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眼睛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大婧 庞慧丽 刘春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共4页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属于含氧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蔬菜、蛋黄等物质中,在人体的很多组织中也广泛分布,是视网膜和晶状体中色素的主要成分。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表明,膳食、血液或视网膜中高含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降...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属于含氧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蔬菜、蛋黄等物质中,在人体的很多组织中也广泛分布,是视网膜和晶状体中色素的主要成分。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表明,膳食、血液或视网膜中高含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及白内障的患病风险。本文综述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预防和治疗AMD及白内障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玉米黄质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白内障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和色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江峰 李大婧 刘春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3-867,共5页
为了研究热处理条件下甜玉米果泥色泽的变化,考察了不同温度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含量、色差的影响,并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较大,其色品指数a*(Hunter a*)值随加... 为了研究热处理条件下甜玉米果泥色泽的变化,考察了不同温度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含量、色差的影响,并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较大,其色品指数a*(Hunter a*)值随加热时间和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而色品指数b*(Hunter b*)值呈上升趋势,色品指数L*(Hunter L*)变化不明显;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损失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其反应活化能Ea为50.103kJ/mol,反应常数k0为1.444×105,获得的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预测模型方程与实际观测值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果泥 Β-胡萝卜素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渗透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丽娟 江宁 +2 位作者 李大婧 金邦荃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7-71,共5页
为获得莲藕片渗透脱水最佳工艺和护色条件,比较不同护色剂的护色效果,探讨不同渗透液、料液比、渗透液质量浓度、渗透温度、渗透时间对莲藕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002g/mL柠檬酸护色效果良好,选用麦芽糊精-氯化钠复合渗透液、料液比1... 为获得莲藕片渗透脱水最佳工艺和护色条件,比较不同护色剂的护色效果,探讨不同渗透液、料液比、渗透液质量浓度、渗透温度、渗透时间对莲藕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002g/mL柠檬酸护色效果良好,选用麦芽糊精-氯化钠复合渗透液、料液比1:10(g/mL)时脱水效果佳;随渗透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莲藕失水率增大。通过正交试验得,当麦芽糊精的质量浓度为0.6g/mL、渗透温度50℃、渗透时间180min时,莲藕渗透脱水的失水率最大,为6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渗透脱水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的制备及制剂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大婧 王闯 +1 位作者 徐爱琴 刘春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1-233,共3页
叶黄素是含紫罗酮环的二羟基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近年研究发现叶黄素具有保护视力、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叶黄素的制备及制剂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叶黄素 制备 制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速冻西兰花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伟 卓成龙 +1 位作者 刘春菊 刘春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5-247,共3页
通过分析速冻西兰花生产过程中存在和潜在的危害,确定原料、烫漂、速冻、包装4个关键控制点,制定HACCP计划表,为保证速冻西兰花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西兰花 速冻 HACCP 加工 危害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毛豆仁POD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卓成龙 宋江峰 +2 位作者 李大婧 金邦荃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89-293,共5页
比较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毛豆仁POD酶活变化,建立微波处理功率、时间、料水比与POD酶活的数学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优化出最佳灭酶工艺参数:在微波功率650W、料水比2:1(g/mL)条件下处理80s,检测不到POD酶活,且感官、营养品质较佳。结果显... 比较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毛豆仁POD酶活变化,建立微波处理功率、时间、料水比与POD酶活的数学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优化出最佳灭酶工艺参数:在微波功率650W、料水比2:1(g/mL)条件下处理80s,检测不到POD酶活,且感官、营养品质较佳。结果显示:与传统热水烫漂相比,在有效钝化POD酶活的前提下,VC损失率下降14.02%,叶绿素损失率下降11.43%,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仁 微波处理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严启梅 牛丽影 +4 位作者 袁春新 唐明霞 李大婧 刘春泉 金邦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77,共4页
