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宗淡水鱼加工前处理技术和装备的研究现状及方向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玲 宗力 +1 位作者 王玖玖 程世俊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6,71,共5页
大宗淡水鱼的前处理是淡水鱼类加工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前处理的效率和得率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能力和资源利用率。本文从淡水鱼前处理中的分级、定向整理、去头、去鳞、去内脏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大宗淡水鱼前处理加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大宗淡水鱼的前处理是淡水鱼类加工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前处理的效率和得率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能力和资源利用率。本文从淡水鱼前处理中的分级、定向整理、去头、去鳞、去内脏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大宗淡水鱼前处理加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大宗淡水鱼工业化生产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前处理 技术 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淡水鱼品种快速鉴别 被引量:36
2
作者 徐文杰 刘茹 +1 位作者 洪响声 熊善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261,共9页
为探索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方法,该文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7种淡水鱼品种的判别分类进行了研究。采集了青、草、鲢、鳙、鲤、鲫、鲂等7种淡水鱼,共665个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经过多元散射校正(mult... 为探索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方法,该文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7种淡水鱼品种的判别分类进行了研究。采集了青、草、鲢、鳙、鲤、鲫、鲂等7种淡水鱼,共665个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经过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 OSC)、数据标准化(standardization,S)等20种方法预处理,在1000~1799 nm范围内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7种淡水鱼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了鉴别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和 BP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的淡水鱼品种鉴别模型最优,模型的鉴别准确率达96.4%,对未知样本的鉴别准确率达95.5%。模型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采用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快速地鉴别出淡水鱼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 人工神经网络 品种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淡水鱼品种在线识别装置设计 被引量:31
3
作者 万鹏 潘海兵 +1 位作者 龙长江 陈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4-167,共4页
研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淡水鱼品种在线识别装置。采用CCD彩色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光电开关、数据采集卡、输送机、照明箱等部件组成在线识别装置的硬件部分;基于Visual C++6.0平台编写具备淡水鱼图像采集、图像分析、鱼体特征提取、... 研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淡水鱼品种在线识别装置。采用CCD彩色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光电开关、数据采集卡、输送机、照明箱等部件组成在线识别装置的硬件部分;基于Visual C++6.0平台编写具备淡水鱼图像采集、图像分析、鱼体特征提取、品种识别等功能模块的在线识别软件程序。利用本装置对鲤鱼、鲫鱼、草鱼、鳊鱼等4种大宗淡水鱼进行品种在线识别。结果表明,以BP神经网络作为识别模型,该装置对4种淡水鱼进行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2.50%,检测所需时间平均为1.3s,该装置可以用于淡水鱼品种的在线、快速、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技术 淡水鱼 品种 在线识别装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现状、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熊善柏 《养殖与饲料》 2012年第9期1-4,共4页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淡水鱼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层面和科技层面的问题,分析了产业化发展、产品创新、科技开发思路和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并提出了从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推进养殖、加工与贮运(物流)业同...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淡水鱼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层面和科技层面的问题,分析了产业化发展、产品创新、科技开发思路和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并提出了从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推进养殖、加工与贮运(物流)业同步发展;增加科技和产业投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构建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等3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加工 现状 发展思路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酶解和发酵技术从淡水鱼副产物中提取多肽螯合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玮 郭耀华 +1 位作者 马俪珍 焦学超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淡水鱼加工过程中会产生40%~60%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淡水鱼副产物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利用现状、钙的作用及补钙制剂种类、多肽螯合钙的螯合机制及结构分析以及利用酶解和发酵技术从淡水鱼副... 