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ACR和RDA规则下缩微文献的编目实践探析——以美国、加拿大为例
1
作者 李丽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142,F0003,104,共6页
文章分析《英美编目条例》第一版和第二版有关缩微文献的著录规则,以及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两种编目策略。新编目规则《资源描述与检索》通过在编目中运用FRBR模式来清晰呈现复制品和原文献的关系,FRBR理念的OPAC展示在某种程度上化... 文章分析《英美编目条例》第一版和第二版有关缩微文献的著录规则,以及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两种编目策略。新编目规则《资源描述与检索》通过在编目中运用FRBR模式来清晰呈现复制品和原文献的关系,FRBR理念的OPAC展示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多版本问题给读者造成的困扰,对我国缩微文献编目和书目数据整合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微文献 多版本问题 英美编目条例 资源描述与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微技术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齐淑珍 张阳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6期151-153,共3页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此前经常使用的迁徙法和仿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数字缩微技术的出现使得数字资源依托缩微载体实现长期保存成为可能,也开辟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新篇章。
关键词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数字缩微 数字存档 缩微品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图书出版发行信息的CNMARC格式著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丽芳 宋晶晶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77,F0003,共5页
民国图书出版发行信息记载不规范,使210字段的著录成为了民国图书书目数据制作的难点。以民国时期出版发行史料和相关立法为理论依据,针对民国图书各式各样的出版信息记载形式,提出了相应的著录方案。参考文献7。
关键词 民国 图书 出版发行信息 CNMARC 著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教育技术实践本身:一种现象学解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刚要 李建中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4,共5页
"回到教育技术实践本身"是现象学研究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原则,它不仅可以恢复教育技术实践本应有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生命性,而且可以明见教育技术实践的本质,避免教育技术实践与理论的分殊与对峙。借助"普遍悬置"... "回到教育技术实践本身"是现象学研究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原则,它不仅可以恢复教育技术实践本应有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生命性,而且可以明见教育技术实践的本质,避免教育技术实践与理论的分殊与对峙。借助"普遍悬置"、"加括号"等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将一切先入之见或前提假设都"存而不论"或"中止判断",进而对教育技术实践的体验进行反思和描述,揭示教育技术实践所蕴涵的意义,是"回到教育技术实践本身"的实现途径。同时,"回到教育技术实践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与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实践 现象学 前概念的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书目“类书”与“类人”的著录体例及其历史沿革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宁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4,共7页
通过探讨"类书"与"类人"两种著录体例的产生过程,认为二者皆发端于《汉志》,而成型于南北朝时期,且"类人"在前而"类书"在后,进而对唐以后两种著录体例的发展脉络、交替变化以及利弊得失进行了... 通过探讨"类书"与"类人"两种著录体例的产生过程,认为二者皆发端于《汉志》,而成型于南北朝时期,且"类人"在前而"类书"在后,进而对唐以后两种著录体例的发展脉络、交替变化以及利弊得失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 著录体例 以人类书 以书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