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塑造新型市场主体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泉红 刘方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6,共9页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政企关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之一。长期以来,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以及金融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政企关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之一。长期以来,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以及金融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扭曲,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向未来,要本着"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使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协调、平等、有序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54
2
作者 安淑新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7,共7页
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评价体系、实现路径等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对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目前学界从社会矛盾变化和新发展理念、宏中微观、供求和投入产出等角度进行了... 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评价体系、实现路径等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对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目前学界从社会矛盾变化和新发展理念、宏中微观、供求和投入产出等角度进行了界定。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广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体现动态性、多维性,要注重淡化经济增速指标,要注重关注长远发展目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存在传统制造产业和服务业质量不高、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仍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建设质量需要提升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投入与产出、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国内和国外等五大关系,通过加快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扩大开放等举措,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内涵 指标体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实证和战略——基于供给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曾铮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10,共8页
本文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三者的关系入手,探讨三者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分析我国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和技术进步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问题,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战略,并由此提出... 本文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三者的关系入手,探讨三者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分析我国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和技术进步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问题,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战略,并由此提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作者 张燕生 刘旭 陈长缨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21,共7页
关键词 国家经济发展 香港 “十一五”时期 扩大对外开放 转变增长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科学发展观 经济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被引量:93
5
作者 刘方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2期9-18,共10页
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中极具活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但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局部性困难突出,新老问题交织,尤其部分行业小微型企业面临严峻形势,强大... 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中极具活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但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局部性困难突出,新老问题交织,尤其部分行业小微型企业面临严峻形势,强大的市场倒逼机制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目前,阻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依旧存在,转型升级下新生需求的多元化的金融业务、市场和机构发展滞后,中小企业成本全面上升导致转型升级动力不足,转型发展面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瓶颈,中小企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协调不力使得转型升级缺乏保障。未来必须充分认识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破除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缓解转型升级中融资难问题,同时通过加大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力度以及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等,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转型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发展 现状 转型与升级 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易信 郭春丽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23,共7页
本文通过构建纳入环境要素的增长核算框架,测度过去30多年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79—2013年GDP年均9.8%的增长中,环境拉动了0.58个百分点,但目前已进入以2009年前后为拐点的增长效应递减阶段。对"十三五"时期... 本文通过构建纳入环境要素的增长核算框架,测度过去30多年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79—2013年GDP年均9.8%的增长中,环境拉动了0.58个百分点,但目前已进入以2009年前后为拐点的增长效应递减阶段。对"十三五"时期的情景预测表明,相对于不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环境制度改革部署而只延续制度惯性的基准情景,完全落实和部分落实改革部署将分别每年拉低经济潜在增长速度0.5个和0.25个百分点,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速形成较为明显的约束。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保障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应加快健全环境税收和价格体系,完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配套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并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制度改革 经济增长 增长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15
7
作者 常修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8,共14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要真正使这一变革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明确基本导向问题。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明确提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从理论上分析,这是马克思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要真正使这一变革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明确基本导向问题。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明确提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从理论上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也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从现实角度分析,它是摆脱"GDP中心主义"惯性运作的理性选择;从未来趋势分析,则是适应中国新阶段人的需求发生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以人的发展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把握以下四个着力点:在需求结构方面,重在提高居民消费率;在产业结构方面,重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重在实现主体的自主创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重在寻求"天人合一"、绿色发展。要做到以上诸点,不可避免地要触及深层的体制问题,尤其是以下四方面改革刻不容缓:第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三个倾斜"问题;第二,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三,按照"广义产权论",构建环境产权制度;第四,促进政府转型,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人的发展 基本导向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背景下PPP健康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方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35,共7页
