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胶海绵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植入物的体内异位成骨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栋 李萍 +2 位作者 韩金祥 王世立 刘丽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349-1354,共6页
目的:考察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在小鼠体内异位成骨能力,评价大肠杆菌表达的rhBMP-7生物学活性。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将复合rh-BMP-7的明胶海绵植入小鼠肌间隙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植入明胶海绵,分... 目的:考察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在小鼠体内异位成骨能力,评价大肠杆菌表达的rhBMP-7生物学活性。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将复合rh-BMP-7的明胶海绵植入小鼠肌间隙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1、2、3、4周取出埋植材料,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蛋白含量、钙含量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复合rhBMP-7的明胶海绵组在术后2、3、4周有骨细胞类似细胞和钙化灶的形成,术后2、3、4周蛋白含量、ALP活性和钙含量均明显高于明胶海绵对照组。结论:明胶海绵复合rhBMP-7植入小鼠体内有较强的异位成骨能力,是良好的生物载体,可用于rhBMP-7体内活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海绵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异位成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NIH3T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王国栋 吴少云 +2 位作者 韩金祥 张翠 王世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NIH3T3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向培养的成纤维细胞NIH3T3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BMP-7,观察NIH3T3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N)含量的变化。结果:rh-BMP-7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NIH3T3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向培养的成纤维细胞NIH3T3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BMP-7,观察NIH3T3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N)含量的变化。结果:rh-BMP-7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明显促进NIH3T3细胞增殖、提高ALP活性与OCN水平。结论:rhBMP-7可以刺激NIH3T3细胞增殖,诱导NIH3T3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NIH3T3细胞 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苯甲酰基氨基-苯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降血糖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玉恒 孙捷 +1 位作者 杨洁 王晓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4,共7页
首先以对氨基苯乙酸和水杨醛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Perkin缩合反应,再经盐酸酸化合成了3个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4a~4c;再与取代苯甲酰氯6a~6h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得到了10个3-(4′-苯甲酰基氨基-苯基)香豆素类化合物7a~7j。所有目标化... 首先以对氨基苯乙酸和水杨醛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Perkin缩合反应,再经盐酸酸化合成了3个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4a~4c;再与取代苯甲酰氯6a~6h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得到了10个3-(4′-苯甲酰基氨基-苯基)香豆素类化合物7a~7j。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ESI-MS进行了确证。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抑制活性评价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f(IC_(50)=10.84±0.36μmol/L)表现出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化合物7g(IC_(50)=5.01±0.55μmol/L)对AGEs形成抑制活性远高于阳性药氨基胍盐酸盐(AG,IC_(50)=290.31±7.32μmol/L),这些结果为抗糖尿病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苯甲酰基氨基-苯基)-香豆素衍生物 合成 Perkin缩合反应 α-葡萄糖苷酶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子藤属植物中生物碱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亚兰 王晓静 王志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5-183,共9页
奶子藤属植物为傣族传统常用药材,含有大量结构复杂,生物活性良好的生物碱类成分。本文针对奶子藤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的95个生物碱及其体外抗肿瘤和抗HIV活性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奶子藤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奶子藤属 奶子藤 闷奶果 生物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子藤吲哚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亚兰 张金苹 +1 位作者 王志伟 王晓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53-1757,共5页
为研究奶子藤(Bousigonia mekongensis)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RP-18、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奶子藤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将其结构鉴定为:quebrachamine(1)、(-)-is... 为研究奶子藤(Bousigonia mekongensis)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RP-18、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奶子藤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将其结构鉴定为:quebrachamine(1)、(-)-isoeburnamine(2)、rhazinilam(3)、tetrahydroalstonine(4)、leuconodine D(5)、leucophyllidine(6)、(-)-O-ethyleburnamine(7)、(-)-ebumamenine(8)、eburenine(9)。化合物1和3~7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测试了拮抗高糖所致的足细胞损伤和抑制淀粉样蛋白-β(Aβ)两种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Aβ抑制活性(IC 50=26.1μM),其余化合物均未显示出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子藤 吲哚生物碱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糖胶树吲哚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金苹 闫慧娇 +2 位作者 王亚兰 王志伟 王晓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2-626,共5页
