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架构的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霞 李健强 +2 位作者 龚爱华 刘畅 李丰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23-1332,共10页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网格结点体系已基本形成,初步实现门户的自治,结点资源与门户资源的共享与协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云GIS、大数据、北斗等技术在网格平台中的开展、应用,从网格平台基于云架构体系升级入手,阐述了基于云架构非结...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网格结点体系已基本形成,初步实现门户的自治,结点资源与门户资源的共享与协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云GIS、大数据、北斗等技术在网格平台中的开展、应用,从网格平台基于云架构体系升级入手,阐述了基于云架构非结构化地质数据存储与管理、快速搭建地质调查业务系统中间件和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安全保障服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为网格平台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野外安全保障 云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调查业务管理数据集成辅助决策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文敏 月一 +4 位作者 张怀东 王想红 施艳 刘荣梅 孙涵睿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1232,共12页
在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各类信息系统产生了海量的业务管理数据,需要解决这些多来源、高动态、复杂异构数据的有效集成辅助决策问题,驱动管理决策现代化。基于大数据、GIS、数据挖掘等技术,构建了地质调查业务管理数据集成辅助决策的总... 在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各类信息系统产生了海量的业务管理数据,需要解决这些多来源、高动态、复杂异构数据的有效集成辅助决策问题,驱动管理决策现代化。基于大数据、GIS、数据挖掘等技术,构建了地质调查业务管理数据集成辅助决策的总体架构;通过多源异构数据自动化动态集成处理、基于Hadoop的“湖仓一体”混合式数据组织管理、数据挖掘融合地理智能的分析决策模型等关键技术方法,研发了国家地质调查业务管理大数据系统。系统已接入24个数据源,实现了自动化动态集成,完成了1.5亿余条、20多万档异构数据的一体化组织管理,通过数据和分析服务有效辅助了管理决策。可有效解决大数据环境下数据集成辅助决策问题,提升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 业务管理 大数据 地理信息 数据集成治理 分析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国辉 魏合龙 +5 位作者 孙记红 王诏 林文荣 刘京鹏 李刚 严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1,共11页
回顾了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历程,介绍了海洋地质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框架,归纳总结了20年来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在海洋地质信息技术标准、网络体系、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海洋地质调查全流程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海洋... 回顾了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历程,介绍了海洋地质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框架,归纳总结了20年来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在海洋地质信息技术标准、网络体系、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海洋地质调查全流程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海洋地质信息化成果丰硕,为海洋地质工作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发挥了较好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当前海洋地质信息化存在的人员融合力度不足、感知设备不足、对成果的快速产出支撑力度不足、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海洋地质信息化工作今后应加强观念转变、落实行动促进人员深度融合、加强感知-计算-分析能力、拓展全流程软件生态、推进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海洋地质调查研究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信息化 发展历程 发展方向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志新 米胜信 +4 位作者 缪谨励 吴晓红 姚聿涛 王琳 周游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29-2237,共9页
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并提供服务利用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分散,利用率低,信息化水平较低,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而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管理,并实现数据汇聚与... 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并提供服务利用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分散,利用率低,信息化水平较低,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而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管理,并实现数据汇聚与共享。本文结合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物联网在实物地质资料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对实物地质资料工作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实物地质资料物联网的建设思路,为实现实物地质资料实体的全周期智能化管理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与应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物联网 WSID网络 虚拟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整合与集成基本技术框架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越 左群超 +4 位作者 牛海波 梁国玲 戴爱德 李建国 周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59,共6页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包括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地质钻孔、区域海洋、水工环、矿产资源等数据,这些数据由于物理分散、建库标准不同、过于依赖业务系统等原因,难以满足社会大众、专业机构、管理人员等各类用户需求。为...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包括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地质钻孔、区域海洋、水工环、矿产资源等数据,这些数据由于物理分散、建库标准不同、过于依赖业务系统等原因,难以满足社会大众、专业机构、管理人员等各类用户需求。为了提高国家基础地质数据的共享与服务,经过深入分析、实验、综合研究,提出了基于元数据、数据库、数据仓库、GIS、网络、Web等技术的、物理分布逻辑集中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整合与集成技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数据库 整合集成 技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统一过程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容东林 尚建嘎 甘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217,共6页
在总结上海等城市三维地质调查项目"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基础上,借鉴Rational统一软件过程思想,提出了一种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统一过程模型(UGIS-UP),给出了该统一过程的核心工作流、支持工作流,讨论了准备... 在总结上海等城市三维地质调查项目"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基础上,借鉴Rational统一软件过程思想,提出了一种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统一过程模型(UGIS-UP),给出了该统一过程的核心工作流、支持工作流,讨论了准备、实施等阶段的具体实施步骤,并以上海城市地质基础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研发为例进行了分析。UGIS-UP有效整合了数据收集整理、数据中心建设、三维地质建模、迭代式开发等工作流程及人员、项目管理、方法工具等要素,是一套有关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交付、实现及有效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方案,能够用于指导和规范相关系统建设,提升系统建设效率,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 系统建设统一过程 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 工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WebGIS和Web3D技术的实时定位系统可视化框架 被引量:3
7
作者 葛彬 尚建嘎 +2 位作者 余芳文 胡旭科 郭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1期68-70,117,共4页
