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林下虎乳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汉亭 严廷良 +4 位作者 徐林 丁野 步连燕 杨阳 李勤奋 《食用菌》 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
为充分利用海南省天然橡胶林地资源,提升海南省橡胶林下虎乳灵芝的栽培技术水平,针对橡胶林宽行距的特点,开展虎乳灵芝栽培试验,并总结橡胶林下虎乳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橡胶园 虎乳灵芝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子对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东明 阴文芳 +2 位作者 宋怡柯 李勤奋 武春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5-1312,共8页
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海南芒果园使用量大,环境风险高。然而,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尚不明确。为此,采集海南芒果典型种植区(乐东、东方、昌江)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多效唑的本底降解特征,分析了土著微生... 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海南芒果园使用量大,环境风险高。然而,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尚不明确。为此,采集海南芒果典型种植区(乐东、东方、昌江)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多效唑的本底降解特征,分析了土著微生物、外源铁还原菌、土壤持水量等环境因子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t1/2)为51~114 d,属中等降解或较难降解农药。其中,乐东土壤中的t1/2最大,残留风险最高。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环境因子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在乐东土壤中灭杀土著微生物和添加外源铁还原菌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微弱,而在东方土壤和昌江土壤中,灭杀土著微生物可使多效唑的降解速率下降67.47%~69.12%,t1/2延长2.4~3.0倍,表明多效唑在这2种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过程。同样,添加外源铁还原菌也抑制了多效唑在这2种土壤中的降解,使t1/2延长2~4倍,表明胞外电子传递不但未能氧化还原降解多效唑,甚至可能影响土著微生物对多效唑的降解活性。不同土壤持水量的多效唑t1/2表现为:60%持水量>30%持水量>100%持水量,表明适度的持水量可加速多效唑在土壤中的降解。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大于外部环境因子,其中,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是2个关键土壤因子,较低的土壤pH或较高的CEC更有利于多效唑的降解。研究结果可为海南芒果园土壤中多效唑残留的风险预防和管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芒果园土壤 降解 环境因子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解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汉亭 严廷良 +4 位作者 徐林 丁野 步连燕 杨阳 李勤奋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总结了海南省食用菌的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发现近年来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工厂化菌棒生产企业数量达12家,林下栽培品种超10种。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在种质资源、种质创新、栽培技术、有效成分评价利用...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总结了海南省食用菌的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发现近年来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工厂化菌棒生产企业数量达12家,林下栽培品种超10种。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在种质资源、种质创新、栽培技术、有效成分评价利用和食用菌模式评价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探索。但总体而言海南省食用菌产业也存在耐高温品种资源少、配套产业栽培技术缺乏、加工技术滞后、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布局、发展缺计划引导等问题。建议海南省继续挖掘食用菌特色资源,建立海南省特色食(药)用菌菌种繁育体系,研发和构建林下食(药)用菌栽培技术和模式,建立食(药)用菌产品深加工体系,提升特色食(药)用菌品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海南省特色食用菌研究和人才培养,以保障海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海南省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剪枝堆肥和蚯蚓粪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研究
4
作者 余小兰 李勤奋 +2 位作者 李光义 张俏燕 李晓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4-710,共7页
