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因地制宜”——我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腾达 彭俊超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6,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一个由资源禀赋(包括人力资源和财政金融资源)、产业基础(包括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科研条件(包括科技条件和教育条件)组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一个由资源禀赋(包括人力资源和财政金融资源)、产业基础(包括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科研条件(包括科技条件和教育条件)组成的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识别并探讨我国30个省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化模式。研究表明:单一因素不构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只有多因素组态才能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目前存在两类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即“资源-产业-科研”三元模式和“产业-科研”二元模式;东、中、西部地区模式路径存在明显差异,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短板是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薄弱,而非资源禀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 科研条件 差异化模式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2
作者 李沐霖 许家云 徐腾达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103,共28页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的当下,深入研究智能制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对于保障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利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企业数据...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的当下,深入研究智能制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对于保障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利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智能制造对企业OFDI行为的具体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是促进企业OFDI行为的有效途径,这不仅体现在OFDI的决策选择方面,也反映在OFDI的频次增加方面。机制分析发现,智能制造能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增强风险承担能力三个渠道来推动企业的OFDI活动。拓展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对企业OFDI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性,其中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智能制造对外资企业、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贸易型企业OFDI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智能制造能够扩展企业OFDI的投资广度,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本文为企业国际化行为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企业把握智能制造的时代机遇,对于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对外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企业 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