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扎实推进高分专项实施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被引量:12
1
作者 童旭东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4期18-25,共8页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自2010年启动实施以来,在高分专项领导小组和国防科工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承研承制单位的共同...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自2010年启动实施以来,在高分专项领导小组和国防科工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承研承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建立了一套天地一体化设计的高效管理理念,完成了全部7型卫星中6型卫星成功发射,基本建成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形成了一个条块统筹、布局合理的遥感应用组织和产业发展体系,推动高分数据广泛应用于20个行业、30个省(区、市)的1 800多家单位,并积极支撑服务军民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圆满实现了既定的阶段任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系统 高分辨率 承制单位 遥感应用 一体化设计 管理理念 阶段任务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多模卫星星地一体化专项工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丁 孟令杰 +5 位作者 于龙江 时魏旭 李姗姗 范立佳 余婧 姜洋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0,共7页
高分多模(GFDM-1)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首颗高分辨率光学对地成像敏捷遥感卫星,其最高分辨率达到0.42m,成像模式灵活且丰富。为实现卫星设计、研制与应用的紧密结合,确保卫星入轨后实现高成像质量、高成图效率、高应用... 高分多模(GFDM-1)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首颗高分辨率光学对地成像敏捷遥感卫星,其最高分辨率达到0.42m,成像模式灵活且丰富。为实现卫星设计、研制与应用的紧密结合,确保卫星入轨后实现高成像质量、高成图效率、高应用效益,切实解决用户业务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星地一体化专项工作,在卫星像质保证、任务定制、数据处理、在轨综合效能评估等方面部署了研究课题,在卫星工程研制和在轨测试阶段全程同步实施。通过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测试与应用,并在卫星入轨后迅速支持卫星任务定制、载荷定标、数据处理与业务应用,实现了星地一体化同步协调发展,提高了空间基础设施应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基础设施 星地一体化 敏捷成像 像质提升 任务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激光雷达全球温室气体探测技术研究与展望
3
作者 吴子童 郭丁 +4 位作者 陈橙 樊纯璨 竹孝鹏 刘继桥 陈卫标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S1期73-84,共12页
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共同面对的一大挑战,温室气体的全球测量对于监测气候状况、了解排放变化等至关重要。激光雷达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在全球温室气体探测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主动遥感在温室气体探测方... 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共同面对的一大挑战,温室气体的全球测量对于监测气候状况、了解排放变化等至关重要。激光雷达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在全球温室气体探测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主动遥感在温室气体探测方面的优势,随后对当前国内外主要的星载温室气体探测激光雷达ASCENDS、A-SCOPE、MERLIN以及相关的方案进行了总结。最后介绍了国际上首个可以昼夜工作的星载激光雷达温室气体测量系统ACDL及其数据结果,并对未来的星载激光雷达在温室气体测量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星载激光雷达 ACDL 积分路径差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和SAR融合技术地质沉降监测在输电线路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欣 麦霞梅 +1 位作者 付馨 牛珂华 《卫星应用》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针对输电线路常规巡查无法及时有效监测出微小地质形变等问题,文章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以我国南方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长输电线路为沉降监测对象,建设地质形变数据北斗监测模型,分析细化合成孔径雷达... 针对输电线路常规巡查无法及时有效监测出微小地质形变等问题,文章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以我国南方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长输电线路为沉降监测对象,建设地质形变数据北斗监测模型,分析细化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两通法及永久散射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优势及流程、SAR数据处理、永久散射点(PS)形变量估计、北斗数据与SAR数据融合校正,得到高精度地质沉降形变图,通过实验证实InSAR、PS-InSAR在探测微地质形变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经示范应用进一步验证了北斗与SAR融合技术有助于提高地质灾害监测能力,为大范围地质勘查及地质形变/沉降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手段,进而提高区域电力电网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防治灾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SAR 地质沉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直连卫星的可用频率分析
5
作者 刘硕 李侠宇 +5 位作者 赵坚 王星星 唐梦辉 康国栋 虞志刚 丁文慧 《空间电子技术》 2024年第6期92-96,共5页