为探讨荔枝茎秆堆肥与蚯蚓粪替代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可行性,以荔枝剪枝堆肥、蚯蚓粪和草炭为原料构建6种微生物载体(ST1、ST2、ST3、ST4、ST5、ST6,三者质量比分别为6∶2∶2、4∶2∶4、2∶2∶6、6∶3∶1、4∶3∶3、2∶3∶5)... 为探讨荔枝茎秆堆肥与蚯蚓粪替代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可行性,以荔枝剪枝堆肥、蚯蚓粪和草炭为原料构建6种微生物载体(ST1、ST2、ST3、ST4、ST5、ST6,三者质量比分别为6∶2∶2、4∶2∶4、2∶2∶6、6∶3∶1、4∶3∶3、2∶3∶5),以草炭为对照,巨大普里斯特氏菌为目标微生物,动态监测载体中有效活菌数,获得适宜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存活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含水量20%、30%、40%,温度20、30、40、50℃和接种浓度10^(6)、10^(7)、10^(8)cfu·mL^(-1),动态监测载体中有效活菌数,优化载体含水量、温度和接种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载体中活菌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ST2、ST5载体长期培养后活菌数高,且草炭添加量低,是适宜的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随着载体含水量、温度的升高,培养的60 d过程中ST2和ST5载体活菌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含水量(ST22.46×10^(8)cfu·g^(-1)、ST51.81×10^(8)cfu·g^(-1))以及30℃(ST23.44×10^(8)cfu·g^(-1)、ST51.87×10^(8)cfu·g^(-1))、40℃(ST28.50×10^(7)cfu·g^(-1)、ST57.13×10^(7)cfu·g^(-1))温度下的活菌数最高。此外,各培养时期的载体活菌数均随着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培养60 d后,ST2、ST5载体活菌数分别达3.63×10^(8)、3.33×10^(8)cfu·g^(-1)。研究表明,载体ST2和ST5适宜代替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的载体,且在30%载体含水量、30~40℃温度和10^(8)cfu·mL^(-1)接种浓度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剪枝堆肥 蚯蚓粪 载体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 有效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对圣女果秸秆简化静态堆肥与腐殖化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嘉聪 韩卓雅 +5 位作者 王定美 麦力文 李勤奋 袁京 余小兰 李光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283,共11页
热带圣女果种植分布广,产生的秸秆废弃物难收储。在热带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如何高效、简单、低成本实现圣女果秸秆的就地无害化与腐殖化还田,是热带圣女果秸秆废弃物处置利用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该研究以构建秸秆简化、就地的静态堆... 热带圣女果种植分布广,产生的秸秆废弃物难收储。在热带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如何高效、简单、低成本实现圣女果秸秆的就地无害化与腐殖化还田,是热带圣女果秸秆废弃物处置利用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该研究以构建秸秆简化、就地的静态堆肥工艺为目标,模拟了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分子膜、polyvinyl-chloride(PVC)塑料膜、无覆盖(即干秸秆原料)3种不同覆盖所形成的静态环境对堆肥理化性质与腐殖化进程的影响,结合冗余-相关性分析与二维相关傅立叶红外光谱阐明腐殖化的影响规律及其关键组分的分子结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3种覆盖下≥50℃高温期持续时间均超过5 d;促进产热-蓄热-保温能力上,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分子膜、无覆盖、塑料膜。秸秆堆肥过程中酸碱度、电导率、氮磷钾、容重升高,大颗粒破碎,小颗粒占比提高。覆盖塑料膜堆肥有效积温相对较低,有机碳损失相对较低,堆肥后有机碳降幅分别为20.12%(分子膜)、4.63%(塑料膜)与16.13%(无覆盖)。相比于无覆盖,分子膜覆盖可以显著加快堆肥腐殖化进程;塑料膜覆盖堆肥虽能实现一定程度腐殖化,但腐殖化率最低。3种处理下腐殖化指数分别为15.61%(分子膜)、9.95%(无覆盖)、6.17%(塑料膜)。二维相关光谱表明木质纤维素分解产生的醌、醛、酮、多酚类化合物与氨基聚合,多酚缩合可能是秸秆腐殖酸合成的主要途径。分子膜与塑料膜覆盖下,重点调控物料结构与养分,并提高温度,是提高腐殖化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腐殖化 圣女果秸秆 分子膜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HCA联合PLS回归模型的蚯蚓粪肥品质等级划分
6
作者 王孔檀 麦力文 +6 位作者 王定美 彭实亮 王熊飞 蒙赜 余小兰 林嘉聪 李勤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8-210,共13页
蚯蚓粪肥理化特性涉及指标多,如何从众多易检测的指标中筛选出能够反映蚯蚓粪肥特点的关键指标,进而用于构建评价模型,高效、快速地评价蚯蚓粪肥的品质等级,是蚯蚓粪肥应用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难点。研究针对不同原料类型、不同蚯蚓... 蚯蚓粪肥理化特性涉及指标多,如何从众多易检测的指标中筛选出能够反映蚯蚓粪肥特点的关键指标,进而用于构建评价模型,高效、快速地评价蚯蚓粪肥的品质等级,是蚯蚓粪肥应用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难点。研究针对不同原料类型、不同蚯蚓堆肥时间获得的蚯蚓粪肥,采用统计学与化学计量学对蚯蚓粪肥23个主要指标开展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筛选出了13个蚯蚓粪肥特异性指标。以13个关键指标为基础,首先,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与分层聚类分析(HCA)对不同蚯蚓粪肥样品开展品质初级划分;其次,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判别分析(DA)对分级结果进行效果判定;最后,整体构建基于PLS模型的蚯蚓粪肥等级评价方法并开展验证分析。