淡水鱼加工过程中会产生40%~60%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淡水鱼副产物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利用现状、钙的作用及补钙制剂种类、多肽螯合钙的螯合机制及结构分析以及利用酶解和发酵技术从淡水鱼副产物中提取多肽和多肽螯合钙的研究现状。同时提出了利用酶解和发酵技术从鲶鱼副产物中提取多肽螯合钙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期为淡水鱼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副产物 多肽螯合钙 酶解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淡水鱼肉的质构特性及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5
6
作者 胡芬 李小定 +5 位作者 熊善柏 付娜 王红梅 杨晓波 杜伟光 倪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9-73,共5页
为了分析鱼体体质量和季节对鱼肌肉组织特性的影响,以及质构特性与基本营养成分的关系,以湖北最常见的5种淡水鱼(草鱼、鲫鱼、鲢鱼、鲤鱼、武昌鱼)为对象,对其基本营养成分和质构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种淡水鱼肌肉硬度大小为:草鱼... 为了分析鱼体体质量和季节对鱼肌肉组织特性的影响,以及质构特性与基本营养成分的关系,以湖北最常见的5种淡水鱼(草鱼、鲫鱼、鲢鱼、鲤鱼、武昌鱼)为对象,对其基本营养成分和质构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种淡水鱼肌肉硬度大小为:草鱼>鲤鱼>鲫鱼>武昌鱼>鲢鱼,随季节不同肌肉硬度值有所增减。随着鱼体的生长,体质量的增加,肌肉硬度、弹性、胶着度和咀嚼度均有增加,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春季鱼的肌肉质构指标值大于夏季和冬季。对7个质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62%,其中硬度和弹性是影响鱼肉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质构分析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淡水鱼新鲜度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涛 李小昱 +3 位作者 彭毅 陶海龙 李鹏 熊善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32-2736,共5页
新鲜度是反映鱼类品质以及可否食用的重要指标,在线检测直接关系到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实施应用,因此对淡水鱼新鲜度进行在线无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近红外光谱对淡水鱼新鲜度进行在线检测,试验装置采用自行搭建的淡水鱼近红外光谱在... 新鲜度是反映鱼类品质以及可否食用的重要指标,在线检测直接关系到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实施应用,因此对淡水鱼新鲜度进行在线无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近红外光谱对淡水鱼新鲜度进行在线检测,试验装置采用自行搭建的淡水鱼近红外光谱在线采集装置,试验时样品在输送链上以0.5m·s-1的速度运动,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900~2 500nm),并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淡水鱼新鲜度在线检测模型。采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 algorithm,SPXY)算法对样本集进行划分,其中校正集111条(新鲜57条,变质54条)、测试集37条(新鲜19条,变质18条),通过对比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明确了一阶导结合标准化预处理为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经过该方法预处理后所建模型对校正集的正确识别率为97.96%,对测试集的识别率为95.92%。为了提高模型运行速度对建模所用光谱变量进行优化,分别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ed sampling algorithm,CARS)三种不同的特征变量选择方法对特征波长进行筛选,通过建模比较分析确定CARS为最优波长选择方法,以所选的10个特征波长建立淡水鱼新鲜度支持向量机检测模型,模型对校正集的正确识别率为100%,对测试集的识别率为93.88%。该研究可为近红外光谱用于淡水鱼新鲜度在线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变量选择 在线 新鲜度 淡水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淡水鱼弹簧刷去鳞机参数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程世俊 宗力 +1 位作者 万鹏 熊善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8-94,共7页
为了提高连续式淡水鱼弹簧刷去鳞机的去鳞效果,该文以鲢鱼为试验对象,通过自制去鳞机研究了去鳞机去鳞辊上的弹簧缠绕方式及整机运行参数对去鳞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各参数之间的最优组合,即去鳞辊上缠绕的不锈钢弹簧采用1.2mm... 为了提高连续式淡水鱼弹簧刷去鳞机的去鳞效果,该文以鲢鱼为试验对象,通过自制去鳞机研究了去鳞机去鳞辊上的弹簧缠绕方式及整机运行参数对去鳞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各参数之间的最优组合,即去鳞辊上缠绕的不锈钢弹簧采用1.2mm×16mm、弹簧缠绕圈数2.5圈、弹簧头尾固定间距40mm,去鳞辊转速1390r/min、压辊转速100r/min、输送辊转速800r/min,此时鲢鱼去鳞率均值为68.7%。该研究可为连续式淡水鱼弹簧刷去鳞机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 转速 优化 去鳞机 连续式 淡水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KPCA-SVM鉴别淡水鱼肉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娇娇 徐文杰 +2 位作者 许竞 尤娟 熊善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104,共7页