目前受合规性审查等影响,我国PPP入库项目和成交项目数量与规模均出现大规模下降,PPP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引发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文件,已经对PPP项目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政府付费... 目前受合规性审查等影响,我国PPP入库项目和成交项目数量与规模均出现大规模下降,PPP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引发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文件,已经对PPP项目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政府付费类PPP项目发展受到限制,央企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受限,PPP项目融资难度增大,社会资本将更加重视运营质量和效率,民营企业参与力度将逐步增强。当前,在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背景下,应针对防范隐性债务对PPP发展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发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从合理确定规模、优化项目结构以及降低建设和运营风险的角度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促进PPP有序、规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范 隐性负债 PPP 健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战略思路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小广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39,共10页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发展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即现有的发展模式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实现"关键一跳"。换句话说,如果不对中国发展模式作出重大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很可能落入中...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发展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即现有的发展模式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实现"关键一跳"。换句话说,如果不对中国发展模式作出重大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很可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长期目标是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打破可能导致中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的制约因素,通过战略模式调整和完善体制,加快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主要是保持和建立两大国际竞争力),使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 发展模式 发展目标 战略转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国家战略做好小镇发展规划
10
作者 丁刚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3,共2页
2013年“一带一路”构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起点,区位优势明显,在我国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占据着桥头堡的战略要位。厉庄镇作为连云港市农业产业化的典型示范产业区,如何紧抓机遇,提升发展是时代赋予厉庄... 2013年“一带一路”构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起点,区位优势明显,在我国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占据着桥头堡的战略要位。厉庄镇作为连云港市农业产业化的典型示范产业区,如何紧抓机遇,提升发展是时代赋予厉庄的重要议题。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规划 新亚欧大陆桥 连云港市 农业产业化 区位优势 典型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基于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开放的视角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澄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制度型开放是当前我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实现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核心要求是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形成更加有利于资源配置市场化、竞争规则法制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管理水平国际化的开放市场竞争体制。对标国际发... 制度型开放是当前我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实现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核心要求是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形成更加有利于资源配置市场化、竞争规则法制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管理水平国际化的开放市场竞争体制。对标国际发达区域高水平开放的要求,我国在打造对标国际和本土输出并重的规则开放、体现大国主权独立和共享精神的规制开放、体现国内外多元主体规则公平的标准开放和保障相关领域制度开放稳步落地的管理开放等方面仍存在差距。着力打好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协同开放的组合拳,重点以加入RCEP和实施“一带一路”等重点战略为契机,以构建制度型开放重点平台为主要抓手,增强国际规制与国内经济的关联效应,提升和完善我国行业标准,形成具备阶段性、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管理开放,增强制度型开放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高标准国际规则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的六重玄机 改革传媒发行人、编辑总监王佳宁深度对话六位知名学者 被引量:25
12
作者 吕铁 吴福象 +4 位作者 魏际刚 李义平 吴晓波 张建平 王佳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共21页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q...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由此,"中国制造2025"成为经济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中国制造2025"被认为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基于此,本期以"‘中国制造2025’的六重玄机"为主题,约请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六位知名学者,就"中国制造2025"与传统制造业相关政策的差异、"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点、"中国制造2025"背景的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中国制造2025"条件的创新与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业商业模式转型、"中国制造2025"与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等问题展开研讨,探讨我国制造业升级与发展的核心议题与基本路径,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 知名学者 发行人 《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常务会议 风雨 传媒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杨宜勇 顾加佳 顾严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2,共5页
当前我国已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也应提上议事日程。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农村建立社会化养老保险体系时应分层次、分步骤进行。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建立农村社... 当前我国已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也应提上议事日程。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农村建立社会化养老保险体系时应分层次、分步骤进行。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体系,应遵循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规律,并逐步将二元养老保险方案统一于城乡一体化的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 城乡 养老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与路径前瞻 被引量:12
14
作者 臧跃茹 刘泉红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9,共8页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受工业化阶段、二元结构体制约束.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与转型经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更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困难及复杂性。要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要途径,大...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受工业化阶段、二元结构体制约束.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与转型经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更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困难及复杂性。要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要途径,大力发展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增长方式 生态要素 二元结构 体制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发展路径(IDP)理论的发展与评述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涛涛 张建平 陈晓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35,共15页
