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区域与城市产业研究热点、方法与数据挑战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仁锋
李秋秋
+1 位作者
窦思敏
张文忠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目的/意义]聚集于特定城市或区域的产业是地球表层人类利用资源环境与技术进步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产业研究,回顾与预测产业研究热点领域与经典模型及数据革命。[方法/过程]本文借助Citespace 5...
[目的/意义]聚集于特定城市或区域的产业是地球表层人类利用资源环境与技术进步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产业研究,回顾与预测产业研究热点领域与经典模型及数据革命。[方法/过程]本文借助Citespace 5.8.R1文献计量软件可视化中国知网(CNKI)中CSSCI源刊、WoS核心合集1992—2020年期刊发文,识别中外区域与城市产业研究热点及其方法。[结果/结论]①中外相关学科产业研究热点存在差异,中国聚焦发展(现状/对策)、文化、市场等主题下的信息、文化/创意、制造、旅游、教育等产业,国外聚焦创新、绩效、新兴经济等主题下的制造、金融、文化、信息等产业,反映了中外经济发展阶段差异造成的产业创新、高技术/知识研究热度势差。同时,中国研究样地集中于全国、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等地区,西方关注中国、美国、东欧等地区产业发展。②中外产业研究对象多以企业、企业同类或异类集合体为主体,同时运用尺度升降定性或定量地观察、分析与预判地方、国家、全球范围产业创新、绩效、贸易、碳中和与空间布局演化等议题。中外产业研究文献计量表明,不同研究主题、不同尺度在多学科运用中已有相对成熟的方法或软件模块,但是数据仍是产业研究瓶颈,大数据采集与运用成为破解首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产业经济学
创新-网络-环境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与互联网产业空间变革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传羽
杜万里
张洁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互联网产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空间布局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城市群为外生冲击,考察城市群与互联网产业空间分布的联系。研究发现:设立国家...
互联网产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空间布局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城市群为外生冲击,考察城市群与互联网产业空间分布的联系。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城市群显著促进了成员城市互联网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即城市群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呈现正向的经济效应。平行趋势及动态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城市群的经济效应是长期存在的。设立国家级城市群的经济效应具有非对称性,非中心城市的收益要高于中心城市。未来,应积极发挥城市群的带动作用,更大效能地促进互联网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产业
新增互联网企业
国家级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网络及其相互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佳洺
张培媛
+1 位作者
孙家慧
李秋秋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的1109家样本企业及其投资关联企业数据,以城市为基本空间单元,从表征本地化生产的空间集聚和表征流动空间特征的产业网络2个角度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网络的异质性以及产业集群规模与产...
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的1109家样本企业及其投资关联企业数据,以城市为基本空间单元,从表征本地化生产的空间集聚和表征流动空间特征的产业网络2个角度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网络的异质性以及产业集群规模与产业网络中心性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核心企业和支撑性企业相对均衡,产业集群较为完善,中部和近西部地区核心企业相对不足,而西北和东北地区企业较少,缺乏集群基础;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顶点的菱形网络格局,并围绕这些区域的核心城市形成多个垂直联系型产业网络;3)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以研发和信息服务网络和生产制造网络为主,并形成北京、深圳、上海三大国家级枢纽中心,其中北京为研发和信息服务网络的核心节点,而深圳和上海则是生产制造网络的核心节点;4)当产业集群规模较小时,城市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中的枢纽地位以大型核心企业为支撑,当发展到较大规模后,中小型企业是城市的枢纽地位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集聚
集群结构
产业网络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与城市产业研究热点、方法与数据挑战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仁锋
李秋秋
窦思敏
张文忠
机构
宁波大学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
研究
协同
创新
中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创新
驱动
发展中心
(
数字
经济
研究
发展中心
)
宁波市规划设计
研究
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研究
所区域可持续
发展
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出处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生态安全保障的地域功能类型与区划”(项目编号:2019QZKK04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沿海城市产业重构背景下人居环境演变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1771174)
+1 种基金