为实现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7种淡水鱼鲜肉的快速鉴别模型。试验采集了鲢、草鱼、乌鳢、鲫、鲤、青鱼、鳙7种淡水鱼共772个鲜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考察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ized variate,S... 为实现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7种淡水鱼鲜肉的快速鉴别模型。试验采集了鲢、草鱼、乌鳢、鲫、鲤、青鱼、鳙7种淡水鱼共772个鲜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考察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ized variate,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的预处理方法及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特征提取方法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判别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经SNV预处理和KPCA提取特征变量后,对未知样品的整体正确判别率达到92.68%。因此,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所建SVM模型可以实现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特征提取方法 淡水鱼肉 水产品品质 支持向量机 鉴别 正确判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的连续式鱼鳞去除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玖玖 宗力 熊善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39-343,共5页
为研究连续式鱼鳞的去除方法,以鲢鱼、鳊鱼、鲤鱼为试验对象,提出了一种以弹簧为主要去鳞结构的去鳞刷,并以弹簧外径、去鳞刷转速与去鳞刷直径等为主要因素,通过自制去鳞试验台研究了其对淡水鱼去鳞率和鱼体损伤的影响,表明弹簧外径、... 为研究连续式鱼鳞的去除方法,以鲢鱼、鳊鱼、鲤鱼为试验对象,提出了一种以弹簧为主要去鳞结构的去鳞刷,并以弹簧外径、去鳞刷转速与去鳞刷直径等为主要因素,通过自制去鳞试验台研究了其对淡水鱼去鳞率和鱼体损伤的影响,表明弹簧外径、去鳞刷直径对淡水鱼去鳞率有显著影响,对鱼体损伤感官评价得分影响不显著,去鳞刷转速对去鳞率和鱼体损伤感官评价得分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种鱼,其各自适宜的弹簧外径、去鳞刷直径与去鳞刷直径有所不同。确定了白鲢去鳞时弹簧外径、去鳞刷转速、去鳞刷直径的最优参数组合,即弹簧外径21 mm、去鳞刷转速1 120 r/min、去鳞刷直径90 mm。该研究可为连续式去鱼鳞机的研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 加工 机械 淡水鱼 刷丝 连续式去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鱼鳞生物结合力与去鳞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玖玖 宗力 熊善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92,共5页
为研究影响淡水鱼去鳞难易程度的因素,以鲤鱼、草鱼、鲫鱼、鳊鱼4种淡水鱼为试验对象,利用TMS-PRO质构仪对鱼鳞与鱼体的生物结合力进行了测量,研究了鱼鳞所处部位、加载速率、死亡时间对鱼鳞生物结合力的影响。同时,测量了淡水鱼单位面... 为研究影响淡水鱼去鳞难易程度的因素,以鲤鱼、草鱼、鲫鱼、鳊鱼4种淡水鱼为试验对象,利用TMS-PRO质构仪对鱼鳞与鱼体的生物结合力进行了测量,研究了鱼鳞所处部位、加载速率、死亡时间对鱼鳞生物结合力的影响。同时,测量了淡水鱼单位面积内的鱼鳞数目,淡水鱼的滑动摩擦角,进行了去鳞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并验证了单位面积鱼鳞生物结合力对去鳞的影响,表明淡水鱼单位面积鱼鳞生物结合力越大,去鳞越难,为去鱼鳞设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鳞 摩擦 淡水鱼 生物结合力 摩擦角 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蒸馏/4-氨基安替比林法检测淡水鱼体内挥发酚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红梅 李小定 +2 位作者 熊善柏 付娜 胡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确定对淡水鱼中挥发酚进行提取、检测的最优条件,并得出一种能准确检测鱼体中挥发酚含量的可靠方法。采用蒸馏水代替无酚水,用硬脂酸做消泡剂,采用100g/LNaOH溶液固定鱼样品中的挥发酚,用硫酸酸化再用直接蒸馏法提取鱼体中挥发酚,并用4... 确定对淡水鱼中挥发酚进行提取、检测的最优条件,并得出一种能准确检测鱼体中挥发酚含量的可靠方法。采用蒸馏水代替无酚水,用硬脂酸做消泡剂,采用100g/LNaOH溶液固定鱼样品中的挥发酚,用硫酸酸化再用直接蒸馏法提取鱼体中挥发酚,并用4-氨基安替比林染色法检测鱼体中挥发酚。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2~6mg/L,检出限为0.05mg/kg,回收率为98.4%~107.0%。与传统检测方法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省时节能,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酚 淡水鱼 蒸馏 萃取 4-氨基安替比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淡水鱼质量在线分级系统
13
作者 李鹏 彭毅 +3 位作者 熊善柏 李小昱 陶海龙 黄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153,共5页
针对淡水鱼体质量分级存在精度低、速度慢、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淡水鱼体质量在线分级系统,确定系统中运动控制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和分级执行模块的关键参数,研究淡水鱼体质量信息与分级流水线同步跟踪的方法,实现对... 针对淡水鱼体质量分级存在精度低、速度慢、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淡水鱼体质量在线分级系统,确定系统中运动控制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和分级执行模块的关键参数,研究淡水鱼体质量信息与分级流水线同步跟踪的方法,实现对淡水鱼体质量的实时检测和在线分级。当系统运行速度为150mm/s时,测量结果与实际淡水鱼体质量的相关系数R=0.999 8,最大相对误差为1.04%,分级准确率达到100%,每小时可以分3 600条淡水鱼。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对淡水鱼体质量的快速、准确检测,可为淡水鱼和其他不规则几何形状的农产品质量在线分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在线分级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连续式去头尾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邹伟 万鹏 +3 位作者 付豪 彭锦宇 黄俊 谭鹤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1,共5页