随着基于位置感知技术的实时定位系统深入发展和应用,其对可视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主流架构模式下实现复杂室内外静、动态场景目标的二三维实时可视化是其首要任务之一。分析了实时定位可视化技术的特点,结合Web GIS和Web3D技... 随着基于位置感知技术的实时定位系统深入发展和应用,其对可视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主流架构模式下实现复杂室内外静、动态场景目标的二三维实时可视化是其首要任务之一。分析了实时定位可视化技术的特点,结合Web GIS和Web3D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实时定位二三维可视化框架。按照该框架构建了体育馆人员定位系统,结合定位实验中场景渲染和目标运动轨迹效果,对该框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双向交互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WEB3D 实时定位系统 可视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原始性保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飞飞 胡麟臻 +1 位作者 王成锡 郭慧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2-75,共4页
地质资料的原始性是地质资料真实、可靠的前提,是地质资料汇交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目前我国保证地质资料原始性工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利用可行时间戳、数字签名、MD5散列算法三种不同原始性保证技术,并对比这三种方法在汇交... 地质资料的原始性是地质资料真实、可靠的前提,是地质资料汇交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目前我国保证地质资料原始性工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利用可行时间戳、数字签名、MD5散列算法三种不同原始性保证技术,并对比这三种方法在汇交地质资料方面的优缺点。通过实践证明MD5散列算法在地质资料原始性检验方面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无负担等优势,但是由于地质资料保密性和数据格式复杂等原因,MD5散列算法尚需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 原始性 MD5散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信网络的地质调查视频会议系统研究
9
作者 高志新 吴晓红 +2 位作者 尹兆峰 郭磊 王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40-346,共7页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地质调查行业实际情况,分析比较了当前主流的视频会议软、硬件技术,提出了构建于...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地质调查行业实际情况,分析比较了当前主流的视频会议软、硬件技术,提出了构建于三种通信网络之上的地质调查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架构,针对在系统部署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会议 通信网络 音视频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建设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小平 王黔驹 +3 位作者 姜天阳 李玉龙 武建佳 彭颖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63-1668,共6页
围绕地质资料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以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为目标,分析了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户为本、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共享服务”的总体建设思路。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以业务需求驱... 围绕地质资料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以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为目标,分析了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户为本、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共享服务”的总体建设思路。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以业务需求驱动应用集成,借鉴“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模式,以地质资料政务信息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构建系统总体架构,实现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信息的“一站协同、一网通查、一码通管”,推进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信息的共享利用,形成“全国统一、动态更新、多级联动、权威发布”的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地质资料汇交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向东 王增祥 +4 位作者 邓会娟 韩健 郭海燕 张志伟 陈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5-192,共8页
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领域亟需地质工作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本文梳理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政策体系,以自然... 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领域亟需地质工作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本文梳理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政策体系,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2015~2019年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数据统计和进展情况为基础,总结分析得出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在到馆服务、网络服务、专题服务、科普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建议,为今后实物地质资料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社会化服务 到馆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服务 科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地质资料库房智能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茜 于瑞洋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0,共3页
本文首先对基于物联网的地质资料库房智能管理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地质资料库房智能管理系统,并通过开展基于物联网的地质资料库房智能管理实践,为全面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化、一体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智能库房 物联网 智能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框架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磊 王翔 郑锦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6,52,共6页
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特点、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了我国地质资料特点,我国地质资料服务产业化缺少的是地质资料服务企业,以及形成市场行为的政策与机制。对于我国海量的地质资料以及分散的管理方式,为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应坚持走地质资... 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特点、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了我国地质资料特点,我国地质资料服务产业化缺少的是地质资料服务企业,以及形成市场行为的政策与机制。对于我国海量的地质资料以及分散的管理方式,为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应坚持走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集群化-产业化的道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地质大数据,全面共享地质资料信息,构建全国性地质资料联盟体系;对分散存储的地质资料集中综合分类,实现分散保管、集中服务,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地质资料信息;为国家节省资源开销,使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反哺地质调查工作,以多元化需求来满足各类用户,促进地质工作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完成地质资料科技成果创新转型,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 信息 产业化 资料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陆海统筹“双评价”辅助决策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李磊 黄垒 +3 位作者 王小丹 郑锦娜 彭丽娜 刘培 《中国矿业》 2023年第2期83-89,共7页