结果表明:PCA与HCA分析法可将蚯蚓粪肥划分为3个品质等级,通过PLS-DA判别该划分结果合理有效,形成了基于PLS蚯蚓粪肥等级评价模型:蚯蚓粪肥品质等级(Y)=3.0796+0.0026×TOC-0.1381×HS-0.1446×HA-0.1378×TN-0.1355×TP-0.1494×AK-0.1324×AN-0.1402×AP+0.0004×EOC+0.03985×ROC+0.07685×C/N-0.0049×Kos-0.1481×HI(TOC、HS、HA、TN、TP、AK、AN、AP、EOC、ROC、C/N、Kos、HI分别代表总有机碳、腐殖质碳、胡敏酸、总氮、总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磷、易氧化有机碳、难氧化有机碳、碳氮比、氧化稳定系数、腐殖化指数),分级标准为:若Y在0.45~1.56之间,品质等级为一等品;Y在1.63~2.20之间,为二等品;Y在2.28~3.72之间,为三等品。变量权重值表明影响蚯蚓粪肥品质前5的关键指标顺序为HI>TN>HS>HA>AN。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PCA+HCA+PLS”的蚯蚓粪肥品质评价方法,对蚯蚓粪肥分级应用与规范蚯蚓产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肥 等级评价 主成分分析 分层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园化肥施用现状、面源污染风险及其养分综合管理措施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凤亮 邹刚华 +4 位作者 单颖 丁哲利 吴佩聪 张鹏 朱治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46-2352,共7页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作物产量,而且会造成一定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世界主要生产国香蕉生产、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对香蕉园过量施肥带来的面源污染进行总结,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蕉园养分综合管理技术,...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作物产量,而且会造成一定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世界主要生产国香蕉生产、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对香蕉园过量施肥带来的面源污染进行总结,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蕉园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包括施肥原则、酸性土壤改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新型肥料与灌溉施肥技术,为我国香蕉园科学施肥和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施肥 化肥 面源污染 养分综合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生物炭对海南滨海土壤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邓晓 武春媛 +2 位作者 杨桂生 李怡 李勤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3-731,共9页
选用椰壳生物炭为改良材料,海南滨海盐渍土壤为改良对象,设置5种不同椰壳生物炭与滨海土壤体积比处理,分别为0꞉20、1꞉20、2꞉20、3꞉20和4꞉20,采用盆栽试验种植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skal),研究椰壳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滨海土壤的... 选用椰壳生物炭为改良材料,海南滨海盐渍土壤为改良对象,设置5种不同椰壳生物炭与滨海土壤体积比处理,分别为0꞉20、1꞉20、2꞉20、3꞉20和4꞉20,采用盆栽试验种植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skal),研究椰壳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滨海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添加1꞉20—4꞉20椰壳生物炭后,土壤pH得到明显改善,由酸性变为中性;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42.4%—153%、32.1%—36.7%、35.0%—44.6%和70.0%—220%(P<0.01);空心菜的生长得到明显促进,平均每株叶片数、单株鲜重和地下部根重分别增加19.7%—29.6%、43.2%—59.7%和81.3%—119%(P<0.05)。(2)添加2꞉20—4꞉20椰壳生物炭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21.3%—71.1%(P<0.01);土壤盐度显著下降6.83%—14.9%(P<0.05)。(3)添加1꞉20—3꞉20椰壳生物炭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并优化了细菌群落结构,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分别提高了6.50%—14.4%、3.50%—11.9%和3.34%—3.56%;与碳氮循环能力相关的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和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的丰度分别提高了44.3%—67.2%和229%—243%。(4)RDA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椰壳生物炭能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细菌多样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来降低土壤盐度。综上,添加体积比为2꞉20—3꞉20的椰壳生物炭可显著降低滨海土壤盐分、改善土壤pH、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和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并优化其群落结构,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壳生物炭 滨海土壤 盐分 养分 酶活性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与椰糠配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9
