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保障的“防风险”和“补短板”——国际经验和中国改革路径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宜勇 关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53,共10页
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深度转型阶段,老龄化的加速影响也从充足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严峻的财务运行风险和结构性不公平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 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深度转型阶段,老龄化的加速影响也从充足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严峻的财务运行风险和结构性不公平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要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改革不适应人口形势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防范制度运行风险、补齐保障缺失项目、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应对老龄化筑牢社会托底安全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 防风险 补短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人才集聚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霍丽霞 王阳 魏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1,共9页
科技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产业区位商思想进行测算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科技人才集聚程度测算,剖析科技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科技人才流动规律,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人才空间... 科技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产业区位商思想进行测算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科技人才集聚程度测算,剖析科技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科技人才流动规律,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人才空间集聚非均衡发展,区域科技人才集聚差异仍有扩大趋势。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创新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等科技人才集聚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集聚 区位商 非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宜勇 池振合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经济新常态的典型表现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产业结构升级,它们都会对居民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经济新常态下城镇低收入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快于高收入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并且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反转,所以未来城... 经济新常态的典型表现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产业结构升级,它们都会对居民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经济新常态下城镇低收入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快于高收入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并且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反转,所以未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将会继续缩小。经济增长放缓将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降低农村低收入户收入增长速度,导致农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经济增速下降和产业结构升级放缓了城镇劳动力需求,同时推动了农村劳动力需求增加,导致农户工资收入增速要快于城镇住户,这会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总之,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共同推动下,未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将会继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性定位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2
4
作者 谭永生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9-44,共6页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正趋于平缓,未来实现转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有新的定位。通过对2010~2030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本文认为继续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逐步...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正趋于平缓,未来实现转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有新的定位。通过对2010~2030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本文认为继续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双向"流动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根本出路和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市民化 返乡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