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石颖 张慧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
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符合我国民营经济当前所处发展阶段,是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更是民营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使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民营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国... 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符合我国民营经济当前所处发展阶段,是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更是民营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使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民营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求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江苏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当前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探究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作用、核心要求、改革现状,以及面临挑战,并提出了大力实施“登峰造极”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为全国和其他省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健康发展 高质量发展 江苏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的竞争政策基础体系解构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晓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09,共11页
竞争政策的核心功能是维护公平竞争,通过竞争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是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全面转型、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战略。总体来看... 竞争政策的核心功能是维护公平竞争,通过竞争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是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全面转型、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战略。总体来看,我国的竞争政策应用基础薄弱,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必须在观念、立法、实践、组织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我国,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应形成严格有效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建立起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机制,构建可靠的组织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政策 产业政策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平台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优势基础与路径选择
3
作者 张林山 陈怀锦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2,共10页
平台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载体,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战略价值。平台经济具有技术优势和创新活力、数据优势和融通能力、跨界优势和生态能力,应当致力于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技术创新的孵化器、要素配置... 平台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载体,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战略价值。平台经济具有技术优势和创新活力、数据优势和融通能力、跨界优势和生态能力,应当致力于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技术创新的孵化器、要素配置的融合剂、产业转型的赋能者。目前,我国平台企业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产业深度转型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障碍和制约。应持续优化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好发挥平台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数据要素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群慧 石颖 张慧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我国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中,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市场化发展统一起来。因此,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采取分类分层改革的方式,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 我国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中,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市场化发展统一起来。因此,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采取分类分层改革的方式,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为重点环节,因企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经历了改革准备、初步酝酿、试水调整、推广深化四个阶段,探索形成了四化管理、自愿转身、灵活市场化、部分市场化等典型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市场化选聘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契约化管理存在难点、差异化薪酬设计不合理、市场化退出机制不完善、监管及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重塑企业文化,增强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治理体系,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经理人 国有企业 委托代理 不完全契约 人力资本 管理层权力 薪酬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经济圈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来自1978年至2012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喆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期90-96,F0003,共8页
选取1978—2012年的有关数据,采用ADF平稳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供给领先型的金融发展模式主导和影响首都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调整。但是,金融对首都经济圈产业结... 选取1978—2012年的有关数据,采用ADF平稳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供给领先型的金融发展模式主导和影响首都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调整。但是,金融对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效应尚未完全释放,金融领域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成为影响和制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因此,金融支持首都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政策着力点是,推动区域金融协调合作、提升金融市场的容量与层次、发展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加快区域金融创新步伐、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经济圈 金融支持 产业结构调整 GRANGER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演进轨迹:从“管理”到“治理”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琛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8,共7页
"管理"与"治理"在参与者、目标、过程等方面都有本质不同,由管理迈向治理是政府治道的升华和趋势。改革政府主导模式、转变政府职能是从管理到治理的核心和关键。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应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管理"与"治理"在参与者、目标、过程等方面都有本质不同,由管理迈向治理是政府治道的升华和趋势。改革政府主导模式、转变政府职能是从管理到治理的核心和关键。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应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健全行政运行机制,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途径、权力配置的根本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理体制 政府职能 行政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视阈下超大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评价研究
7
作者 李霞 王琛伟 孙德升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8,F0003,共14页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际经贸规则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吸引外资、集聚技术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传统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存在国际化专项评估缺失、新兴经济模式评价维度覆盖不足、层级错配与...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际经贸规则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吸引外资、集聚技术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传统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存在国际化专项评估缺失、新兴经济模式评价维度覆盖不足、层级错配与同质化等结构性问题。本文基于制度型开放视角,融合国际规则适配与本土制度创新协同逻辑,构建包含6个目标层、13个准则层、31个方案层的超大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为样本城市,提出四维协同优化路径:从政策供给到制度型开放的范式转型、从准入开放到公平竞争的生态构建、从基础设施到数字生态的能级跃升、从绿色合规到创新生态的价值升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政策供给到制度赋能的深层变革,可以有效提升超大城市在全球竞争中的制度吸引力,增强经济韧性,这能够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超大城市 国际化营商环境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林山 陈怀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4,共10页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既要发挥好产业创新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引领作用,又要发挥好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核心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战略的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既要发挥好产业创新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引领作用,又要发挥好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核心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战略的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作用显著提升、全面凸显。但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仍面临技术供给不足、融合生态不完善、关键主体地位不突出、要素支撑不足等问题,其原因是我国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中仍有一些不适应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中梗阻”。为此,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科技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茂树茏臂擎天 漫天柳絮倩谁梳 “全面深化改革对话”气荡烟岚,《改革》服务中央决策雨落山巅 对话主题 国家级新区征程漫漫 被引量:3
9
作者 孙长学 李江涛 +2 位作者 王辉 刘云中 王佳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22,共18页
国家级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引领改革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发挥着试验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15个新... 国家级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引领改革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发挥着试验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15个新区。现阶段,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着规划执行不力、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程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作出规定。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推动国家级新区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通知》,明确了各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领域。7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发出《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已引起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期以"国家级新区征程漫漫"为主题,约请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四位专家学者,就新区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产业优化升级、"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区域战略实施等方面展开研讨,期冀为新区发展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 改革开放战略 林茂树 国家行政学院 国土资源 经济发展 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与策略 被引量:89
10
作者 刘现伟 文丰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14,共10页
