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高窟第98窟酥碱壁画保护修复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樊再轩 陈港泉 +3 位作者 苏伯民 李燕飞 乔海 唐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共4页
莫高窟第98窟壁画存在严重的酥碱病害,脱去壁画地仗中的易溶盐可防止酥碱病害的再次发生。本研究通过室内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壁画修复材料,通过现场试验筛选出修复加固和脱盐处理一次完成的新工艺,并对酥碱壁画脱盐后的效果进行了科学... 莫高窟第98窟壁画存在严重的酥碱病害,脱去壁画地仗中的易溶盐可防止酥碱病害的再次发生。本研究通过室内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壁画修复材料,通过现场试验筛选出修复加固和脱盐处理一次完成的新工艺,并对酥碱壁画脱盐后的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酥碱壁画 保护修复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常用壁画保护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水汽透过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苏伯民 张化冰 +2 位作者 蒋德强 赵永成 张瑞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5,共5页
研究了纯丙乳液、硅丙乳液和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种材料涂膜的拉伸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发现3种涂膜较脆、强度较小。用重新设计的透湿杯,测定了3种涂膜和用其涂覆的壁画试块的水汽透过性,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发现3种涂膜的水汽透... 研究了纯丙乳液、硅丙乳液和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种材料涂膜的拉伸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发现3种涂膜较脆、强度较小。用重新设计的透湿杯,测定了3种涂膜和用其涂覆的壁画试块的水汽透过性,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发现3种涂膜的水汽透过率比较接近;3种材料涂膜对试块微观形貌的影响和对试块水汽透过性的影响之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 保护材料 力学性质 水汽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画保护材料PVAc、PVA的性质研究与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化冰 苏伯民 +1 位作者 段修业 张文元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9-35,共7页
PVAc、PVA是两类常见的壁画保护材料。本文以聚乙烯醇PVA-1788、PVA-1799、聚乙酸乙烯酯(PVAc)、PVAc乳液等四种为代表,综述了材料的历史、结构、组成、型号和物化性质。采用红外光谱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结构,采用剪切式黏度计和铂金环式... PVAc、PVA是两类常见的壁画保护材料。本文以聚乙烯醇PVA-1788、PVA-1799、聚乙酸乙烯酯(PVAc)、PVAc乳液等四种为代表,综述了材料的历史、结构、组成、型号和物化性质。采用红外光谱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结构,采用剪切式黏度计和铂金环式张力仪测定了材料稀溶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并研究了其随溶液浓度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酸乙烯酯 聚乙烯醇 壁画 保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类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档案编写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裴强强 郭青林 +3 位作者 赵林毅 杨善龙 李志强 翟艳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8,共9页
随着国家逐渐对岩土类遗址保护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强,作为唯一能够全面展示保护工程信息的档案资料,在保护工程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分析岩土类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档案资料的重要性,阐述... 随着国家逐渐对岩土类遗址保护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强,作为唯一能够全面展示保护工程信息的档案资料,在保护工程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分析岩土类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档案资料的重要性,阐述岩土类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档案资料编写与搜集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明确形成和保存档案资料的主体,梳理和凝练工程资料的类型,将其划分为施工前期准备文件、施工技术文件及竣工文件三部分,并分析论证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总结了保护工程档案资料形成与搜集、分类与整理、排序与组卷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程序、内容和要求。研究结果对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类遗址 保护工程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shop软件在古代壁画保护修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波 陈港泉 +3 位作者 李晓洋 李小斌 姚桂兰 王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8,127,共6页
目前国内脱落残损壁画的保护修复,主要是以残损文物本体的直接比对或试探性拼接为依据进行修复的,在拼对过程中的接触和磨损极易造成新的伤害和各种信息的流失,特别是很多脱落残损壁画因无法确定原有位置而不能进行原址保护,从而影响了... 目前国内脱落残损壁画的保护修复,主要是以残损文物本体的直接比对或试探性拼接为依据进行修复的,在拼对过程中的接触和磨损极易造成新的伤害和各种信息的流失,特别是很多脱落残损壁画因无法确定原有位置而不能进行原址保护,从而影响了壁画的真实价值和作用。本文首次利用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软件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虚拟现实技术,对古代壁画残片进行模拟拼接、定位,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保护修复。实践证明:在壁画残片完全无损条件下的模拟拼接,为实物的拼接、定位提供了精准的依据,使壁画残片拼接过程中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解决了残片因无法定位而不能原址保护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SHOP 残损壁画 拼接 定位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与氯化物对壁画的破坏性对比研究--硫酸钠超强的穿透、迁移及结晶破坏力证据 被引量:34