为研究大叶糖胶树(Alstonia macrophylla)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大叶糖胶树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将其结构鉴定为vallesamine(1)、picr... 为研究大叶糖胶树(Alstonia macrophylla)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大叶糖胶树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将其结构鉴定为vallesamine(1)、picrinine(2)、khasuanine A(3)、scholaricine(4)、echitamine(5)、strictosamide(6)。化合物3和6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测试了对HCT-116人结肠癌细胞和DLD-1人结直肠腺癌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和4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化合物4对DLD-1人结直肠腺癌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为明显(IC50 =16.7μg/mL),其余化合物均未显示出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糖胶树 吲哚生物碱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及Sirt1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晓慧 王燕 牟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组和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Sirt1、PI3K、Akt、mTOR、S6K1蛋白表达变化。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MSO组(78.12 mmol·L^(-1))、高糖(HG)组(33 mmol·L^(-1))、白藜芦醇(Res)组(20μmol·L^(-1))、尼克酰胺(Nam)组(40 mmol·L^(-1)),Western blot及qRT-PCR研究心肌细胞Sirt1、PI3K、Akt、mTOR、S6K1相关蛋白基因转录及表达,研究Sirt1对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2周DM大鼠比较,8周DM大鼠心肌Sirt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2周模型组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PI3K、Akt、mTOR、S6K1表达明显增加,且S6K1表达4周模型组比2周模型组增加更明显,但8周表达降低。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Sirt1,PI3K,Akt,mTOR和S6K1表达明显增高。Nam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降低,PI3K,Akt,mTOR和S6K1表达增高。Res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增高,而PI3K,Akt,mTOR和S6K1表达降低。结论 Sirt1通过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心肌损伤,参与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SIRT1 心功能 心肌损伤 白藜芦醇 尼克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参与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分子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秀梅 崔亚洲 +2 位作者 周小艳 于芳沧 韩金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0-547,共8页
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异位骨化相关性疾病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韧带成纤维细胞在成骨分化过程中microRNA和mRNA的表达谱变化,以期为揭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原代培养韧带成... 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异位骨化相关性疾病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韧带成纤维细胞在成骨分化过程中microRNA和mRNA的表达谱变化,以期为揭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原代培养韧带成纤维细胞、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磷酸甘油体外诱导其成骨分化,RT-PCR检测成骨标志物骨钙素和Runx2的表达.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诱导0、7、14 d后韧带成纤维细胞的microRNAs和mRNAs表达,并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与未诱导前相比,成骨分化第7 d有66个microRNAs和640个mRNA表达上调,94个microRNAs和744个mRNA表达下调;成骨分化第14 d有58个microRNAs和781个mRNA表达上调,96个microRNAs和603个mRNA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结果显示,miR-29b在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TGFβ3表达水平降低,与芯片结果一致,miR-29b通过抑制TGFβ3蛋白的翻译来促进Runx2的表达,从而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microRNA调控基因及mRNA差异表达基因除涉及BMPs、Wnt和Ihh等信号通路外,在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其它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成骨分化 MICRORNA MRNA 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7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国栋 吴少云 +2 位作者 韩金祥 王世立 李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rhBMP-7)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体外培养扩增,获得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培养至第3代,向培养液中加入rhBMP-7,培养5 d后进行碱性磷酸...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rhBMP-7)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体外培养扩增,获得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培养至第3代,向培养液中加入rhBMP-7,培养5 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ALP活性与骨钙素(OC)含量检测,并用RT-PCR法分析成骨细胞标志基因骨钙素(OC)与Ⅰ型胶原(Col-Ⅰ)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蛋白的分泌量。结果:rhBMP-7诱导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ALP染色强度、ALP活性及OC含量明显升高,OC与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Col-Ⅰ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结论:rhBMP-7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 小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损伤致动脉硬化时糖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洪娜 李军 王福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而内皮损伤则是其始动环节。糖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它的异常表达一方面可以作为内皮损伤的标志物,为临床检测带来了极大的...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而内皮损伤则是其始动环节。糖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它的异常表达一方面可以作为内皮损伤的标志物,为临床检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又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点。