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1
作者 李华 周静 +2 位作者 祖百法 吴复琛 姚恩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17,共6页
目的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制订提升患者康复动机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608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资料、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评估量表、淡... 目的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制订提升患者康复动机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608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资料、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评估量表、淡漠症状评定量表、自主性感知量表、康复自我效能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得分为(86.16±11.10)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淡漠症状能解释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总变异的8.4%,进一步纳入自主性感知、康复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后,这3个变量共能解释康复动机总变异的15.5%(均P<0.05)。路径分析显示,淡漠症状对康复动机影响的直接效应是-0.232;自主性感知、康复自我效能及领悟社会支持在淡漠症状与康复动机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0.137%。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自主性感知、康复自我效能及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康复动机(均P<0.05)。结论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动机处于中等水平,受多种因素交叉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可参考康复动机的影响路径,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从而提升其康复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动机 淡漠症状 神经功能缺损 自主性感知 康复自我效能 领悟社会支持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
2
作者 王乐乐 谭彩霞 +4 位作者 张薇 葛睿涵 李晨 王新敏 章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4,共7页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为M1巨噬细胞,设为Control组;CHR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组;CHR联合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Compound C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CD86)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HR与AMPK、PGC-1α分子的结合能分别为-8.4 kcal/mol、-7.4 kcal/mol。qRT-PCR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体外M1巨噬细胞模型。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抑制了iNOS的蛋白表达(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逆转了CHR对iN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酚可能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AMPK/PGC-1α信号通路 线粒体生物合成 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FRZB基因参与调控Wnt信号通路对肝癌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沈晓彤 赵耀辉 +5 位作者 王晨杰 刘程豪 王凤桐 姜慧娇 李江 吴向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5,共10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与实验研究探讨卷曲相关蛋白(Frizzled-related protein 1 FRZB)参与调控Wnt信号通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影响。方法(1)通过(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取HCC的RNA-Seq数据...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与实验研究探讨卷曲相关蛋白(Frizzled-related protein 1 FRZB)参与调控Wnt信号通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影响。方法(1)通过(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取HCC的RNA-Seq数据和临床资料,运用R软件分析FRZB mRNA在泛癌和肝癌中的表达差异。(2)选取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癌和正常肝脏石蜡包埋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化分析FRZB蛋白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3)分析FRZB与HC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FRZB的表达量与肝癌患者的预后关系。(4)基于TCGA数据库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获取Wnt通路相关基因,使用LASSO-Cox回归法构建肝癌预后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同时利用HCCDB数据库进行外部独立验证。(5)探讨FRZB与预后模型中基因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FRZB mRNA在H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显示其蛋白表达在HCC组织中同样显著上调;临床特征分析表明,FRZB与HCC患者的TN M分期、病理分级以及Child-pugh分级显著相关,FRZB高表达的HCC患者总生存期更长;通过LASSO-Cox回归得到并构建7个预后相关基因(CACYBP、FRAT2、PLCB3、RAC1、RAC3、RUVBL1、BL1XR1L)的风险预测模型,K-M生存分析表明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5),ROC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通过Spearman分析揭示FRZB与RAC3、CACYBP、RUVBL1负相关(P<0.05),与PLCB3正相关(P<0.05)。结论FRZB可能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对HCC预后产生影响,可能可以作为检测HCC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改善HCC的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ZB基因 肝细胞癌 WNT信号通路 预后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尼替尼与阿苯达唑联合用药对泡状棘球蚴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杜云峰 姜慧娇 +5 位作者 刘程豪 侯卜文 舒敏 黎广 陈雪玲 吴向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9-607,共9页