6
作者 靳治良 陈港泉 +3 位作者 夏寅 苏伯民 周铁 吕功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8,共10页
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变的可溶盐主要为NaCl和Na2SO4,其中Na2SO4是破坏性最严重的盐。为此,以莫高窟壁画典型盐害为模拟对象进行仿真试验研究,重点研究Na2SO4盐在温度交变、干湿循环作用下对砂砾岩、地帐层的剥蚀破坏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变的可溶盐主要为NaCl和Na2SO4,其中Na2SO4是破坏性最严重的盐。为此,以莫高窟壁画典型盐害为模拟对象进行仿真试验研究,重点研究Na2SO4盐在温度交变、干湿循环作用下对砂砾岩、地帐层的剥蚀破坏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4具有超强的穿透、迁移能力及结晶破坏能力,其结晶行为机理及壁画损害表现形式与氯化钠有很大不同。Na2SO4引起的试块膨胀和剥蚀破坏随着Na2SO4浓度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明显增大。气象条件中,32.4℃以下的温度区间的温度变化及40%以上的干湿度循环交变,是造成病害加剧的主要因素。盐涨试块强度测试表明,盐的结晶对壁画基体材质砂砾岩的强度损害是非常大,常见不可逆的粉末状酥碱及粒状剥离。研究结果可为正确保护壁画作理论探索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 盐害 仿真研究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形变改善的莫高窟数字壁画图像拼接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俞天秀 吴健 +2 位作者 孙志军 赵良 丁晓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95,130-131,共5页
壁画数字化是敦煌研究院壁画保护的重要工作,目前,由于壁面不平、相机畸变等因素造成拍摄获取的壁画大小不一,有一定程度的几何形变,给壁画的拼接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加大了拼接后的整幅壁画的形变和误差。本文通过修正相机的镜头畸变,... 壁画数字化是敦煌研究院壁画保护的重要工作,目前,由于壁面不平、相机畸变等因素造成拍摄获取的壁画大小不一,有一定程度的几何形变,给壁画的拼接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加大了拼接后的整幅壁画的形变和误差。本文通过修正相机的镜头畸变,改善单站壁画照片的形变,优化了自动拼接的效果,不仅使得图像拼接自动化程度提高,也大大降低了自动拼接的错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 拼接 纠正 几何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庭故城病害特征及保护加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青林 张景科 +4 位作者 孙满利 王旭东 谌文武 裴强强 杨善龙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7,126,共5页
北庭故城是丝绸之路重镇,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北庭故城保存状况较差,主要病害有裂隙、雨蚀、风蚀、冲沟等,亟待实施保护。本文通过对遗址病害特征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在掏蚀严重区域采用砌补或回填处理... 北庭故城是丝绸之路重镇,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北庭故城保存状况较差,主要病害有裂隙、雨蚀、风蚀、冲沟等,亟待实施保护。本文通过对遗址病害特征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在掏蚀严重区域采用砌补或回填处理,对稳定性影响较大的裂隙采用灌浆锚杆加固,对表面风化严重部位采用PS渗透加固等保护措施,并通过现场试验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和可行性研究后,实施了抢险保护加固工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庭故城 病害 保护加固 工程措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前洞窟阿尔塔米拉(Altamira Cave)壁画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马燕天 武发思 +4 位作者 马旭 汪万福 马晓军 安黎哲 冯虎元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120,共6页
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着人类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然而,这些文化遗产自发现以来,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造成破坏的因素很多,微生物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这种损害方式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着人类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然而,这些文化遗产自发现以来,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造成破坏的因素很多,微生物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这种损害方式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Altamira cave)洞窟壁画为例,综述其自发现以来的研究历程和主要成果,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塔米拉洞窟 壁画微生物 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技术在莫高窟第98窟壁画空鼓灌浆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艳杰 王旭东 +4 位作者 郭青林 张得煊 杨善龙 陈雨 樊再轩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87,共6页
当壁画支撑体与地仗层间存在空鼓时,空鼓的部位和没有空鼓的部位的热传导率就有一定的差异,对升温、降温过程的反应存在着差别,利用红外热像仪捕捉墙体表面温度的变化状况,可以分析空鼓的大小、位置等情况。进行灌浆时,如果注入浆液与... 当壁画支撑体与地仗层间存在空鼓时,空鼓的部位和没有空鼓的部位的热传导率就有一定的差异,对升温、降温过程的反应存在着差别,利用红外热像仪捕捉墙体表面温度的变化状况,可以分析空鼓的大小、位置等情况。进行灌浆时,如果注入浆液与墙体温度有所不同,就会迅速影响墙体表面温度的变化,根据墙体表面温度变化,可直观准确判断灌入浆液的流向。经现场试验研究,红外热像技术可迅速直观地检测壁画空鼓状况,并能有效控制空鼓灌浆过程,是一种较好的可用于壁画空鼓监测及灌浆过程监控的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 壁画 空鼓 灌浆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中两种传统硅酸盐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赵林毅 李黎 +1 位作者 李最雄 王金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7-1334,共8页