海岸带地区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对海岸带地区进行灵活高效的“双评价”已成为政府决策和专业研究的迫切需要。本文秉承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评价原则,基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灾害等多源异构... 海岸带地区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对海岸带地区进行灵活高效的“双评价”已成为政府决策和专业研究的迫切需要。本文秉承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评价原则,基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灾害等多源异构数据,采用GDAL开源库与GIS信息技术,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中的评价方法,建立空间分析计算模型,设计并实现海岸带“双评价”系统。该系统利用评价模型实现了对单要素资源环境数据、多要素资源环境数据进行叠加、运算、评价、成图以及不同尺度的评价成果展示等。以津冀辽海岸带地区为例,开展相关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评价结果准确,计算效率是人工评价的3~5倍,可为开展资源环境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海岸带 承载力评价 国土空间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黄河流域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薄立明 赵浪 +2 位作者 尹力 张翔 魏伟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目的]科学认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促进水资源用途管制客体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治理系统的融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空间转移矩阵、最优地理探测器等量化模型分析黄河流域... [目的]科学认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促进水资源用途管制客体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治理系统的融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空间转移矩阵、最优地理探测器等量化模型分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的区域差异,剖析了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路径并揭示其内在影响因素。[结果](1)黄河流域水生态空间规模为2.76万km^(2),仅占流域国土总面积的2.28%,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规模占比为22∶2∶3,研究期内规模性扩张了4 989.90 km^(2),上游地区增长规模最大,下游地区增长幅度最剧烈。(2)上游地区水生态空间主要与其他生态空间发生交叉转换,引起水生态空间大规模扩张,其次是与农业空间交互转换造成水生态空间小规模流失;中游地区水生态空间主要与农业空间发生交叉转换,其次是其他生态空间,引起水生态空间小规模扩张;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向水生态空间的转换引起水生态空间大规模扩张的同时水生态空间也规模性转换为城镇空间。(3)上游地区水生态空间规模性扩张核心影响因素是水资源“液态化”的水文循环过程,流失则是主要由第一、三产业发展诉求驱动;中游地区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整体表现为政府财政所主导的适配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调配过程;下游地区则是水生态空间伴随城镇化进程在农业地区和城镇地区的转移。[结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路径和影响因素差异显著,需要根据各区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建立起共同治理、协同发展的流域协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用途管制 时空格局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PS与Wi-Fi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原型系统研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旭科 尚建嘎 +3 位作者 古富强 余芳文 葛彬 郭傲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8-432,共5页
针对无缝定位应用需求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多定位技术融合方案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GPS与Wi-Fi的融合可以提供更好的综合性能.设计了一种室内外定位技术、定位方法自动切换策略,以提供连续的定位服务;引入alpha-count方法... 针对无缝定位应用需求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多定位技术融合方案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GPS与Wi-Fi的融合可以提供更好的综合性能.设计了一种室内外定位技术、定位方法自动切换策略,以提供连续的定位服务;引入alpha-count方法,提高定位切换的平滑性和可靠性.构建了一个融合GPS与Wi-Fi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原型系统UL mobile.实验结果表明,UL mobile能够初步满足室内外无缝定位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 室外 无缝 定位 GPS WI-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6
17
作者 洪亮 余晓敏 史晓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1,129,共4页
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内涵、意义及其成果、产品,并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为确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新的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地理国情普查 灰霾 森林固碳 工业布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小平 王黔驹 丁克永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4,共4页
本文在阐述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机制及数据资源等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汇交管理执法不严、监管范围不全面、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提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为汇交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激励约束机制制度... 本文在阐述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机制及数据资源等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汇交管理执法不严、监管范围不全面、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提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为汇交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激励约束机制制度化及管理职能向市县延伸。同时就加强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提出完善地质资料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力度,健全地质资料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地质资料汇交激励约束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汇交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I数据Wiki更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邢廷炎 陶留锋 +1 位作者 缪谨励 何贞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5,128,共4页
针对兴趣点(POI)数据更新效率低、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Web2.0的核心思想"利用网络来发掘大众的智慧",研究Wiki系统、POI数据存储及传输、服务式GIS等基础技术及工具,提出一种基于Wiki技术的POI数据更新模式,并进行实践验证,可... 针对兴趣点(POI)数据更新效率低、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Web2.0的核心思想"利用网络来发掘大众的智慧",研究Wiki系统、POI数据存储及传输、服务式GIS等基础技术及工具,提出一种基于Wiki技术的POI数据更新模式,并进行实践验证,可为POI数据采集和更新提供新的方法和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点(POI)数据更新 维基技术 POI数据模型 服务式地理信息系统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业务体系总体框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小平 王黔驹 +2 位作者 连健 许百泉 彭颖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7-71,共5页
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作为地质资料行政管理的主要抓手,对规范地质资料管理业务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决地质资料监管相关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应用协同,统一管理地质资料监管业务信息,并提高信息综合分析与应用水平,本文结合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作为地质资料行政管理的主要抓手,对规范地质资料管理业务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决地质资料监管相关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应用协同,统一管理地质资料监管业务信息,并提高信息综合分析与应用水平,本文结合地质资料汇交监管业务实践,以业务需求驱动系统应用集成,研究提出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业务体系框架的基本定位及原则,设计了以汇交监管、公示查询和管理信息报送为主要内容的汇交监管业务总体框架,分析并开发了汇交监管业务总体框架的结构、技术方法及核心功能,为实现地质资料汇交监管业务一体化运行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 监管系统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