目的体内外实验探讨舒尼替尼联合阿苯达唑抗泡状棘球蚴活性。方法体外对应药物浓度培养原头节后镜下观察其活性并计算成活率;腹腔感染泡状棘球蚴小鼠治疗60 d后,称量囊湿重并计算抑囊率。试剂盒检测AST、ALT、IL-2,IL-4水平。HE观察病... 目的体内外实验探讨舒尼替尼联合阿苯达唑抗泡状棘球蚴活性。方法体外对应药物浓度培养原头节后镜下观察其活性并计算成活率;腹腔感染泡状棘球蚴小鼠治疗60 d后,称量囊湿重并计算抑囊率。试剂盒检测AST、ALT、IL-2,IL-4水平。HE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CD4、CD34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培养第7 d ABZ+SU11248组原头节存活率(45.168%±3.903%)低于ABZ组(59.198%±1.894%)和SU11248组(69.232%±3.673%);ABZ+SU11248组的囊湿重(2.566±1.080)g低于ABZ组(4.519±0.4934)g,SU11248(5.384±0.6586)g组和Control组(10.25±1.979)g;ABZ+SU11248组抑囊率74.94%高于ABZ组55.91%和SU11248组47.47%;ABZ+SU11248组ALT、AST水平中低于其他给药组,IL-2、IL-4水平较其他给药组明显升高。ABZ+SU11248组原头节畸形改变,角质层变薄,生发层紊乱。ABZ+SU11248组免疫组化CD4评分(10.13±1.46)高于Control组(4.00±1.07)和ABZ组(6.50±3.34);CD34评分(1.88±1.25)低于Control组(6.38±1.85),ABZ组(6.63±1.69)和SU11248组(4.25±1.17)。结论舒尼替尼能够通过抑制血管新生来抑制泡状棘球蚴的生长,其与阿苯达唑联合治疗比二者单独治疗对泡状棘球蚴活性抑制作用更强且造成更低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状棘球蚴 阿苯达唑 舒尼替尼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敏感受体在高血压大鼠心肌重塑和视网膜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赵佳琪 刘薇 +5 位作者 唐娜 王腊梅 屈媛媛 席冬梅 钟华 何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582,共7页
背景临床中对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主要以全身降压辅以局部用药治疗为主,但因各组织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甚至相斥,治疗效果不佳。现已关注到钙敏感受体(CaSR)与高血压的关系,然而其在高血压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探讨... 背景临床中对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主要以全身降压辅以局部用药治疗为主,但因各组织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甚至相斥,治疗效果不佳。现已关注到钙敏感受体(CaSR)与高血压的关系,然而其在高血压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探讨CaSR在高血压视网膜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高血压心肌重塑、视网膜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2021年5—12月选取10只8周龄健康正常血压大鼠(WKY)作为WKY组,20只同周龄同源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及抑制剂(SHR+NPS2143)组。SHR+NPS2143组腹腔注射CaSR抑制剂NPS2143,WKY组和SHR组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共注射16周。干预0周、16周通过无创血压仪监测大鼠血压;干预0周、16周分别选取5只大鼠处死,通过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胶原沉积,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视网膜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观察CaS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视网膜的分布和表达。结果SHR组干预0周、16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高于WKY组(P<0.05);SHR组干预16周SBP、DBP、MAP均低于SHR+NPS2143组(P<0.05);SHR组、SHR+NPS2143组干预16周SBP、DBP、MAP均高于干预0周(P<0.05)。SHR组干预16周心脏/体质量(HW/BW%)和左心室/体质量(LVW/BW%)、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高于WKY组,低于SHR+NPS2143组(P<0.05);SHR组、SHR+NPS2143组干预16周HW/BW%、LVW/BW%、CVF高于干预0周(P<0.05)。SHR组干预0周、16周视网膜总厚度、内丛状层厚度高于WKY组(P<0.05);SHR组干预16周视网膜总厚度、内丛状层厚度低于SHR+NPS2143组(P<0.05);SHR组干预16周视网膜内核层厚度高于WKY组、低于SHR+NPS2143组(P<0.05)。干预16周SHR组视网膜中CaSR低于WKY组、高于SHR+NPS2143组(P<0.05);SHR组视网膜中VEGFA高于WKY组、低于SHR+NPS2143组(P<0.05)。结论应用CaSR抑制剂,可减少CaSR活化,促进视网膜中VEGFA表达增加,加剧高血压引起的心肌重塑与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受体 钙敏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血管 心肌重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市2019—2021年宫颈癌筛查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乔慧 韦艳 +2 位作者 刘玉 白瑞 杨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97-2903,共7页
