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发震应力场和破裂特征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绍晋 龙晓帆 罗淑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4,共9页
丽江70级地震震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的复杂地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南南东。震区位于可能受到多种构造动力源作用的特定构造运动环境中。获得了主震和22个M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P波初动... 丽江70级地震震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的复杂地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南南东。震区位于可能受到多种构造动力源作用的特定构造运动环境中。获得了主震和22个M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P波初动解,分析表明,主震发震应力场为北3°东,与震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有一个小角度的偏差。主震的发震应力不仅有水平应力的作用,同时还有显著的垂直应力的作用。在余震序列发展中震区呈现出应力场分布的复杂图象。地质资料表明,震区处在北西、北东和北北西———北北东向三条较大规模构造断裂所围限的三角形断块内。推测主震发生在北西向边界断裂与断块内近南北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并且自交汇点分别向此两断裂两侧破裂,形成震源的两次破裂过程。主震的破裂错动以正倾滑动为主,兼具左旋剪切错动分量。余震主要发生在三角形断块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发震 应力场 破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黄庄-高丽营断层、八宝山断层中段活动性综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车兆宏 巩曰沐 +2 位作者 刘善华 刘天海 孟国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0-337,共8页
在黄庄-高丽营断层及八宝山断层中段布设了监测断层活动性的水准、短边测距、重力、地磁等的共点同步观测网,分析了各观测量的时空分布及相互关系。研究认为:黄庄-高丽营断层处于应变能积累的闭锁状态;八宝山断层处于蠕动或旷动的... 在黄庄-高丽营断层及八宝山断层中段布设了监测断层活动性的水准、短边测距、重力、地磁等的共点同步观测网,分析了各观测量的时空分布及相互关系。研究认为:黄庄-高丽营断层处于应变能积累的闭锁状态;八宝山断层处于蠕动或旷动的状态;应用形变及重磁手段共点同步综合监测断层活动性,可以获得断层活动的微动态的丰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断层 八宝山断层 地形变测量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应力状态改变引起岩石热状态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邓明德 耿乃光 +3 位作者 崔承禹 支毅乔 樊正芳 籍全权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岩石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是否能引起岩石的热状态发生改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在实验室对岩石试件进行了实验,实验得出岩石的温度随岩石受到的压力增加而显著增加,在试件破裂前出现明显的破裂温度前兆;实验还发现岩石内... 岩石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是否能引起岩石的热状态发生改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在实验室对岩石试件进行了实验,实验得出岩石的温度随岩石受到的压力增加而显著增加,在试件破裂前出现明显的破裂温度前兆;实验还发现岩石内部温度随压力变化的不均匀性,不同测温点的温度变化不同,其变化量可相差几度。不同岩性和不同颗粒粒径结构的岩石的温度随压力变化量有很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应力状态 地震前兆 温度条件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遥感技术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耿乃光 樊正芳 +2 位作者 籍全权 崔承禹 邓明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2-486,共5页
在岩石加载直至破裂的过程中,对岩石的微波辐射进行了遥感观测研究.使用的微波辐射计的波长为8mm,2cm和10cm.对13种岩石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在岩石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微波辐射亮度温度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岩石临破... 在岩石加载直至破裂的过程中,对岩石的微波辐射进行了遥感观测研究.使用的微波辐射计的波长为8mm,2cm和10cm.对13种岩石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在岩石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微波辐射亮度温度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岩石临破裂前微波辐射亮度温度加速增长.这一现象可以看作岩石破裂的一种新前兆.过去在岩石破裂的红外遥感观测实验基础上提出的遥感岩石力学(或遥感岩石物理学)的概念,由于本实验的新结果扩充了它的内容,由红外遥感扩充到微波遥感,从而也扩大了遥感岩石力学在地震预报研究和岩爆预报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遥感 微波 辐射 岩石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在岩石红外辐射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邓明德 房宗绯 +4 位作者 刘晓红 耿乃光 崔承禹 支毅乔 张晋开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8-296,共9页
对水在岩石红外辐射中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岩石含水后其红外辐射能力比同种干燥岩石有所降低。不同红外波段的辐射能力降低程度不同。在岩石加载的过程中,岩石的红外辐射能力随应力增加而增加。含水岩石的红外辐射能力随应... 对水在岩石红外辐射中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岩石含水后其红外辐射能力比同种干燥岩石有所降低。不同红外波段的辐射能力降低程度不同。在岩石加载的过程中,岩石的红外辐射能力随应力增加而增加。含水岩石的红外辐射能力随应力的增加大于同种干燥岩石的增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应力 红外辐射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用于固体力学实验研究的新成果 被引量:9
6
