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与肿瘤共病机制及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
作者 任亚坤 王欣佩 +2 位作者 杨星九 李梦媛 高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93-1402,共10页
抑郁与肿瘤共病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预后。本文系统回顾了抑郁与肿瘤共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危害及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重点分析了抑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对肿瘤发生发... 抑郁与肿瘤共病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预后。本文系统回顾了抑郁与肿瘤共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危害及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重点分析了抑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详细阐述抑郁相关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深入揭示了抑郁通过激活HPA轴和交感神经系统,调控肿瘤免疫逃逸、转移和血管生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同时,本文评述了现有动物模型在抑郁与肿瘤共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瓶颈,强调建立更为精准的共病模型对于揭示共病机制和探索共病健康管理策略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通过本综述,旨在提高对抑郁与肿瘤共病的风险预测、临床干预和基础研究的关注,为开发抑郁与肿瘤共病模型提供理论依据与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与肿瘤共病 共病动物模型 神经内分泌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显微镜技术下胶质瘤-壁细胞在体多荧光示踪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铖延 杨星九 +1 位作者 史旭东 高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2-711,共10页
目的建立双光子显微镜下可视化胶质瘤、壁细胞和血管的活体自发荧光的基因小鼠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以PDGFRβ-Cre^(+/-):Rosa26-tdTomato+/-基因工程小鼠为观察壁细胞和血管结构的载体,接种GL261-CFP小鼠胶质瘤细胞并对颅骨进行透明化... 目的建立双光子显微镜下可视化胶质瘤、壁细胞和血管的活体自发荧光的基因小鼠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以PDGFRβ-Cre^(+/-):Rosa26-tdTomato+/-基因工程小鼠为观察壁细胞和血管结构的载体,接种GL261-CFP小鼠胶质瘤细胞并对颅骨进行透明化,通过双光子显微镜动态跟踪观察胶质瘤增殖侵袭过程中血管与壁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通过基因鉴定证实PDGFRβ-Cre^(+/-):Rosa26-tdTomato+/-基因工程小鼠成功繁育。对比C57BL/6小鼠,基因工程小鼠的形态外观和繁殖等无显著性差异,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切片分析显示脏器发育无异常。Tamoxifen诱导下基因工程小鼠的Cre重组酶活性至第7天作用完全。接种GL261-CFP后观察到胶质瘤增殖侵袭的动态过程及肿瘤内血管形态结构紊乱、游离壁细胞增多。结论成功构建了荧光可视化壁细胞的基因工程小鼠,分别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标记血管和青色荧光标记肿瘤细胞,使用玻璃圆片与固定环替代小鼠颅骨,实现了活体状态下长期稳定地动态跟踪小鼠接种脑肿瘤后血管及血管支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为研究脑胶质瘤提供了病理可视化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显微镜 胶质瘤 壁细胞 基因工程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