硅酸盐材料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本文对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两种硅酸盐材料料礓石和阿嘎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料礓石和阿嘎土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料礓石和阿嘎土经700~1400℃焙烧后,具有"气硬"和... 硅酸盐材料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本文对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两种硅酸盐材料料礓石和阿嘎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料礓石和阿嘎土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料礓石和阿嘎土经700~1400℃焙烧后,具有"气硬"和"水硬"双重特性,并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气硬组分先增加后降低,而水硬组分呈不断增加的规律性变化.研究表明:烧料礓石和烧阿嘎土的化学组成及化学特性具有类似欧洲"水硬石灰"的性质,改性的料礓石和阿嘎土可用于修复加固石质、土质及砖、陶质类等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建筑 硅酸盐 材料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地植物与遗产保护间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万福 武发思 +4 位作者 陈拓 张国彬 杜维波 赵林毅 冯虎元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8,132,共8页
本文从全球遗产地和植被带类型与分布范围的宏观尺度上,以及影响遗址保存区域环境中植物种类、数量以及根系特点等微观尺度上展开讨论,旨在阐明遗产地植被类型与遗产保护间的关系。通过对遗址上植物的建殖、演替和监测技术的总结,依据... 本文从全球遗产地和植被带类型与分布范围的宏观尺度上,以及影响遗址保存区域环境中植物种类、数量以及根系特点等微观尺度上展开讨论,旨在阐明遗产地植被类型与遗产保护间的关系。通过对遗址上植物的建殖、演替和监测技术的总结,依据植物对遗址潜在的影响水平对植物类型提出作用等级的判断标准和可行的防治措施。该项研究工作对遗产地的科学保护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地 植物 保护 根系 影响等级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壁画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万福 李波 +2 位作者 樊再轩 赵林毅 刘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2,I0004,I0005,共8页
水帘洞石窟群是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调查表明,水帘洞石窟群壁画病害主要为颜料层起甲、脱落,地仗空鼓、酥碱等。本文结合壁画保存环境、病害成因、制作材料和工艺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水帘洞石窟群壁画病害的有效治理措施和保... 水帘洞石窟群是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调查表明,水帘洞石窟群壁画病害主要为颜料层起甲、脱落,地仗空鼓、酥碱等。本文结合壁画保存环境、病害成因、制作材料和工艺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水帘洞石窟群壁画病害的有效治理措施和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帘洞石窟群 壁画 病害现状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技术在北庭西大寺盐分分布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善龙 郭青林 王旭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128-129,共4页
北庭西大寺遗址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该遗址目前存在局部坍塌、表面严重风化、盐害等许多病害,盐害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局部坍塌和表面风化病害的扩展。本文通过现场取样实测,并结合高密度电法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了西大... 北庭西大寺遗址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该遗址目前存在局部坍塌、表面严重风化、盐害等许多病害,盐害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局部坍塌和表面风化病害的扩展。本文通过现场取样实测,并结合高密度电法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了西大寺东墙盐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分主要分布在墙体底部,且随墙体高度的升高逐渐降低。高密度电法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土遗址盐分调查中的应用,对土遗址病害调查和无损检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害 无损技术 土遗址 红外热成像 高密度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壁面曲率分析的壁画数字化摄影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健 张帆 +1 位作者 俞天秀 丁小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2,133,共5页
受莫高窟壁面的不平整性、目前壁画数字化采集的设备与方法等制约,壁画数字化摄影采集方法中存在着摄距差异、摄影采集集成平面的不确定性和摄影采集集成平面与定位纠正拟合的正射投影面存在一定的夹角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 受莫高窟壁面的不平整性、目前壁画数字化采集的设备与方法等制约,壁画数字化摄影采集方法中存在着摄距差异、摄影采集集成平面的不确定性和摄影采集集成平面与定位纠正拟合的正射投影面存在一定的夹角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三维模型获得摄影采集壁面准确的曲率参数为依据,解决了目前摄影采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高保真全景图像的质量,使摄影采集进一步规范化与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采集 壁面曲率 偏差等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敦煌文物保护述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沙武田 汪万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4,130-132,共14页