背景宫颈癌是常见的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同地区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也不尽相同。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情况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故了解该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效果对具体筛查方案的调整具有实际意义。目的对比分析2019—2021年新... 背景宫颈癌是常见的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同地区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也不尽相同。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情况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故了解该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效果对具体筛查方案的调整具有实际意义。目的对比分析2019—2021年新疆石河子市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解该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的感染分布及宫颈病变检出的变化情况。方法石河子市的宫颈癌筛查以3年为1个周期,回顾性收集2019—2021年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行以hrHPV为初筛的68300例妇女的筛查数据。对比分析2019—2021年hrHPV的感染分布及宫颈病变检出的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筛查18378人,2020年筛查28616人,2021年筛查21306人。2021年hrHPV阳性率为9.90%(2109/21306),2020年为9.13%(2612/28616),低于2019年的15.32%(2816/18378)(P<0.017)。hrHPV52型和hrHPV16型阳性率连续3年位居石河子市前两位。2021年非HPV16/18型需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检查率为88.61%(1502/1695),2020年为74.70%(1559/2087),高于2019年的48.90%(1090/2229)(P<0.017)。行阴道镜检查的妇女病理结果≥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阳性率2021年最高,为52.80%(217/411);其次是2020年,为41.42%(239/577);2019年最低,为28.53%(107/375)(P<0.017)。结论新疆石河子市2019—2021年hrHPV阳性率有一定下降,但hrHPV52型和hrHPV16型仍为主要感染类型。自2019年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以来,hrHPV阳性率由15.32%下降至9.90%,TCT检查率由48.90%上升至88.61%,宫颈病检结果≥LSIL的阳性率由28.53%上升至52.80%,2019—2021年宫颈癌筛查的完成度及宫颈病变检出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石河子市 阴道镜检查 筛查结果 随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G感染巨噬细胞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影响
7
作者 乔春林 吴子毅 +3 位作者 孙湛 勾璇 王新敏 章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探讨肾结核发生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BCG感染巨噬细胞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影响。方法:Transwell建立BCG感染的M0型巨噬细胞(上室)与HK-2细胞(下室)共培养模型,100 ng/ml佛波酯(PMA)诱导THP-1人单核巨噬细胞24 h成为M0型巨... 目的:探讨肾结核发生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BCG感染巨噬细胞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影响。方法:Transwell建立BCG感染的M0型巨噬细胞(上室)与HK-2细胞(下室)共培养模型,100 ng/ml佛波酯(PMA)诱导THP-1人单核巨噬细胞24 h成为M0型巨噬细胞,建立BCG感染细胞模型,分别于感染12 h和24 h收集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及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因子IL-6和TNF-α表达、M2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因子TGF-β表达;实验分为HK-2组、BCG+HK-2组、BCG+M0+HK-2组及M0+HK-2组,CCK-8检测各组HK-2细胞活力,Hoechst实验检测各组HK-2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HK-2细胞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ren及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等转分化指标表达。结果:BCG感染M0型巨噬细胞后,M1型巨噬细胞活力12 h高于24 h(P<0.05),M2型巨噬细胞活力24 h高于12 h(P<0.05);BCG感染的巨噬细胞与HK-2细胞共培养后,HK-2细胞活力24 h高于12 h(P<0.001),凋亡水平12 h高于24 h,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蛋白水平24 h高于12 h(P<0.001),成纤维细胞标志蛋白α-SMA蛋白水平12 h高于24 h(P<0.01)。结论:肾结核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BCG感染巨噬细胞可能通过M1型极化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随着感染时间延长,可能通过M2型极化修复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极化 BCG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囊液外泌体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增殖与凋亡
8
作者 伍希雅 崔杰 +7 位作者 林芷伊 蔡克丰 熊梓彤 吴正展 黄延鑫 房福众 辛子睿 张宏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2-749,共8页
目的 探究细粒棘球蚴囊液中外泌体的存在并探讨其是否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的增殖、凋亡。方法 使用囊液直接干预Hepa1-6细胞,CCK8、EdU检测囊液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使用超速离心法对细粒棘球蚴囊液外泌体进... 目的 探究细粒棘球蚴囊液中外泌体的存在并探讨其是否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的增殖、凋亡。方法 使用囊液直接干预Hepa1-6细胞,CCK8、EdU检测囊液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使用超速离心法对细粒棘球蚴囊液外泌体进行提取,并使用透射电镜、Western-Blotting、粒径分析对其进行验证;通过外泌体-PKH67吞噬试验验证外泌体进入细胞情况;通过CCK8、EDU等检测细粒棘球蚴囊液外泌体对Hepa1-6细胞增殖的作用;使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外泌体对Hepa1-6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相关性研究探讨此通路与肝癌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 1.细粒棘球蚴囊液促进Hepa1-6增殖;2.