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场地土壤气中VOCs定量被动采样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林 赵莹 +1 位作者 钟茂生 付全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46-1753,共8页
污染场地中土壤气样品的采集是蒸气入侵风险评估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主动土壤气采集技术包括真空苏玛罐和泵吸附管,其操作繁琐、成本高、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采集短时间的浓度.土壤气定量被动采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采样技术,很好地克... 污染场地中土壤气样品的采集是蒸气入侵风险评估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主动土壤气采集技术包括真空苏玛罐和泵吸附管,其操作繁琐、成本高、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采集短时间的浓度.土壤气定量被动采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采样技术,很好地克服了主动式采样存在的不足,是目前污染场地中土壤气调查的研究热点.通过总结现有研究,就定量被动采样技术的理论、被动采样器吸附剂和外壳材料的选择、被动采样器吸附速率的研究及定量被动采样在污染场地中的应用进行论述.综合研究发现,只要严格控制吸附速率,被动采样能够提供准确的定量土壤气浓度测量;采样器结构的设计、外壳材料的选择能够有效控制吸附速率;吸附速率受环境因素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场地校正是获得准确结果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土壤气采样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建议:加大高效、广谱型或混合型吸附材料及相应测试方法和设备的研发;加强吸附速率的影响因子及场地校准方法的研究;加强土壤钻孔内土壤气的补给速率的模型和场地实测研究;增加不同种采样器的现场应用比较研究;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土壤气 挥发性有机物 被动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道路扬尘排放清单与控制情景 被引量:6
2
作者 樊守彬 杨涛 +2 位作者 李雪峰 王凯 亓浩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3-179,共7页
为了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道路扬尘排放现状和未来的控制情景,文章基于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的高分辨率道路扬尘排放清单,综合考虑路网密度、车流量、路面积尘负荷等相关参数变化趋势,分析2020和2025年道路扬尘的控制情景。结果显示,201... 为了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道路扬尘排放现状和未来的控制情景,文章基于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的高分辨率道路扬尘排放清单,综合考虑路网密度、车流量、路面积尘负荷等相关参数变化趋势,分析2020和2025年道路扬尘的控制情景。结果显示,2015年城市副中心区域高速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城市道路积尘负荷分别为0.11、0.18、0.37、0.50、0.79和0.48 g/m^2,道路扬尘PM_(2.5)排放量为1 374 t,维持目前控制措施随着机动车活动水平增加,道路扬尘PM_(2.5)排放量逐年增加,2020年的排放量约为2015年的1.75倍,2025年排放量为2015年的2倍。通过源头控制减少尘土进入路面,并采取道路清扫、冲洗等控制措施后,积尘负荷显著下降。预测了未来年份的路网分布和车流量变化趋势,通过控制情景设置和类比法预测积尘负荷下降比例,到2020年道路扬尘PM_(2.5)排放量比2015年降低约23%,到2025年减少约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道路扬尘 排放清单 控制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环境梯度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龙 孙长虹 +1 位作者 范清 王永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4期8311-8313,共3页
采用事件平均浓度(EMC)和M(V)曲线初期冲刷效应判识方法,对2011年4月北京市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降雨径流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城郊环境差异影响,径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初期冲刷效应存在明显分异,城区COD、TP、TN污染物浓度低... 采用事件平均浓度(EMC)和M(V)曲线初期冲刷效应判识方法,对2011年4月北京市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降雨径流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城郊环境差异影响,径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初期冲刷效应存在明显分异,城区COD、TP、TN污染物浓度低于郊区,氨氮浓度高于郊区;城区径流存在初期冲刷效应,郊区无明显初期冲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环境梯度 城市地表径流 非点源污染 初期冲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复效果的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环境足迹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文晓 夏天翔 +4 位作者 张丽娜 贾晓洋 朱笑盈 梁竞 蔡敏琦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67-2377,共11页