本文就内皮损伤致动脉粥样硬化时糖蛋白的变化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损伤 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脑内LINGO-1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辰 陈本宏 +2 位作者 滕素玲 王燕 王福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8-551,556,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后处理后脑内LINGO-1表达的变化,研究肢体缺血后处理改善慢性脑缺血后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50%三氯化铁处理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后处理后脑内LINGO-1表达的变化,研究肢体缺血后处理改善慢性脑缺血后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50%三氯化铁处理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大鼠肢体缺血后处理3周后采用三等分Y型电迷宫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RT-qPCR检测LINGO-1的mRNA,Western blot法测定LINGO-1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加(P<0.05)。假手术组大鼠LINGO-1的mRNA及蛋白水平有少量阳性表达。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大鼠LINGO-1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LINGO-1水平明显上调,肢体缺血后处理可明显降低LINGO-1的表达水平,并提高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是肢体缺血后处理改善慢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O-1 慢性脑缺血 肢体缺血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TC通过抑制NF-κB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修复1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晶晶 林桂明 +3 位作者 王丽颖 王燕 李军 牟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2-1627,共6页
目的检测NF-κB活化抑制剂PDTC对NF-κB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明确其在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模型成功大鼠,分为糖尿病4周、8周模型组,以及PDTC ... 目的检测NF-κB活化抑制剂PDTC对NF-κB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明确其在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模型成功大鼠,分为糖尿病4周、8周模型组,以及PDTC 4周、8周给药组。观察主动脉病理结构变化;检测主动脉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1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明显升高(P<0.01),8周PDTC组大鼠血糖比糖尿病组明显下降(P<0.01);显微镜下可见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等,PDTC组大鼠主动脉病变有所缓解。与糖尿病组比较,PDTC组IκBα、β-catenin、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激活,参与修复糖尿病大鼠的主动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主动脉损伤 NF-ΚB Wnt/β-catenin PDTC GSK-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XW7和RhoA/Rho激酶蛋白表达参与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屠路媚 卢敏 +2 位作者 王燕 李杰 牟艳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F框/含蛋白7 WD-40域蛋白(FBXW7)、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的表达与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采用一次性ip链脲佐菌素60 mg·kg^(-1)建... 目的探究F框/含蛋白7 WD-40域蛋白(FBXW7)、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的表达与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采用一次性ip链脲佐菌素60 mg·kg^(-1)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2,4,8,12和16周进行检测。HE染色观察大鼠心脏组织形态变化;Masson染色和测定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心肌胶原沉积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中FBXW7,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含量;W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中FBXW7,RhoA和ROCK1蛋白的表达。结果显微镜下可见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心肌不同程度局灶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16周时,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胶原沉积面积和胶原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呈递增趋势;2~4周时,大鼠血清中FBXW7含量显著增加(P<0.01),第8周时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8~16周时,大鼠血清中TGF-β_1和CTGF含量逐渐升高(P<0.01)。W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RhoA和ROCK1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2~12周模型组大鼠心肌FBXW7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1),第4周表达最高,8~16周表达下降,与时间呈负相关(r=-0.988,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FBXW7和RhoA/Rho激酶参与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F框/含蛋白7 WD-40域蛋白 RhoA蛋白家族 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分子伴侣对重组绵羊IFN-tau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晓健 宋长征 吕丽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为探索化学分子伴侣对重组绵羊胚胎干扰素(roIFN-tau)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以oIFN-tau cDNA为模板PCR法扩增oIFN-tau成熟肽基因后,扩增产物和pBV221表达载体分别用EcoRⅠ和BamH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连接,构建表达载体... 为探索化学分子伴侣对重组绵羊胚胎干扰素(roIFN-tau)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以oIFN-tau cDNA为模板PCR法扩增oIFN-tau成熟肽基因后,扩增产物和pBV221表达载体分别用EcoRⅠ和BamH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用不同浓度的化学分子伴侣(甘油、葡萄糖、β-环糊精、蔗糖、D-甘露醇、二甲基亚枫、乙醇)于42℃诱导阳性重组菌表达4 h,分别取E.coli上清和沉淀做SDS-PAGE分析。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甘油、葡萄糖、β-环糊精、蔗糖、二甲基亚砜对oIFN-tau的表达形式没有影响,而D-甘露醇和乙醇增加了oIFN-tau的可溶性表达,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分子伴侣 重组oIFN-tau 可溶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檀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乐苓 郗丹 +2 位作者 吴桂莹 刘拥军 孙敬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00-2404,共5页