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囊液外泌体表面标志物CD63,CD9,TSG101表达阳性;3.透射电镜可见外泌体形态为双层膜结构的盘状囊泡,粒径分析显示囊泡直径分布区间为159.2±81.1 nm;4.外泌体24 h可进入细胞内;5.CCK8、EdU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囊液外泌体在24、48 h均可促进Hepa1-6细胞的增殖(P<0.05);6. 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囊液外泌体在干预Hepa1-6 24 h、48 h时均促进Bcl-2的表达,且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增加(P<0.05),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降低,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7. 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囊液外泌体干预Hepa1-6 24h后t-JAK2、t-STAT3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JAK2、p-STAT3蛋白表达随着外泌体浓度增加而增加,且与肝癌细胞增殖存在正相关。结论 细粒棘球蚴囊液及其外泌体可以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Hepa1-6增殖,同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囊液 外泌体 肝癌 增殖 凋亡 JAK2/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F3B促进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细胞增殖
9
作者 侯卜文 舒敏 +4 位作者 刘程豪 杜云峰 黎广 姜慧娇 吴向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UPF3B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胃癌和食管癌细胞中UPF3B的敲低和过表达效率;CCK-8、EdU、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在胃癌和食管癌细胞中通过siRNA敲低UPF3B... 目的探讨UPF3B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胃癌和食管癌细胞中UPF3B的敲低和过表达效率;CCK-8、EdU、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在胃癌和食管癌细胞中通过siRNA敲低UPF3B的表达水平,UPF3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CCK8、EdU、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敲低UPF3B抑制胃癌和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在胃癌和食管癌细胞中转染UPF3B过表达质粒上调UPF3B的表达水平,UPF3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CCK8、EdU、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UPF3B促进胃癌和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结论UPF3B促进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食管癌 胃癌 UPF3B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8
10
作者 张晓梅 康燕飞 +7 位作者 桑田 成静 李巧莉 曹玉文 马金梅 石丽楠 李文肖 李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5-311,共7页
背景常规超声检查指标单独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灵敏度较低,而淋巴结转移(LNM)与否可影响患者的诊疗方案。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PTC颈部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于石河... 背景常规超声检查指标单独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灵敏度较低,而淋巴结转移(LNM)与否可影响患者的诊疗方案。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PTC颈部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44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超声检查指标(结节直径、结节数目、单发位置、多发部位、内部成分、内部回声、边界、边缘、微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衰减、被膜侵犯)。依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发生颈部CLNM 159例(35.65%),未发生颈部CLNM 287例(64.35%)。采用二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影响因素。绘制各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结节直径、边缘、微钙化、纵横比、被膜侵犯PTC患者颈部CLNM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727,95%CI(1.059,2.816)〕、年龄<45岁〔OR=2.690,95%CI(1.728,4.187)〕、结节直径>10 mm〔OR=2.385,95%CI(1.544,3.684)〕、被膜侵犯〔OR=1.773,95%CI(1.153,2.724)〕是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Logit(P)=-1.627+0.546×性别+0.989×年龄+0.869×结节直径+0.572×被膜侵犯。Logit(P)联合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灵敏度为67.92%、特异度为61.67%(最佳截断值为0.3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95%CI(0.650,0.738)〕;联合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AUC分别大于性别、年龄、结节直径、被膜侵犯单独预测(Z值分别为4.137、3.682、3.070、3.679,P值均<0.05)。结论男性、年龄<45岁、结节直径>10 mm、被膜侵犯是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上述4种指标联合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临床实验室技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通过下调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焦亡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何婷婷 张旭琳 +4 位作者 贾珍丽 王昀 马克涛 李玲 张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38-1746,共9页
