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的教育发展策略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汪雁
-
机构
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果。(项目编号:06CSH021)
-
文摘
从历时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步入“青年怪圈”,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等产生了不良影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长期滞后发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得以形成并不断循环的重要原因。文章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动农民工培训工程,开发农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等途径,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的恶性循环。
-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青年怪圈
农村教育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新疆资源环境绩效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智颖飙
邱爱军
王再岚
吴建军
韩雪
-
机构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新疆司法厅新疆
-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151)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60400551)
亚洲开发银行资助项目(ADBRSC-C71041)资助
-
文摘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综合绩效指数由2000年的212.8逐步下降为2006年的148.1,资源综合绩效虽有提高,但仍然处于全国(西藏除外)第27位。建设用地占用强度明显下降,COD排放强度逐步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有所增加,用水强度降幅明显,能源消耗总量显著提高,用水总量略有上升。建设用地总量先降后升。SO2总体绩效均高于西部平均水平,SO2排放绩效指数呈现"S"型曲线。COD排放绩效指数下降不够明显,基本保持88.44的均值水平。绩效高于2000-2006年西部平均水平和2000-2003年中部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新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任重而道远。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新疆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区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提升新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环境友好型社会
新疆
-
Keywords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REPI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resource-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society
Xinjiang
-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黄淮海地区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
被引量:16
- 3
-
-
作者
白玮
邱爱军
张秋平
郝晋珉
-
机构
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
-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70,共5页
-
基金
863计划项目"粮食丰产数字化管理技术研究应用"(编号:2006AA10Z27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6BAD02A15)资助成果
-
文摘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对于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平衡地区粮食生产任务促进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尚未有关于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系统的核算方法。本文根据虚拟水和虚拟土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构建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真实存在且可以量化,黄淮海地区各省市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存在差异,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省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总量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并提出了建立粮食安全补贴完善粮食安全价值实现途径的政策建议。
-
关键词
水土资源
粮食安全价值
粮食生产
黄淮海地区
-
Keywords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grain security value
grain production
Huang-Huai-Hai Region
-
分类号
F062.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我国农村政策决策机制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邱爱军
孟育建
-
机构
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人民政协报》编辑部
-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31-39,共9页
-
基金
华盛顾大学社会发展中心“中国资产建设:试点与政策影响”项目的资助
-
文摘
通过大量文献综述,结合多年的农村调研实践,文章回顾了几十年来我国农村政策的演变历程,梳理了有关中央文件的出台过程,提出我国农村政策决策的形成存在8种模式,借助案例比较法,就8种决策模式的形成机制及政策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分析其发展趋势提出公众参与模式和多元化智囊型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农村政策决策的主要模式,农村政策决策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
关键词
农村
改革
政策制定
公众参与
政策制定机制
-
Keywords
Rural China
Reform
Policy mak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Policy making mechanism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C934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