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医学大数据平台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玥 魏强 +8 位作者 张连峰 薛婧 鲍琳琳 刘江宁 向志光 孟爱民 杨志伟 高苒 孔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7-65,共9页
目的建立国内外首个比较医学大数据平台服务系统,为研究人员获得有效的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科学数据提供服务,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撑,解决研究中对于数据的获取及分析问题。方法制定元数据和数据采集相关表格,对实验动物相关数据、比较医... 目的建立国内外首个比较医学大数据平台服务系统,为研究人员获得有效的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科学数据提供服务,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撑,解决研究中对于数据的获取及分析问题。方法制定元数据和数据采集相关表格,对实验动物相关数据、比较医学相关数据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大规模实验动物、动物模型、表型数据、动物实验数据,构建基于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的比较医学大数据平台。结果比较医学大数据平台(https://com-med.org.cn/)基于国内外比较医学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实验动物、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数据,形成多维度跨时空数据比较分析结果。以比较医学科学数据为主体内容,提供实验动物、人类疾病、比较医学、动物实验和相关产品数据。结论本文建立了比较医学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科学数据资源的统一保存及比较医学大数据的集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医学 实验动物 动物模型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刹车片颗粒及其主要成分硫化锑呼吸暴露对小鼠健康危害研究
2
作者 李彦红 修晶辉 +1 位作者 周澧 郭建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目的研究刹车制动来源颗粒物对机体的潜在危害。方法研磨刹车片颗粒、硫化锑颗粒,小鼠通过气管灌注暴露1个月后,观察肺、心脏、肝等内脏器官病理改变,同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巨噬细胞和自然调节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目的研究刹车制动来源颗粒物对机体的潜在危害。方法研磨刹车片颗粒、硫化锑颗粒,小鼠通过气管灌注暴露1个月后,观察肺、心脏、肝等内脏器官病理改变,同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巨噬细胞和自然调节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变化。结果刹车片颗粒及硫化锑颗粒暴露小鼠肺泡壁外源物质沉积,血管周围出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并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同时可出现心脏血管炎症和微血栓以及肝细胞肿胀等病理改变;Treg细胞减少,硫化锑组和低剂量刹车片组巨噬细胞增加,同时M2型巨噬细胞比例下调。结论刹车片颗粒及其成分硫化锑颗粒暴露对小鼠肺、心脏、肝等脏器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并对免疫系统造成了影响,提示刹车来源的空气污染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刹车片颗粒 硫化锑颗粒 PM_(2.5) 炎症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原位与皮下PDX模型的方法学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瑞敏 李宝亮 +5 位作者 路亚岚 詹相文 刘益豪 韩云林 秦川 高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2-518,共7页
目的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原位与皮下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模型,并比较分析两者生长和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肝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接种肝和皮下组织,比较分析两者生长特性、病理... 目的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原位与皮下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模型,并比较分析两者生长和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肝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接种肝和皮下组织,比较分析两者生长特性、病理特征、成瘤率和成瘤时间。结果本次研究成功构建肝癌原位和皮下PDX模型,两者与患者原发肿瘤病理特征一致,其中原位和皮下综合成瘤率分别为50%(3/6)和20%(3/15),平均成瘤时间为30 d和68 d。结论肝癌原位PDX模型成瘤率高,对于难生长肿瘤提供了一个新的建模方法,皮下成瘤操作和观察较为简单,在具体科研实践中应根据情况使用合适方法。它们为深入探索HCC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筛选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原位移植 皮下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玥 向志光 +1 位作者 高苒 孔琪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99,共8页