为定量评估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基于北方某焦化厂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和阻隔通风技术的实际修复效果,计算了该工程各阶段的环境足迹及相对贡献,阐明了其主要来源,并对这两种技术修复单位方量土壤的环境足迹和基于污染物含量... 为定量评估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基于北方某焦化厂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和阻隔通风技术的实际修复效果,计算了该工程各阶段的环境足迹及相对贡献,阐明了其主要来源,并对这两种技术修复单位方量土壤的环境足迹和基于污染物含量变化与风险削减的环境足迹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达到修复目标的情况下,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环境足迹占比仅在1%左右,高风险区原位热脱附施工运行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消耗量、耗水量、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分别为63.39%、93.02%、72.82%和71.08%,低风险区阻隔通风施工运行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消耗量、耗水量、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分别为35.40%、6.77%、26.26%和27.74%;原位热脱附技术修复单位方量土壤的环境足迹高于阻隔通风技术,原位热脱附技术的能源消耗量约为阻隔通风技术的49.70倍,温室气体排放量、耗水量、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为阻隔通风技术的6.32~10.30倍.研究显示:天然气使用、电能消耗和现场机械设备使用是该工程环境足迹的主要来源,在高风险区原位热脱附修复工程中苯的环境足迹强度高于苯并[a]芘,原位热脱附技术的能源强度高于阻隔通风技术,基于污染物含量降低情况的环境足迹强度对量化原位热脱附技术的环境足迹适用性较好,而基于风险削减的环境足迹强度适用于阻隔通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足迹分析 原位热脱附 阻隔通风 温室气体排放 可持续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酚污染场地地下水原位氧化修复半径确定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蔡敏琦 李慧颖 +4 位作者 杜喜臣 冯宇 张丹 李艳丹 夏天翔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72-2381,共10页
为探究确定更加合理的原位化学氧化(ISCO)地下水修复半径,本文以北方某地下水挥发酚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建立了一套由1口注射井和6口地下水观测井组成的现场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试验系统,估算单井氧化药剂注入影响半径。结果表明:(1... 为探究确定更加合理的原位化学氧化(ISCO)地下水修复半径,本文以北方某地下水挥发酚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建立了一套由1口注射井和6口地下水观测井组成的现场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试验系统,估算单井氧化药剂注入影响半径。结果表明:(1)通过不同方向地下水水位变化速率、不同特征因子检测浓度变化趋势相互校准验证分析,氧化药剂扩散呈现各向异性的结果。(2)注射井向四周扩散的速率不相同,沿地下水流向下游方向扩散速度最快,其次是药物注射井和已有污染监测井连线方向,上游扩散速度最慢。(3)单次连续注射药剂量2 m^(3)条件下,地下水下游方向(OA)的影响半径约为3.0 m,地下水垂直方向(OB和OD)的影响半径出现不同的形态,其中OB方向与地下水上游方向(O)一致,约为0.8 m,但OD方向影响半径约为1.5 m。研究显示,本次现场试验验证了氧化药剂的修复效果,确定了单井氧化药剂注入影响半径及其几何形态的技术效果,提高了影响半径的判定精度,可为相关污染场地地下水原位氧化修复半径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挥发酚 原位化学氧化 修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2013—2022年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时空变化及健康效益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沛霞 郭秀锐 +2 位作者 樊守彬 赵芸程 龙腾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为掌握京津冀地区政策实施期间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人群健康影响,基于大气环境监测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了2013—2022年监测站点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并评估了暴露水平变化的健康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201... 为掌握京津冀地区政策实施期间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人群健康影响,基于大气环境监测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了2013—2022年监测站点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并评估了暴露水平变化的健康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2013—2022年京津冀地区PM_(2.5)浓度呈下降趋势,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O_(3)-8 h)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复合污染天数明显下降;归因于PM_(2.5)的早逝人数和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2013—2022年避免了45477人的过早死亡和188.46亿元的经济损失;归因于O_(3)的早逝人数及经济损失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中部和南部较严重。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的治理卓有成效,但O_(3)污染问题凸显,建议强化O_(3)污染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臭氧 京津冀 时空变化 健康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物流仓储类退役场地土壤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敏琦 李明姣 +2 位作者 陈嘉禾 张丹 杜喜臣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67,共9页
