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高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1
作者 金萍 蒋礼玲 +1 位作者 侯万伟 黄苗苗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资源。青海高原独特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是国家战略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青海高原农作...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资源。青海高原独特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是国家战略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青海高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农作物资源普查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多层次广泛收集、多元化高效利用和多路径政策保障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农作物种质资源 保护利用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份蚕豆蛋白质含量的SSR关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志凯 周仙莉 +2 位作者 张红岩 滕长才 侯万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75-2786,共12页
蚕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源作物,富含8种必须氨基酸且含量均衡,挖掘蚕豆蛋白质相关基因不仅有利于优质蛋白蚕豆品种选育,而且对于未来植物蛋白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320份蚕豆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1年3个点(青海西宁市、互助县、... 蚕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源作物,富含8种必须氨基酸且含量均衡,挖掘蚕豆蛋白质相关基因不仅有利于优质蛋白蚕豆品种选育,而且对于未来植物蛋白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320份蚕豆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1年3个点(青海西宁市、互助县、湟源县)的蛋白质含量,并用筛选的132对SSR引物进行了蚕豆蛋白质含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范围在19.51%~54.34%,3个地点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835、20.865、13.380,均符合正态分布,具有表型多样性。132个标记在320份材料中共检测到778个多态性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变幅为3~12,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幅为0.1527(V1797)~0.8225(SSR-12192),平均值为0.5583,PIC值大于平均值的标记占总数的49.24%,选用的标记基因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结构分析将320份材料分成2个亚群,其中亚群I有176份材料,亚群II有107份材料,其余37份没有明显的群类归属特性,为混合类群,供试群体结构较为单一;利用GLM和MLM 2种关联分析模型共检测到与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的22个SSR标记,有3个SSR标记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相关(SSR-10894、SSR-12695、V1929),在多个环境中均检测到SSR-13584,解释率范围在4.07%~5.19%,V1929在湟源县的2种模型关联分析中均极显著相关,解释率分别为10.00%、9.20%。该研究结果可为亲本选配及蚕豆蛋白相关基因挖掘及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蛋白质含量 SSR标记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苗期耐低氮和氮敏感种质筛选
3
作者 陶伟 周仙莉 +5 位作者 陈志凯 郑栋 张金发 彭小星 张红岩 侯万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755,共8页
[目的]评价不同蚕豆种质材料的耐低氮能力,以期筛选氮高效利用的蚕豆材料。[方法]以320份国内外蚕豆种质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观测不同种质在低氮(0 mmol/L)和正常氮(10 mmol/L)处理下的苗期缺氮症状,初步筛选耐低氮和氮敏感种质,并通过对... [目的]评价不同蚕豆种质材料的耐低氮能力,以期筛选氮高效利用的蚕豆材料。[方法]以320份国内外蚕豆种质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观测不同种质在低氮(0 mmol/L)和正常氮(10 mmol/L)处理下的苗期缺氮症状,初步筛选耐低氮和氮敏感种质,并通过对其生理指标测定探究其在低氮水平下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青皮胡豆、638、宁波川等11份材料缺氮症状较轻,其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正常,为耐低氮种质。357、475、428等180份材料表现为中度或者较轻的缺氮症状,植株叶片小而薄底部叶片开始变黄。402、926、细米胡豆等129份材料表现为重度缺氮症状,叶色变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对3份耐低氮和3份氮敏感种质进行生理指标测定,发现6份蚕豆种质的丙二醛含量低氮条件下相较正常氮均表现为明显上升,过氧化氢酶、谷氨酰胺合成酶低氮条件下相较于正常氮对照均出现明显下降,低氮敏感型种质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耐低氮种质则呈上升趋势。[结论]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过氧化氢酶可作为筛选蚕豆种质耐低氮的指标,本研究筛选出1份极耐低氮种质青皮胡豆与1份低氮敏感种质402,对建立蚕豆耐低氮评价体系、选育耐低氮胁迫蚕豆新种质、提高氮素使用效率从而减轻农业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耐低氮 生理指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青海蚕豆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4
