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竹镇基地循环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春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研究和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在阐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 研究和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在阐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现代农业 示范基地 设计方案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和色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江峰 李大婧 刘春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3-867,共5页
为了研究热处理条件下甜玉米果泥色泽的变化,考察了不同温度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含量、色差的影响,并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较大,其色品指数a*(Hunter a*)值随加... 为了研究热处理条件下甜玉米果泥色泽的变化,考察了不同温度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含量、色差的影响,并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较大,其色品指数a*(Hunter a*)值随加热时间和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而色品指数b*(Hunter b*)值呈上升趋势,色品指数L*(Hunter L*)变化不明显;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损失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其反应活化能Ea为50.103kJ/mol,反应常数k0为1.444×105,获得的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预测模型方程与实际观测值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果泥 Β-胡萝卜素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速冻西兰花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伟 卓成龙 +1 位作者 刘春菊 刘春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5-247,共3页
通过分析速冻西兰花生产过程中存在和潜在的危害,确定原料、烫漂、速冻、包装4个关键控制点,制定HACCP计划表,为保证速冻西兰花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西兰花 速冻 HACCP 加工 危害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膨化甘薯片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江宁 刘春泉 +1 位作者 李大婧 金邦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61-367,共7页
为了对甘薯片气流膨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和抽空干燥时间对产品的硬度、脆度和色泽的影响,并对变量进行了响应曲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膨化温度、抽空干... 为了对甘薯片气流膨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和抽空干燥时间对产品的硬度、脆度和色泽的影响,并对变量进行了响应曲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和抽空干燥时间对甘薯片的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得出的较佳气流膨化甘薯片工艺参数组合为:膨化温度91℃,抽空干燥温度75℃,抽空干燥时间47min。研究结果可以为气流膨化甘薯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硬度 颜色 工艺优化 气流膨化 甘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毛豆仁POD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卓成龙 宋江峰 +2 位作者 李大婧 金邦荃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89-293,共5页
比较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毛豆仁POD酶活变化,建立微波处理功率、时间、料水比与POD酶活的数学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优化出最佳灭酶工艺参数:在微波功率650W、料水比2:1(g/mL)条件下处理80s,检测不到POD酶活,且感官、营养品质较佳。结果显... 比较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毛豆仁POD酶活变化,建立微波处理功率、时间、料水比与POD酶活的数学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优化出最佳灭酶工艺参数:在微波功率650W、料水比2:1(g/mL)条件下处理80s,检测不到POD酶活,且感官、营养品质较佳。结果显示:与传统热水烫漂相比,在有效钝化POD酶活的前提下,VC损失率下降14.02%,叶绿素损失率下降11.43%,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仁 微波处理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联合热风干制苏渝303甘薯干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春泉 江宁 +1 位作者 李大婧 金邦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8-1013,共6页
为了获得苏渝303甘薯干的最佳干制工艺,进行了4因子(前期干燥方式、后期干燥方式、转换水分和缓苏时间)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品质、脱水速率和单位能耗的显著水平及影响规律,并通过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分,从而提出较佳工艺参... 为了获得苏渝303甘薯干的最佳干制工艺,进行了4因子(前期干燥方式、后期干燥方式、转换水分和缓苏时间)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品质、脱水速率和单位能耗的显著水平及影响规律,并通过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分,从而提出较佳工艺参数组合:选用前期8.33 W/g微波干燥,待物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为40%时转换为50℃的热风干燥,转换时缓苏时间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渝303 甘薯干 微波 热风 联合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莲藕脆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丽娟 刘春泉 +1 位作者 李大婧 金邦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97-1703,共7页