2023年9月,随着华为发布全球首款支持双向卫星通信的商用手机,手机直连卫星成为了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焦点。手机直连卫星将推动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和产业进一步发展,满足全球无缝覆盖,用户随时随地随遇接入的业务需求,助力弥合社会... 2023年9月,随着华为发布全球首款支持双向卫星通信的商用手机,手机直连卫星成为了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焦点。手机直连卫星将推动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和产业进一步发展,满足全球无缝覆盖,用户随时随地随遇接入的业务需求,助力弥合社会的数字鸿沟。手机直连卫星属于移动卫星业务范畴,需要采用相应的卫星频率。卫星频率属于稀缺的太空资源,因此卫星频率是手机直连卫星发展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文章从手机直连卫星的技术路线出发,首先阐述了国际手机直连卫星系统的主要三种技术路线,然后分析了手机直连卫星的可用频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文章对我国手机直连卫星的技术路线和使用频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我国发展情况提出要按阶段进行发展,并建议加强对“星地同频”的卫星网络资料储备与技术研究,为后续推动我国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直连卫星 移动卫星业务 卫星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观测卫星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34
6
作者 孙允珠 蒋光伟 +6 位作者 李云端 杨勇 代海山 何军 王琦 叶擎昊 曹琼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3期1-13,共13页
介绍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第一颗实现高光谱分辨率观测的高光谱观测卫星(GF-5)卫星及其应用前景。该卫星设计运行于高度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装载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 介绍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第一颗实现高光谱分辨率观测的高光谱观测卫星(GF-5)卫星及其应用前景。该卫星设计运行于高度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装载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共6台有效载荷。卫星的光谱分辨率高且谱段全,具备高光谱与多光谱对地成像、大气掩星与天底观测、大气多角度偏振探测、海洋耀斑观测等多种观测模式,获取从紫外至长波红外(0.24~13.3μm)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数据辐射分辨率高,载荷的光谱分辨率最高0.03cm-1,具备在轨定标功能,绝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5%,光谱定标精度最高0.008cm-1;长波红外空间分辨率高;高码速率数传;高可靠长寿命设计。卫星入轨后将在环境综合监测、国土资源调查和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典型应用有陆表环境综合观测、陆表局地高温及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矿物填图、大气成分全球遥感监测和大气污染气体监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高光谱观测卫星(GF-5) 高光谱载荷 大气探测 对地成像 偏振探测 掩星观测 高光谱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成像卫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7
作者 孟令杰 郭丁 +1 位作者 唐梦辉 王琦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高分四号"卫星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在轨运行情况,然后梳理了美国、欧洲等国家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文章重点从卫星的轨道特性、多任务适应的工作模式、灵活的任务编排、实时动态监测、...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高分四号"卫星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在轨运行情况,然后梳理了美国、欧洲等国家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文章重点从卫星的轨道特性、多任务适应的工作模式、灵活的任务编排、实时动态监测、在轨长寿命几个方面总结提炼出"高分四号"卫星创新点;从谱段特性、成像体制、多功能一体化设计、高精度热控设计、高稳定性的结构一体化设计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成像载荷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成像卫星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计划实施项目的应用特点和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静止轨道 对地观测 “高分四号”卫星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多模卫星技术创新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文涛 庄国京 +3 位作者 孟令杰 范立佳 张国斌 王跃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高分多模卫星作为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对地观测系统分辨率最高的卫星,肩负着实现我国优于0.5 m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自给的重任,同时还要发挥技术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其空间分辨率、敏捷成像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重要的技术成就... 高分多模卫星作为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对地观测系统分辨率最高的卫星,肩负着实现我国优于0.5 m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自给的重任,同时还要发挥技术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其空间分辨率、敏捷成像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重要的技术成就,有效推动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和空间遥感的定量化应用水平。文章总结了高分多模卫星敏捷成像、高图像质量、大气同步校正等主要技术创新点,并从组网建设、性能提升、智能化等方面对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多模卫星 技术创新 敏捷成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小行星碰撞概率计算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鑫冉 赵海斌 +3 位作者 唐玉华 于喜双 王秀海 李彬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7-368,共12页