研究切片方式、切片厚度、蒸汽烫漂、浸渍等预处理对杏鲍菇真空微波联合负压远红外干燥产品水分含量、硬度、脆度、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杏鲍菇按照斜切方式、切片厚度7mm、蒸汽烫漂时间90s、麦芽糊精浸渍处理质量分数4%时... 研究切片方式、切片厚度、蒸汽烫漂、浸渍等预处理对杏鲍菇真空微波联合负压远红外干燥产品水分含量、硬度、脆度、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杏鲍菇按照斜切方式、切片厚度7mm、蒸汽烫漂时间90s、麦芽糊精浸渍处理质量分数4%时,所得杏鲍菇脆片色泽亮白、口感酥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预处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烫漂对杏鲍菇POD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严启梅 牛丽影 +4 位作者 唐明霞 王建华 李大婧 金邦荃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研究微波烫漂对杏鲍菇POD酶的灭活效果,并与沸水和蒸汽烫漂两种常规灭酶模式效果进行比较。为获得微波烫漂的优化条件,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POD相对酶活影响的二次多项数学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杏鲍菇最适宜的灭... 研究微波烫漂对杏鲍菇POD酶的灭活效果,并与沸水和蒸汽烫漂两种常规灭酶模式效果进行比较。为获得微波烫漂的优化条件,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POD相对酶活影响的二次多项数学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杏鲍菇最适宜的灭酶条件为微波功率570W,微波时间59s。在此条件下处理的杏鲍菇游离氨基酸含量损失少,感官品质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烫漂 过氧化物酶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莲藕脆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丽娟 刘春泉 +1 位作者 李大婧 金邦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97-1703,共7页
为明确休闲莲藕脆片的最佳干燥方式,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热风-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6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莲藕片进行干燥后,对所得脆片的色泽、收缩率、硬度、... 为明确休闲莲藕脆片的最佳干燥方式,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热风-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6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莲藕片进行干燥后,对所得脆片的色泽、收缩率、硬度、脆度、VC保留率、多酚保留率以及微观结构等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对莲藕脆片色泽影响不大,但硬度过低,脆度差,VC和多酚损失最为严重;真空微波干燥莲藕脆片VC和多酚保留率高,脆性好,但硬度过高,产品皱缩严重,色差和褐变度高;4种不同联合干燥方式生产的莲藕脆片品质较单一干燥的产品均有所改善,其中,热风-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的莲藕片收缩程度和褐变程度较真空微波干燥显著降低,而VC和多酚保留率较热风干燥显著升高,硬度、脆度均适中,多孔性好。综上所述,热风-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是最适宜加工莲藕休闲脆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干燥方式 脆片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处理对蚕豆主要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海虹 宋江峰 +1 位作者 李大婧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113,共4页
研究发芽处理对启豆2号蚕豆主要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对蚕豆发芽前后蛋白质、脂肪、淀粉、VC、氨基酸、植酸和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蚕豆在发芽1d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随后逐渐下降;粗脂肪和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研究发芽处理对启豆2号蚕豆主要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对蚕豆发芽前后蛋白质、脂肪、淀粉、VC、氨基酸、植酸和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蚕豆在发芽1d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随后逐渐下降;粗脂肪和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发芽2d时VC含量显著增加,达到最大58.65mg/100g,随后逐渐下降,5d后VC含量仍高于未发芽的;发芽后1~2d蚕豆的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发芽1d抗营养因子植酸含量下降了33.55%,随后平缓;发芽1d蚕豆的单宁含量增加到462.70mg/100g,2~3d增加比较平稳,5d急剧增加至1306.10mg/100g。可推知,将启豆2号蚕豆发芽1~2d的作为食用及加工的较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芽处理 营养 抗营养因子 蚕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春泉 严启梅 +3 位作者 江宁 袁春新 王建华 李大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4-499,共6页
为了解杏鲍菇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真空微波干燥试验,获得了不同真空度(-50、-70、-85kPa)、微波功率(250、750、1250W)及装载量(50、100和150g)对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过... 为了解杏鲍菇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真空微波干燥试验,获得了不同真空度(-50、-70、-85kPa)、微波功率(250、750、1250W)及装载量(50、100和150g)对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过程符合Page方程(P<0.05),该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杏鲍菇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和失水速率。本研究为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过程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真空微波 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脂氧合酶的酶学性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夫国 金邦荃 +3 位作者 牛丽影 刘春泉 宋江峰 李大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本实验研究鲜食玉米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的酶学性质。以新鲜甜玉米、糯玉米籽粒及其胚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亚油酸为底物,探讨了酶提取部位、酶促反应温度、pH值及底物浓度对L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玉米胚中LOX活... 本实验研究鲜食玉米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的酶学性质。以新鲜甜玉米、糯玉米籽粒及其胚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亚油酸为底物,探讨了酶提取部位、酶促反应温度、pH值及底物浓度对L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玉米胚中LOX活性显著高于鲜食玉米籽粒,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值为6.0,最适底物浓度为8.0mmol/L,提高温度和延长处理时间能有效地钝化L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脂氧合酶 活性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杀菌对紫薯全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海虹 宋江峰 +1 位作者 李大婧 刘春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8-920,共3页