“全球宜居城市发展特征及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41871170)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项目“海洋产业发展效率分析模型构建及其关键行业碳中和障碍诊断研究”(项目编号:LGF22D010002)。
文摘
[目的/意义]聚集于特定城市或区域的产业是地球表层人类利用资源环境与技术进步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产业研究,回顾与预测产业研究热点领域与经典模型及数据革命。[方法/过程]本文借助Citespace 5.8.R1文献计量软件可视化中国知网(CNKI)中CSSCI源刊、WoS核心合集1992—2020年期刊发文,识别中外区域与城市产业研究热点及其方法。[结果/结论]①中外相关学科产业研究热点存在差异,中国聚焦发展(现状/对策)、文化、市场等主题下的信息、文化/创意、制造、旅游、教育等产业,国外聚焦创新、绩效、新兴经济等主题下的制造、金融、文化、信息等产业,反映了中外经济发展阶段差异造成的产业创新、高技术/知识研究热度势差。同时,中国研究样地集中于全国、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等地区,西方关注中国、美国、东欧等地区产业发展。②中外产业研究对象多以企业、企业同类或异类集合体为主体,同时运用尺度升降定性或定量地观察、分析与预判地方、国家、全球范围产业创新、绩效、贸易、碳中和与空间布局演化等议题。中外产业研究文献计量表明,不同研究主题、不同尺度在多学科运用中已有相对成熟的方法或软件模块,但是数据仍是产业研究瓶颈,大数据采集与运用成为破解首选路径。
关键词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产业经济学
创新-网络-环境
碳中和
Keywords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economic geography
industrial economics innovation-network-environment
carbon neutral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K90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与互联网产业空间变革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传羽
杜万里
张洁
机构
宁波大学商学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创新
驱动
发展中心
(
数字
经济
研究
发展中心
)
国家
税务总局宁波前湾新区税务局法制科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文摘
互联网产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空间布局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城市群为外生冲击,考察城市群与互联网产业空间分布的联系。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城市群显著促进了成员城市互联网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即城市群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呈现正向的经济效应。平行趋势及动态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城市群的经济效应是长期存在的。设立国家级城市群的经济效应具有非对称性,非中心城市的收益要高于中心城市。未来,应积极发挥城市群的带动作用,更大效能地促进互联网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
互联网产业
新增互联网企业
国家级城市群
Keywords
Internet Industry
Newly Entered Internet Enterprises
National Urban Agglomeration
分类号
F293.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网络及其相互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佳洺
张培媛
孙家慧
李秋秋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研究
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
发展
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信息与工程学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创新
驱动
发展中心
(
数字
经济
研究
发展中心
)
出处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1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L093)。
文摘
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的1109家样本企业及其投资关联企业数据,以城市为基本空间单元,从表征本地化生产的空间集聚和表征流动空间特征的产业网络2个角度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网络的异质性以及产业集群规模与产业网络中心性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核心企业和支撑性企业相对均衡,产业集群较为完善,中部和近西部地区核心企业相对不足,而西北和东北地区企业较少,缺乏集群基础;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顶点的菱形网络格局,并围绕这些区域的核心城市形成多个垂直联系型产业网络;3)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以研发和信息服务网络和生产制造网络为主,并形成北京、深圳、上海三大国家级枢纽中心,其中北京为研发和信息服务网络的核心节点,而深圳和上海则是生产制造网络的核心节点;4)当产业集群规模较小时,城市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中的枢纽地位以大型核心企业为支撑,当发展到较大规模后,中小型企业是城市的枢纽地位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空间集聚
集群结构
产业网络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
Keywords
spatial agglomeration
cluster structure
industrial network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China
分类号
F276.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区域与城市产业研究热点、方法与数据挑战
马仁锋
李秋秋
窦思敏
张文忠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与互联网产业空间变革
赵传羽
杜万里
张洁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网络及其相互作用
李佳洺
张培媛
孙家慧
李秋秋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