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卫生计生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
1
《中国医院》 2014年第10期35-35,共1页
2014年9月15日,卫生计生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讨论领军人才培训教学方案。国家卫生计生委人事司、财务司相关领导以及受聘的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 为了提高培训层次、确保培训质量,经... 2014年9月15日,卫生计生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讨论领军人才培训教学方案。国家卫生计生委人事司、财务司相关领导以及受聘的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 为了提高培训层次、确保培训质量,经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决定成立卫生计生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首批聘任葛延风、宋其超、欧阳宗书、李滔、石应康、王杉、王洁、杜书伟、吴明、刘国恩、刘远立、徐燕玲、卢力平、姜军等14位同志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主要参与领军人才培训教学方案的论证,提升教学方案整体水平;通过专题授课、指导论文等多种形式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提高培训效果;参与研究卫生计生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大纲、目录和教材的有关内容,全程指导教学培训工作;参与培养工作不同阶段的评估验收,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委员会 人才培养 经济管理 计生委 卫生 行业 人才培训 教学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政策变革后的计划生育管理策略——基于新修订的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肖子华 林颖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61,共9页
梳理各省在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后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可见,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生育调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待与奖励、限制与处罚、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等部分。各省《条例》修改体现出我国未来计划生育工作的走向... 梳理各省在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后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可见,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生育调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待与奖励、限制与处罚、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等部分。各省《条例》修改体现出我国未来计划生育工作的走向:生育政策迈向公平、计划生育改革平稳有序、人本思想体现始终、依法生育贯穿全程。然而,此次地方《条例》修改也存在一些局限,表现在生育管理改革力度不够,生育支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医疗卫生资源缺乏有机整合,奖励扶助政策还需完善,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与推进人口城镇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协同尚未体现。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应继续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顺应人口发展形势,明确工作目标,及时转变角色和工作方法,构建完善的生育支持体系,推动计划生育与有关工作的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计划生育 服务管理 改革 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医疗服务需要和利用——基于1998—2008年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 被引量:26
3
作者 郜凯华 钱军程 张拓红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4年第6期47-52,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医疗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变化趋势,以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为完善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8、2003和2008年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和分析报告,对老年人患病、就诊、住院及费用... 目的:分析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医疗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变化趋势,以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为完善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8、2003和2008年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和分析报告,对老年人患病、就诊、住院及费用情况进行时间趋势与增长率变化分析。结果:1998—2008年,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从29.0%上升到43.2%,慢性病患病率从50.2%上升到59.5%,两周就诊率从31.7%略降至28.3%,住院率从7.9%增加到13.8%,因经济困难应住院未住院的比例仍然较高。结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经济负担能力仍大大制约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对人口老龄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卫生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医疗服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回顾及对“十三五”期间政策完善的思考 被引量:42
4
作者 胡同宇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3-48,共6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已经5年多,该项工作的成效、问题及如何深入推进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基于文献、文件及报告资料,对项目背景和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并对项目制度建设提出相应建议。项目进展和成...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已经5年多,该项工作的成效、问题及如何深入推进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基于文献、文件及报告资料,对项目背景和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并对项目制度建设提出相应建议。项目进展和成效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了制度安排、服务量稳步增加、健康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但是,因项目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及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十三五"期间,建议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供给机制,重点做好资金筹集和管理、服务内容决策、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模式、绩效考核和评价几方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十三五”规划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小儿内科等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
5
作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2期168-168,共1页