目的构建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库,从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冠状病毒感染人和动物模型后的异同,为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从GEO、ArrayExpress等数据库中下载冠状病毒(以SARS-CoV、SARS-CoV-2、MERS-CoV为主)... 目的构建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库,从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冠状病毒感染人和动物模型后的异同,为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从GEO、ArrayExpress等数据库中下载冠状病毒(以SARS-CoV、SARS-CoV-2、MERS-CoV为主)感染动物模型与人的转录组数据,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标准化、去除批次效应,分析不同病毒株在感染不同物种、细胞或组织后所引起的基因表达变化,构建基于Django网络应用框架的数据库,建立检索界面,提供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示功能。结果本研究系统性整理了43套测序数据集,建立了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库。数据库包含3种冠状病毒、4个物种、14种组织/细胞、2373个样本。数据库展示不同基因在不同物种、不同病毒株、不同感染时间、不同滴度、不同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嵌入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可挖掘基因表达差异,富集差异基因的分子功能、信号通路,并预测对细胞的潜在影响。结论本文建立了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库。可为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基因表达水平研究提供数据资源和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数据库 SARS-CoV-2 动物模型 基因表达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动物模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吴玥 薛婧 +3 位作者 魏强 向志光 陈禹保 孔琪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80-1086,共7页
目的为推动我国实验动物领域资源共享,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研究目的的需求,建立国家动物模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方法发布实验动物及动物模型资源征集函,广泛收集实验动物及动物模型资源,并从文献与公共数据库补充相关资源信息。结果国家... 目的为推动我国实验动物领域资源共享,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研究目的的需求,建立国家动物模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方法发布实验动物及动物模型资源征集函,广泛收集实验动物及动物模型资源,并从文献与公共数据库补充相关资源信息。结果国家动物模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对实验动物资源、动物模型及相关产品资源信息进行系统采集和整理,涵盖实验动物资源、动物模型资源的研发、鉴定、评价和应用,以及实验动物专属试剂和仪器设备、基于实验动物的科技外包服务等。通过网络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为开展药物筛选和治疗等提供平台与数据支撑。结论本研究团队建立了国家动物模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提供实验动物、动物模型及相关资源数据查询、供求单位需求信息发布和详细资料展示等一站式服务,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与动物模型资源共享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 资源共享 信息平台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大鼠、食蟹猴与人的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珂雅 石桂英 +2 位作者 高舒平 白琳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1,共8页
目的 比较分析实验动物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人类疾病的临床前研究提供临床前的实验数据和方法。方法 将... 目的 比较分析实验动物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人类疾病的临床前研究提供临床前的实验数据和方法。方法 将临床患者、食蟹猴、C57小鼠和SD大鼠的皮下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后得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食蟹猴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ynomolgus monkey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SCs)、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mous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ADSCs)和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t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AD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ADSCs表面标记物;细胞成脂、成骨诱导分化,于诱导后21 d和28 d固定染色,鉴定ADSCs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结果 hADSCs、cADSCs、mADSCs和rADSCs的分离培养方法类似,贴壁培养后均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流式检测显示,不同物种ADSCs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90、CD29为阳性,少量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为阴性。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检测显示,hADSCs、cADSCs、mADSCs和rADSCs和均具有成脂成骨分化能力,但其成脂成骨分化的时间略有差异。结论 实验动物ADSCs与hADSCs采用相同的分离培养方法,有类似的表面标记物表达及成脂成骨分化潜能,生物学特性具有一致性,是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临床前研究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食蟹猴 C57小鼠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病动物模型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库的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玥 王珏 +3 位作者 薛婧 魏强 杨志伟 孔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1,共7页