为探究物流仓储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北方某市郊区物流仓储退役场地为研究区域,检测分析4个样地土壤的污染水平,并进一步评价污染物的累积程度及环境健康风险。结果表明,4个样地土壤中重金属浓度水平均未... 为探究物流仓储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北方某市郊区物流仓储退役场地为研究区域,检测分析4个样地土壤的污染水平,并进一步评价污染物的累积程度及环境健康风险。结果表明,4个样地土壤中重金属浓度水平均未超过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第二类建设用地标准值,但部分重金属元素特别是Pb和Hg的浓度高于区域背景值,且4个样地的重金属综合累积指数均超过1,说明物流仓储活动对该地区的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显示,4个样地的总致癌风险均高于1×10^(−6),属于不可接受水平,需要进一步关注污染的潜在人群健康损害。研究结果可为物流仓储场地土壤污染防控以及潜在风险识别和管控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仓储 重金属 表层土壤污染 累积性指数 环境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场地中VOCs的环境行为与调查评估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文毓 钟茂生 +6 位作者 姜林 王世杰 宋博宇 赖劲宇 马琳 李吉鸿 王嘉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14-2822,共9页
在梳理场地VOCs环境行为及影响因子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VOCs污染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领域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有土壤调查方法未充分考虑VOCs在土壤气相中的赋存,导致采样过程中的VOCs逃逸而低估了场地实际污染;VOCs风险评估方法忽... 在梳理场地VOCs环境行为及影响因子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VOCs污染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领域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有土壤调查方法未充分考虑VOCs在土壤气相中的赋存,导致采样过程中的VOCs逃逸而低估了场地实际污染;VOCs风险评估方法忽略了有机质的非线性吸收、源强的衰减以及优先通道的传输,造成风险评估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针对国内VOCs调查评估存在的问题,详细回顾和分析了国际上土壤气监测技术、风险评估模型,以及多证据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VOCs污染场地调查评估领域的发展建议,即在充分认识VOCs环境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污染场地实际应用情景的调查和风险评估方法,切实提高我国工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挥发性有机物 蒸气入侵 土壤气采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关系时空演变特征的生态功能分区研究:以潮白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继平 刘春兰 +2 位作者 王辉 裴厦 乔青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1,共11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关系的时空分布模式进行生态功能区划,能够满足特定区域协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现实需求,有助于明晰差异化的管控策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潮白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遥感/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关系的时空分布模式进行生态功能区划,能够满足特定区域协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现实需求,有助于明晰差异化的管控策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潮白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遥感/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区2000—2020年粮食生产、水源涵养和娱乐休闲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性系数、权衡协同度及均方根偏差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明确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强度及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及权衡强度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并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调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娱乐休闲及粮食生产服务呈增加趋势,水源涵养呈波动增加趋势。(2)水源涵养分别与粮食生产、娱乐休闲服务之间均表现为权衡关系,粮食生产和娱乐休闲服务之间表现为协同关系。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3)水源涵养与粮食生产之间的权衡强度最大,娱乐休闲与水源涵养之间的权衡强度次之,粮食生产与娱乐休闲之间的权衡强度最弱,3者的权衡强度随时间推移均呈增加趋势。(4)将潮白河流域划分为农业核心生产区、农业生态发展区、水源涵养核心保育区和水源涵养生态发展区4个生态功能区,并提出了差异化的管控建议。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及国土空间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关系 生态功能分区 潮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雨水工程环境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文翠 范玉梅 +1 位作者 孙长虹 刘桂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04-1308,1315,共6页