为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制订了小儿内科、新生儿科、肿瘤科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县医院版)和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巨脾型)的临床路径。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小儿内科 病种 办公厅 计生委 卫生 晚期血吸虫病 中华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崔娜 孙静 +4 位作者 王亚东 赵君 丁璐 刘燕燕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3293-3297,共5页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社区卫生应急预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遴选咨询专家,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结果按照专家选择标准,遴选出了32名专家,其中第一轮咨询为31人参与,第二轮为28人参与。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社区卫生应急预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遴选咨询专家,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结果按照专家选择标准,遴选出了32名专家,其中第一轮咨询为31人参与,第二轮为28人参与。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9%和90.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5和0.77;经两轮咨询后,各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比第一轮有了明显提高,均≥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专家意见及规定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该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构成。结论初步构建了社区卫生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预案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 卫生应急 评价指标体系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构成模式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袁莎莎 王芳 +5 位作者 李陈晨 刘利群 周巍 傅济 刘伟 杨婷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4年第12期37-42,共6页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团队构成模式,为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提供实践经验。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定性...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团队构成模式,为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提供实践经验。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定性调查为主、定量调查为辅的方法。结果:所调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团队构成模式可分为四类:(1)全科医生+护士+护士助理+药师;(2)医生(全科医生、中医)+护士+社区志愿者;(3)医生(全科医生/中医)+护士+助理员+社区志愿者;(4)全科医生+护士+辅助团队(公卫医师、妇保医生等)+支持团队(药房、医技等)。不同模式下,团队成员的专业类别、职责分工和团队规模有所差异。结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构建全科团队的做法已基本形成共识;上述四种典型全科团队构成模式各有侧重点,对于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密切医患关系、促进社区参与和防治结合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团队 专业构成 职能分工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CC框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袁莎莎 王芳 +4 位作者 李陈晨 刘利群 周巍 衡驰 杨婷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5,共7页
目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为理论基础,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出发,分析慢性病管理相关要素的实现现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 目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为理论基础,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出发,分析慢性病管理相关要素的实现现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主题框架法,围绕ICCC框架提出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的关键要素展开分析。结果:基于ICCC框架,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来看,以卫生保健组织为代表的中观层面要素功能发挥较好,宏观和微观层面要素缺乏。结论:基于ICCC框架,慢性病管理需在宏观层面加强与卫生系统外相关部门的协作及相关立法;中观层面需加强社区资源或社区支持者的筹集和协调资源能力;微观层面需提高患者(及家庭)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 慢性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现状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郝晓宁 刘建春 +5 位作者 薄涛 吴敬 徐敏 张振忠 刘志 徐龙彪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12期53-57,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开展现状,分析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完善我国监测预警体系。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责的各级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共计... 目的:了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开展现状,分析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完善我国监测预警体系。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责的各级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共计调查省、市、县三级应急人员5 646人。结果: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信息来源较为丰富,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省、市、县之间开展的监测内容存在一定差异;预警工作在全国虽已得到一定开展,但是开展比例不高,且在省、市、县间存在差异。结论与建议:健全常规和强化监测体系,提高主动监测能力;制定和完善操作性强的监测预警制度,固化监测预警运行机制;加大监测预警投入,确保人财物等应急资源保障水平;突出重点,分类管理,全面提高监测预警认知与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监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医护人员卫生应急能力配置要求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志衡 王彩霞 +3 位作者 余昌泽 郑婵娇 王家骥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564-2567,共4页
目的构建社区医护人员的卫生应急能力配置要求。方法在文献、文件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社区医护人员卫生应急能力配置要求指标体系,采用Delphi法经过专家评议,建立社区医护人员卫生应急能力配置要求,并对指标进行了评价。结... 目的构建社区医护人员的卫生应急能力配置要求。方法在文献、文件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社区医护人员卫生应急能力配置要求指标体系,采用Delphi法经过专家评议,建立社区医护人员卫生应急能力配置要求,并对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经过40名专家的两轮咨询,建立了一个由8项卫生应急理论知识和8项卫生应急实践技能组成的社区医护人员卫生应急能力配置要求。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协调系数均较高。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社区医护人员的卫生应急能力配置要求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应急能力 DEL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保障机制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袁莎莎 王芳 +5 位作者 李陈晨 刘利群 周巍 傅济 刘伟 衡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4年第12期43-49,共7页