目的:探讨缓释型硫化氢(H2S)供体GYY4137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GYY4137干预组、oxLDL刺激组和oxLDL+GYY4137干... 目的:探讨缓释型硫化氢(H2S)供体GYY4137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GYY4137干预组、oxLDL刺激组和oxLDL+GYY4137干预组。各组HUVECs经不同药物干预指定时间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使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和Hoechst 33342/碘化丙啶(PI)双荧光标记检测各组细胞死亡情况;采用亚甲基蓝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H2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各组细胞中细胞焦亡信号通路标志蛋白的表达。结果:oxLDL(50和100 mg/L)可使HUVECs活力显著降低(P<0.05或P<0.01),LDH释放及PI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细胞中NLRP3、caspase-1(p20亚单位)、gasdermin D(GSDMD)、GSDMD-N及白细胞介素18(IL-18)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即HUVECs发生焦亡。而GYY4137干预则可降低HUVECs中NLRP3、caspase-1(p20)、GSDMD、GSDMD-N及IL-18蛋白水平(P<0.05),抑制oxLDL诱导的细胞焦亡(P<0.05),并使细胞活力增强(P<0.05)。结论:H2S供体GYY4137可通过下调NLRP3/caspase-1细胞焦亡信号通路而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焦亡 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C137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芊文 李文华 +4 位作者 王小芳 耿玉庆 赵彬 吴向未 陈雪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4-910,共7页
目的:分析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137(CCDC137)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敲低CCDC137基因对肝癌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HCC数据集,获得C... 目的:分析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137(CCDC137)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敲低CCDC137基因对肝癌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HCC数据集,获得CCDC137基因表达谱和临床资料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CDC137基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CCDC137基因在HCC中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小干扰RNA技术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中CCDC137基因的表达,用qPCR法、WB法、CCK-8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干扰后细胞CCDC137 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在TCGA数据库检索到的371例HCC患者中,CCDC137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其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癌组织分期、T分期等存在显著关联(OR=0.014、0.007、0.047,均P<0.05),CCDC137高表达的患者OS明显低于CCDC137基因低表达的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CCDC137基因可作为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GSEA结果发现,CCDC137基因高表达的样本存在碱基切除修复和剪接体等多个通路基因集的富集(P<0.01,FDR<0.05)。敲低CCDC137基因后,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CCDC137基因在HCC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有关。敲低CCDC137基因表达抑制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137 MHCC97H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粒棘球蚴病与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共患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满洋 林芷伊 +7 位作者 苗章 闫乐蓉 程萧 荆仁一 白蓉 黄平文 张宏伟 彭心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1-605,共5页
目的了解肝细粒棘球蚴病与HBV/HCV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共患病状态,为进一步探讨肝细粒棘球蚴病对慢性HBV/HCV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9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1例肝细粒棘球... 目的了解肝细粒棘球蚴病与HBV/HCV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共患病状态,为进一步探讨肝细粒棘球蚴病对慢性HBV/HCV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9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资料,明确肝细粒棘球蚴病与慢性HBV/HCV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共患状态,进一步选取肝细粒棘球蚴病合并慢性HBV/HCV感染病例(共患病组),匹配本院单纯慢性HBV/HCV感染患者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两组病毒感染状态、肝硬化、肝细胞癌的疾病构成。结果共患病组38例(9.5%),合并HBV/HCV感染后肝硬化2例(0.5%),合并HBV/HCV感染后肝细胞癌0例。共患病组的慢性HBV感染者中非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占81%,HBeAg阳性CHB患者占9.5%,HBeAg阴性CHB患者占9.5%;单纯慢性HBV/HCV感染组的HBV感染者中非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占43%,HBeAg阳性CHB患者占33%,HBeAg阴性CHB患者占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共患病组中HCV感染者的HCV RNA转阴率为73%,单纯慢性HBV/HCV感染组HCV感染者的HCV RNA转阴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P=0.035);共患病组肝硬化占5.2%,肝细胞癌为0,对照组肝硬化占18.4%,肝细胞癌占5.2%,共患病组较对照组肝硬化、肝细胞癌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肝细粒棘球蚴病合并HBV/HCV感染的肝硬化占比较单纯病毒性肝炎少,未发现合并HBV/HCV感染后肝细胞癌病例。