为了实现淡水鱼的高效去头尾加工功能,研制一种由间歇输送系统、刀具夹具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的淡水鱼连续式去头尾装置。该装置配套功率2.3kW,其中间歇输送系统电机1.5kW,刀具夹具驱动系统空气压缩机0.75kW,控制系统等0.05kW。以(... 为了实现淡水鱼的高效去头尾加工功能,研制一种由间歇输送系统、刀具夹具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的淡水鱼连续式去头尾装置。该装置配套功率2.3kW,其中间歇输送系统电机1.5kW,刀具夹具驱动系统空气压缩机0.75kW,控制系统等0.05kW。以(0.400±0.100)kg鳊鱼,(1.200±0.300)kg草鱼为研究对象,进行装置加工效果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去头尾装置加工鳊鱼得率为82.10%,草鱼得率为76.30%,加工鳊鱼感官评分为0.81,加工草鱼感官评分为0.79,加工鳊鱼成功率为90.00%,加工草鱼成功率为80.00%,加工效率可达1 350条/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去头尾加工 装置 连续式 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体质量在线检测及分级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坤殿 万鹏 +1 位作者 谭鹤群 宗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设计一种用于淡水鱼体质量在线检测并按质量进行分级的系统,采用电子称质量的方式对鱼体进行质量在线检测并分级。该系统工作原理:当淡水鱼输送到称质量装置时,鱼体在称质量输送机上移动,质量传感器采集鱼体的质量信号,经调理电路... 设计一种用于淡水鱼体质量在线检测并按质量进行分级的系统,采用电子称质量的方式对鱼体进行质量在线检测并分级。该系统工作原理:当淡水鱼输送到称质量装置时,鱼体在称质量输送机上移动,质量传感器采集鱼体的质量信号,经调理电路处理后传送控制芯片进行储存、分析,计算鱼体的质量及等级;鱼体进入分级段鱼体输送机后,光电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鱼体位置信号传送至控制芯片,控制系统根据鱼体质量等级以及鱼体位置触发分拨机构工作并执行鱼体分级操作。采用不同质量的砝码组对系统称质量装置的称量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称质量输送机的运行速度设置为0.16~0.24m/s时,称质量系统的误差范围小于±0.73%;通过试验对系统的分级速率和分级正确率进行验证,当称质量输送机速率设定为0.20m/s,分级装置鱼体输送机速度设定为0.20~0.25m/s时,系统对质量范围为300~3000g的淡水鱼鱼体设置分为4级,平均分级速率可达到26条/min,分级正确率为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体质量 在线检测 质量分级 系统设计 淡水鱼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活淡水鱼运输环节质量安全潜在风险分析与防范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洋莹 陈浩 +3 位作者 杨眉 徐国栋 党美琪 熊善柏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5期51-57,共7页
本研究论述了鲜活淡水鱼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了在运输经营环节中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和成因。为切实保障并提升鲜活淡水鱼质量安全水平,在技术支撑、组织保障和制度管理层面提出了建立淡水鱼运输过程的应激控制技术;建... 本研究论述了鲜活淡水鱼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了在运输经营环节中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和成因。为切实保障并提升鲜活淡水鱼质量安全水平,在技术支撑、组织保障和制度管理层面提出了建立淡水鱼运输过程的应激控制技术;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等3个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析 淡水鱼 活鱼运输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加工副产物中胶原提取技术与性质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杨 朱士臣 +3 位作者 熊善柏 刘友明 尤娟 尹涛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鱼类加工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鱼皮、鱼鳞、鱼骨、鱼鳍、鱼鳔等不同鱼类加工副产物,如何对这些副产物进行高值加工利用引起广泛关注。目前,鱼类加工副产物的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制作休闲食品、饲料鱼粉、胶原等。其中,因胶原... 鱼类加工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鱼皮、鱼鳞、鱼骨、鱼鳍、鱼鳔等不同鱼类加工副产物,如何对这些副产物进行高值加工利用引起广泛关注。目前,鱼类加工副产物的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制作休闲食品、饲料鱼粉、胶原等。其中,因胶原产品的附加值空间大,以鱼类加工副产物为原料提取胶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介绍不同鱼类加工副产物组成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以不同鱼类加工副产物为原料提取胶原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了从不同鱼类加工副产物中提取胶原的提取率、产物纯度及性质,展望了以鱼类加工副产物为原料提取胶原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分析认为酸-酶结合法更适用于鱼胶原的提取,并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胶原 鱼类加工副产物 综合利用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方式对小龙虾尾及加工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静 张梦圆 +1 位作者 彭方军 杜红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82-189,共8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下小龙虾加工液(汤汁)中重金属积累,及其对可食部位(虾尾)重金属水平的影响。在水煮、油炸及调味三种加工方式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OES)检测虾尾及不同阶段小龙虾加工液中As、Ba、Cd、Cr、Cu、Hg、Mn... 本文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下小龙虾加工液(汤汁)中重金属积累,及其对可食部位(虾尾)重金属水平的影响。