为明确休闲莲藕脆片的最佳干燥方式,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热风-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6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莲藕片进行干燥后,对所得脆片的色泽、收缩率、硬度、... 为明确休闲莲藕脆片的最佳干燥方式,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热风-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6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莲藕片进行干燥后,对所得脆片的色泽、收缩率、硬度、脆度、VC保留率、多酚保留率以及微观结构等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对莲藕脆片色泽影响不大,但硬度过低,脆度差,VC和多酚损失最为严重;真空微波干燥莲藕脆片VC和多酚保留率高,脆性好,但硬度过高,产品皱缩严重,色差和褐变度高;4种不同联合干燥方式生产的莲藕脆片品质较单一干燥的产品均有所改善,其中,热风-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的莲藕片收缩程度和褐变程度较真空微波干燥显著降低,而VC和多酚保留率较热风干燥显著升高,硬度、脆度均适中,多孔性好。综上所述,热风-真空微波-气流膨化干燥是最适宜加工莲藕休闲脆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干燥方式 脆片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严启梅 牛丽影 +4 位作者 袁春新 唐明霞 李大婧 刘春泉 金邦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77,共4页
研究切片方式、切片厚度、蒸汽烫漂、浸渍等预处理对杏鲍菇真空微波联合负压远红外干燥产品水分含量、硬度、脆度、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杏鲍菇按照斜切方式、切片厚度7mm、蒸汽烫漂时间90s、麦芽糊精浸渍处理质量分数4%时... 研究切片方式、切片厚度、蒸汽烫漂、浸渍等预处理对杏鲍菇真空微波联合负压远红外干燥产品水分含量、硬度、脆度、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杏鲍菇按照斜切方式、切片厚度7mm、蒸汽烫漂时间90s、麦芽糊精浸渍处理质量分数4%时,所得杏鲍菇脆片色泽亮白、口感酥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预处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处理对蚕豆主要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海虹 宋江峰 +1 位作者 李大婧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113,共4页
研究发芽处理对启豆2号蚕豆主要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对蚕豆发芽前后蛋白质、脂肪、淀粉、VC、氨基酸、植酸和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蚕豆在发芽1d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随后逐渐下降;粗脂肪和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研究发芽处理对启豆2号蚕豆主要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对蚕豆发芽前后蛋白质、脂肪、淀粉、VC、氨基酸、植酸和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蚕豆在发芽1d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随后逐渐下降;粗脂肪和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发芽2d时VC含量显著增加,达到最大58.65mg/100g,随后逐渐下降,5d后VC含量仍高于未发芽的;发芽后1~2d蚕豆的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发芽1d抗营养因子植酸含量下降了33.55%,随后平缓;发芽1d蚕豆的单宁含量增加到462.70mg/100g,2~3d增加比较平稳,5d急剧增加至1306.10mg/100g。可推知,将启豆2号蚕豆发芽1~2d的作为食用及加工的较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芽处理 营养 抗营养因子 蚕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烫漂对杏鲍菇POD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严启梅 牛丽影 +4 位作者 唐明霞 王建华 李大婧 金邦荃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研究微波烫漂对杏鲍菇POD酶的灭活效果,并与沸水和蒸汽烫漂两种常规灭酶模式效果进行比较。为获得微波烫漂的优化条件,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POD相对酶活影响的二次多项数学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杏鲍菇最适宜的灭... 研究微波烫漂对杏鲍菇POD酶的灭活效果,并与沸水和蒸汽烫漂两种常规灭酶模式效果进行比较。为获得微波烫漂的优化条件,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POD相对酶活影响的二次多项数学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杏鲍菇最适宜的灭酶条件为微波功率570W,微波时间59s。在此条件下处理的杏鲍菇游离氨基酸含量损失少,感官品质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烫漂 过氧化物酶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杏鲍菇片品质和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江宁 刘春泉 +1 位作者 李大婧 周拥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235,共4页
为提高杏鲍菇干制品品质并降低能耗,研究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微波-气流膨化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杏鲍菇片品质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杏鲍菇片干燥能耗和时间排列顺序均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气... 为提高杏鲍菇干制品品质并降低能耗,研究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微波-气流膨化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杏鲍菇片品质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杏鲍菇片干燥能耗和时间排列顺序均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气流膨化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的杏鲍菇片色泽良好,复水率高、收缩率小,但硬度过低,口感偏软;微波干燥的杏鲍菇片品质不稳定,有焦斑;热风干燥的杏鲍菇片品质最差;微波-气流膨化干燥的杏鲍菇片在色泽方面与冷冻干燥的产品差异不显著,并且酥脆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产品的感官品质较佳,因此该方法可作为最佳干燥方式并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干燥方法 能耗 菇片品质 干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工艺对慈菇脆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海虹 刘春菊 +2 位作者 卓成龙 李大婧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6-39,共4页