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和危险评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小行星碰撞概率则是评估近地小行星威胁程度的关键因素。回顾了近地小行星碰撞概率研究和发展历程,介绍了计算近地小行星碰撞概率的理论框架和主要工具,详细阐述了目前主流的线... 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和危险评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小行星碰撞概率则是评估近地小行星威胁程度的关键因素。回顾了近地小行星碰撞概率研究和发展历程,介绍了计算近地小行星碰撞概率的理论框架和主要工具,详细阐述了目前主流的线性和非线性碰撞概率计算方法,同时梳理了在极短弧资料轨道、非引力效应等特殊条件下近地小行星碰撞概率计算效率和采样完备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基于对上述研究现状的分析,展望了该研究方向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防御 危险评估 碰撞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二氧化碳探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卜令兵 王凤阳 +3 位作者 安宁 王勤 郭丁 索乐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53-64,共12页
二氧化碳(CO_(2))是大气中最典型的温室气体,大气中CO_(2)浓度持续增加是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温度升高导致自然环境恶劣,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数量增加,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准确监测... 二氧化碳(CO_(2))是大气中最典型的温室气体,大气中CO_(2)浓度持续增加是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温度升高导致自然环境恶劣,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数量增加,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准确监测CO_(2)的排放,了解CO_(2)源和汇的分布,是遏制大气CO_(2)浓度升高、减缓全球变暖的前提条件。因此,准确获取全球范围内高精度时空分辨率的CO_(2)观测数据十分必要。卫星遥感可以有效观测CO_(2)的全球分布,获取大范围高精度数据。本文旨在对目前用于大气CO_(2)探测的卫星载荷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包括基于被动遥感CO_(2)的卫星现状和数据产品、基于主动遥感CO_(2)的卫星的研制情况和目前的主要工作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_(2) 柱浓度 主被动遥感 路径积分差分激光吸收雷达 机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二号卫星影像高潜水位煤矿区沉陷地土壤含水量监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麦霞梅 胡振琪 赵艳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581,共6页
高潜水位地区煤炭开采破坏导致地表沉陷出现积水和斜坡,沉陷内土壤含水量会分布不均匀,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严重影响矿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大范围快速、精确监测高潜水位地区煤矿开采区的土壤含水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卫星遥感... 高潜水位地区煤炭开采破坏导致地表沉陷出现积水和斜坡,沉陷内土壤含水量会分布不均匀,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严重影响矿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大范围快速、精确监测高潜水位地区煤矿开采区的土壤含水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高效监测矿区土壤含水量。通过遥感手段对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探求出一个比较方便、快速、合理监测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土壤含水量分布状况方法,为矿区环境影响评价、农作物估产、破坏等级评价、耕地损害补偿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借鉴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经验,通过野外实地采集土壤样本并测量土壤光谱数据,在室内测量土壤含水量,分析实测地面光谱数据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结合实测的土壤含水量与光谱特征数据,对土壤含水量与实测水体光谱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土壤含水量光谱数据敏感波段范围。结合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谱段数据特点,将实测光谱波长按照波段范围划分为与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谱段对应的4个波段,即450~520,520~590,630~690,770~890 nm,再取各个波段范围反射率的平均值与土壤含水量光谱反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求高分二号卫星影像监测土壤含水量最敏感的波段数据,在确定遥感探测敏感波段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含水量与光谱反射率的遥感反演模型,即:S曲线模型、逆函数模型,基于预处理的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进行沉陷区地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从而得到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基本相似,实测地面光谱数据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为土壤光谱反射率随着波长的增长而增大,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与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数据B3波段的反射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将B3波段作为监测土壤含水量最敏感的波段;通过对S曲线模型、逆函数模型进行分析与检验,S曲线模型比逆函数模型更接近实测值;基于高分二号遥感影像,利用S曲线模型进行遥感反演,可以迅速得到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土壤含水量空间等级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二号 沉陷地 土壤含水量 遥感监测 遥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遥感卫星系统X频段数传频率兼容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星星 徐斌 +3 位作者 唐梦辉 孟令杰 李辉 闪笑雨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3,共8页