目的:分析典型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保障机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 目的:分析典型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保障机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定性调查为主、定量调查为辅的方法。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过程中主要涉及的保障机制可归纳为四类,即外部协同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激励机制和医保支持机制。上述四种机制的建设对全科团队服务、双向转诊、签约与预约服务等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全科队伍建设步伐,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完善以服务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调动团队服务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团队 协同机制 人才培养 激励机制 政策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服务模式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袁莎莎 王芳 +5 位作者 李陈晨 刘利群 周巍 马海燕 傅济 刘伟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62,共7页
目的:分析典型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服务模式进展,为社区首诊、有序转诊等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全科医生制度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 目的:分析典型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服务模式进展,为社区首诊、有序转诊等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全科医生制度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主题框架法,围绕签约服务的关键要素展开描述性分析。结果:调研地区签约服务的开展主体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服务团队;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为签约对象,并辐射至其家庭成员,签约人数控制在1 500-2 000人;以提供防治结合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多为免费服务;以家庭医生工作室为服务平台,主动服务意识凸显;建立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医保政策优惠、绿色转诊等机制保障签约服务的有效落实。结论:以信息平台为基础,调研地区签约服务的开展对预约服务、转诊服务、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稳固医患关系,改善患者体验,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约服务 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卫生技术评估发展的历史与经验 被引量:17
13
作者 唐檬 耿劲松 +2 位作者 刘文彬 茅艺伟 陈英耀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4期6-9,共4页
通过回顾卫生技术评估在各国发展的历史,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可以为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技术评估发展模式和道路提供参考。将卫生技术评估在世界的发展分为起步和成长两个阶段,在成长阶段分别从非政府支持项目与评估项目团队... 通过回顾卫生技术评估在各国发展的历史,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可以为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技术评估发展模式和道路提供参考。将卫生技术评估在世界的发展分为起步和成长两个阶段,在成长阶段分别从非政府支持项目与评估项目团队、政府支持项目与政府支持评估机构、政府评估机构与政府支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几个方面,梳理了卫生技术评估发展中运作模式的变化。从各国经验可得,卫生技术的评估需要政府的推动,评估的开展需要公开透明以促进质量的提升,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建立则有利于评估向更加公平独立、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技术评估 发展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的利用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陈晨 王芳 +4 位作者 袁莎莎 刘利群 周巍 傅济 刘伟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4年第12期50-55,共6页
目的:了解信息化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的利用情况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对北京、上海、成都和郑州四市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察,访谈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心负责人,重点了解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及... 目的:了解信息化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的利用情况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对北京、上海、成都和郑州四市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察,访谈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心负责人,重点了解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及利用情况,探讨信息化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发挥的作用等。结果:调研机构信息系统可分为核心系统、核心辅助系统和外围支持系统三类;信息化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机构协作、促进质量监管、优化绩效考核和加强医患互动等方面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支撑。结论:信息化在转变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建议从优化服务流程、促进服务的高效协同安全、优化绩效考核和加强医患互动等四方面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社区卫生 服务模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社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相关科室及制度设置现状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志衡 王彩霞 +3 位作者 余昌泽 郑婵娇 王家骥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189-2192,共4页
目的探索广东省社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相关科室设置和制度建设现状,为今后开展基层卫生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3—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21个地市抽取220家社区医疗机构(珠三角地区抽取110家,粤东粤西抽取80家... 目的探索广东省社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相关科室设置和制度建设现状,为今后开展基层卫生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3—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21个地市抽取220家社区医疗机构(珠三角地区抽取110家,粤东粤西抽取80家,粤北地区抽取30家社区医疗机构)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科室设置和卫生应急制度情况。结果被调查的社区医疗机构中,每万居民拥有临床医生、护士和公卫医师数分别为(5.1±4.4)、(5.1±4.8)、(1.4±1.8)人,有193家(87.7%)社区医疗机构设置了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设置应急指挥部门、应急处理小组、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处的社区医疗机构分别为135家(61.4%)、162家(73.6%)、209家(95.0%)和128家(58.2%);有195家(88.6%)社区医疗机构建立了应急管理制度,194家(88.2%)与上级部门建立了协作沟通机制;有174家(79.1%)社区医疗机构建立了卫生应急综合预案,其中专项预案的建立率排在前四位的是传染病疫情预案(93.6%)、食源性疾病爆发预案(62.7%)、医院性感染爆发预案(51.8%)和新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传染病预案(50.9%),其中珠三角社区医疗机构的卫生应急科室设置和制度建设优于其他地区(P<0.05)。结论广东省社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相关科室设置及制度建设现状存在不足,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软硬件的建设,提高基层卫生应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疗机构 卫生应急 医院科室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框架体系核心要素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志 郝晓宁 +6 位作者 薄涛 吴敬 徐敏 张振忠 刘建春 徐龙彪 塔娜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12期46-52,共7页