研究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微波干燥4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慈姑脆片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对慈姑脆片色泽影响不大,但慈姑脆片硬度脆度差;微波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慈姑脆片硬度脆度适中... 研究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微波干燥4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慈姑脆片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对慈姑脆片色泽影响不大,但慈姑脆片硬度脆度差;微波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慈姑脆片硬度脆度适中,但色泽及风味较差;热风-微波干燥慈姑脆片色泽最好,硬度和脆度适中,慈姑脆片的感官品质最佳,多酚保留率较高;热风-微波干燥体现较好的膨化效果可能与形成更均匀多孔状的组织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脆片 干燥方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春泉 严启梅 +3 位作者 江宁 袁春新 王建华 李大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4-499,共6页
为了解杏鲍菇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真空微波干燥试验,获得了不同真空度(-50、-70、-85kPa)、微波功率(250、750、1250W)及装载量(50、100和150g)对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过... 为了解杏鲍菇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真空微波干燥试验,获得了不同真空度(-50、-70、-85kPa)、微波功率(250、750、1250W)及装载量(50、100和150g)对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过程符合Page方程(P<0.05),该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杏鲍菇在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和失水速率。本研究为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过程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真空微波 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蚕豆真空微波干燥工艺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海虹 卓成龙 +2 位作者 江宁 李大婧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为提高蚕豆干制品的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利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对青蚕豆进行干燥,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蚕豆初始含水率、微波功率及真空度对其干燥特性、膨化率及叶绿素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干制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蚕豆初... 为提高蚕豆干制品的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利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对青蚕豆进行干燥,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蚕豆初始含水率、微波功率及真空度对其干燥特性、膨化率及叶绿素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干制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蚕豆初始含水率46.02%、微波功率6W/g、真空度0.08MPa,在此工艺参数下得到的产品膨化率为2.35,叶绿素保存率为71.78%。研究结果为蚕豆的干燥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真空微波 干燥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紫薯1号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其淀粉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春泉 江宁 +3 位作者 李大婧 金邦荃 谢一芝 赵雅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7-1142,共6页
为了给宁紫薯1号甘薯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对其主要营养成分与淀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紫薯1号甘薯的水分含量为74.57%,蛋白质含量为1.20%,脂肪含量为0.19%,总灰分为0.66%,粗纤维含量为0.75%,还原性总糖含量为3.57%,... 为了给宁紫薯1号甘薯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对其主要营养成分与淀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紫薯1号甘薯的水分含量为74.57%,蛋白质含量为1.20%,脂肪含量为0.19%,总灰分为0.66%,粗纤维含量为0.75%,还原性总糖含量为3.57%,花色苷含量为0.224 1 mg/g,FW。通过必需氨基酸配比的分析方法对其蛋白质进行评价,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为0.490 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为0.962 3,符合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质的模式。宁紫薯1号甘薯的总淀粉含量为12.10%,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比重为57.02%,糊化温度71.41℃,峰值黏度为12.48 Pa.s,95℃时的黏度为10.17 Pa.s,冷却到50℃时的黏度为8.48 Pa.s,淀粉糊透光率较高,为24.1%,溶胀势为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紫薯1号甘薯 营养活性成分 淀粉 理化性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软胶囊抗氧化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春泉 李大婧 +1 位作者 雷芳 宋江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7-239,共3页
