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本体论方法构建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霞 刘丹红 +3 位作者 王瑞 张玉海 徐勇勇 饶克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9-211,214,共4页
目的构建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方法将本体论的方法应用于卫生信息领域,自顶向下构建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结果①明确了国家卫生信息的范围4个主域、11个亚域和53构件。②确立了国家卫生信息的数据模型及其层级关系国家卫生... 目的构建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方法将本体论的方法应用于卫生信息领域,自顶向下构建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结果①明确了国家卫生信息的范围4个主域、11个亚域和53构件。②确立了国家卫生信息的数据模型及其层级关系国家卫生信息数据模型的层级关系从大到小依次为信息框架、承接关系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③归纳出数据中的实体类,明确了类间的层级关系所有的数据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为11个超级实体(super-entities),即业务因素、事件、费用、支撑条件、位置、参与者角色、参与者特征、结局、卫生服务计划、卫生服务需求、环境因素。根据超级实体表达信息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将其细化为子实体,子子实体等。④确定实体类的属性及与其相关的数据元。结论本体论的方法可以作为构建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的基本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术语 卫生信息 卫生统计 信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中颁布实行统一格式的实验动物合格证书制度问题的讨论》
2
作者 郭苗云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4年第4期251-251,228,共2页
《关于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中颁布实行统一格式的实验动物合格证书制度问题的讨论》郭苗云(国家卫生部科技司北京)编者按:在全国卫生系统中实行统一格式的合格证书制度,具有一定法规政策要求,是关系到我国实验动物质量和科学实验... 《关于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中颁布实行统一格式的实验动物合格证书制度问题的讨论》郭苗云(国家卫生部科技司北京)编者按:在全国卫生系统中实行统一格式的合格证书制度,具有一定法规政策要求,是关系到我国实验动物质量和科学实验水平的重要措施,是贯彻卫生部对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部 卫生系统 合格证书 制度 实验动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公共卫生监测样本地区设计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俞敏 赵华娟 饶克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通过抽样设计 ,确定浙江省公共卫生监测样本地区。方法 选择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等多个指标的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寻找分层标识 ,用K means聚类分析进行分层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多种组合样本 ,通过样本... 目的 通过抽样设计 ,确定浙江省公共卫生监测样本地区。方法 选择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等多个指标的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寻找分层标识 ,用K means聚类分析进行分层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多种组合样本 ,通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比较确定样本容量。结果 全省分为 5类地区 ,城市 2类 ,分别有 17和 11个区 ;农村 3类 ,分别有 19、13、3 1个县。给定样本量进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比较显示 ,样本量为 2 0 ,2 5时 ,样本各指标均数与总体参数的平均误差为 1%左右 ,2 5以上的样本量 ,其精度 99%以上。样本量 3 0以上时 ,样本各指标均数的平均变异系数 5 %左右。结论 选择 3 0个县 (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公共卫生监测 样本地区 橛本容量 K-means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医院管理及对我国卫生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金峰 侯建林 +6 位作者 雷海潮 胡善联 钟东波 王吉善 陈卫国 焦云智 董德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英国 医院管理 卫生改革 中国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统计调查元数据概念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霞 刘丹红 +1 位作者 徐勇勇 饶克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构建卫生统计调查元数据概念模型,为信息化环境下卫生统计信息的共享、有效利用与管理提供信息标准方面的支撑。方法围绕卫生统计调查的生命周期,用UML建立卫生统计调查元数据概念模型。结果从统计调查周期中抽象出8个关键环节的元... 目的构建卫生统计调查元数据概念模型,为信息化环境下卫生统计信息的共享、有效利用与管理提供信息标准方面的支撑。方法围绕卫生统计调查的生命周期,用UML建立卫生统计调查元数据概念模型。结果从统计调查周期中抽象出8个关键环节的元数据,8个环节包括:①调查设计;②数据来源;③变量、指标、分类与标准;④数据存储;⑤数据处理;⑥数据产品;⑦调查质量;⑧调查组织与管理。8个环节共抽象出36个元数据实体,114个相关属性。UML概念模型形式化展示了元数据的类、类属性及类间关系。结论卫生统计调查元数据概念模型架起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语义桥梁,对于促进信息化环境下统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有效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调查 元数据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和编制综合评价卫生状况指标体系的探讨——中国区域卫生状况分类研究之一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志 李天霖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是中国区域卫生状况分类研究系列文章之一,从我国卫生行政管理角度出发,探讨了以我国现有可收集到的大量社会、卫生资源和居民健康状况等资料为基础,设计中国区域卫生状况分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由社会大环境状况(经济、人... 本文是中国区域卫生状况分类研究系列文章之一,从我国卫生行政管理角度出发,探讨了以我国现有可收集到的大量社会、卫生资源和居民健康状况等资料为基础,设计中国区域卫生状况分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由社会大环境状况(经济、人口、文化)、卫生资源投入(资源投入水平、服务范围、资源分配结构)和居民健康状况(死亡状况、传染病发病状况)五部分构成,共77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评价 健康指标 卫生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年我国50个疾病监测点所在区县区域卫生状况分类与综合评价——中国区域卫生状况分类研究之三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志 李天霖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选择了部分常用指标分别计算三类地区的类均数,进一步分析各类地区卫生状况的不同特点,并验证九指标卫生状况综合评价公式的预测效果。