肝细粒棘球蚴病对慢性HBV/HCV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影响需进一步多中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肝炎病毒 肝硬化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氢化钠通过抑制经典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减轻巨噬细胞焦亡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旭琳 田香勤 +5 位作者 贾珍丽 刘博蔚 梁高远 张子辰 李玲 张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5-1023,共9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对巨噬细胞焦亡的作用。方法: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经佛波酯刺激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采用不同浓度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对巨噬细胞焦亡的作用。方法: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经佛波酯刺激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采用不同浓度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和NaHS对其进行干预,并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刺激组和NaHS+ox-LDL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THP-1巨噬细胞活力;采用油红O染色和光镜分别观察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和焦亡细胞形态;采用Hoechst 33342/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荧光染色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检测评估细胞焦亡程度;采用H2S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的H2S水平;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中的caspase-1活性;采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焦亡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x-LDL(100和150 mg/L)可显著增加THP-1巨噬细胞中的PI阳性细胞比例、LDH释放、caspase-1活性以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caspase-1(p20)、gasder⁃min D(GSDMD)、GSDMD-N和IL-18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且ox-LDL(100 mg/L)可使THP-1巨噬细胞出现明显脂质沉积和典型的细胞焦亡形态。而NaHS(100和200μmol/L)干预则可显著改善巨噬细胞的脂质沉积和焦亡,并可抑制ox-LDL诱导的caspase-1活性增加及焦亡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或P<0.01)。结论:H2S供体NaHS可通过抑制经典焦亡信号通路而减轻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巨噬细胞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43调控NLRP3炎性小体参与α1-AR激活诱导的心脏急性交感应激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文博 荣毅 +4 位作者 陈玲 李新芝 司军强 王丽 马克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4-539,共6页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苯肾上腺素(PE)过度激活心肌细胞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诱导急性交感应激中的作用。方法将H9C2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PE单独处理组、Gap26(Cx43特异性抑制剂)干预组、Gap26单独处理...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苯肾上腺素(PE)过度激活心肌细胞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诱导急性交感应激中的作用。方法将H9C2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PE单独处理组、Gap26(Cx43特异性抑制剂)干预组、Gap26单独处理组,其中PE单独处理组给予50μmol/L PE作用15 min,Gap26干预组先给予0.5μmol/L Gap26预处理30 min,再给予50μmol/L PE作用15 min。Western blot法及q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Cx43、NLRP3炎性小体、白介素-1β(IL-1β)、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介素-18(IL-18)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心肌细胞Cx43的表达和共定位,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18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E单独处理组Cx43及NLRP3、Caspase-1、IL-18蛋白及mRNA水平均升高;与PE单独处理组比,Gap26干预后Cx43及NLRP3、Caspase-1、IL-18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降低,但仍高于control组;同样,免疫荧光显示PE单独处理组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增加,而Gap26干预组的Cx43表达均较PE单独处理组下调;ELISA结果显示PE单独处理组心肌细胞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明显上调,Gap26干预组则显著下调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Cx43可通过调控NLRP3炎性小体参与α1-AR激活诱导的心脏急性交感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43 NLRP3炎性小体 苯肾上腺素 心肌细胞 急性交感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自分泌外泌体通过TGF-β1调控自身细胞学行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文华 王芊文 +5 位作者 王小芳 赵彬 耿玉庆 曹明珍 吴向未 陈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研究肝癌Huh7细胞外泌体促进自身转移的机制。方法:培养肝癌Huh7细胞,分离提取外泌体并进行鉴定。