目的研究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Pierre ex Pitard) Merr. et Chun的化学成分。方法乌檀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 目的研究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Pierre ex Pitard) Merr. et Chun的化学成分。方法乌檀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3,4-二羟基苯甲酸(2)、山柰酚(3)、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5)、23-羟基-乌苏酸(6)、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7)、2β,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8)、3-O-β-D-glucopyranosyl-23-hydroxyursolic acid(9)、3β,19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10)、乌苏酸(11)、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3~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檀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7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翠 韩金祥 +2 位作者 张更林 王世立 王国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0-281,共2页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碱性磷酸酶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异靛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晶晶 牟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观察甲异靛对糖尿病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在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模型成功大鼠分为糖尿病4、... 目的观察甲异靛对糖尿病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在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模型成功大鼠分为糖尿病4、8周模型组以及甲异靛4、8周给药组。尾静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值;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GSK-3β、p-GSK-3β、Wnt2、β-catenin、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明显升高,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8周甲异靛给药组大鼠血糖与糖尿病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心肌不同程度局灶性心肌细胞肥大、溶解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甲异靛给药组大鼠心肌病变较糖尿病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糖尿病模型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p-GSK-3β、Wnt2、β-catenin、p-NF-κB-p65表达升高,尤其是8周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给药组的蛋白表达与DM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甲异靛可能是通过降低Wnt2、β-catenin、GSK-3β等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激活,参与修复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损伤及炎症过程,进一步研究该药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将为糖尿病心肌病找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糖尿病心肌病 甲异靛 GSK-3Β Wnt2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XW7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屠路媚 卢敏 +1 位作者 王燕 牟艳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71-2276,共6页
目的:检测含F框/WD重复域蛋白7(FBXW7)在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探究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将大鼠分为非糖尿病组(ND组)及糖尿病4、8和12周模型组(DM组),采用链脲佐菌素(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1型糖尿... 目的:检测含F框/WD重复域蛋白7(FBXW7)在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探究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将大鼠分为非糖尿病组(ND组)及糖尿病4、8和12周模型组(DM组),采用链脲佐菌素(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中FBXW7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微镜下可见糖尿病组大鼠心肌局灶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4周、8周及12周DM组大鼠心肌中的FBXW7表达相对于ND组显著增加(P <0. 01),但是相比于4周和8周DM组,12周DM组大鼠心肌中的FBXW7表达相对下降(P <0. 05)。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FBXW7在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提示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含F框/WD重复域蛋白7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雨霏 牟艳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417,共4页
叉头转录因子(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Fox)家族中的FoxO亚家族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体内,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糖尿病、肝炎、肿瘤等的发病均与其有关。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FoxO1、FoxO3a、FoxO4、FoxO... 叉头转录因子(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Fox)家族中的FoxO亚家族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体内,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糖尿病、肝炎、肿瘤等的发病均与其有关。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FoxO1、FoxO3a、FoxO4、FoxO6的表达均有增加,这表明FoxO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FoxO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 糖尿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晓健 宋长征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0-53,共4页
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等癌症。紫杉醇在紫杉树皮中的含量极低(仅为0.01%),而且紫杉醇是一种对蛋白质有着高亲和力的小分子,在体液中约有98%的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因此需要一种高灵敏度、高通... 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等癌症。紫杉醇在紫杉树皮中的含量极低(仅为0.01%),而且紫杉醇是一种对蛋白质有着高亲和力的小分子,在体液中约有98%的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因此需要一种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对紫杉醇进行鉴定。在分析紫杉醇检测方法的基础之上,综述了紫杉醇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紫杉醇半抗原的分子修饰、蛋白偶联物的构建和鉴定以及免疫学检测方法在植物组织和病人血浆中紫杉醇定性和定量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免疫学检测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