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基于财税资源配置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斌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9,共16页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成为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演变的新趋势,而南北财税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其中的重要表现或原因。财税政策作为重要的结构性政策,对包括南北区域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财税政策...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成为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演变的新趋势,而南北财税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其中的重要表现或原因。财税政策作为重要的结构性政策,对包括南北区域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财税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职能要求,基于南北区域维系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的重点地区层面,从总量和人均指标、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债务水平、政策力度等方面对比分析南北方财税资源配置差异,研判当前财税政策不利于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表现或原因,最后从优化财政资金分配、完善资源税和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加强财税政策与区域政策协同、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财政兜底保障功能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南北方 财税政策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区域中心城市的省际交界地区区域合作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8,共8页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探索将"区域中心城市之争"转化为多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合作,以此优化省际交界地区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几个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圈",对广大省际交界地区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对省际交界地区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模式和路径,以期对国内省际交界地区避免区域冲突、促进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区 多区域中心城市 区域合作 苏鲁豫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马晓河 《黑龙江粮食》 2015年第3期9-9,共1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很显然,以农业为基本依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红利,有利于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产业融合 农业生产 农民收入 农产品加工 农业产业链 农业现代化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包容性发展城市群--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原倩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80,共10页
建设长三角包容性发展城市群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教育、医疗、道路、文化等领... 建设长三角包容性发展城市群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教育、医疗、道路、文化等领域建设加快推进,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应着力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城市群改革协同推进机制,推进城市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动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加强城市群包容性发展的金融支持,确保长三角包容性发展城市群建设蹄疾步稳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包容性 共享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概念辨析、面临挑战及路径探索 被引量:9
5
作者 肖金成 洪晗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F0002,共12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本文通过对共同富裕概念的多角度辨析,明确共同富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本文通过对共同富裕概念的多角度辨析,明确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但并不意味着绝对平均主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现阶段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认为目前依然面临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略低、分配制度不够合理等挑战。实现共同富裕,要依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夯实物质基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缩小城乡差距,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来缩小区域差距,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七普数据看我国区域格局变化特征及趋势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利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122,共10页
区域格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随着人口格局与经济格局变动的一致性增强,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简称“七普数据”)研究我国区域格局变动特征和趋势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我国人口格局变化呈现出转... 区域格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随着人口格局与经济格局变动的一致性增强,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简称“七普数据”)研究我国区域格局变动特征和趋势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我国人口格局变化呈现出转折性变化新特征,受市场化机制、交通信息通达度、科技创新活力、地理空间距离和政府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未来区域格局变动将呈现局部极化和总体协调、收缩型区域增多和扩张型区域减少、乡—城流动放缓和城—城流动增强、区域重大战略内部联系紧密与区域重大战略之间融合发展等趋势。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区域格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普数据 人口格局 区域格局 影响机制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路和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春丽 《现代经济探讨》 2006年第11期12-16,共5页
中共十六大确定的企业以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为重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克服了以往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从新的国... 中共十六大确定的企业以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为重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克服了以往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运行的三年多来看,还存在一些有待明确和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要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明确并逐步解决四个问题,加快推进五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国资委 对策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斌 郑国楠 +1 位作者 王丽 张涤霏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6,共12页
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生态产品,而实现其价值应在遵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规律基础上把握和适应公共产品的特性。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着力于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外部性问题,是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 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生态产品,而实现其价值应在遵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规律基础上把握和适应公共产品的特性。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着力于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外部性问题,是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机制设计和路径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行政与非行政手段协同机制、基于数据链的价值核算评估机制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定价(率)机制、不同类别生态产品之间的衔接机制等,路径模式构建则遵循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基本思路,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财政手段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涉及纵横向政府间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源环境税费政策和政府购买也是直接或间接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手段。加快实现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需加强其重要性的宣传和认识,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完善产权制度建设、构建大数据系统强化价值实现的主体支撑和配套支持,并通过税费调节政策和基于价值增量的资金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公共产品 价值实现 生态补偿 资源环境税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