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认知
被引量:
21
1
作者
潘家华
孙翠华
+14 位作者
邹骥
周大地
姜克隽
徐华清
张希良
周凤起
蔡祖聪
朗四维
张小泉
高庆先
张天柱
孙国顺
段茂盛
杨宏伟
沈永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187-194,共8页
2007年5月4日,IPCC第三工作组在泰国曼谷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减缓气候变化》的决策者摘要及主报告。报告综合评估了2001年以来有关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察分析了中短期(2030年前)和长期(2030年后)温室气体的...
2007年5月4日,IPCC第三工作组在泰国曼谷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减缓气候变化》的决策者摘要及主报告。报告综合评估了2001年以来有关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察分析了中短期(2030年前)和长期(2030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减排潜力、成本范围,以及稳定大气温室气体(GHG)浓度水平的可能选择。报告总体认为,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取决于发展路径的选择,现有各种技术手段和许多在2030年以前具有市场可行性的低碳和减排技术,将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有效减排;在2030年以后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的成本并不高,但需要国际合作,采取一致行动,并认为可持续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可以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缓气候变化
IPCC第三工作组
第四次评估报告
科学结论
最新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内容及前景展望--“巴厘路线图”解读
被引量:
20
2
作者
苏伟
吕学都
孙国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13次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具体内容。"巴厘路线图"规划了未来两年将要谈判的重要议题,包括发达国家在2012年后减排温室气体义务;发展中国家未来温室气体减排...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13次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具体内容。"巴厘路线图"规划了未来两年将要谈判的重要议题,包括发达国家在2012年后减排温室气体义务;发展中国家未来温室气体减排行动;适应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未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等。这些议题谈判的成败,将对未来保护气候的国际努力、对未来全球的气候环境产生决定性影响,从而对谈判前景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厘路线图
气候变化
谈判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权分配
被引量:
24
3
作者
高广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301-305,共5页
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表明,人类活动导致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减少或消除温室气体人为的过多排放。碳排放权的分配问题是关系到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生存权的问题。以气候变化的实质问题...
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表明,人类活动导致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减少或消除温室气体人为的过多排放。碳排放权的分配问题是关系到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生存权的问题。以气候变化的实质问题为基础,分析了气候资源和碳排放权的基本属性;进一步探讨了碳排放权的分配方案,并对国外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进行了对比评估。另外,还提出了影响碳排放权分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权
公平分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化行动:有效国际行动的重要因素
4
作者
高广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181-184,共4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会议(COP11)将于2005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会前加拿大政府邀请38个缔约方曾于9月22~24日在渥太华举行了部长级的磋商会,会上由加方散发了一份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会议(COP11)将于2005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会前加拿大政府邀请38个缔约方曾于9月22~24日在渥太华举行了部长级的磋商会,会上由加方散发了一份背景文件,题为“气候变化行动——有效国际行动的重要困素”,以便与会者讨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姜伟新副主任应加拿大环境部长斯特凡那·戴恩的邀请率团出席了会议。作者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应邀参加了磋商会。会后,他撰文介绍了讨论的概况。现应本刊之约,在此简要介绍了该背景文件的四大要点,以及会上三位学者的引导性发言的重点,并对各缔约方的不同观点作了关键性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公约
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
背景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认知
被引量:
21
1
作者
潘家华
孙翠华
邹骥
周大地
姜克隽
徐华清
张希良
周凤起
蔡祖聪
朗四维
张小泉
高庆先
张天柱
孙国顺
段茂盛
杨宏伟
沈永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
发展
与环境研究中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能源研究所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
中国气象局
国家
气候
中心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187-194,共8页
基金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办公室项目"IPCC第三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对中国的潜在影响及对策建议"资助
文摘
2007年5月4日,IPCC第三工作组在泰国曼谷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减缓气候变化》的决策者摘要及主报告。报告综合评估了2001年以来有关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察分析了中短期(2030年前)和长期(2030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减排潜力、成本范围,以及稳定大气温室气体(GHG)浓度水平的可能选择。报告总体认为,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取决于发展路径的选择,现有各种技术手段和许多在2030年以前具有市场可行性的低碳和减排技术,将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有效减排;在2030年以后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的成本并不高,但需要国际合作,采取一致行动,并认为可持续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可以相互促进。
关键词
减缓气候变化
IPCC第三工作组
第四次评估报告
科学结论
最新认知
Keywords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PCC Working Group III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scientific results
updated understanding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内容及前景展望--“巴厘路线图”解读
被引量:
20
2
作者
苏伟
吕学都
孙国顺
机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
气候变化
对策
协调
小组
办公室
科学技术部社会
发展
科技司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文摘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13次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具体内容。"巴厘路线图"规划了未来两年将要谈判的重要议题,包括发达国家在2012年后减排温室气体义务;发展中国家未来温室气体减排行动;适应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未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等。这些议题谈判的成败,将对未来保护气候的国际努力、对未来全球的气候环境产生决定性影响,从而对谈判前景做了分析。
关键词
巴厘路线图
气候变化
谈判
展望
Keywords
Bali Roadrnap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
perspective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权分配
被引量:
24
3
作者
高广生
机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
气候变化
对策
协调
小组
办公室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301-305,共5页
文摘
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表明,人类活动导致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减少或消除温室气体人为的过多排放。碳排放权的分配问题是关系到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生存权的问题。以气候变化的实质问题为基础,分析了气候资源和碳排放权的基本属性;进一步探讨了碳排放权的分配方案,并对国外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进行了对比评估。另外,还提出了影响碳排放权分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权
公平分配
影响因素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化行动:有效国际行动的重要因素
4
作者
高广生
机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
气候变化
对策
协调
小组
办公室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181-184,共4页
文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会议(COP11)将于2005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会前加拿大政府邀请38个缔约方曾于9月22~24日在渥太华举行了部长级的磋商会,会上由加方散发了一份背景文件,题为“气候变化行动——有效国际行动的重要困素”,以便与会者讨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姜伟新副主任应加拿大环境部长斯特凡那·戴恩的邀请率团出席了会议。作者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应邀参加了磋商会。会后,他撰文介绍了讨论的概况。现应本刊之约,在此简要介绍了该背景文件的四大要点,以及会上三位学者的引导性发言的重点,并对各缔约方的不同观点作了关键性的总结。
关键词
气候变化公约
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
背景文件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D813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认知
潘家华
孙翠华
邹骥
周大地
姜克隽
徐华清
张希良
周凤起
蔡祖聪
朗四维
张小泉
高庆先
张天柱
孙国顺
段茂盛
杨宏伟
沈永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未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内容及前景展望--“巴厘路线图”解读
苏伟
吕学都
孙国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权分配
高广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气候变化行动:有效国际行动的重要因素
高广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