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废物桶核素分析方法
1
作者 李建伟 陈体伟 +3 位作者 王皓迪 李道武 杨继武 帅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4-890,共7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废物桶核素分析方法,以应对核电项目中日益增长的废物桶核素分析需求。利用Geant4软件模拟高纯锗探测器测量废物桶的γ能谱,并训练了一个两层前馈神经网络,包含129个输入神经元和6个输出神经元,用于分析废物桶... 本文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废物桶核素分析方法,以应对核电项目中日益增长的废物桶核素分析需求。利用Geant4软件模拟高纯锗探测器测量废物桶的γ能谱,并训练了一个两层前馈神经网络,包含129个输入神经元和6个输出神经元,用于分析废物桶中的^(60)Co、^(137)Cs、^(59)Fe、^(241)Am、^(235)U和^(238)U六种核素。该网络在测试集上显示出0.9480的高R值,表明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这项研究为核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安全监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桶 核素分析 深度学习 Geant4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PET-CT门控成像方法研究
2
作者 徐世东 孙校丽 +3 位作者 刘双全 郑玉爽 李默涵 魏存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1372,共12页
PET-CT是一种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两种影像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多模态成像技术。该成像可同时提供准确、全面的功能成像及结构信息成像。PET-CT... PET-CT是一种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两种影像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多模态成像技术。该成像可同时提供准确、全面的功能成像及结构信息成像。PET-CT成像在对活体进行心胸成像时,不可避免地呼吸运动和心跳运动导致的运动模糊严重干扰定量分析,进而影响诊断结果判断。目前常用门控成像技术解决呼吸及心跳运动带来的成像伪影影响,主要包括外接门控设备法和数据驱动法。现有的数据驱动门控方法难以兼顾多模态数据处理稳定性,心脏信号提取精准性以及实时性处理及反馈。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驱动门控方法——基于局部信息的主成分分析方法(partial dat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D-PCA),实现了优化数据驱动门控成像完整流程。并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Eplus多能全景动物PET-CT设备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门控成像方法能够保证在心脏信号提取上实现了更高的精度,可实现实时门控动态高精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成像 数据驱动 PET-CT PD-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镜阵列多元聚焦的连续晶体三维位置灵敏探测器设计和仿真
3
作者 李婷 庄凯 +7 位作者 李道武 梁秀佐 刘彦韬 张译文 孔令钦 章志明 帅磊 魏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9-247,共9页
连续晶体闪烁体探测器可以实现γ射线作用点的三维位置定位。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探测器结构,引入透镜阵列实现作用点定位。探测器采集多元聚焦图像,从而改变对连续晶体闪烁光分布探测的需求。文中建立连续晶体、透镜阵列和光子计数器阵列... 连续晶体闪烁体探测器可以实现γ射线作用点的三维位置定位。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探测器结构,引入透镜阵列实现作用点定位。探测器采集多元聚焦图像,从而改变对连续晶体闪烁光分布探测的需求。文中建立连续晶体、透镜阵列和光子计数器阵列的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建立多元聚焦的光路反演重建算法定位γ射线作用点的三维位置。通过重建结果分析评估基于透镜阵列的连续晶体探测器性能,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定位能力和位置分辨。对于尺寸为48 mm×48 mm×45 mm的硅酸钇镥(LYSO)闪烁晶体,实现了xy平面位置分辨优于1.54 mm,z方向位置分辨优于3.13 mm。基于连续晶体和透镜阵列结构的探测器还可对多作用点的情形进行重建,分析三组选定位置的重建结果,该结构对双作用点定位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晶体探测器 透镜阵列 作用点定位 位置灵敏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子加速器液体靶制备^(44g)Sc的工艺研究
4
作者 王一正 MAQBOOL Sahil +2 位作者 张宇轩 杨文江 魏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5-1175,共11页
正电子核素钪-44(^(44g)Sc)因其理想的核素性质,在肿瘤诊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解决^(44g)Sc供应短缺问题,开发基于质子回旋加速器液体靶的新型制备方法,利用硝酸钙靶制备^(44g)Sc。通过数值模拟相关核反应的激发函数,计算了钪... 正电子核素钪-44(^(44g)Sc)因其理想的核素性质,在肿瘤诊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解决^(44g)Sc供应短缺问题,开发基于质子回旋加速器液体靶的新型制备方法,利用硝酸钙靶制备^(44g)Sc。通过数值模拟相关核反应的激发函数,计算了钪放射性同位素的生成情况及^(44g)Sc的核纯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天然钙靶制备^(44g)Sc的核纯度最高为95.8%,且存在^(43)Sc、^(44m)Sc、^(47)Sc和^(48)Sc等副产物。利用14.5 MeV质子束辐照了天然硝酸钙液体靶,实测辐照结束(EOB)时^(44g)Sc的产率为2.5 MBq/μAh,较文献报道的结果提高了3.4倍,辐照后核纯度为95.8%±1.0%,与模拟结果一致。通过支链型DGA树脂分离钙离子和钪离子,钪离子的回收率为97.0%。利用自制^(44g)Sc开展了小鼠PET成像实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0.33 MBq[^(44g)Sc]ScCl_(3)后,心脏血池区域呈现显著放射性浓聚,成像清晰,初步表明了^(44g)Sc在PET成像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钪-44 核素制备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 诊疗一体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液体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