分析发现,三类地区卫生状况存在明显区别。第一类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达,人均卫生资源水平高,... 本文选择了部分常用指标分别计算三类地区的类均数,进一步分析各类地区卫生状况的不同特点,并验证九指标卫生状况综合评价公式的预测效果。分析发现,三类地区卫生状况存在明显区别。第一类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达,人均卫生资源水平高,居民健康状况好。第三类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慢,卫生资源水平低,居民健康状况差。第二类地区介于一、三类地区之间。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三类地区卫生防疫资源及分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状况 分类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大国健康促进网络简介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培森 《中国健康教育》 1999年第7期5-6,10,共3页
1999年3月24至26日,我作为大国健康促进网络联系人(FocalPoint),应邀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墨西哥城召开的首次大国健康促进网络联系人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基斯坦... 1999年3月24至26日,我作为大国健康促进网络联系人(FocalPoint),应邀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墨西哥城召开的首次大国健康促进网络联系人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巴西、尼日利亚、俄罗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健康教育 首次 盂加拉国 会议 网络 简介 开展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根本上进行卫生改革
9
作者 朱宝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93年第4期187-188,193,共3页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势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的现状。卫生行业和政府对卫生管理工作要适应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多方面进行改革和作适应性变化。这些年来,在卫生管理体制、卫生监督体制、医疗单位运行机制,医疗收费价格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势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的现状。卫生行业和政府对卫生管理工作要适应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多方面进行改革和作适应性变化。这些年来,在卫生管理体制、卫生监督体制、医疗单位运行机制,医疗收费价格体制、医学教育和科研体制、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以及“以工助医,以副补主”、“有偿服务”等政策的提出和推广,都有力地促进了卫生业的发展,对改善我国的卫生状况,提高公众卫生和健康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所有这些改革还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改革 卫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茅 《行政管理改革》 2012年第12期58-62,共5页
实施三年的新医改工作取得了初步和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和利益调整的突出矛盾。新时期应该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 实施三年的新医改工作取得了初步和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和利益调整的突出矛盾。新时期应该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改革: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控制医药费用、创新卫生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环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改 大病保障 公立医院改革 严格监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结合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环孢素 A 血药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芳秋 张中书 +3 位作者 许瑞吉 储小曼 周燕 武建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2-284,共3页
建立了测定全血中环孢素 A( Cs A) 浓度的受体结合法,并与荧光偏振免疫法( F P I A) 进行比较。用环孢素 A 的重组受体亲环素 A 作为结合蛋白,3 H Cs A 作示踪剂,活性炭吸附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两相,测定结... 建立了测定全血中环孢素 A( Cs A) 浓度的受体结合法,并与荧光偏振免疫法( F P I A) 进行比较。用环孢素 A 的重组受体亲环素 A 作为结合蛋白,3 H Cs A 作示踪剂,活性炭吸附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两相,测定结合相的放射性。测定了30 例肾移植患者 Cs A 血药浓度并与 F P I A 的结果进行比较。受体结合法的有效测定范围为501600 ngml ,变异系数批内为8 .2 % ( n = 8) ,批间为10 .6 % ( n = 6) ,测定结果与 F P I A 法相关( r= 0 .96 ; P<0 .001) 。测定 Cs A 的受体结合法灵敏、特异、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测定结果与 F P I A 法相关,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亲环素A 受体结合法 FPIA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妍焱 吴国庚 +7 位作者 刘加春 翟乐乐 李大军 张征 杨重庆 谭晔 周诚 韦嘉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95-201,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颈部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在血管腔内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5例症状性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进行MSCTA检查,其中24例于MSCTA检查前后2周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颈部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在血管腔内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5例症状性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进行MSCTA检查,其中24例于MSCTA检查前后2周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49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CFDS)检查。MSCTA扫描横断面轴位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作图像后处理,每段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成分比例由GEAW4.3工作站AVA软件自动测量。