将分离的外泌体与Huh7细胞共培养,Transwell比较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外泌体中TGF-β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 目的:研究肝癌Huh7细胞外泌体促进自身转移的机制。方法:培养肝癌Huh7细胞,分离提取外泌体并进行鉴定。将分离的外泌体与Huh7细胞共培养,Transwell比较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外泌体中TGF-β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GF-β1、SMAD2/3、EMT相关分子表达。结果:提取的外泌体经Western blot检出CD63、TSG101条带;透射电镜检测出双侧膜结构小体;纳米粒径分析显示颗粒大小集中在100 nm左右。外泌体中检出TGF-β1。外泌体与Huh7细胞共培养,免疫荧光显示外泌体成功进入Huh7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细胞迁移和侵袭大幅增加,TGF-β/Smad通路相关分子活化,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p-Smad7表达下降,间充质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升高。结论:肝癌Huh7细胞自分泌的外泌体通过运输TGF-β1上调TGF/Smad通路进而影响肝癌转移,探明了肝癌发展机制,为肝细胞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Huh7细胞 外泌体 TGF-Β/SM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和2020年新疆石河子城区宫颈癌筛查结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玉 韦艳 杨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23-2230,共8页
背景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宫颈癌防控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而了解各地宫颈癌筛查结果对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意义重大。目的对比2019年和2020年新疆石河子城区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解本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 背景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宫颈癌防控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而了解各地宫颈癌筛查结果对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意义重大。目的对比2019年和2020年新疆石河子城区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解本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检出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和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HPV为初筛的46994例石河子城区妇女的宫颈癌筛查数据。2019年已行宫颈癌筛查妇女,2020年不再进行宫颈癌筛查。数据包括2019年和2020年HPV感染率及其亚型分布、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阴道镜宫颈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19年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8378例,2020年28616例;最终完成宫颈癌筛查的妇女44746例,2020年宫颈癌筛查完成率97.07%(27779/28616)高于2019年92.32%(16967/18378)(P<0.05)。2019年和2020年共检出HPV阳性5992例(12.75%)。在HPV阳性人群中,HPV 16、18型阳性者占18.55%(1112/5992),其他亚型阳性者占81.45%(4880/5992)。2020年宫颈癌筛查HPV阳性率〔11.09%(3176/28616)〕低于2019年〔15.32%(2816/18378)〕(P<0.05)。2019年、2020年宫颈癌筛查HPV单一类型阳性率分别为11.38%(2092/18378)、7.45%(2674/28616),多种类型阳性率为3.94%(724/18378)、1.75%(502/28616);2020年宫颈癌筛查HPV单一类型阳性率、多种类型阳性率均低于2019年(P<0.05)。2年30~39、40~49、50~59、60~65岁宫颈癌筛查妇女HPV阳性率依次为10.37%(909/8767)、12.22%(1916/15677)、13.71%(2500/18234)、15.45%(667/4316),HPV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P<0.05)。相较于2019年,2020年30~39、40~49、50~59、60~65岁宫颈癌筛查妇女HPV阳性率均有下降(P<0.05)。2019年单一高危型HPV感染类型前5位依次为HPV 52型(20.84%)、HPV 16型(14.48%)、HPV 53型(8.56%)、HPV 51型(7.93%)和HPV 39型(7.60%)/HPV 68型(7.60%),2020年为HPV 52型(15.07%)、HPV 16型(12.64%)、HPV 58型(12.30%)、HPV 53型(10.25%)和HPV 66型(4.75%),HPV 18型2年均排在第11位。2020年宫颈癌筛查中病理诊断为炎症/湿疣、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所占比例低于2019年(P<0.05)。2020年30~39、50~59岁进行阴道镜检查的妇女炎症/湿疣阳性率(47.83%、65.50%)低于2019年(74.36%、77.22%)(P<0.05)。2020年30~39、40~49、50~59岁进行阴道镜检查的妇女LSIL阳性率(31.30%、27.06%、23.64%)高于2019年(5.13%、16.07%、8.89%)(P<0.05)。结论新疆石河子城区2020年宫颈癌筛查完成情况较2019年明显改善,但仍需进一步提高。2020年宫颈癌筛查妇女HPV阳性率较2019年下降,且病毒感染主要类别发生变化。相较于2019年,2020年30~39、40~49、50~59岁进行阴道镜检查的妇女中LSIL阳性率上升,应加强该年龄段人群随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检查 年龄分布 妇女卫生保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U指数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萧 王甲嘉 +9 位作者 杨婧 白蓉 张示杰 张宏伟 吴向未 马儒林 张向辉 郭恒 郭淑霞 彭心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88-2595,共8页