9
作者 邓晓 武春媛 +4 位作者 吴永梅 李怡 吴东明 谭华东 李勤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219,共8页
选用蚯蚓粪和椰糠为改良剂,不同浓度人工海水淹泡的土壤为改良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种植空心菜研究未施肥、单施蚯蚓粪、单施椰糠、蚯蚓粪+椰糠不同比例组合配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1)对于20%、60%和100%人工海水淹泡的盐渍土,... 选用蚯蚓粪和椰糠为改良剂,不同浓度人工海水淹泡的土壤为改良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种植空心菜研究未施肥、单施蚯蚓粪、单施椰糠、蚯蚓粪+椰糠不同比例组合配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1)对于20%、60%和100%人工海水淹泡的盐渍土,蚯蚓粪与椰糠分别按1∶2.5、3∶2.5和3∶3.5配施种植空心菜效果最好,空心菜平均株高比未施肥处理、单施蚯蚓粪处理和单施椰糠处理分别提高56.1%、49.7%~50.6%、48.6%~51.8%;单株空心菜平均产量分别是未施肥处理、单施蚯蚓粪处理和单施椰糠处理的2.6~2.8、2.1和1.8~2.6倍。(2)与未施肥、单施蚯蚓粪和单施椰糠3种处理相比,3种不同等级的盐渍土通过配施不同比例的蚯蚓粪和椰糠处理后土壤pH值均得到明显改善,由酸性变为中性或接近中性;不同等级盐渍土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得到极显著提高(P<0.01),而土壤Cl-含量却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蚯蚓粪与椰糠配施可显著改善盐渍土的pH值,并能显著增加盐渍土的养分含量和降低盐渍土的Cl-含量,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几种不同处理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表现为蚯蚓粪+椰糠>单施蚯蚓粪>单施椰糠>未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蚯蚓粪 椰糠 空心菜产量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植株形态、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歆 李玮 +3 位作者 彭黎旭 李宁 范长华 陈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95-2000,共6页
为研究不同替代施肥对热区辣椒植株形态、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明确不同施肥模式的施用效果,2017—2019年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第7队基地布置了田间试验。试验保持相同的田间施肥量,设置5个替代施肥处理:(1)100%肥... 为研究不同替代施肥对热区辣椒植株形态、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明确不同施肥模式的施用效果,2017—2019年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第7队基地布置了田间试验。试验保持相同的田间施肥量,设置5个替代施肥处理:(1)100%肥效的复合肥(CK);(2)50%肥效的复合肥+50%肥效的秸秆(T1);(3)50%肥效的复合肥+50%肥效的蚯蚓粪(T2);(4)50%肥效的复合肥+50%肥效的生物炭(T3);(5)50%肥效的复合肥+50%肥效的羊粪(T4)。研究中,与CK相比,在植株形态上,T2处理能显著促进植物的茎高生长,T2和T3处理能有效增加辣椒植株分叉;在植株干物质累积上,植株的地上部分差异不显著,地下部分仅T2处理达显著性差异;在辣椒植株养分累积上,各处理下的植株N、P含量无显著差异,T1处理植株的K含量差异显著,T2处理植株的P含量显著高于T3、T4处理;在产量上,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田间施用等量肥效下,与施用100%复合肥相比,50%肥效的复合肥+50%肥效的蚯蚓粪(T2)和50%肥效的复合肥+50%肥效的生物炭(T3)具有促进辣椒植株生长发育的潜力。但施用50%肥效的复合肥+50%肥效的蚯蚓粪还能够保持辣椒植株的P含量。因此,土壤缺磷地区采用蚯蚓粪和化肥配施模式更有利于保证辣椒产量,并减少化肥投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施肥 辣椒 形态 产量 养分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对海南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晓 武春媛 +4 位作者 杨桂生 李怡 谭华东 吴东明 李勤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5-230,共6页
选用蚯蚓粪为改良材料,以海南滨海盐渍土为改良对象,根据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设置0∶20、1∶20、2∶20、3∶20、4∶20等5个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种植蕹菜,研究蚯蚓粪不同施用量对蕹菜生长和滨海盐渍土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 选用蚯蚓粪为改良材料,以海南滨海盐渍土为改良对象,根据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设置0∶20、1∶20、2∶20、3∶20、4∶20等5个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种植蕹菜,研究蚯蚓粪不同施用量对蕹菜生长和滨海盐渍土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4∶20时显著促进了蕹菜的生长(P<0.05),平均每株蕹菜的叶片数、单株质量和地下部根质量分别增加26.8%~31.0%、42.5%~87.5%和37.5%~106.3%。