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IDP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与该国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具有系统的相关性。鉴于IDP理论所描述的发展过程对当今世界实施"开放式"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IDP理论的内... 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IDP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与该国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具有系统的相关性。鉴于IDP理论所描述的发展过程对当今世界实施"开放式"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IDP理论的内涵、发展脉络及其缺憾进行了综述,以期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挖掘和完善IDP理论的动态变化机理,为深入探究发展中国家开放式发展战略的可实现性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P理论 吸引外资 对外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产业协同驱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云平 王昌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3-64,共12页
现阶段我国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缺乏协同性,表现为:近年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第二产业持续成为带动经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各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或不可持续性,等等;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包括... 现阶段我国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缺乏协同性,表现为:近年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第二产业持续成为带动经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各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或不可持续性,等等;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包括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资源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体制不完善等方面。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思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一产稳、二产强、三产大"的产业发展方针,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三次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 经济增长 协同 良性互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结构与协调发展——发展服务贸易与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措施 被引量:34
17
作者 曲凤杰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2,共5页
近些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而且长期呈现逆差状态,2004年,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明显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服务贸易逆差达97亿美元。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服务贸易与货... 近些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而且长期呈现逆差状态,2004年,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明显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服务贸易逆差达97亿美元。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调发展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增长方式 服务贸易 协调发展 贸易结构 优化 世界平均水平 货物贸易 贸易逆差 出口总额 服务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下一个30年改革的理论探讨——“人本体制论”角度的思考 被引量:13
18
作者 常修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0,共16页
中国改革下一个30年,应该是类似奥运"五环"的改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制度改革。这种"五环式"的改革,环环相扣,融为一体。就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无论是与前一个30年相比,还是与1919年以来中... 中国改革下一个30年,应该是类似奥运"五环"的改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制度改革。这种"五环式"的改革,环环相扣,融为一体。就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无论是与前一个30年相比,还是与1919年以来中国现代史的前三个30年相比,都将是一场更深刻、更伟大的变革。第一,改革的实质在于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应从横向、纵向和内核三个层面准确把握"人"的含义;抛弃"人本工具论",树立"人本实质论";由"不完全的、基础性人本"向"全面的、高端性人本"渐进式提升。第二,把握"双线均衡":即寻求经济市场化与社会公正之间的最佳均衡点。主要包括推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的改革,缓解社会财富"三个倾斜"(向政府、垄断企业和非劳动者倾斜)问题;资源环境产权制度,解决资源类产品价格和税收不合理产生的分配不公问题;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联手,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机制,缓解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三,促进"三个解放互动":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以及促进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并使三者互动。第四,在"上"、"下"、"内"、"外"四个方面推进经济领域体制创新。"上"创政府经济管理新体制;"下"创微观基础和市场体系的新格局;"内"创民生性和可持续发展体制;"外"创适应和应对全球化体制。第五,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制度的"五环"改革。要准确把握"五环改革"每个环的"中心";抓住"五环改革"之间的"交扣"性,使之一体化;增强"五环改革"的动力,注意防止"权贵"和"民粹"两种现象,特别是"权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体制论 人本实质论 双线均衡论 五环式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公共服务 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的增长红利——释放机理与“十三五”效应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铭慎 刘泉红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34,共9页
国有企业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外溢提振经济增长。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1979—2013年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度为0.14个百分点,期间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曾达到0.4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 国有企业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外溢提振经济增长。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1979—2013年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度为0.14个百分点,期间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曾达到0.4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时期,在延续已有制度惯性的基准情境中,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为0.12个百分点,完全落实改革部署则有望达到0.3个百分点。为了更好释放国有企业改革的增长红利,应要继续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核心,同时协调推进国资管理体制、国有经济布局等方面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资源配置 技术进步 增长红利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方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3期72-79,共8页
在阐述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基础上,分析了结构性减税框架下的税制改革需进一步突破的瓶颈,并提出了构建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调节社会财富分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功能完善的税收制度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结构性减税 税制改革 协调性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