目的探讨ZJU指数与维吾尔族NAFLD发病的关联性及其对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新疆喀什地区兵团第三师51团维吾尔族聚集区为调查现场,研究对象为在当地居住且年龄>18岁的维吾尔族居民。分别在2019、2020和2021年进行随访,2... 目的探讨ZJU指数与维吾尔族NAFLD发病的关联性及其对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新疆喀什地区兵团第三师51团维吾尔族聚集区为调查现场,研究对象为在当地居住且年龄>18岁的维吾尔族居民。分别在2019、2020和2021年进行随访,2021年6月—8月完成结局调查;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10597名。连续变量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根据ZJU指数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1~Q4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NAFLD事件的发生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ZJU指数与NAFLD发病风险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ZJU指数对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在4.92年的中位随访期间,研究人群NAFLD发病率为9.4%(992/10597)。经多因素调整后,随着ZJU指数的升高,NAFLD发生风险HR(95%CI)值分别为2.55(1.60~4.06)、7.32(4.78~11.20)、21.74(14.32~33.00),呈明显上升趋势(P_(趋势值)<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ZJU指数预测NAFLD效果更好(AUC=0.816),男性亚组ZJU指数AUC(0.829)高于女性AUC(0.809)。结论ZJU指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维吾尔族NAFLD发生的预测因子,对NAFLD发病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预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CD8、PD-1、PD-L1、TGF-β_(1)、MMP-14血浆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娜 赵凯 +6 位作者 金珊 王成燕 沈西华 蔡文平 段军仓 刘克坚 庞丽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4,共7页
目的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临床样本检测,探究人血浆白细胞分化抗原(CD8)、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 目的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临床样本检测,探究人血浆白细胞分化抗原(CD8)、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和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 type 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T1-MMP,又名MMP-14)与冠心病发病过程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及预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CD8、PD-1、PD-L1、TGF-β_(1)、MMP-14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各分子间PPI网络图。选取3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将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CD8、PD-1、PD-L1、TGF-β_(1)、MMP-14血浆含量,并分析各分子血浆含量与患者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评估其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CD8、PD-1、PD-L1、TGF-β_(1)、MMP-14可作用于冠心病及其炎症反应通路,PPI网络分析显示各分子间具有一定相互作用关系。PD-L1血浆含量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CD8、PD-1、TGF-β_(1)、MMP-14与Gensini评分线性关系不显著,但是从趋势上看PD-1及MMP-14血浆含量与Gensini评分存在正相关趋势,CD8及TGF-β_(1)与Gensini评分存在负相关趋势。结论 CD8、PD-1、PD-L1、TGF-β_(1)、MMP-14可联合作用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各分子血浆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相关,可能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 PD-1/PD-L1 TGF-β_(1) MMP-14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通过调控ERK1/2-NF-κB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肝损伤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会会 王艳明 +2 位作者 何文君 祁婧茹 马克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3-592,共10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紫草素改善2型糖尿病(T2DM)小鼠肝损伤靶点及机制。方法利用靶点数据库及疾病数据库挖掘紫草素药物靶点及T2DM肝损伤疾病靶点,韦恩交集法收集紫草素-T2DM肝损伤的共有靶点,String数据库构... 目的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紫草素改善2型糖尿病(T2DM)小鼠肝损伤靶点及机制。方法利用靶点数据库及疾病数据库挖掘紫草素药物靶点及T2DM肝损伤疾病靶点,韦恩交集法收集紫草素-T2DM肝损伤的共有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Glue-GO及Metascape数据库分析Biological Process及KEGG。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ELISA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Q-PCR检测炎症因子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p-ERK1/2、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NF-κB等蛋白表达。结果紫草素与T2DM肝损伤的共有靶点105个,36%共有靶点富集在“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等炎症通路。紫草素与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激酶B(AKT)有较好的对接活性。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紫草素显著减少肝脏组织炎性颗粒细胞浸润,抑制脂质空泡形成,减少血清MDA、AST、ALT含量(P<0.05),上调SOD1、SOD2、CAT抗氧化酶基因表达(P<0.05),下调p-ERK1/2/ERK1/2、p-NF-κB/NF-κB及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P<0.01)。结论紫草素能通过增加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及抑制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T2DM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肝损伤 2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