目的整合心脏病动物模型与心脏病患者基因表达谱,系统表征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差异基因,分析基因表达异同,为动物实验与比较医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心脏病动物模型与患者的基因芯片、转录组数据。按照物种、病种、病程等... 目的整合心脏病动物模型与心脏病患者基因表达谱,系统表征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差异基因,分析基因表达异同,为动物实验与比较医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心脏病动物模型与患者的基因芯片、转录组数据。按照物种、病种、病程等对数据进行整理、标准化处理、批次校正,转换为数据库可用格式,搭建在线数据库。结果心脏病动物模型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库实现基因、功能通路全局检索查询,分析基因在不同物种(人与小鼠)、不同病种、不同组织、不同病程的表达。交互式展示样品表达谱,可视化基因表达量,进行比较分析。在线差异基因挖掘,功能通路富集鉴定,探索差异、易感基因参与调控的生物过程,解释易感机制,提供在线数据分析。结论本文建立了心脏病动物模型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库,为心脏病基因水平研究提供数据资源与在线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数据库 动物模型 基因表达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精神疾病的大、小鼠遗传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卓慧 庞硕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9-126,共8页
现代社会生活状态的改变,以抑郁、焦虑症等为代表的精神疾病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现有治疗措施治愈率偏低的状况亟待改进。明确这些疾病的病理机制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精神疾病类模型包括诱导模型和遗传模型两类,遗传模型具有表... 现代社会生活状态的改变,以抑郁、焦虑症等为代表的精神疾病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现有治疗措施治愈率偏低的状况亟待改进。明确这些疾病的病理机制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精神疾病类模型包括诱导模型和遗传模型两类,遗传模型具有表型稳定、病理进程明确和可干预的窗口期长等优点。本文总结近年来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的大、小鼠遗传模型,主要介绍这些模型的行为表型,为基于动物行为的实验性精神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遗传模型 动物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硫醚通过靶向抑制CYP2E1对相关疾病治疗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庞硕 吕丹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121,共5页
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是一种能够代谢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的细胞色素P450酶,主要位于内质网上,参与类固醇、脂肪酸、前列腺素和药物、致癌物质和环境污染物等外源性化学物质的氧化代谢。在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 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是一种能够代谢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的细胞色素P450酶,主要位于内质网上,参与类固醇、脂肪酸、前列腺素和药物、致癌物质和环境污染物等外源性化学物质的氧化代谢。在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心血管疾病、艾滋病、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的病理进程中,CYP2E1的表达水平升高,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引起氧化应激、DNA、蛋白质和脂质的失活,进而造成体内重要器官损伤,因此可以通过靶向抑制CYP2E1进而治疗多种疾病的。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 sulfide,DAS)是大蒜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后发现可作为CYP2E1的选择性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CYP2E1,降低ROS、氧化应激的产生,细胞的凋亡。本文主要综述DAS靶向抑制CYP2E1对相关疾病治疗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硫醚 CYP2E1 活性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AN7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HIV、Ⅰ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10
作者 庞硕 罗卓慧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127,共6页
TSPAN7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tspan7基因所编码的四次跨膜糖蛋白,在脑组织和胰腺中高度表达。目前研究发现TSPAN7能够在细胞膜形成TSPAN富集微域(Tspan-enriched microdomains,TEM)或TSPAN网,参与调控细胞内外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流、细... TSPAN7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tspan7基因所编码的四次跨膜糖蛋白,在脑组织和胰腺中高度表达。目前研究发现TSPAN7能够在细胞膜形成TSPAN富集微域(Tspan-enriched microdomains,TEM)或TSPAN网,参与调控细胞内外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流、细胞骨架、细胞运动以及细胞形态等生物过程。同时,TSPAN7在多种细胞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细胞中,TSPAN7作为一把双刃剑,通过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发挥促进或抑制肿瘤的能力;在免疫细胞中,TSPAN7可以作为肌动蛋白成核和稳定的正调控因子,参与DCs形态发生;在神经细胞中,TSPAN7参与突触传递和神经元形态发生;在胰岛细胞中,TSPAN7通过调节β细胞的电压依赖性Ca^(2+)通道进而控制钙(Ca^(2+))进入胰腺β细胞,影响胰岛素分泌。TSPAN7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发挥相应作用,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发生改变,参与肿瘤、精神疾病、Ⅰ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综述TSPAN7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动物模型研制、疾病诊断、药物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AN7 癌症 Ⅰ型糖尿病 HIV-1蛋白 X连锁的智力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大小鼠心脏固定方法的优化