以COD为例,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预测了北京市农村居民区雨水径流污染物排放负荷,研究了降雨强度和不同季节对雨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COD浓度峰值出现越早,排放负荷越大。在前期干旱日为30 d、降雨历时为120 min... 以COD为例,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预测了北京市农村居民区雨水径流污染物排放负荷,研究了降雨强度和不同季节对雨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COD浓度峰值出现越早,排放负荷越大。在前期干旱日为30 d、降雨历时为120 min时,降雨重现期由0.5 a增加至5.0 a,COD排放负荷增加了29.5%。分别采用前期干旱日2 d、降雨重现期5.0 a和前期干旱日30 d、降雨重现期0.5 a两种情景代表典型的夏季、春秋季降雨进行预测发现,春秋季降雨的COD浓度峰值和排放负荷均远大于夏季。COD浓度峰值夏季为44 mg/L,而春秋季则达到了183 mg/L;降雨历时120 min时,春秋季降雨COD排放负荷为42.7 kg,是夏季的1.9倍。以人工湿地为例,考虑生活污水排放和流域水质控制目标,建立了雨污合流制下的雨水工程环境效益评估方法,并预测了人工湿地对雨污合流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研究证明,相比夏季,人工湿地在春秋季可以发挥更大的环境效益。人工湿地联合调蓄池,在典型的春秋季降雨中的COD削减量为18.4 kg,而夏季仅为3.6 kg。建议北京地区居民区雨水工程根据不同季节采用更适宜的运行方式,提高雨水工程的处理效率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工程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雨水污染负荷预测 环境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活性有机碳(ROC)排放研究
11
作者 贾海洋 高美平 +2 位作者 聂磊 刘文文 魏巍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8-556,共19页
以汽车制造行业为对象,选取8家典型企业,采集109个涂料、胶粘剂等原辅料样品,检测其活性有机碳(ROC),建立汽车制造行业ROC源成分谱.通过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二次产物的参数化产率法,量化样品中ROC对臭氧(O_(3))和SOA的生成贡献.结果表... 以汽车制造行业为对象,选取8家典型企业,采集109个涂料、胶粘剂等原辅料样品,检测其活性有机碳(ROC),建立汽车制造行业ROC源成分谱.通过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二次产物的参数化产率法,量化样品中ROC对臭氧(O_(3))和SOA的生成贡献.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原辅料中VOCs含量差异较大,水性和溶剂型汽车涂料平均ρ(VOCs)为289.92和490.32g/L;水性、本体型及溶剂型胶粘剂平均ρ(VOCs)为27.00,27.50和196.67g/L;水性和溶剂型清洗剂平均ρ(VOCs)为116.60和831.20g/L.②水性涂料的主要组分为醇醚及醚酯类、酯类和醇类,溶剂型涂料的主要组分为芳香烃、酯类和醇类,本体型胶粘剂和溶剂型胶粘剂的主要组分均为烷烃.③水性涂料中,各种类型有机物质量占比依次为SVOCs(36.03%)、IVOCs(37.77%)和VOCs(26.21%);溶剂型涂料中,主要为VOCs(95.41%),仅含少量IVOCs(4.59%),未检出SVOCs;本体型胶粘剂中仅检测出VOCs;溶剂型胶粘剂中,主要为VOCs(97.36%),含少量IVOCs(2.64%),未检出SVOCs.④水性涂料、溶剂型涂料、本体型胶粘剂和溶剂型胶粘剂中ROC的OFP值分别为93.67,2679.27,25.82和41.82g O_(3)/(L原辅料),首要贡献物种分别为二乙二醇丁醚(42.03%)、1,2,3-三甲苯(28.29%)、2,2,4,6,6-五甲基庚烷(52.20%)和2,2,4,6,6-五甲基庚烷(78.63%).⑤水性涂料、溶剂型涂料、本体型胶粘剂和溶剂型胶粘剂中ROC的SOA值分别为18.49,16.70,4.82和4.28g SOA/(L原辅料),水性涂料中IVOCs和SVOCs物种对SOA生成贡献率最高;溶剂型涂料及胶粘剂中VOCs物种对SOA生成贡献率最高.⑥本研究加入IVOCs和SVOCs物种对SOA生成贡献的评估后,发现单位体积水性涂料所生成的SOA值高于溶剂型涂料和胶粘剂,应在污染防治政策制定中重视水性涂料中SVOCs和IVOCs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制造行业 活性有机碳(ROC)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s) 成分谱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工业污染土壤中PFASs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琳 王观送 +6 位作者 姜林 夏天翔 张文毓 钟茂生 梁竞 李吉鸿 杨硕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5-934,共10页