其中狭窄程度与DSA相比较,评价MSCTA自动测量血管诊断颈部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粥样硬化斑块密度分析与CFDS相比较,评价MSCTA彩色编码技术分析成分比例的准确性。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影像判断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病变动脉≥70%狭窄的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91.0%,阴性预测率为97.6%,阳性预测率为86.9%,准确性为93.1%。MSCTA检出的粥样硬化斑块图密度分析与CFDS的符合率为80.3%,其中诊断钙化斑块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8.2%,准确性为96.7%,阴性预测率为98.2%,阳性预测率为83.3%。结论:MSCTA影像判断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病变动脉≥70%狭窄以及诊断钙化斑块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制订手术方案,选择介入材料及对术中病变部位栓子脱落危险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斑块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血管成形术 气囊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囊肿的CT、MRI诊断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妍焱 吴国庚 +3 位作者 韦嘉瑚 潘纪戍 周诚 陈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总结胸腺囊肿的CT和MRI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2例胸腺囊肿的胸部平片、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2例胸腺囊肿直径1—12cm,平均3.6cm;圆形或类圆形10例,长圆或圆柱形2例;位于前上纵隔9例,前下纵隔1例... 目的:总结胸腺囊肿的CT和MRI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2例胸腺囊肿的胸部平片、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2例胸腺囊肿直径1—12cm,平均3.6cm;圆形或类圆形10例,长圆或圆柱形2例;位于前上纵隔9例,前下纵隔1例,从主动脉弓至横膈2例;边缘光整12例;境界清楚9例,与心脏大血管或心包联系紧密3例;未突出纵隔轮廓5例,突出纵隔轮廓7例;薄壁10例,厚壁2例;单房11例,多房1例;均匀水样密度9例,接近肌肉密度3例;7例增强扫描囊内容物均无增强。结论:大多数胸腺囊肿根据其CT和MRI表现,术前可作出正确诊断,并与其他纵隔囊性肿块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囊肿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及Sirt1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孙晓慧 王燕 牟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组和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Sirt1、PI3K、Akt、mTOR、S6K1蛋白表达变化。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MSO组(78.12 mmol·L^(-1))、高糖(HG)组(33 mmol·L^(-1))、白藜芦醇(Res)组(20μmol·L^(-1))、尼克酰胺(Nam)组(40 mmol·L^(-1)),Western blot及qRT-PCR研究心肌细胞Sirt1、PI3K、Akt、mTOR、S6K1相关蛋白基因转录及表达,研究Sirt1对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2周DM大鼠比较,8周DM大鼠心肌Sirt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2周模型组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PI3K、Akt、mTOR、S6K1表达明显增加,且S6K1表达4周模型组比2周模型组增加更明显,但8周表达降低。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Sirt1,PI3K,Akt,mTOR和S6K1表达明显增高。Nam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降低,PI3K,Akt,mTOR和S6K1表达增高。Res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增高,而PI3K,Akt,mTOR和S6K1表达降低。结论 Sirt1通过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心肌损伤,参与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SIRT1 心功能 心肌损伤 白藜芦醇 尼克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TLR4/NF-κB通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近况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兴旺 张辉 +7 位作者 丁智斌 张海飞 尉杰忠 李艳花 王青 冯前进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大量研究表明,急性炎症参与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的病理生理过程。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到目前为止,在人体内发现至少有11种TLRs,... 大量研究表明,急性炎症参与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的病理生理过程。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到目前为止,在人体内发现至少有11种TLRs,在老鼠体内至少有12种。TLRs的同源物相继被鉴定出来(TLR1-13),其中TLR1~9在人和小鼠体内均被发现,TLR10只在人体内发现,而TLR11则只在小鼠体内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NF-ΚB通路 小胶质细胞 TLR4 DISEASES receptor TOLL样受体 病理生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病因素对血糖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松景 罗森林 +3 位作者 潘丽敏 张铁梅 韩龙飞 赵海秀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为了解血糖变化特点和确定2型糖尿病干预靶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患病因素对血糖影响的量化分析方法.筛选出性别、体重等10维因素,再根据性别和年龄将人群分成9组,分别训练BP模型并提取敏感度,得出因素对血糖影响的... 为了解血糖变化特点和确定2型糖尿病干预靶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患病因素对血糖影响的量化分析方法.筛选出性别、体重等10维因素,再根据性别和年龄将人群分成9组,分别训练BP模型并提取敏感度,得出因素对血糖影响的量化值.实验结果表明,体重对血糖变化的敏感度最大(0.244 9),体重、血脂水平和年龄敏感度各占总量的25%、35%和17%,且不同性别、年龄敏感度排序不同,为个体细化干预提供了判定方法;该方法可推广到其它疾病危险因素的量化分析,还可用于因素干预-判定-因素干预的良性循环中,有效提升个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度 血糖 BP神经网络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参与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分子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秀梅 崔亚洲 +2 位作者 周小艳 于芳沧 韩金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0-547,共8页