(2)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4∶20明显改善了滨海盐渍土的pH值,土壤由酸性变为中性;并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率分别达12.1%~45.2%、52.6%~87.2%、38.9%~111.1%和95.3%~313.3%。(3)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4∶20时显著增强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2.6%~63.4%和29.4%~92.7%;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为2∶20~4∶20的处理中也得到显著增强,分别提高了9.6%~15.4%和18.2%~38.7%。(4)土壤盐度在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为1∶20~2∶20的处理中显著降低,降低率达14.0%~19.9%;在体积比为3∶20~4∶20的处理中却略有升高,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5)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2∶20的处理种植蕹菜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得到优化,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得到提高。特别是与碳氮循环能力相关的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和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等的丰度明显提高,分别提高3.0%~39.8%和146%~463%。综上,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2∶20时可显著改善滨海盐渍土的pH值、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盐度、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并改善其群落结构,对海南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滨海盐渍土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型巨大侧耳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婧怡 骈永茹 +3 位作者 严廷良 杨阳 李勤奋 李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52-1661,共10页
巨大侧耳(Pleurotusgiganteus)是国内新开发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典型的耐高温特性,在热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团队通过前期在热区进行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筛选到2株具有不同出菇温型的菌株,分别适合于热区的热季和凉... 巨大侧耳(Pleurotusgiganteus)是国内新开发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典型的耐高温特性,在热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团队通过前期在热区进行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筛选到2株具有不同出菇温型的菌株,分别适合于热区的热季和凉季栽培,可有效保障当地巨大侧耳市场的全年供应。为充分了解巨大侧耳的菌丝体营养需求和适宜培养条件,本研究以筛选到的高温型(PG46)和中温型(PG79)巨大侧耳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比较和分析2株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液体发酵条件,并对液体发酵中菌丝体生长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PG46和PG79的生长条件基本一致,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28℃;但在30℃时,中温型菌株PG79的菌丝体开始遭受高温胁迫,菌落形态开始出现不规则现象;正交试验论证了单因素结果,且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均为:氮源>pH>温度>碳源。液体发酵试验结果显示:在生物学特性基础上,当摇床转速为150 r/min,装液量为120 mL,接种量为12%时,更适宜巨大侧耳菌丝体生长;PG46和PG79的菌丝体生长均呈“对数增长”的动态模式,分别在第15天(0.95 g)和第13天(1.09g)获得最高菌丝生物量,且PG79始终高于PG46,与平板上的生长速率差异一致(PG79>PG46)。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温型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高温胁迫条件优化、杂交育种,以及深入开展巨大侧耳的表型和基因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侧耳 不同温型 营养需求 生长条件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二甲四氯残留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东明 吴小燕 +2 位作者 陈恩华 武春媛 李勤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0-1046,共7页