检阅藏经洞敦煌文献与莫高窟、榆林窟等石窟资料,发现其中有大量古代敦煌文物保护的事例,涉及敦煌历代祠庙寺观维修、崖面加固、洞窟维修、清沙扫窟、佛经修补等多个方面。另可探讨与古代敦煌文物保护工作相关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保护工... 检阅藏经洞敦煌文献与莫高窟、榆林窟等石窟资料,发现其中有大量古代敦煌文物保护的事例,涉及敦煌历代祠庙寺观维修、崖面加固、洞窟维修、清沙扫窟、佛经修补等多个方面。另可探讨与古代敦煌文物保护工作相关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保护工作的招待活动、所需材料、工作场所及古代敦煌人的文物保护理念等诸多问题,均对我们今天的文物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敦煌 崖面加固 洞窟维修 清沙扫窟 佛经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理念探索与保护技术展望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旭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25,共6页
潮湿环境土遗址,特别是作为中华文明发源的直接实物证据的一些史前遗址,具有极其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保护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病害成因及其主要类型,总结和归纳出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的主要问题... 潮湿环境土遗址,特别是作为中华文明发源的直接实物证据的一些史前遗址,具有极其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保护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病害成因及其主要类型,总结和归纳出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了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理念,分析了保护所需的技术需求,最终得出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主要是水的问题,通过水环境控制措施,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问题转变为"干燥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问题;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分为展示类遗址和非展示类遗址,不同类别的遗址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通过保护提前介入,促进保护与考古工作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遗址;将化学与物理加固方法有机结合,形成潮湿环境展示类考古遗址综合加固技术,是土遗址本体保护加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湿环境 土遗址 保护理念 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报恩寺遗址土工程地质特征与病害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青林 王旭东 +5 位作者 张虎元 谌文武 张明泉 杨善龙 张景科 王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0,129,共5页
南京报恩寺遗址地宫是我国近年发现的最深的竖井式地宫,在地宫内出土了以佛顶真骨为核心、以七宝阿育王塔为代表的一大批佛教珍贵文物。地宫开挖后渗水情况十分严重,造成地宫壁表面土质疏松开裂,局部出现坍塌,严重威胁着这一重要遗址的... 南京报恩寺遗址地宫是我国近年发现的最深的竖井式地宫,在地宫内出土了以佛顶真骨为核心、以七宝阿育王塔为代表的一大批佛教珍贵文物。地宫开挖后渗水情况十分严重,造成地宫壁表面土质疏松开裂,局部出现坍塌,严重威胁着这一重要遗址的保存。本文在遗址地宫和开挖模拟地宫进行取样和测试,通过测试遗址土体的物理、力学、水理、微观结构等方面的性质和特征,研究了遗址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分析了遗址土体工程地质特性与遗址病害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正是由于遗址土体的特性和所处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遗址病害的发生。以上研究可为遗址的保护加固设计提供基本的参数和依据,对遗址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报恩寺 遗址地宫 工程地质特征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壁画保护方法论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旭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125,共7页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是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组织编写的,是在总结中国几十年的文物古迹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国际先进的保护理念的基础上完成的。根据《准则》的基本原则、程序和理念,结合古代壁画保护的特...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是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组织编写的,是在总结中国几十年的文物古迹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国际先进的保护理念的基础上完成的。根据《准则》的基本原则、程序和理念,结合古代壁画保护的特殊性,本文总结了壁画保护方法论十二步,即:全面调查保护对象、价值评估、壁画保护现状评估、确定壁画保存的理想状态、确定壁画保护的现实目标、壁画保护方案比选、壁画保护修复材料和工艺筛选、保护方案详细设计、壁画保护修复实施、壁画保护修复档案建设、壁画保护项目评估、壁画长期监测和日常维护。本文以莫高窟第85窟和第98窟保护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为例,阐述了《准则》在壁画保护中的基础性指导作用,说明了凡是违背《准则》程序开展的保护工作将会给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进一步验证了《准则》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保护准则 壁画保护 方法论 莫高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在考古发掘现场应用支撑研究中分析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宗仁 苏伯民 +2 位作者 陈港泉 崔强 张文元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的作用和发展过程,阐述了我国首个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的研究背景和主要技术体系,重点论述了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应用支撑研究中分析体系的研究内容、设备、构建和应用研究情况。
关键词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 考古发掘现场 分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