骨液相对最适宜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骨 湿法球磨 纳米颗粒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化方式下武昌鱼预制烤鱼的品质特征形成研究
17
作者 谭碧霞 高艳蕾 +3 位作者 熊青 尹涛 尤娟 刘茹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346-356,共11页
本研究以武昌鱼为对象,对比分析了油炸、烤制和空气炸三种熟化方式下鱼肉感官品质的变化,并通过理化特性和风味特征指标分析揭示了不同熟化方式下武昌鱼烤鱼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油炸、烤制和空气炸鱼肉水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脂肪含量和... 本研究以武昌鱼为对象,对比分析了油炸、烤制和空气炸三种熟化方式下鱼肉感官品质的变化,并通过理化特性和风味特征指标分析揭示了不同熟化方式下武昌鱼烤鱼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油炸、烤制和空气炸鱼肉水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脂肪含量和b~*值均呈上升趋势,且三种熟化方式下武昌鱼的感官性能分别于5、55和45 min时最佳。相比而言,烤制鱼肉具有较高的水分和L~*值,富有光泽但肉质软嫩;油炸鱼肉咀嚼性和黄度值更高,但存在脂肪含量和脂肪氧化程度较高的问题;而空气炸鱼肉不仅拥有金黄的色泽和酥脆的口感,同时脂肪含量和脂肪氧化程度较低。进一步对鱼肉风味特征分析发现,烤制方式下鱼肉游离氨基酸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空气炸方式在保持较高的鱼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表现更优。此外,鉴定出的60种挥发性物质中醛类化合物对武昌鱼烤鱼的风味贡献较大,在空气炸样品中含量最高,且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醛类与脂质氧化和脂肪酸热降解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综上,空气炸在保持营养价值和提升食用品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研究为不同热加工方式下武昌鱼的风味形成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并为预制烤鱼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化方式 武昌鱼 预制烤鱼 理化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淡水产品物流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浩 胡杨 +1 位作者 刘茹 熊善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53,共8页
淡水产品物流是联通淡水产品捕捞、加工、销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淡水产品大范围流通、解决消费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是淡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淡水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区域性,因此给淡水产品流通带来一定挑战。综合... 淡水产品物流是联通淡水产品捕捞、加工、销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淡水产品大范围流通、解决消费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是淡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淡水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区域性,因此给淡水产品流通带来一定挑战。综合介绍了中国淡水产品物流现状,包括淡水产品产量、流通形式、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等,从淡水加工产品产量、储运设备、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物流标准、冷链人才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当下中国淡水产品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中国淡水产品物流业的若干建议,为促进中国淡水产品物流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产品 冷链物流 信息化 物联网 智慧冷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淡、海水鱼糜制品的滋味特征及其指纹图谱的建立 被引量:9
19
作者 安玥琦 阮秋凤 +1 位作者 张学振 熊善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1-239,共9页
为明确不同品种鱼糜制品的滋味差异物并建立鱼糜制品的滋味指纹图谱,以3种海水鱼糜(带鱼、铜盆鱼、金线鱼)和3种淡水鱼糜(鲢鱼、草鱼、青鱼)为原料制备鱼糜制品,采用电子舌、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技术,测定各鱼糜制品中滋味物质的含... 为明确不同品种鱼糜制品的滋味差异物并建立鱼糜制品的滋味指纹图谱,以3种海水鱼糜(带鱼、铜盆鱼、金线鱼)和3种淡水鱼糜(鲢鱼、草鱼、青鱼)为原料制备鱼糜制品,采用电子舌、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技术,测定各鱼糜制品中滋味物质的含量,并结合微阵列显著性分析、聚类热图分析等手段,建立鱼糜制品的滋味指纹图谱。结果表明,6种鱼糜制品的滋味特征有显著差异。带鱼鱼糜制品中具有鲜味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37 mg/100 g和1.32 mg/100 g;金线鱼糜制品中二者含量则最低;草鱼鱼糜制品中含有较高的脯氨酸(甜味)和组氨酸(苦味)。海水鱼糜制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约是淡水鱼糜制品的2倍。在淡水鱼糜制品中,白鲢鱼糜制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与淡水鱼糜制品相比,海水鱼糜制品普遍具有较高含量的甜菜碱、肌苷酸和鸟苷酸,以及较低含量的次黄嘌呤。通过微阵列显著性分析,在6种鱼糜制品中共筛选出46种差异物质,并依据该差异物质进行聚类热图分析,构建鱼糜制品的滋味指纹图谱,可直观反映淡、海水鱼糜制品滋味差异及主要差异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海水鱼 鱼糜制品 滋味轮廓 滋味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炸预处理对鱼头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燕霓 张晗玮 +2 位作者 党美琪 安玥琦 熊善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4,共10页
为简化传统鱼头煲的制作工序,提高其营养、风味品质,以调理白鲢鱼头为原料,测定油炸后鱼头及鱼头煲的色泽、蛋白溶解度、丙二醛含量、基本营养成分等指标,并结合感官分析筛选适宜的预油炸条件,探究油炸预处理对鱼头煲品质的影响。结果显... 为简化传统鱼头煲的制作工序,提高其营养、风味品质,以调理白鲢鱼头为原料,测定油炸后鱼头及鱼头煲的色泽、蛋白溶解度、丙二醛含量、基本营养成分等指标,并结合感官分析筛选适宜的预油炸条件,探究油炸预处理对鱼头煲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鱼头色泽、蛋白溶解度随油炸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降低,丙二醛含量则相反;鱼头煲的营养成分含量随油炸温度的升高而增多。中、高温油炸(180、200℃)制得的鱼头煲蛋白、脂肪等营养溶出均高于低温油炸组(160℃),而高温油炸(200℃)的鱼头煲色泽和滋味感官品质低于中温油炸组(180℃)。随着油炸时间延长,鱼头煲蛋白、脂肪及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总游离氨基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滋味轮廓及感官品质先升高后无显著差异,油炸120 s时鱼头煲蛋白溶出多、脂肪含量低,其色泽、滋味及感官品质也最优。结果表明,鱼头煲适宜的预油炸条件为180℃油炸12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头煲 预油炸 蛋白变性 脂肪氧化 营养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