11
作者 马嘉昕 王亚恒 +2 位作者 董伟 张连峰 吕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
目的对于活体状态下持续进行舒张收缩的组织(如心脏),利用传统的组织固定方法,存在多种问题,本研究从动物心脏取材流程到氯化钾终止浓度及程序的选择进行验证和评价,并与传统固定方式及主动灌流固定方式对比分析,从而优化大小鼠等小型... 目的对于活体状态下持续进行舒张收缩的组织(如心脏),利用传统的组织固定方法,存在多种问题,本研究从动物心脏取材流程到氯化钾终止浓度及程序的选择进行验证和评价,并与传统固定方式及主动灌流固定方式对比分析,从而优化大小鼠等小型实验动物心脏组织的取材及固定方法。方法首先对心室内原位注射KCl溶液及摘取心脏后转置KCl溶液,这两种取材制备流程进行对比分析,随后从心脏在体形态还原度、舒张期终止一致性、模型成功率、心肌显微形态及在特染中的应用,对传统固定方式、主动灌注固定方式及KCl终止法这三种方式进行系统性比较。结果传统被动固定法,制备的心脏整体形态不规则,部分样本心室塌陷,心脏明显皱缩,心室腔内及心肌血管内有明显血液存积,因停搏期不一致,个体间形态差异较大。主动灌注法,心脏整体尺寸显著增大,双室扩张严重,肌纤维发生断裂,显微结构受破坏。而KCl终止法,心脏整体形态完整,心脏无明显皱缩,停搏期较为一致,且制备样本组内个体间差异小。结论本文改进的KCl终止法于心脏在体形态还原度及后续病理组织学染色分析方面皆优于传统被动固定法及主动灌注法。该法为心脏病理组织学相关研究,提供组织固定的方法学参考,同时,不同个体间心脏组织形态分析的一致性和在体还原度的提高,对动物模型心脏内部精细结构,如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室间隔、乳头肌、瓣膜等的观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心脏固定 方法 氯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多样性高血压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基因转录调控分析
12
作者 黄智滨 潘吉荣 +6 位作者 张伶燕 赵大路 王谦 魏承志 马旭 白琳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584,共9页
目的探讨13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高血压小鼠的血压表型差异、肾病理变化以及相关致病通路。方法将13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小鼠分别与Cckbr-/-小鼠进行杂交,得到不同遗传背景的Cckbr+/+、Cckbr+/-、Cckbr-/-3种基因型的小鼠。利用BP-2000无... 目的探讨13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高血压小鼠的血压表型差异、肾病理变化以及相关致病通路。方法将13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小鼠分别与Cckbr-/-小鼠进行杂交,得到不同遗传背景的Cckbr+/+、Cckbr+/-、Cckbr-/-3种基因型的小鼠。利用BP-2000无创血压分析系统测量小鼠血压,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CCKBR蛋白表达变化,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IHC)检测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筛选原发性高血压致病相关通路。结果3个特定小鼠品系(A/J、LOT、FIM)中,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Cckbr-/-组较Cckbr+/+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及IHC发现高血压对小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肾损伤。通过GO与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新陈代谢与昼夜节律调节等方面。结论遗传多样性高血压小鼠在血压表型、病理特征及基因表达等方面呈现显著性差异,有效模拟了人群的遗传异质性对疾病表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小鼠 Cckbr 原发性高血压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itm3敲除抑制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13
作者 王凯瑜 雷雪裴 +6 位作者 黄艺滢 石桂英 乐涵薇 王杰 林羿凡 汤家鸣 白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1-701,共11页
目的建立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基因(Ifitm3)敲除小鼠模型,探究Ifitm3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Ifitm3敲除小鼠模型,通过基因型鉴定和Western Blot检测IFITM3的敲除效果;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 目的建立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基因(Ifitm3)敲除小鼠模型,探究Ifitm3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Ifitm3敲除小鼠模型,通过基因型鉴定和Western Blot检测IFITM3的敲除效果;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析Ifitm3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表型差异。分离并培养野生型和Ifitm3敲除小鼠成体神经干细胞,统计神经球数量和大小,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结果成功建立Ifitm3敲除小鼠模型,Ifitm3敲除小鼠发育正常,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系统未见明显异常。体外实验显示Ifitm3敲除抑制小鼠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潜能,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并且抑制神经干细胞向未成熟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结论IFITM3缺失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下降,IFITM3可能参与了神经干细胞的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 基因敲除 神经干细胞 增殖 神经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EiJ小鼠外周血和脾中免疫细胞及亚群分析