目的:通过德尔菲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框架体系的核心内容进行筛选和修订,初步建立监测预警制度框架体系,为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定监测预警制度三级框架体系,建立专家咨询量表... 目的:通过德尔菲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框架体系的核心内容进行筛选和修订,初步建立监测预警制度框架体系,为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定监测预警制度三级框架体系,建立专家咨询量表,采用Delphi法对20名专家开展两轮专家咨询,对框架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两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两轮调查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5%和80%。结合首轮专家咨询的分析结果及专家研讨,删除7个核心环节,并新增3个关键要素及4个核心环节内容。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了包括4个概念模块,19个关键要素及39个核心环节的三级监测预警制度框架体系。结论:两轮调查结果表明,专家一致认为在制度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监测、风险评估、预警和制度保障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制度的四个核心要素;研究建立的制度框架体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能够为后期的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监测预警 制度框架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财务管理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媛媛 刘旸 +3 位作者 姜颖颖 李旭颖 李梓 赵博宁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28,共2页
目前,公立医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财务管理存在界定不清、多头管理、行政级别与属地化管理矛盾、缺少统一的收支核算体系、缺少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补偿不足及不到位等问题。通过研究,提出两种适合公立医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补偿资金的... 目前,公立医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财务管理存在界定不清、多头管理、行政级别与属地化管理矛盾、缺少统一的收支核算体系、缺少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补偿不足及不到位等问题。通过研究,提出两种适合公立医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补偿资金的核算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公共卫生服务 财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人员的个人—组织契合度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明吉 王伟 +4 位作者 王泳仪 钱熠 汪依帆 徐玲 严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2,共6页
目的:个人—组织契合度理论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匹配程度,可以从个人和机构两方面来分析和改善工作态度。本文目的是验证社区卫生人员个人—组织契合度与总体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契合度的现状。方法:采用个人—组织契合度的自制问... 目的:个人—组织契合度理论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匹配程度,可以从个人和机构两方面来分析和改善工作态度。本文目的是验证社区卫生人员个人—组织契合度与总体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契合度的现状。方法:采用个人—组织契合度的自制问卷,对全国四个省(市)做了社区卫技人员现场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656份。用因子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归属和成就需要的契合度。结果:个人—组织契合度与总体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性的相关。总体上,个人—组织契合度小于零,说明机构资源无法满足社区卫技人员的个人需要。归属需要是社区卫生人员的主要需要,其次是成就需要。归属需要的契合度要高于成就需要,尤其以同事关系的契合度最高,契合度最低的是收入和职业发展两项。结论:个人—组织契合度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当前社区卫生人员的个人—组织契合度较低,尤其是成就需要的契合度。建议机构应改善归属需要的契合度,政府应调整政策提高收入、改善职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组织契合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工作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卫生机构月门诊量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丽 杨洪伟 +3 位作者 梁小云 李珍 李佳 金承刚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11期72-73,共2页
我国于2009年8月正式开展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通过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对药品的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实施有效管理,降低药品生产流通成本.同时取消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加成,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缓解“看病贵... 我国于2009年8月正式开展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通过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对药品的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实施有效管理,降低药品生产流通成本.同时取消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加成,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缓解“看病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药物 门诊量 间断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者视角的中国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檬 茅艺伟 +1 位作者 刘文彬 陈英耀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卫生技术评估在决策中的转化和利用情况,探索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决策转化的因素,为促进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卫生政策决策人员利用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结果情... 目的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卫生技术评估在决策中的转化和利用情况,探索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决策转化的因素,为促进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卫生政策决策人员利用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结果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2份。结果显示,决策人员对卫生技术评估能够一定程度上参考借鉴,或进行决策采纳,但在促进行动方面有所欠缺。决策部门内部相关培训、资助方面尚十分有限。但决策者对未来卫生技术评估在决策中能够起到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信心。决策者重视研究的时效性和语言的通俗易懂程度,因此与研究方也会较多地交流报告提交的方式,他们更倾向于收到报告的概述。结论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程度和水平有待提升,决策部门对卫生技术评估的资助力度有待加大,将卫生技术评估引入决策过程的相关机制有待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技术评估 决策者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