针对沉积物性质特殊以及二甲四氯(MCPA)在其中环境风险大等问题,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沉积物中MCPA残留的方法。样品先经酸化的乙腈溶液超声萃取后,以石墨化碳黑-氨基串联固相萃取柱净化,再以... 针对沉积物性质特殊以及二甲四氯(MCPA)在其中环境风险大等问题,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沉积物中MCPA残留的方法。样品先经酸化的乙腈溶液超声萃取后,以石墨化碳黑-氨基串联固相萃取柱净化,再以硅烷醇基部分裸露的HSS T3柱为分离柱,采用乙腈-水溶液为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将MCPA与杂质分离,后经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100μg/L范围内,MCPA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色谱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7,定量限为0.1μg/kg。在0.1~5μg/kg添加水平下,MCPA在沉积物中的回收率在80%~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6%~8.2%之间。该方法通过增强色谱柱对MCPA的吸附作用,均衡了UPLC-MS/MS法建立过程中MCPA的"色谱柱保留"同"质谱离子化"互相矛盾的问题,具有分析时间短、准确度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沉积物中MCPA残留的痕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超声萃取 沉积物 二甲四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小兰 李勤奋 +3 位作者 李光义 邹雨坤 张俏燕 李晓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6-1454,共9页
【目的】明确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推动有益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当地主栽4个黑叶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设3个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水平(3、6和9 kg/ha),以不接种为对照(CK),通过方差... 【目的】明确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推动有益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当地主栽4个黑叶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设3个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水平(3、6和9 kg/ha),以不接种为对照(CK),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黑叶白菜产量及硝酸盐、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的增加,各品种黑叶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最大降幅比CK降低72.50%;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增幅分别比CK增加79.13%和8.91%。8210号和A321的产量、甜脆33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甜脆331和甜脆326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的增加,整体上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28.08%、5.25%和19.60%;而8210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A321的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10.20%和10.42%。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和黑叶白菜品种2个因素在降低硝酸盐含量及提高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具有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主成分分析发现,8210号和A321的最佳接种量为6 kg/ha,甜脆331和甜脆326的最佳接种量为3 kg/ha。【结论】接种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在提高黑叶白菜产量的同时,能通过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途径改善其品质。此外,黑叶白菜品种显著影响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在黑叶白菜产量和品质上的接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 黑叶白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对砷镉铅的富集转运特征及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攀 刘贝贝 +4 位作者 吴琳 符旖晴 武春媛 李勤奋 范成五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7-274,共8页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本研究通过盆栽模拟实验研究香蕉对砷(As)、镉(Cd)、铅(Pb)3种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特点,进一步通过建立香蕉茎叶与土壤As、Cd、Pb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关系,推导香蕉种植系...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本研究通过盆栽模拟实验研究香蕉对砷(As)、镉(Cd)、铅(Pb)3种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特点,进一步通过建立香蕉茎叶与土壤As、Cd、Pb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关系,推导香蕉种植系统的土壤As、Cd、Pb的安全阈值。结果显示,Cd、Pb对香蕉生物量表现出“低促高抑”的作用。香蕉各组织对As的富集规律为:根>叶>茎;而对Cd、Pb的富集规律表现为:根>茎>叶。根茎向叶转运As的能力强于转运Cd和Pb。