14
作者 刘琪 侯勇志 +5 位作者 李娜 张京京 陆佳涵 丛喆 朱林 薛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索CAST/EiJ小鼠对多种病原体易感的可能原因,分析CAST/EiJ小鼠外周血和脾内的免疫细胞表型,明确CAST/EiJ小鼠的免疫细胞构成。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通过细胞表面标记物CD3、CD4、CD8、CD11b、CD11c、CD19、CD27、CD49b和TCRβ检测C... 目的探索CAST/EiJ小鼠对多种病原体易感的可能原因,分析CAST/EiJ小鼠外周血和脾内的免疫细胞表型,明确CAST/EiJ小鼠的免疫细胞构成。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通过细胞表面标记物CD3、CD4、CD8、CD11b、CD11c、CD19、CD27、CD49b和TCRβ检测CAST/EiJ小鼠和C57BL/6J小鼠外周血和脾内经典型树突状细胞(cDCs)、自然杀伤细胞(NK)、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细胞比例。结果CAST/EiJ小鼠与C57BL/6J小鼠的cDCs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但cDC1细胞亚群比例偏低;CAST/EiJ小鼠的NK细胞(主要是成熟NK细胞亚群)和T淋巴细胞(主要是CD8+T细胞)比例都显著低于C57BL/6J小鼠,而CAST/EiJ小鼠的B淋巴细胞比例高于C57BL/6J小鼠。结论CAST/EiJ小鼠中NK和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C57BL/6J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EiJ小鼠 C57BL/6J小鼠 经典型树突状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移植途径及粪便状态对肠道菌群结构丰度的影响
15
作者 刘凯慧 郭亚茜 +2 位作者 杜晓鹏 王昭华 朱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32-1542,共11页
目的评估粪便状态和移植方式对肠道微生物群移植无菌小鼠后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新鲜粪便灌胃移植组(A组)、冷冻粪便灌胃移植组(B组)和冷冻粪便直肠移植组(C组)。分别于移植后2、4和6周采集粪便,并于... 目的评估粪便状态和移植方式对肠道微生物群移植无菌小鼠后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新鲜粪便灌胃移植组(A组)、冷冻粪便灌胃移植组(B组)和冷冻粪便直肠移植组(C组)。分别于移植后2、4和6周采集粪便,并于6周时处死各组小鼠分别取小肠内容物和大肠内容物。通过16 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及菌群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α多样性分析,与B组相比,A组和C组小肠微生物的多样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肠微生物的多样性均显著升高(P<0.001)。β多样性分析,A组和B组小肠的各样本聚类在相同区域,其微生物群组成具有相似性(P>0.05),大肠的各样本分布在不同区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B组和C组的小肠和大肠各样本分布在不同区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在A组中占相对优势,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B组中占相对优势,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C组中占相对优势。基于重建未观察状态群落系统发育调查(PlCRUSt2)功能预测显示,粪便状态和移植方式没有引起微生物群落功能的改变。结论与冷冻粪便灌胃移植相比,新鲜粪便灌胃移植和冷冻粪便直肠移植提高了大肠微生物多样性。粪便状态不影响菌群的肠道功能和定植趋势,而移植方式影响菌群定植趋势,但不影响菌群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人源化菌群模型 16 S rRNA测序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细胞清除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苏路路 管博文 +2 位作者 樊飞跃 李德冠 孟爱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33-1337,共5页
老龄化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细胞衰老与老龄化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研究显示,衰老细胞堆积是驱动老龄化和老年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衰老细胞成为防治老年病的一个新靶点,研发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的药物... 老龄化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细胞衰老与老龄化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研究显示,衰老细胞堆积是驱动老龄化和老年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衰老细胞成为防治老年病的一个新靶点,研发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的药物也成为热点。该文将对衰老细胞在老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诱导衰老细胞凋亡的药物--衰老细胞清除剂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老年性疾病 衰老细胞堆积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衰老细胞清除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致死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造血免疫功能远期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管博文 卢延华 +6 位作者 苏路路 李程程 荆学双 董银萍 王月英 李德冠 孟爱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57,64,共9页
