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倩 张捷 +2 位作者 申睿婷 张景云 张秋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发生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年龄≥50岁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370名,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发生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年龄≥50岁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370名,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L1~L4、股骨颈、全髋部位的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生化指标、糖尿病并发症等情况,分析引起骨量减少以及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男性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TC、LDL-C以及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患病率均高于正常骨量与骨量减少组(P<0.05)。而HOMA-β低于骨量正常与骨量减少组(P<0.05),将上述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糖尿病病程的增加、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是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而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病程的增加,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合并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是这些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病程、HbA1c、LDL-C,合并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可以预测住院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浩 张鑫鹏 +5 位作者 赵芊 张涵 张云良 刘爱华 张欣鹏 杨菊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分析无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血管密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140例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采用基于方向跟踪和像素卷积描述的黄斑血管分割法自动计数患者黄斑区的血管密度。根据眼底血管密度... 目的分析无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血管密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140例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采用基于方向跟踪和像素卷积描述的黄斑血管分割法自动计数患者黄斑区的血管密度。根据眼底血管密度中位数分为低血管密度组和高血管密度组,比较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另外入选了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同时在140例患者中选择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压等指标均匹配的40例作为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血管密度水平。结果低血管密度组患者的年龄为(58.47±10.39)岁,收缩压为(135.23±12.67)mmHg(1 kPa=7.5 mmHg),均较高血管密度组(50.86±13.86)岁、(129.73±10.41)mmHg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血管密度组患者的体质量为(74.00±11.05)kg,红细胞计数为(4.48±0.49)×10^12个·L^-1,红细胞压积为40.12%±4.24%,血红蛋白含量为(135.31±16.34)g·L^-1,均较高血管密度组(78.48±15.16)kg、(4.66±0.49)×10^12个·L^-1、42.10%±4.00%、(142.71±15.59)g·L^-1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和红细胞计数是黄斑区血管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血管密度均呈负相关(r=-0.077、-4.062,均为P<0.05)。与糖尿病组(0.07554±0.02000)相比,健康对照组眼底血管密度(0.10049±0.03000)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可以自动快速识别黄斑区微循环障碍的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与收缩压及红细胞计数有关。改善高血压及缺氧导致的红细胞计数减少可能有利于改善黄斑区血管密度,从而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区血管密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收缩压 红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住院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量异常患病率分析
3
作者 张捷 刘倩 +2 位作者 刘茜茜 张秋梅 卢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分析天津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密度情况以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情况,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13956名,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影响骨代... 目的分析天津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密度情况以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情况,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13956名,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L_(1)~L_(4)、股骨颈、全髋部位的骨密度,分析其BMD以及骨量异常的患病率。应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天津地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随年龄增长,骨量异常患病率逐渐增加,50岁以上骨量异常患病率显著增加,其中女性腰椎L_(1)~L_(4)、股骨颈、全髋各部位的BMD在52~53、55~56岁有两个明显下降的阶段。绝经后女性髋部、股骨颈单部位骨量异常患病率高于腰椎。结论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骨量异常患病率显著增高,尤其要重视髋部、股骨颈部位骨密度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玉英 李晓冬 +1 位作者 汤云昭 李代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88-1896,1905,共10页
背景卡格列净(CANA)和二甲双胍(MET)均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但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评价CANA联合MET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为T2DM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 背景卡格列净(CANA)和二甲双胍(MET)均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但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评价CANA联合MET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为T2DM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 Trails.gov、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有关100 mg和/或300 mg的CANA联合MET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CANA联合MET组给予CANA联合MET,安慰剂对照组给予单用MET或者安慰剂联合MET/活性对照组给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ME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4-18,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经文献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s,62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00 mg CANA联合MET组和300 mg CANA联合MET组糖化血红蛋白(HbA;)、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水平均低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300 mg CANA联合MET组HbA;、SBP均低于活性对照组,HOMA-β水平高于活性对照组(P<0.05)。