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治疗时不同促排方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晶晶
王超
+1 位作者
徐文娟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促排卵时,比较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和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且具有IVF/ICSI失败史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
目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促排卵时,比较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和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且具有IVF/ICSI失败史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组(98例)和微刺激促排卵方案组(n=551例),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FSH、原发不孕比例及IVF比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n天数、获卵数、MII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黄体期促排组的Gn量显著高于微刺激促排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受精率、周期取消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期促排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在IVF/ICSI失败患者人群中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控制性促排卵
黄体期促排
微刺激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宫厚度对PCOS冻胚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姜小花
徐玉萍
+3 位作者
魏兆莲
郭培培
李彩华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33-1636,共4页
回顾性分析25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604例对照组,分析子宫厚度对PCOS患者足月产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PCOS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厚度较薄,足月产率降低(P<0.05)。子宫厚度对PCOS患者足月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回顾性分析25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604例对照组,分析子宫厚度对PCOS患者足月产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PCOS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厚度较薄,足月产率降低(P<0.05)。子宫厚度对PCOS患者足月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0.657-0.781,P<0.001),临界值为34.5 mm,年龄与子宫厚度呈正相关(P<0.001),而基础睾酮与子宫厚度呈负相关(P=0.033)。PCOS患者冻胚移植日子宫厚度较薄,是影响PCOS患者足月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PCOS患者足月产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厚度
足月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硬/软质人工授精导管的使用对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影响的比较
3
作者
王佳佳
吴欢
+2 位作者
李欣媛
贺小进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比较硬/软质人工授精导管的使用对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747个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的硬/软质人工授精导管分为硬导管组和软导管组。组内根据卵泡发育方案分为硬质导管-自然周期组...
目的比较硬/软质人工授精导管的使用对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747个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的硬/软质人工授精导管分为硬导管组和软导管组。组内根据卵泡发育方案分为硬质导管-自然周期组,硬质导管-促排卵周期组,软质导管-自然周期组,软质导管-促排卵周期组;根据每AID周期中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次数分为硬质导管-单次授精组,硬质导管-双次授精组,软质导管-单次授精组,软质导管-双次授精组,分析比较了各组之间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结果软质导管-单次授精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硬质导管-单次授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其他的硬质导管组与软质导管组AID治疗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D治疗过程中使用软质导管与使用硬质导管的妊娠结局没有差异,但当AID周期中IUI次数为单次时,使用软质导管的妊娠结局比硬质导管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精人工授精
硬质导管
软质导管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治疗时不同促排方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晶晶
王超
徐文娟
周平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国家
卫生
健康
委
配子及
生殖
道
异常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
安徽医科大学
)
出生人口
健康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安徽医科大学
)
生殖
健康
与遗传
安徽
省
重点
实验室
安徽
省生命资源保存与人工器官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安徽医科大学
)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71-157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17YFC1002004)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019PT310002)
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编号:GXXT-2019-044)。
文摘
目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促排卵时,比较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和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且具有IVF/ICSI失败史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组(98例)和微刺激促排卵方案组(n=551例),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FSH、原发不孕比例及IVF比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n天数、获卵数、MII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黄体期促排组的Gn量显著高于微刺激促排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受精率、周期取消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期促排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在IVF/ICSI失败患者人群中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控制性促排卵
黄体期促排
微刺激方案
Keywords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
ovulation induction plan at luteal phase
mini-stimulation protocol
分类号
R714.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厚度对PCOS冻胚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姜小花
徐玉萍
魏兆莲
郭培培
李彩华
曹云霞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国家
卫生
健康
委
配子及
生殖
道
异常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
安徽医科大学
)
生殖
健康
与遗传
安徽
省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33-1636,共4页
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编号:1804h08020265)。
文摘
回顾性分析25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604例对照组,分析子宫厚度对PCOS患者足月产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PCOS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厚度较薄,足月产率降低(P<0.05)。子宫厚度对PCOS患者足月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0.657-0.781,P<0.001),临界值为34.5 mm,年龄与子宫厚度呈正相关(P<0.001),而基础睾酮与子宫厚度呈负相关(P=0.033)。PCOS患者冻胚移植日子宫厚度较薄,是影响PCOS患者足月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PCOS患者足月产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厚度
足月产
Keyword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uterus thickness
term delivery
分类号
R711.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硬/软质人工授精导管的使用对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影响的比较
3
作者
王佳佳
吴欢
李欣媛
贺小进
曹云霞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国家
卫生
健康
委
配子及
生殖
道
异常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
安徽医科大学
)
出生人口
健康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安徽医科大学
)
生殖
健康
与遗传
安徽
省
重点
实验室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省生命资源保存与人工器官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安徽医科大学
)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7-1231,共5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908085QH313)。
文摘
目的比较硬/软质人工授精导管的使用对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747个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的硬/软质人工授精导管分为硬导管组和软导管组。组内根据卵泡发育方案分为硬质导管-自然周期组,硬质导管-促排卵周期组,软质导管-自然周期组,软质导管-促排卵周期组;根据每AID周期中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次数分为硬质导管-单次授精组,硬质导管-双次授精组,软质导管-单次授精组,软质导管-双次授精组,分析比较了各组之间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结果软质导管-单次授精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硬质导管-单次授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其他的硬质导管组与软质导管组AID治疗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D治疗过程中使用软质导管与使用硬质导管的妊娠结局没有差异,但当AID周期中IUI次数为单次时,使用软质导管的妊娠结局比硬质导管好。
关键词
供精人工授精
硬质导管
软质导管
妊娠结局
Keywords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
rigid catheter
flexible catheter
pregnancy outcome
分类号
R711.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治疗时不同促排方案的临床分析
吴晶晶
王超
徐文娟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子宫厚度对PCOS冻胚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姜小花
徐玉萍
魏兆莲
郭培培
李彩华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硬/软质人工授精导管的使用对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影响的比较
王佳佳
吴欢
李欣媛
贺小进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