将受试者按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以双盲法进行试验,研究叶黄素软胶囊的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服用叶黄素软胶囊的受试者的MDA平均水平比试验前明显下降(P<0.... 将受试者按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以双盲法进行试验,研究叶黄素软胶囊的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服用叶黄素软胶囊的受试者的MDA平均水平比试验前明显下降(P<0.01),试食组MDA平均水平和MDA下降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后服用叶黄素软胶囊的受试者的SOD平均活力比试验前明显上升(P<0.01),试食组SOD平均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食组SOD升高百分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服用叶黄素软胶囊的受试者的GSH-Px平均活力与试验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食组GSH-Px平均活力和GSH-Px升高百分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试食样品组试验前后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说明叶黄素软胶囊对人体具有抗氧化功能,且对肌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试验 叶黄素 抗氧化 MDA SOD 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脂氧合酶的酶学性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夫国 金邦荃 +3 位作者 牛丽影 刘春泉 宋江峰 李大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本实验研究鲜食玉米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的酶学性质。以新鲜甜玉米、糯玉米籽粒及其胚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亚油酸为底物,探讨了酶提取部位、酶促反应温度、pH值及底物浓度对L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玉米胚中LOX活... 本实验研究鲜食玉米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的酶学性质。以新鲜甜玉米、糯玉米籽粒及其胚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亚油酸为底物,探讨了酶提取部位、酶促反应温度、pH值及底物浓度对L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玉米胚中LOX活性显著高于鲜食玉米籽粒,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值为6.0,最适底物浓度为8.0mmol/L,提高温度和延长处理时间能有效地钝化L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脂氧合酶 活性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渗透脱水联合隧道式微波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宁 刘春泉 +1 位作者 李大婧 周拥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34-2342,共9页
为优化杏鲍菇渗透脱水联合隧道式微波干燥工艺,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浸渍时间、微波功率和传送速度对产品的复水率、亮度L*、多糖保持率和单位脱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时间、微波功率和传送速度对产品的复水率... 为优化杏鲍菇渗透脱水联合隧道式微波干燥工艺,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浸渍时间、微波功率和传送速度对产品的复水率、亮度L*、多糖保持率和单位脱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时间、微波功率和传送速度对产品的复水率、亮度L*和多糖保持率均影响显著,但单位脱水能耗受浸渍时间影响显著,受微波功率和传送速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的联合干燥工艺条件:浸渍时间128 min,微波功率7.2 W·g-1,传送速度480 r·min-1。研究结果为杏鲍菇渗透脱水联合隧道式微波干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渗透脱水 隧道微波干燥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杀菌对紫薯全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海虹 宋江峰 +1 位作者 李大婧 刘春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8-920,共3页
紫薯全粉是一种新型脱水紫甘薯制品,它以新鲜紫甘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护色、干燥、粉碎而得到细颗粒状产品。由于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紫甘薯细胞的破坏,因此紫甘薯全粉游离淀粉含量较低,复水后能还原成黏度较低的... 紫薯全粉是一种新型脱水紫甘薯制品,它以新鲜紫甘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护色、干燥、粉碎而得到细颗粒状产品。由于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紫甘薯细胞的破坏,因此紫甘薯全粉游离淀粉含量较低,复水后能还原成黏度较低的薯泥,并具有紫甘薯特有的风味及营养。紫薯全粉含有丰富的对人类健康有利的花色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辐照杀菌 成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 γ射线辐照预处理对甘薯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江宁 刘春泉 +2 位作者 李大婧 刘霞 严启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5,共6页
采用60Coγ射线对甘薯进行辐照预处理,考察辐照、热风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其干燥特性和表面温度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剂量辐照的甘薯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水分活度测定。结果表明,甘薯的干燥速率和表面温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而升高。当干基... 采用60Coγ射线对甘薯进行辐照预处理,考察辐照、热风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其干燥特性和表面温度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剂量辐照的甘薯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水分活度测定。结果表明,甘薯的干燥速率和表面温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而升高。当干基含水率为150%时,辐照剂量为0、2、5、8和10kGy的样品干燥速率分别为1.92、1.97、2.05、2.28和3.12%/min,表面温度分别为48.5℃、46.3℃、44.5℃、42.2℃和41.5℃;热风温度越高,切片越薄,辐照后甘薯失水速率越大。热风温度为85℃的样品比热风温度为65℃的样品干燥时间缩短170min,切片厚度为3mm的样品比切片厚度为7mm的样品干燥时间缩短了228min;辐照后的甘薯细胞壁变薄出现断裂,液泡破裂,水分活度也随辐照剂量的升高而增大。辐照剂量为0、2、5、8、10kGy的样品水分活度分别为0.92、0.945、0.958、0.969、0.979。辐照对甘薯热风干燥速率表面温度和水分活度等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甘薯辐照与热风干燥结合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预处理 甘薯 热风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