紫薯全粉是一种新型脱水紫甘薯制品,它以新鲜紫甘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护色、干燥、粉碎而得到细颗粒状产品。由于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紫甘薯细胞的破坏,因此紫甘薯全粉游离淀粉含量较低,复水后能还原成黏度较低的... 紫薯全粉是一种新型脱水紫甘薯制品,它以新鲜紫甘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护色、干燥、粉碎而得到细颗粒状产品。由于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紫甘薯细胞的破坏,因此紫甘薯全粉游离淀粉含量较低,复水后能还原成黏度较低的薯泥,并具有紫甘薯特有的风味及营养。紫薯全粉含有丰富的对人类健康有利的花色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辐照杀菌 成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蚕豆左旋多巴超声强化提取及其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江峰 李大婧 刘春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48-254,共7页
为了充分提取和利用高生物活性的天然左旋多巴(L-DOPA),研究了超声波强化提取发芽蚕豆L-DOPA的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了超声浸提动力学过程。基于单因素试验,以超声功率、液固比、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了工艺... 为了充分提取和利用高生物活性的天然左旋多巴(L-DOPA),研究了超声波强化提取发芽蚕豆L-DOPA的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了超声浸提动力学过程。基于单因素试验,以超声功率、液固比、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发芽蚕豆L-DOPA得率的影响较大;原料用量2.0g,采用含30%乙醇的0.1mol/L醋酸溶液为提取溶剂,其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57W、液固比31mL/g、萃取时间为37.4min。在此条件下,发芽蚕豆L-DOPA的平均得率为1.47%,较未发芽蚕豆增加0.58倍,略高于传统提取法,且超声强化提取显著缩短了浸提时间。对最优提取条件下L-DOPA得率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分别用Film模型、非稳态扩散理论和Ponomaryov经验方程进行拟合,其中Film理论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其决定系数R2值最大,为0.9928。研究结果为天然L-DOPA制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优化 动力学 L-DOPA 发芽蚕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温油脂中叶黄素的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庞慧丽 李大婧 刘春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47-151,共5页
应用HPLC法监测叶黄素在高温油脂中的变化,进而了解叶黄素的降解规律,以期为改善油炸食品加工、油脂精炼工艺和开发含叶黄素的功能性食用油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该方法采用C30-HPLC-DAD监测叶黄素分别在130、150、170、190℃大豆油和棕... 应用HPLC法监测叶黄素在高温油脂中的变化,进而了解叶黄素的降解规律,以期为改善油炸食品加工、油脂精炼工艺和开发含叶黄素的功能性食用油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该方法采用C30-HPLC-DAD监测叶黄素分别在130、150、170、190℃大豆油和棕榈油中的保留率变化,计算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叶黄素在大豆油和棕榈油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任一组来说,温度越高,热处理时间越长,则全反式叶黄素及其顺式异构体在油脂中的浓度越小;在同一温度时,与棕榈油相比,它们在大豆油中的残存量相对较大,但在190℃时,在两种油脂中的降解反应都很剧烈;在同一温度下的同种油脂中,各顺式异构体的降解速率常数大于全反式叶黄素,13-顺式/13’-顺式叶黄素比9-顺式/9’-顺式叶黄素更易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热降解 动力学 大豆油 棕榈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处理对糯玉米浆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春泉 宋江峰 +2 位作者 林美娟 李大婧 金邦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6-442,共7页
以江南花糯鲜食玉米为试材,研究了在玉米浆液制取过程中酶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按中温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顺序处理获得的酶解效果最好。最佳酶解作用条件为:中温α-淀粉酶8 U/g,65℃处理30 min;中性蛋白酶80 U/g,45... 以江南花糯鲜食玉米为试材,研究了在玉米浆液制取过程中酶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按中温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顺序处理获得的酶解效果最好。最佳酶解作用条件为:中温α-淀粉酶8 U/g,65℃处理30 min;中性蛋白酶80 U/g,45℃处理40 min,该条件下糯玉米浆液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处理 糯玉米浆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菜用大豆籽粒HACCP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卓成龙 李大婧 +1 位作者 宋江峰 刘春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7-219,共3页
为保证速冻菜用大豆籽粒产品的质量安全,将HACCP应用于菜用大豆籽粒速冻保鲜加工。本研究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潜在危害,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限值,以及工作计划表和... 为保证速冻菜用大豆籽粒产品的质量安全,将HACCP应用于菜用大豆籽粒速冻保鲜加工。本研究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潜在危害,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限值,以及工作计划表和纠偏措施,将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籽粒 速冻 HACCP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