100 mg CANA联合MET组和300 mg CANA联合MET组FPG、体质量、DBP、TG均低于活性对照组,LDL-C、HDL-C水平均高于活性对照组(P<0.05)。100 mg CANA联合MET组生殖系统感染(女性)发生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300 mg CANA联合MET组生殖系统感染(女性)、渗透利尿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100 mg CANA联合MET组和300 mg CANA联合MET组生殖系统感染(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女性)、渗透利尿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活性对照组(P<0.05)。结论100 mg和300 mg CANA联合MET能有效降低T2DM患者HbA;、FPG,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和TG水平,提高LDL-C、HDL-C水平。对于MET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可考虑与CANA联合使用,但要注意生殖系统的感染。后期仍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试验,以确认不同剂量的CANA联合MET的长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坎格列嗪 二甲双胍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扩散系数图像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士玉 谢双双 +3 位作者 郭瑜 刘晓斌 沈文 孙建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研究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3.0T MR行前列腺轴位T1WI、T2WI、DWI(b=0、1000 s/mm2)成像患者,经病理证实PCa 77例、BPH 87例。从ADC图像中... 目的研究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3.0T MR行前列腺轴位T1WI、T2WI、DWI(b=0、1000 s/mm2)成像患者,经病理证实PCa 77例、BPH 87例。从ADC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Logistic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验证影像组学特征和Logistic模型对PCa和BHP的鉴别效能。结果最终获得7类(包括1692个)特征,经标准化和降维处理后得到11个冗余性最小、相关性最大的特征,其中5个特征能鉴别PCa和BHP(AUC 0.824~0.926),wavelet-LLL-10Percentile特征的鉴别性能最佳(AUC=0.958)。Logistic模型较影像组学特征鉴别效能更好(训练组AUC=0.979,验证组AUC=0.983)。结论基于ADC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PCa和BPH,经过小波滤过的ADC 10%位数影像组学特征表现出很高的诊断效能,Logistic模型较影像组学特征表现出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fMRI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海珍 宋雪燕 卢山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MRI(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BOLD-fMRI)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早期肾脏功能性缺氧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将55例2型DM患者按照是否含有微量白蛋白分为单纯DM... 目的探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MRI(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BOLD-fMRI)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早期肾脏功能性缺氧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将55例2型DM患者按照是否含有微量白蛋白分为单纯DM组27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28例,同时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行BOLD-fMRI扫描,计算得到皮质R2^(*)值(cortical R2^(*),CR2^(*))、髓质R2^(*)值(medullary R2^(*),MR2^(*))及髓质/皮质R2^(*)(R2^(*)ratio between medulla and cortex,MCR),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三组内MR2^(*)值均显著高于CR2^(*)值(P均<0.05)。三组间C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的MR2^(*)值、MCR均显著高于NC组和早期DN组(P均<0.05),而早期DN组与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2^(*)值、MCR及二者联合鉴别NC组与DM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88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02~0.966]、0.802(95%CI:0.690~0.915)和0.891(95%CI:0.811~0.971);鉴别DM组与早期DN组的AUC值分别为0.819(95%CI:0.707~0.931)、0.759(95%CI:0.630~0.889)和0.824(95%CI:0.714~0.934),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各指标的诊断效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LD-fMRI可以从氧合水平无创评估DM患者早期的肾脏损害情况,并能监测到在临床尚未出现蛋白尿阶段的肾脏髓质功能性缺氧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血氧水平依赖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加重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的脂蛋白代谢紊乱
7
作者 王珏睿 成晓翠 +2 位作者 余征真 刘亚晋 章卫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5-931,共7页
目的探讨甘露糖暴露对载脂蛋白(Apo)E缺陷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0只6周龄雄性ApoE基因缺陷小鼠采用高脂高胆固醇纯化饲料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和甘露糖干预组,每组5只。对照组饲喂普通饮用水,甘露糖干预组饲喂含... 目的探讨甘露糖暴露对载脂蛋白(Apo)E缺陷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0只6周龄雄性ApoE基因缺陷小鼠采用高脂高胆固醇纯化饲料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和甘露糖干预组,每组5只。对照组饲喂普通饮用水,甘露糖干预组饲喂含2%(质量体积分数)甘露糖的饮用水,持续4周。利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浆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采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法分离小鼠血浆脂蛋白并检测Apo和胆固醇水平,采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肝脏和肠道组织中脂蛋白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甘露糖干预组小鼠的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P<0.01),同时伴有极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和ApoB100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中ApoA1和ApoA4水平降低。甘露糖干预组小鼠肝脏和肠道中ApoA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调,而ApoA4蛋白表达下调仅见于肠道。结论甘露糖暴露可影响ApoE基因缺陷小鼠的脂蛋白代谢,加重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 载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