在水煮、油炸及调味三种加工方式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OES)检测虾尾及不同阶段小龙虾加工液中As、Ba、Cd、Cr、Cu、Hg、Mn、Ni及Pb九种重金属的水平。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判断虾尾重金属污染程度,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加工液中重金属积累对虾尾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龙虾水煮液中观察到了高浓度的Mn和Cu元素,油炸小龙虾后加工液中有毒元素As和Cr的浓度分别增加了88.8%和80.7%,小龙虾调味液中Mn浓度与空白相比增加了约5.4倍,随着加工复杂程度的深入,加工液中大多数重金属水平都会随加工工序逐渐积累。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工液中重金属与虾尾中某些重金属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在水煮及调味加工过程中虾尾易受Mn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加工方式 重金属污染 加工液 ICP-O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肉桂醛-单宁酸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的制备及其对冷鲜肉保鲜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兴群 尤娟 +3 位作者 刘茹 YONGSAWADIGUL Jirawat 尹涛 杨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60,共11页
为延长冷鲜猪肉货架期,制备了负载肉桂醛(Cinnamaldehyde,CIN)-单宁酸(Tannic acid,TA)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CS/CIN-TAs),并研究了该涂层对冷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A和CIN的质量比为1:4时,纳米乳液(CIN-TAs)的平均粒径为2... 为延长冷鲜猪肉货架期,制备了负载肉桂醛(Cinnamaldehyde,CIN)-单宁酸(Tannic acid,TA)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CS/CIN-TAs),并研究了该涂层对冷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A和CIN的质量比为1:4时,纳米乳液(CIN-TAs)的平均粒径为212.60 nm,PDI值为0.365,形貌为球形,且在4℃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与壳聚糖涂层相比,CS/CIN-TA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抑菌性能更好;且CS/CIN-TAs可以更显著地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在贮藏过程中,CS/CIN-TAs可显著减缓感官评分值的降低,抑制pH、硫代巴比妥酸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和菌落总数的增加,保持肉色,并能明显抑制假单胞菌属的生长繁殖。在保鲜方面,TA和CIN具有协同效应,CS/CIN-TAs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当贮藏9 d后,冷鲜猪肉空白组的TVBN和总菌数分别为15.07 mg/100 g和6.36 lg CFU/g,均超过中国国标中的限值(15 mg/100 g和6 lg CFU/g)。而贮藏12 d后,CS/CIN-TAs组的TVB-N和总菌数仍然低于限值。负载肉桂醛-单宁酸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可有效地延长冷鲜猪肉的货架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猪肉 肉桂醛 单宁酸 纳米乳液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不同部位营养组成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蒲志盈 龙康源 +3 位作者 尤娟 廖涛 刘茹 尹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8,共10页
【目的】研究鲟(Acipenser)不同部位营养组成的差异,为鲟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鲟鱼肉、皮、鳔、头和骨5个部位,通过测定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组成、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消化后的抗氧化性等指标,分析不同部... 【目的】研究鲟(Acipenser)不同部位营养组成的差异,为鲟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鲟鱼肉、皮、鳔、头和骨5个部位,通过测定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组成、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消化后的抗氧化性等指标,分析不同部位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与结论】鲟不同部位鱼肉营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鱼皮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达54.000%;鱼肉脂肪质量分数最高,达到8.967%;鱼皮中钠质量分数最高,达1195.504 mg/kg;鱼头镁含量和钙含量均较高。鲟中共检出23种脂肪酸,其中鱼鳔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质量分数最高,达到0.204%;5部位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鱼肉与鱼头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质量分数之比均超过40%;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除鱼鳔外,鲟鱼肉、皮、头、骨中的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均大于1,表示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推荐值,显示出优越的营养价值。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显示,鱼肉与鱼鳔在脂肪酸组成上相似,鱼皮在各项营养组成上与其他部位均有一定差异,鱼骨与鱼鳔在矿物质和氨基酸组成上相似,鱼头和鱼肉在氨基酸组成上相似。体外消化实验结果显示,鱼皮在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抗氧化性上表现优异。综上所述,鲟营养丰富,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合理,是优质的食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部位 营养价值 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