电镀工业是环境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本文选择华北某搬迁电镀企业检测土壤样品中PFASs,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方法评估土壤PFASs对人群的概率健康风险,并进行筛选值的分析.结果表明,共有8种PFASs检... 电镀工业是环境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本文选择华北某搬迁电镀企业检测土壤样品中PFASs,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方法评估土壤PFASs对人群的概率健康风险,并进行筛选值的分析.结果表明,共有8种PFASs检出,检出率范围为0~89%,浓度范围为n.d.~388ng/g,全氟辛烷磺酸(PFOS)为浓度和检出率最高的PFASs.厂区土壤PFASs的空间分布与生产单元的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镀铬车间土壤样品检出PFASs种类数量高于其他采样点,PFASs的总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除PFOS浓度(388ng/g)高于其他采样点之外,全氟己烷磺酸(PFHx S)的浓度也相对较高(7.07ng/g).不同暴露途径摄入量分析结果表明,PFASs经口暴露量占总暴露量的75.2%~77.6%.全氟辛酸(PFOA)的致癌风险水平为6.22×10^(-11),致癌风险较低.土壤中PFOS的风险商大于1,对人体具有不可忽视的非致癌风险,其他检出的PFASs非致癌风险较低.对PFASs非致癌风险水平进行概率分析,PFOS风险商的范围为0.731~5.38,95%分位数为3.85,其他PFASs风险商的95%分位数的范围为8.77×10^(-6)~0.0137.PFASs的土壤筛选值范围为78~38826ng/g,其中PFOS筛选值最低,为78n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土壤 赋存 概率健康风险 筛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13
作者 张继平 刘春兰 +3 位作者 刘晓娜 宁杨翠 朱林红 乔青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8,共10页
城市自生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科学开展城市绿化建设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样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22... 城市自生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科学开展城市绿化建设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样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22年7−9月和2023年7−9月对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明晰了研究区自生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对比了8种主要乔木树种和4种主要灌木树种林下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并采用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林分结构对林下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调查共记录自生草本植物70科220属334种,其中菊科种数最多,达84种。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早开堇菜(Viola prionantha)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频度较高,分别为48.82%、48.03%和46.46%。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早开堇菜和狗尾草的多度较高,均在1000以上。②主要乔木树种中,毛白杨和侧柏林下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其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大于0.80。国槐和油松林下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偏低,其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小于0.50。主要灌木树种中,紫丁香林下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其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大于0.7。山桃林下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偏低,其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小于0.50。不同乔木树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灌木树种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③郁闭度、林分密度和平均胸径均与林下自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其中,郁闭度与其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559和-0.424。具有乔、草垂直结构的林下自生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优于乔、灌、草垂直结构。在乔、灌、草垂直结构中,生物多样性水平随着灌木层盖度的增加而下降。研究显示,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自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不同树种的林下自生草本植物生物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林分结构主要通过林冠层透光性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草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林分结构 绿化隔离地区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及修订建议
14
作者 崔阳阳 易华炜 +5 位作者 王玮 陈曦 罗雁莎 王宝成 朱利军 薛亦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855,共8页