作者 耿乃光 邓明德 +3 位作者 崔承禹 支毅乔 樊正芳 籍全权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在岩石、混凝土和钢材加载直到破坏的过程中用红外和微波遥感技术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这些材料在加载过程中其红外和微波辐射温度、红外辐射波谱及红外热像均随应力的变化而变化.材料破坏前这些变化表现出某些前兆性特征.研究表明遥... 在岩石、混凝土和钢材加载直到破坏的过程中用红外和微波遥感技术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这些材料在加载过程中其红外和微波辐射温度、红外辐射波谱及红外热像均随应力的变化而变化.材料破坏前这些变化表现出某些前兆性特征.研究表明遥感技术可作为固体力学研究的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固体力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红外辐射温度随岩石应力变化的规律和特征以及与声发射率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邓明德 耿乃光 +1 位作者 崔承禹 支毅乔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79-86,共8页
在实验室对不同岩性不同结构的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加载至试件破裂试验,得出了如下主要结果:(1)岩石试件的红外辐射温度随应力增加而变化,温度变化的范围在0.2℃-0.8℃。(2)岩石试件临破裂前出现明显的岩石破裂温度前兆。... 在实验室对不同岩性不同结构的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加载至试件破裂试验,得出了如下主要结果:(1)岩石试件的红外辐射温度随应力增加而变化,温度变化的范围在0.2℃-0.8℃。(2)岩石试件临破裂前出现明显的岩石破裂温度前兆。(3)有一部分岩石试件临破裂前出现高温条带、高温区或低温条带、低温区。不久,试件沿高温条带、区或低温条带、区发生主破裂。(4)有一部分岩石试件在临破裂前出现温度脉冲,正脉冲达到2.8℃,负脉冲达到-1.0℃。(5)当应力增加时,岩石试件的辐射温度增加与声发射率增加呈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 声发射 应力 辐射温度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南口山前断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车兆宏 王广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系统分析了监测南口山前断层活动性的形变及重力复测资料。研究认为:断层各段的活动性存在明显差异,上口~南口段活动幅度小,南口~白羊城段为持续张性活动,活动速率较大,白羊城~马刨泉段呈现间断性的扭动或张性活动;强震发生前... 系统分析了监测南口山前断层活动性的形变及重力复测资料。研究认为:断层各段的活动性存在明显差异,上口~南口段活动幅度小,南口~白羊城段为持续张性活动,活动速率较大,白羊城~马刨泉段呈现间断性的扭动或张性活动;强震发生前后,断层活动方式发生转折,表明强烈地震的孕育发展进程,影响着区域构造活动的特性;南口山前断层各段深部活动具有统一性,并存在剧烈的局部构造活动;应重视南口山前断层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特别是南口~白羊城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性 重力测量 断层 地层变形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灰厂试验场重力变化特征及其解释 被引量:3
9
作者 孟国杰 张晶 张成强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3期55-61,共7页
介绍了北京大灰厂试验场(简称京西试验场)的概况,对1993年3月以来重力重复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计算了各期重力观测精度,结果显示1993年3月~1995年5月京西试验场存在一定重力变化。采用给定的模型反演了八宝山断层... 介绍了北京大灰厂试验场(简称京西试验场)的概况,对1993年3月以来重力重复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计算了各期重力观测精度,结果显示1993年3月~1995年5月京西试验场存在一定重力变化。采用给定的模型反演了八宝山断层介质的密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测量 数据处理 重力反演 断层活动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强震前重复流动重力异常的模糊识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晶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4期66-70,共5页
应用模糊识别方法对重复流动重力北京测网和张家口测线自1987年以来的观测结果进行异常模糊识别,分析了测网附近的中强地震前后从属函数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几次中强地震前,从属函数均有较明显的异常。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模糊识别 中震 地震 强震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耿马震区断层启动系数与大震序列发震断裂研究
11
作者 王绍晋 龙晓帆 罗淑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0-177,共8页
在分析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和断层走向之间的夹角与断层错动关系的基础上,同时还考虑断层的几何特征、错动性质以及应力场状态等因素,提出以断层启动系数K值来定量表征处在相同构造应力环境中,不同走向的活动断裂的活动程度。... 在分析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和断层走向之间的夹角与断层错动关系的基础上,同时还考虑断层的几何特征、错动性质以及应力场状态等因素,提出以断层启动系数K值来定量表征处在相同构造应力环境中,不同走向的活动断裂的活动程度。并以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序列为例,计算了大震和强余震震源机制解节面的断层启动系数,对震区主要活动断裂在近似情况下也计算了断层启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发震断裂 地震 地震地质 耿马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后之孕震模式的震源参数确定及震例分析
12
作者 陆明勇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1期18-26,共9页
按照修正后的孕震模式和断裂力学理论,得出了一组震源参数,并与前人运用其他方法所得的震源参数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论证在震源区存在液体。最后,以该模式对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耿马地震的孕震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修正后... 按照修正后的孕震模式和断裂力学理论,得出了一组震源参数,并与前人运用其他方法所得的震源参数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论证在震源区存在液体。最后,以该模式对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耿马地震的孕震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修正后的模式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模式 孕震过程 震源参数 震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