目的 观察4 Gy、6 Gy全身照射后6个月C57BL/6 J小鼠的造血和免疫等功能指标变化。方法对8~12周的C57BL/6 J小鼠分别进行4 Gy和6 Gy全身照射,照射6个月后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胸腺系数及脾系数、外周血及脾免疫细胞分型、脾T细胞p1... 目的 观察4 Gy、6 Gy全身照射后6个月C57BL/6 J小鼠的造血和免疫等功能指标变化。方法对8~12周的C57BL/6 J小鼠分别进行4 Gy和6 Gy全身照射,照射6个月后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胸腺系数及脾系数、外周血及脾免疫细胞分型、脾T细胞p16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后6个月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计数仍然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小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周血细胞分类结果显示照射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呈现细胞分化偏移现象。与对照组相比,6 Gy照射后6个月,胸腺系数明显降低(P<0. 05)。脾系数无差异。外周血流式分析,结果显示4 Gy、6 Gy照射后,B淋巴细胞、NK细胞仍然低于对照组,提示受照后6个月未完全恢复。受照组CD4比例高于对照组。CD8、单核细胞与对照组未见差异。脾免疫细胞进行流式分析,结果显示4 Gy和6 Gy照射后6个月,B220对于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均具极显著性差异(P<0. 01)。相比于对照组,6 Gy组脾T细胞p16表达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亚致死剂量照射后6个月各项检测基本恢复,但是外周血分类中性粒持续升高,胸腺系数及外周血、脾B淋巴细胞比例仍低于对照组。提示可能有远期损伤。本项实验数据为中高剂量照射后造血免疫功能长期损伤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致死剂量照射 远期 外周血细胞计数 免疫脏器 免疫分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器官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宏飞 陈晓红 +1 位作者 黄志刚 高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108,122,共7页
人源性类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s,PDOs)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s)作为新型肿瘤研究模型,能够高度模拟原位组织的生理结构及特性,为患者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是基础科研成果快... 人源性类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s,PDOs)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s)作为新型肿瘤研究模型,能够高度模拟原位组织的生理结构及特性,为患者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是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的必经之路。此外,还能够利用PDOs和PDXs模型进行肿瘤克隆演化、肿瘤致病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PDOs和PDXs模型在肿瘤临床前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 肿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星九 张文龙 +3 位作者 史旭东 李梦媛 张国新 高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建立一种小鼠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用于模拟临床患者肺癌的发生及发展。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小鼠肺癌细胞LLC-luc,通过手术将LLC-luc细胞注射至小鼠左肺,构建原位移植瘤模型。使用CT和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对原位移... 目的本研究拟建立一种小鼠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用于模拟临床患者肺癌的发生及发展。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小鼠肺癌细胞LLC-luc,通过手术将LLC-luc细胞注射至小鼠左肺,构建原位移植瘤模型。使用CT和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对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行示踪监测,并于肿瘤移植后第14天取材,IHC检测组织免疫学及免疫微环境特征。结果LLC-luc细胞注射后,原位移植肿瘤成功定植于左肺,可通过CT和活体荧光成像示踪监测肿瘤的发展过程,IHC结果显示肿瘤具备转移潜质,肿瘤内部存在免疫细胞浸润。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易于评价,贴近于临床患者肺癌的发展的小鼠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原位 移植瘤模型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皮肤型狼疮小鼠模型的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荣玉 段新旺 牛海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通过对老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TC)皮肤症状的观察和鉴定,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研究皮肤型狼疮的小鼠模型。方法观察TC小鼠出现皮肤症状的年龄,对比同龄小鼠与C57BL/6小鼠的皮肤症状,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及抗ANA抗体,H... 目的通过对老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TC)皮肤症状的观察和鉴定,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研究皮肤型狼疮的小鼠模型。方法观察TC小鼠出现皮肤症状的年龄,对比同龄小鼠与C57BL/6小鼠的皮肤症状,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及抗ANA抗体,HE染色检测小鼠皮肤病理学症状。结果 2/3的TC小鼠出现毛发脱失、皮肤溃烂等症状,其病变最早发生于40周龄,皮肤病变的狼疮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和抗ANA抗体滴度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狼疮小鼠角质层缺失,上皮层连续性中断,真皮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狼疮小鼠在40周后会出现皮肤病变,显示该小鼠可作为一种研究慢性皮肤型狼疮的疾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型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DSDNA抗体 抗ANA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