新时代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市场准入壁垒高、转型升级难、融资难和融资贵、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佳等难点。下一步,应进一步放宽民营... 新时代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市场准入壁垒高、转型升级难、融资难和融资贵、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佳等难点。下一步,应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大力拓展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大幅提升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助力民营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海燕 马忠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5,110,共4页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普遍忽视了产业发展问题;国外生态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已严重滞后于实践,急需针对中国现有城市和新城开发的产业选择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分类指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与破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琛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94,共5页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转型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体制转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老工业城市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体制机制问...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转型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体制转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老工业城市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问题,切实提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策略,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体制机制障碍 历史遗留问题 改造规划 工业城市 体制机制问题 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管理体制改革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金融体制改革政策解读与建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同明 白素霞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2,共4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金融创新,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对我国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1年我国在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进行跟踪研究,重点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改...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金融创新,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对我国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1年我国在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进行跟踪研究,重点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改革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对诸多法规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等进行了评述;对当前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今后改革的难点做出分析判断;同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金融机构改革 金融市场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演化与改革方向 被引量:9
14
作者 公丕明 公丕宏 张汉飞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70,共8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协作区、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阶段。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推进,缩小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解决非首都功...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协作区、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阶段。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推进,缩小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解决非首都功能疏解面临深层次问题、减轻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压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成为客观需要和现实选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需要精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施生态一体化保护联防联控,构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网络,推进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与梯度演化,从而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演进轨迹 改革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燕坤 王喆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9,共7页
省际交界区域的发展不容忽视,推进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有利于加快省际交界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省际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应遵循夯实区域发展“主引擎”... 省际交界区域的发展不容忽视,推进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有利于加快省际交界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省际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应遵循夯实区域发展“主引擎”、推动区域交通内畅外联、培育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区域次区域合作和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着力于规划协调衔接、完善提升龙头城市功能、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区 区域合作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改革设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晓明 孙长学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6-30,共5页
对垄断行业实施监管,首先应明确“垄断”与“监管”概念的具体内涵,区分自然垄断与行政性垄断的特征。石油天然气行业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以国有和行政性垄断为主的行业,对这一行业的行政性垄断与自然垄断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对垄断行业实施监管,首先应明确“垄断”与“监管”概念的具体内涵,区分自然垄断与行政性垄断的特征。石油天然气行业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以国有和行政性垄断为主的行业,对这一行业的行政性垄断与自然垄断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垄断行业改革及监管体制建设尚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对此提出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及建立现代监管框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垄断 行政性垄断 垄断行业 监管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的湖北实践:现状特点、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17
作者 石颖 王骁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108,共9页
民营企业是湖北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是湖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湖北,民营经济占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投入、80%以上新增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已经成为推动湖北建设全... 民营企业是湖北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是湖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湖北,民营经济占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投入、80%以上新增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已经成为推动湖北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力量。然而,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民营经济发达省份,湖北在创新意识、融资支持、人才吸引、创新制度、创新氛围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建议通过强化创新主体协作、提高创新投入力度、优化人才政策、破除制度障碍和营造创新氛围等措施,进一步激发湖北省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 创新活力 湖北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东北振兴 改革传媒发行人、编辑总监王佳宁深度对话五位专家学者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昌文 李晓华 +3 位作者 李政 银温泉 杨荫凯 王佳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30,共25页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新思维、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措施,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2003年10月,最高层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新思维、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措施,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2003年10月,最高层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2012年3月,国务院批复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经年累月,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2015年上半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增速分别为2.6%、6.1%和5.1%,均低于全国水平。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为促进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先后发布。2015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负责同志座谈会,就东北振兴提出四点要求。东北振兴发展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对于推动全国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期以"新一轮东北振兴"为主题,约请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吉林大学的五位专家学者,就新一轮东北振兴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区域合作、功能区示范效应发挥等方面展开研讨,期冀为新一轮东北振兴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专家学者 发行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东北地区 传媒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与路径选择:一个总体框架 被引量:61
19
作者 郭冠男 李晓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38,共11页
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我国建立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从以正面清单为主的管理方式向以负面清单为主的管理方式全面转型。应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我国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标准和依据... 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我国建立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从以正面清单为主的管理方式向以负面清单为主的管理方式全面转型。应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我国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标准和依据,按照科学的程序制定和调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在试点地区积极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清单 市场准入 投资准入 市场配置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经济圈大气污染治理:府际协作与多元参与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喆 唐婍婧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6,共12页
首都经济圈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突出、灰霾污染严重的区域,其直接成因是重化工业负外部性的溢出,间接成因是区域治理能力不足,缺乏联动协同机制。跨域治理是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跨域治理经验给我国提... 首都经济圈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突出、灰霾污染严重的区域,其直接成因是重化工业负外部性的溢出,间接成因是区域治理能力不足,缺乏联动协同机制。跨域治理是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跨域治理经验给我国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治理首都经济圈大气污染,应坚持联防联治,协同合作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出台专项法规,构筑制度保障;引入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首都经济圈 跨区域治理 府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