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香蕉茎叶中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共12个,根据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中对原料As、Cd、Pb的限量规定推导出香蕉土壤中As、Cd、Pb总量安全阈值分别为102.40、0.46、15.39 mg/kg,有效态含量安全阈值分别为4.77、0.10、5.2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重金属 安全阈值 富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间关系预测评估稻菜轮作区地表水中吡虫啉的生态风险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华东 王传咪 +2 位作者 吴秋敏 崔艳梅 武春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3-1483,共11页
吡虫啉(imidacloprid)在我国(亚)热带地表水体中频繁被检出,然而因本土水生生物相关毒理学数据严重缺乏,目前关于其在热带常见作物系统周围水体中生态风险的评估明显不足。本研究基于网络种间关系预测(web-interspecific correlation es... 吡虫啉(imidacloprid)在我国(亚)热带地表水体中频繁被检出,然而因本土水生生物相关毒理学数据严重缺乏,目前关于其在热带常见作物系统周围水体中生态风险的评估明显不足。本研究基于网络种间关系预测(web-interspecific correlation estimation,Web-ICE)结合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曲线,通过获取本地水生生物急性毒性风险阈值——5%物种危害质量浓度(HC_(5)),利用风险商值法(risk quotient,RQ),评估了吡虫啉在海南省澄迈县稻菜轮作区地表水中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海南省澄迈县稻菜轮作区地表水中吡虫啉的HC_(5)值为4.30μg/L,其中有41.7%水样的RQ值高于1,且中位数和最大浓度对应的RQ值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区域地表水,表明吡虫啉残留对所研究区域地表水中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在稻菜轮作过程中,4月份作物播种期(92.3%水体RQ>1)、蔬菜种植期(平均RQ=2.53,68%水体RQ>1)和澄迈中部区域水体中的吡虫啉呈现较高的生态风险,表明吡虫啉长期/脉冲输入造成其生态风险具有显著的时空和作物特征,因此需对该农药在该区域稻菜轮作实践中进行分种植期、分区域合理使用和限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吡虫啉 网络种间关系预测 物种敏感度分布 水生生物 生态风险 稻菜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侧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骈永茹 李婧怡 +3 位作者 李勤奋 王欢 李玉 杨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8-1316,共9页
为优化巨大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该研究以两株不同温型的巨大侧耳菌株PG46和PG79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原生质体制备的菌丝体菌龄、稳渗剂种类、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实验中,... 为优化巨大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该研究以两株不同温型的巨大侧耳菌株PG46和PG79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原生质体制备的菌丝体菌龄、稳渗剂种类、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实验中,巨大侧耳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为菌龄5 d,溶壁酶浓度2.5%,0.6 mol·L^(-1)甘露醇,32℃(PG46)或27~35℃(PG79)酶解4 h。(2)正交试验验证并优化了单因素实验结果,组合2(菌龄5 d,溶壁酶浓度2.5%,0.6 mol·L^(-1)的甘露醇,32℃酶解4 h)可同时作为PG46和PG79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原生质体产量分别为11.22×10^(6)CFU·mL^(-1)和7.28×10^(6)CFU·mL^(-1)。(3)F-test检验中,各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菌龄>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G46),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溶壁酶浓度(PG79)。综上所述,两株不同温型巨大侧耳菌株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基本一致,菌龄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程度最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巨大侧耳的杂交育种、遗传转化、全基因组测序等工作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巨大侧耳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侧耳 不同温型 热区 原生质体产量 制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辣椒镉积累特性与生理抗性和镉亚细胞分布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攀 刘贝贝 +1 位作者 范成五 吴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3-631,共9页