基于对国际电信联盟(ITU)遥感卫星系统数传频段干扰标准相关建议书的研究,提出适用于我国遥感卫星系统X频段数传频率兼容性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国内遥感卫星系统技术操作特性,针对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兼容性分析。针对国内已在轨遥感卫... 基于对国际电信联盟(ITU)遥感卫星系统数传频段干扰标准相关建议书的研究,提出适用于我国遥感卫星系统X频段数传频率兼容性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国内遥感卫星系统技术操作特性,针对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兼容性分析。针对国内已在轨遥感卫星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进一步真实地反映了国内遥感卫星系统X频段数传频率兼容性状态,可为使用X频段数传的遥感卫星系统操作单位和管理部门提供适用于我国实际系统的频率兼容性分析方法和手段,能有效缓解目前国内遥感卫星系统无序用频带来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系统 X频段数传 频率兼容性 集总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积分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反演模型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豪伟 韩舸 +2 位作者 马昕 龚威 王琦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37-45,共9页
激光雷达作为主动探测手段,能够较好地弥补被动卫星(如OCO-2/3、GOSAT-1/2和Tan Sat等)的不足,实现高精度、全天候和全天时的观测。中国在2022年4月16日成功发射世界首颗基于主动理论探测二氧化碳柱浓度(XCO_(2))的激光雷达卫星。本文... 激光雷达作为主动探测手段,能够较好地弥补被动卫星(如OCO-2/3、GOSAT-1/2和Tan Sat等)的不足,实现高精度、全天候和全天时的观测。中国在2022年4月16日成功发射世界首颗基于主动理论探测二氧化碳柱浓度(XCO_(2))的激光雷达卫星。本文基于前期在秦皇岛的缩比飞行试验数据,围绕优化积分权重函数和优化差分吸收光学厚度两大核心要素,提出了基于光谱能量模型的算法框架。该框架旨在提高基于主动理论的星载激光雷达探测XCO_(2)反演的精度。评估获得光谱能量模型在海上、陆地上的测距精度分别为0.74和6.20 m。论文的工作在10 s滑动平均值下,海洋、城市和山区的平均XCO_(2)值分别为411.07×10-6、425.71×10-6、417.87×10-6,标准差分别为1.93×10-6、0.85×10-6、0.96×10-6。综上所述,光谱能量模型对我国发展基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二氧化碳浓度算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积分差分吸收 碳监测 激光雷达卫星 大气环境卫星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特征分类的卫星地球探测业务监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刘明星 王敬焘 +2 位作者 康国栋 钱航 官思佳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42-2750,共9页
基于卫星地球探测业务(Earth Exploration-Satellite Service,EESS)发展应用和卫星频谱监测现状,针对业务频率划分特征开展研究,获得3个基本划分维度和6种附加划分类别。在分析EESS空间电台和地球站的工作模式及频率使用特征的基础上,... 基于卫星地球探测业务(Earth Exploration-Satellite Service,EESS)发展应用和卫星频谱监测现状,针对业务频率划分特征开展研究,获得3个基本划分维度和6种附加划分类别。在分析EESS空间电台和地球站的工作模式及频率使用特征的基础上,得出频率使用场景多样影响频谱监测参数设置。提出基于频率特征分类用于EESS的频谱监测方法,针对频率划分和频率使用分析监测需求,构建基于该方法的监测平台技术参考模型。为面向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复杂星座的卫星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地球探测 卫星监测 无线电频谱 无线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卫星遥感助力云南省地质矿产绿色勘查技术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颖 王力 +5 位作者 李雁 李卫海 王艳英 谭玉荣 陈晨 刘钱威 《卫星应用》 2023年第9期27-31,共5页
一、引言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数亿年来地域表层经过了一系列的地壳运动,成矿条件优越[1]。地质资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是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同时云南省地... 一、引言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数亿年来地域表层经过了一系列的地壳运动,成矿条件优越[1]。地质资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是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同时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地质资源 气候类型 地质矿产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 云贵高原 有色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欣 麦霞梅 庞波波 《卫星应用》 2023年第9期57-62,共6页
北斗系统作为我国重大战略性时空基础设施,提供全天候精准完备时空信息服务,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规模应用的良好局面,然而如何“用足用好”、高速高效推动良性生态产业建设,实现北斗高质量发展,是北斗产业发展的重大... 北斗系统作为我国重大战略性时空基础设施,提供全天候精准完备时空信息服务,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规模应用的良好局面,然而如何“用足用好”、高速高效推动良性生态产业建设,实现北斗高质量发展,是北斗产业发展的重大挑战。文章介绍了北斗在电力电网、矿产能源、大众应用等领域的应用,结合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对后续高质量发展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北斗系统 电力电网 北斗应用 高速高效 发展与思考 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高分”赋能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
17
作者 麦霞梅 刘欣 《卫星应用》 2023年第11期44-50,共7页
“加速数字经济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是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任务之一。解析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以北斗高分技术应用为抓手,展示北斗高分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通行业脉络、提升政产学研用综合能力及产业... “加速数字经济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是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任务之一。解析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以北斗高分技术应用为抓手,展示北斗高分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通行业脉络、提升政产学研用综合能力及产业应用创新方面的思维脉络。聚焦典型应用工程、优势产业、应用体系建设进行深入探讨,阐明“北斗+高分”应用对塑造内蒙古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高分 数字经济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