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异位骨化相关性疾病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韧带成纤维细胞在成骨分化过程中microRNA和mRNA的表达谱变化,以期为揭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原代培养韧带成... 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异位骨化相关性疾病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韧带成纤维细胞在成骨分化过程中microRNA和mRNA的表达谱变化,以期为揭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原代培养韧带成纤维细胞、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磷酸甘油体外诱导其成骨分化,RT-PCR检测成骨标志物骨钙素和Runx2的表达.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诱导0、7、14 d后韧带成纤维细胞的microRNAs和mRNAs表达,并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与未诱导前相比,成骨分化第7 d有66个microRNAs和640个mRNA表达上调,94个microRNAs和744个mRNA表达下调;成骨分化第14 d有58个microRNAs和781个mRNA表达上调,96个microRNAs和603个mRNA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结果显示,miR-29b在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TGFβ3表达水平降低,与芯片结果一致,miR-29b通过抑制TGFβ3蛋白的翻译来促进Runx2的表达,从而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microRNA调控基因及mRNA差异表达基因除涉及BMPs、Wnt和Ihh等信号通路外,在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其它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成骨分化 MICRORNA MRNA 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CT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涂蓉 张阳德 +2 位作者 伍保忠 黄海伟 郑妙琼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9期621-623,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CT分级的可行性及其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行CT扫描的肝硬化患者 5 0例 ,由三个观察者双盲法研究肝硬化CT分级的方法 ,并与患者的Child Pugh分级、疗效与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三个观察者双盲两两之间的... 目的 :探讨肝硬化CT分级的可行性及其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行CT扫描的肝硬化患者 5 0例 ,由三个观察者双盲法研究肝硬化CT分级的方法 ,并与患者的Child Pugh分级、疗效与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三个观察者双盲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 0 .89、0 .93和 0 .96(均P <0 .0 0 0 1) ,5 0例肝硬化CT分级与Child Pugh分级等级相关系数RS=0 .8(P <0 .0 0 0 1) ;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双侧概率 ,P <0 .0 0 0 1) ;随肝硬化CT分级数的提高 ,门脉高压征的程度及征象种数有递增规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CT分级 诊断 Child—Pugh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325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俊显 周超凡 郑伟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255-1256,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慈丹胶囊 中医药疗法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其对造血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芳 赵明峰 +4 位作者 朱海波 肖霞 徐新女 穆娟 李玉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038-1042,共5页
本研究通过铁与骨髓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建立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并观察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在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过程中,在培养液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使细胞铁过载,建立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然后检验这一过程中造血细胞... 本研究通过铁与骨髓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建立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并观察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在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过程中,在培养液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使细胞铁过载,建立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然后检验这一过程中造血细胞的凋亡水平、造血集落形成(CFU-E、CFU-GM、BFU-E和CFU-mix)和CD34+细胞的计数变化。再用去铁胺(DFO)祛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不同时间加入培养液中不同浓度FAC,骨髓造血细胞内可变铁池(LIP)水平升高,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含400μmol/L FAC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时LIP水平达到最高。骨髓细胞造血功能检测表明,FAC组细胞凋亡比例(24.8±2.99%)较对照组(8.9±0.96%)显著升高(p(0.01);造血集落形成单位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34+细胞比例(0.39±0.07%)与对照组(0.91±0.12%)相比也显著降低(p(0.01)。这些损伤影响可以通过DFO的处理部分消除。结论: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铁能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铁过载,建立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并能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而这种损伤作用可以通过祛铁法减轻。本模型为深入研究铁过载对骨髓细胞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方法,并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的铁过载病人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骨髓细胞模型 造血功能 可变铁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