【目的】研究辣椒镉(Cd)积累特性与生理抗性和Cd亚细胞分布的关系,从生理和亚细胞水平揭示不同耐性辣椒Cd积累机制,为Cd污染产地的辣椒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前期初步鉴定的耐Cd能力差异较大的2个辣椒品种S16和线椒301... 【目的】研究辣椒镉(Cd)积累特性与生理抗性和Cd亚细胞分布的关系,从生理和亚细胞水平揭示不同耐性辣椒Cd积累机制,为Cd污染产地的辣椒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前期初步鉴定的耐Cd能力差异较大的2个辣椒品种S16和线椒301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的方法,设置0、5、50 mg/L 3个Cd浓度梯度,对比分析2个辣椒品种在生物量、耐性指数、不同组织Cd积累量、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蛋白(SP)、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GSH)]以及亚细胞组分Cd含量分布的差异。【结果】(1)在高浓度Cd胁迫时,线椒301的耐性指数、根茎叶Cd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S16。(2)随Cd浓度的增加,线椒301地上部SP、GSH及根部的POD均增加,而S16地上部SP和根部的POD呈现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线椒301比S16具有更强的细胞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3)2个品种Cd的亚细胞分布规律均表现为:细胞壁>可溶性组分>细胞器;但随Cd浓度增加,线椒301细胞壁中Cd含量占比增加、茎叶细胞器中Cd含量占比降低,而S16茎细胞器中Cd含量增加。表明S16易受到Cd胁迫的损伤,线椒301细胞壁固持Cd则有助于其缓解Cd胁迫。【结论】线椒301比S16具有更强的细胞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以及细胞壁固持Cd的能力,使其对Cd有更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不宜在Cd污染严重区域种植;而S16则属于对Cd敏感的品种,易种植在清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积累特性 生理抗性 亚细胞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微量QuEChERS法快速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17
19
作者 谭华东 张汇杰 武春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实现土壤样品中典型持久性污染物的快速、灵敏及批量测定,通过基于改进微量-QuEChERS(μ-QuEChERS)技术结合超声辅助方法,且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建立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快速测定方法。少量土壤(1.0 g)样品经过2.0 m... 为实现土壤样品中典型持久性污染物的快速、灵敏及批量测定,通过基于改进微量-QuEChERS(μ-QuEChERS)技术结合超声辅助方法,且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建立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快速测定方法。少量土壤(1.0 g)样品经过2.0 mL乙腈与二氯甲烷(V/V=1∶2)辅助15.0 min超声提取后,利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混合分散剂快速涡旋净化,离心、转换溶剂后进行GC-MS外标法测定。结果表明,在2~800μg/L浓度范围内,16种PAHs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20以上,检测限(LOD,S/N=3)低于0.50μg/kg。在8.0,20.0,100.0μg/kg加标浓度下,16种PAHs的加标回收率在70.3%~109.1%(n=3)。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需样量少、环境污染小,可为土壤中PAHs的快速筛查提供批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质谱 土壤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安全利用技术对琼北地区稻菜轮作系统镉削减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锋 邢建平 +4 位作者 符少怀 潘攀 吴琳 刘贝贝 陈淼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5-1733,共9页
为探讨不同安全利用技术在海南镉污染耕地上的应用效果,以琼北地区轻中度镉污染稻菜轮作耕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6种安全利用技术对辣椒和稻米中Cd积累的削减效果,以及9种钝化剂对稻米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项安全利用技术的降Cd效果... 为探讨不同安全利用技术在海南镉污染耕地上的应用效果,以琼北地区轻中度镉污染稻菜轮作耕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6种安全利用技术对辣椒和稻米中Cd积累的削减效果,以及9种钝化剂对稻米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项安全利用技术的降Cd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优化施肥+土壤调理+叶面阻控>土壤调理+叶面阻控>优化施肥+叶面阻控>土壤调理>叶面阻控>优化施肥,在辣椒和稻米上的降Cd率分别为61.6%~91.5%、49.4%~91.3%,6项安全利用措施下辣椒Cd暴露的膳食安全风险均可接受,但仅优化施肥+土壤调理+叶面阻控和土壤调理+叶面阻控处理下稻米Cd暴露的膳食安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施用9种钝化剂均可显著(P<0.05)降低稻米Cd含量,但降Cd率差别较大,变化范围在29.7%~77.0%。其中,生物炭和磷复合钝化剂(生物炭+磷矿粉、生物炭+活化磷矿粉)、蚯蚓粪和铁磷复合钝化剂(蚯蚓粪+零价铁+磷矿粉)的施用效果最佳,稻米降Cd率在68%以上。针对海南轻中度镉污染耕地,宜采用优化施肥+土壤调理+叶面阻控和土壤调理+叶面阻控的联合措施,其中土壤调理技术中的钝化剂推荐使用生物炭和磷复合钝化剂或蚯蚓粪和铁磷复合钝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利用技术 稻菜轮作 钝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