作者 郑栋 周仙莉 +3 位作者 滕长才 侯万伟 张红岩 刘玉皎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明确青海蚕豆育成品种、高代品系和骨干亲本的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6对多态性和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SSR引物对36个青海蚕豆主栽品种(品系)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构建了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在46对引物中... 为明确青海蚕豆育成品种、高代品系和骨干亲本的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6对多态性和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SSR引物对36个青海蚕豆主栽品种(品系)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构建了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在46对引物中检测到262个等位位点,各引物检测的多态性等位位点数(Na)为2~15,平均等位位点数为5.696个,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88个,范围为1.180~9.257;Shannon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287~2.444,均值为1.210;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值变化范围为0.141~0.883,均值为0.553,揭示了青海蚕豆品种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将36份材料划分为4个亚群,第Ⅰ、Ⅱ、Ⅲ、Ⅳ亚群分别包括24、4、7、1份材料;群体结构与主坐标分析将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亚群Ⅰ和亚群Ⅱ分别包括17和19份材料,与聚类分类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合,厘清了青海蚕豆主栽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4对核心引物,构建了36份材料的指纹图谱,并将相关信息储存在二维码中。青海蚕豆主栽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不仅为青海蚕豆品种鉴定提供了有效工具,也为今后青海蚕豆品种亲本选配和新品种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青海 主栽品种 SSR标记 亲缘关系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ICARDA的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及SNP关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云香 侯万伟 张小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4,59,共14页
以引进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的160份小麦为研究对象,在苗期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处理,以正常营养液作为对照,分析干旱环境对7个苗期相关性状(苗高、最长根长、根数、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 以引进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的160份小麦为研究对象,在苗期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处理,以正常营养液作为对照,分析干旱环境对7个苗期相关性状(苗高、最长根长、根数、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的影响,利用综合评价值进行抗旱评价及抗旱分级,并结合55K SNP芯片对159份小麦的苗期抗旱相关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关联分析。抗旱鉴定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的各个苗期相关性状均低于正常处理水平,按照综合评价值及系统聚类,将160份小麦分为高抗旱(5份)、中等抗旱(53份)、低抗旱(97份)和干旱敏感(5份)四类;在苗期筛选出5份高抗旱品种,包括ICARDA69、ICARDA51、ICARDA49、ICARDA83、ICARDA84,其D值分别为0.823、0.813、0.765、0.722、0.711。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利用24151个SNP标记位点结合苗期相关性状的抗旱系数在P≤0.001水平下共定位到227个抗旱相关标记,分布在除1B、2D、4D和6D外的17条染色体上,可解释7.13%~14.68%的表型变异。检测到3个多效应位点,分别位于4B、5B和6A染色体上,可解释9.31%~13.28%的表型变异。其中,位于4B染色体上的AX-108789337与茎叶干质量和根干质量显著关联,可解释10.44%~13.28%的表型变异;位于5B染色体上的AX-109353092与苗高和根鲜质量显著关联,可解释9.31%~10.93%的表型变异;位于6A染色体上的AX-110432128与苗高和根鲜质量显著关联,可解释9.95%~9.99%的表型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鉴定 SNP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ICARDA小麦苗期根系抗旱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
作者 李云香 郭千纤 +1 位作者 侯万伟 张小娟 《作物学报》 2025年第9期2387-2398,I0001-I0003,共15页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干旱会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因此解析小麦干旱相关的遗传基础以及挖掘与抗旱相关的优异基因,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引进ICARDA的159份小麦为材料,苗期采用20%PEG-6000模拟干...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干旱会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因此解析小麦干旱相关的遗传基础以及挖掘与抗旱相关的优异基因,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引进ICARDA的159份小麦为材料,苗期采用20%PEG-6000模拟干旱环境进行水培试验,以正常营养液作为对照,对小麦根部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根叉数等5个性状进行表型数据统计,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再结合55K SNP芯片对5个根部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处理下,根部性状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在正常处理下,变异系数为27.10%~40.46%;在干旱处理下,变异系数为24.95%~57.04%。5个根部性状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根平均直径抗旱系数与根表面积抗旱系数、根叉数抗旱系数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与总根长抗旱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各性状的抗旱系数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P≤0.001水平下共定位到39个与根部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分布于小麦的1B、1D、2B、3A、3B、3D、4A、4B、4D、5A、5B、6A、6D、7A、7B和7D等16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为7.12%~14.44%。检测到6个多效应位点,均与根表面积与总根长显著相关,分别位于3B和4A染色体上,贡献率为7.15%~14.44%。将39个显著关联的位点进行候选基因预测,共获得TraesCS5B01G556300(编码MYB60)、TraesCS7A01G508700(编码转录因子WRKY28)、TraesCS2B01G002700(编码脱水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和TraesCS3D01G055500(编码14-3-3样蛋白)等12个可能与小麦抗旱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候选基因可能在小麦抗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抗旱 55K SNP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