殡葬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因污染控制程度较低受到关注,2015年北京市发布实施了地方标准DB11/1203—2015《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解和掌握标准实施效果,提出对后续标准修订的建议,于2020年7—8月对北京市5台火... 殡葬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因污染控制程度较低受到关注,2015年北京市发布实施了地方标准DB11/1203—2015《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解和掌握标准实施效果,提出对后续标准修订的建议,于2020年7—8月对北京市5台火化机和5台遗物祭品焚烧炉有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以及5个火化车间无组织VOCs排放进行现场检测,与标准实施前的污染排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利用ADMS大气扩散模型模拟了对环境空气改善作用。结果表明:标准实施后北京市火化机、遗物祭品焚烧炉污染控制程度提高,排放水平降低,其中颗粒物排放下降94.1%~97.9%,气态污染物排放下降8.9%~97.7%;但部分污染物仍不能稳定达标,CO和NO_(x)容易超标,主要受火化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影响,可考虑进一步改进燃烧设备和净化装置以提升气态污染物达标水平,火化车间室内环境VOCs平均浓度为1770μg/m^(3),约为标准限值的3倍,须引起关注;标准实施后各项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降低,NO_(x)、SO_(2)、CO和颗粒物最大浓度贡献分别下降了99.1%、99.0%、98.5%和98.3%,下降后浓度分别为0.007、0.003、0.060和0.020μg/m^(3)。建议后续调整基准含氧量,更能反映实际状况;加强烟气净化系统运行维护和无组织排放管理;推动恶臭物质研究,考虑将VOCs排放纳入标准控制指标,探索火葬场飞灰科学处理处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葬场 大气污染 排放水平 环境效益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区“煤改电”工程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效果监测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继平 宁杨翠 +4 位作者 刘春兰 李铮 王海华 陈龙 鲁春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8-906,共9页
北京市农村地区煤炭消费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农村地区燃煤污染,北京市开展了以"煤改电"工程为代表的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为科学评估"煤改电"工程对区域大气环境质... 北京市农村地区煤炭消费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农村地区燃煤污染,北京市开展了以"煤改电"工程为代表的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为科学评估"煤改电"工程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选择门头沟区王平镇辖区内的东马各庄村和西石古岩村分别作为实施"煤改电"工程和未实施"煤改电"工程的典型区域,对比PM_(2.5)、PM_(10)、SO_2及NO_2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差异,分析"煤改电"工程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结果表明,实施了"煤改电"工程的东马各庄村PM_(2.5)、PM_(10)、SO_2和NO_2质量浓度分别比未实施"煤改电"工程的西石古岩村低44.90%、24.75%、20.41%和26.67%;PM_(2.5)、PM_(10)、SO_2和NO_2的采暖季质量浓度分别是非采暖季的1.4、1.6、1.8和1.4倍。"煤改电"工程能够有效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尤其是在降低细颗粒物浓度方面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建议未来加强对农村地区煤炭消费的监督管理,在积极巩固"煤改电"工程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稳步推进"煤改电"工程实施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改电”工程 大气污染物 大气环境监测 北京市 门头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心城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永刚 伍娟丽 +2 位作者 王旭 徐菲 李焕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0,107,共8页
为了解北京市中心城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和分析了沉积物中汞、砷、铅、铬、镉、锰、铜7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污染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为Hg... 为了解北京市中心城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和分析了沉积物中汞、砷、铅、铬、镉、锰、铜7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污染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为Hg 0.670 mg/kg,As 6.01 mg/kg,Pb 31.1 mg/kg,Cr 63 mg/kg,Cd 0.29 mg/kg,Mn 277mg/kg,Cu 45mg/kg;平均地累积指数排序为Hg(1.49)>Cr(0.34)>Cu(0.24)>Cd(0.14)>Pb(-0.77)>As(-1.41)>Mn(-2.30),沉积物主要受Hg、Cr、Cu、Cd的污染,Hg处于中等污染程度,Cr、Cu、Cd处于轻度-中等污染程度,污染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交通、汽配(修)及供暖燃煤。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排序为Hg(357)>Cd(80)>Cu(13)>As(9)>Pb(7)>Cr(4)>Mn(2),中心城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472,总体上具有较强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主成分分析 来源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源氨排放控制对策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增杰 张双 +3 位作者 韩玉花 王军玲 王阿婧 毕海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9-442,共4页
