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葵”台风残涡极端暴雨的对流组织特征及成因
- 1
-
-
作者
陈涛
李嘉睿
许先煌
谌芸
-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2,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象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342226)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1LASW-A16)
+1 种基金
风云卫星应用先行计划项目(FY-APP-2022.0101
FY-APP-ZX-2023.01)。
-
文摘
基于多源观测数据揭示了台风“海葵”残涡极端降水过程中的对流组织和发展特征,并从环流热动力特征和涡度收支分析了大湾区极端降水成因。粤港澳大湾区极端暴雨发生在“海葵”减弱残涡环流背景下,在累计降水量、短时雨强等方面具有显著极端性特征。2023年9月7—8日台风残涡环流在珠江口北侧停滞回旋并重新增强,珠江口地区附近出现罕见的准静止“人”字形的组织化对流结构,对流单体在港岛南侧合并增强,并自南向北经过港深地区造成极端强降水。雨滴谱观测表明降水具有高粒子密度的海洋型对流降水特征,在降水增强时段雨滴直径显著增加,有效提升了暖云降水强度。雷达观测表明对流垂直结构具有低质心特征,云顶高度超过8 km,深厚暖云中的降水粒子的碰并增长特征明显,产生了高数密度、大直径的雨滴特征。在弱环境场引导气流下台风残涡移动缓慢,残涡低层环流的复苏增强与对流层中层潜热垂直梯度有直接关系;7日夜间开始粤东沿海边界层东风急流快速增强,在残涡旋转作用下与来自南海的西南暖湿季风气流汇合为涡旋东部的东南急流,边界层中尺度东南风急流脉动风速超过20 m·s^(-1),急流出口区的中尺度辐合和锋生作用导致了气流交汇点附近出现持续性的对流触发和增强。
-
关键词
台风残余环流
极端暴雨
对流
低空急流
-
Keywords
typhoon remnant
extreme precipitation
convection
low-level jet
-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