阐述了欧洲、美国的农业源氨排放控制框架和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并结合我国实际,基于种养结合、源头控制、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的理念,提出了我国农业源的氨排放控制框架,以及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方面可采取的主要氨排放控制措施。化肥施... 阐述了欧洲、美国的农业源氨排放控制框架和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并结合我国实际,基于种养结合、源头控制、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的理念,提出了我国农业源的氨排放控制框架,以及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方面可采取的主要氨排放控制措施。化肥施用氨排放控制,可从化肥品种选择、施用强度控制和施肥方式选择3方面着手,结合土壤特性、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和生长需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畜禽养殖氨排放控制,可基于粪便管理系统的氮物质流,从饲喂、畜禽圈舍、粪污存储和粪肥土地利用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源 排放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及控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丽华 董娜 +2 位作者 骆坚平 李安峰 王晓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
叙述了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SAnMBR)的膜污染机理及过程、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方法等,归纳了防治SAnMBR膜污染的有效措施。SAnMBR的运行模式决定了膜污染对其影响将比其他MBR技术(如好氧MBR和外置式An MBR等)更为关键。认为今... 叙述了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SAnMBR)的膜污染机理及过程、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方法等,归纳了防治SAnMBR膜污染的有效措施。SAnMBR的运行模式决定了膜污染对其影响将比其他MBR技术(如好氧MBR和外置式An MBR等)更为关键。认为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水质特征、微生物代谢、操作条件等多种因素以减缓膜污染;从机理上了解污染途径与种类,优化膜通量、气体冲刷、投加填料等操作条件以及选择合适的膜组件和布置方式将是SAnMBR得以可持续、经济有效、稳定运行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污染防治 膜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交通环境监测点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程念亮 李珊珊 +1 位作者 王欣 陈晨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6期7-11,22,共6页
研究分析了2013—2017年北京市交通环境点位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交通监测点NO、NO 2与PM 2.5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城区总体状况基本一致,与交通环境密切相关的NO 2浓度采暖季高于非采暖季,重污染日期间交通监测点峰值浓度也... 研究分析了2013—2017年北京市交通环境点位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交通监测点NO、NO 2与PM 2.5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城区总体状况基本一致,与交通环境密切相关的NO 2浓度采暖季高于非采暖季,重污染日期间交通监测点峰值浓度也明显偏高;周末交通监测点NO浓度在5:00—23:00低于工作日4.9%~32.1%,周末NO 2浓度在7:00—23:00低于工作日0.7%~7.4%,NO x浓度周末偏低与车流量降低密切相关;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减排措施实施后,北京市作为区域NO 2浓度高值区中心明显消失,PM 2.5浓度分布梯度减小,本地减排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x PM 2.5 污染特征 交通环境 空气质量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源供水与水库运行方案下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评价研究——以漳卫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刚 潘涛 +3 位作者 齐珺 宋新山 金鑫 翁白莎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4期121-125,共5页
综合考虑不同水库汛限水位和多种供水水源方案设置5种情景方案,通过长系列优化调算分析不同方案下漳卫河流域的缺水状况,并基于干旱应对能力水平指数(HEGdca)评价不同方案下流域水利工程群整体应对不同程度干旱事件的能力。结果表明:抬... 综合考虑不同水库汛限水位和多种供水水源方案设置5种情景方案,通过长系列优化调算分析不同方案下漳卫河流域的缺水状况,并基于干旱应对能力水平指数(HEGdca)评价不同方案下流域水利工程群整体应对不同程度干旱事件的能力。结果表明:抬高汛限水位会降低流域整体应对干旱能力,大量超采地下水和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方案均能显著提高流域干旱应对水平,但从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角度,外流域调水是解决流域干旱缺水问题的必然选择。对漳卫河流域而言,从干旱应对的角度,水库宜采用固定汛限水位的运行方式。充分利用外调水源并适当超采部分地下水,是未来一定的发展阶段内比较符合漳卫河流域实际情况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群 干旱 应对能力 汛限水位 供水水源 多方案比选 漳卫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